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子工藝論文:電子工藝實踐改革研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閆磊 錢樺 張繼曉 肖江 單位:北京林業大學工學院
工設專業學生應注重了解整個機電產品系統,并重點把握產品外形如何更好地與內部電路、機械結構相結合。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電子工藝實習雖然是以技能訓練為重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應是其中目標之一。目前的固定實習內容的模式,學生的自由度很小。而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培養具有工程意識和創新精神的人才已成共識,因此,電子工藝實習課程也應與時俱進。
改革與創新
為了使電子工藝實習滿足時展的需要,滿足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的需要,我們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1)改變了以焊接等基礎訓練為重點,而轉向培養學生對機電系統的整體認識,了解系統設計的過程,包括資料檢索、設計、器件購買、制作、組裝和調試等。從而使學生掌握電子產品研發與制作中各環節中所需的工作任務及相互關系,并且在制作及調試環節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把實習內容與工設專業所開的另一門電類課程———實用電工技術緊密地結合。由于實用電工技術中講授了簡單易學的PLC基礎及編程知識,因此在電子工藝實習中,我們提供小型PLC作為系統的控制器,并介紹了幾種常用傳感器、小型直流電機及LED燈的原理及控制方法。(3)強調結合專業特點并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采用了開放實習內容的模式,學生自由選題,給他們提供足夠的發揮空間,既啟發了創新精神,又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為了確保作品的順利完成,由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能力及實驗室的條件最后把關。
成果
2010年工業設計專業電子工藝實習中,我們進行了改革實踐,在時間與內容的安排上,調整壓縮了基本焊接訓練的時間,取消了原有的機器貓焊接、調試、組裝等環節,取而代之的是結合工業設計專業特點的創意設計。要求分組設計一個小型的機電系統或者一款簡單的電子產品,并結合工業設計專業特點,對產品進行造型設計,使之成為一款接近實際的工業設計作品。工設2008級一個班的學生30人,分為5組,每組自由組合,進行了方案設計、方案論證、器件購買、系統制作、程序編制、聯機調試等過程,最終5組都出色地完成了實習任務,制作出藝術美學與產品功能的結合物。他們的設計分別為:旋轉式的“世界主題公園”、能感應錢幣投入的“老虎機”、驚險迷幻的“盜墓空間”、帶有噴泉和彩燈的“浪漫城堡”、具有娛樂功能的“海綿寶寶打地鼠游戲機”(如圖1所示)。這些作品一展出,便得到了其他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認可。
結語
電子工藝實習是高校工科專業教學計劃中重要的實踐環節,是工程素質訓練的重要內容。由于工業設計專業學生電類基礎知識比較薄弱、電子工藝實習內容單一,沒有考慮專業特點和學生的自由度小等問題,我們進行了針對性的訓練,通過改革,達到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同時,增強對工業產品設計開發流程的認識及培養創新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