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粉絲經濟在娛樂產業中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新興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娛樂產業在近幾年中強勢崛起,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又一個強大動力。在娛樂產業不斷發展的同時,產生了“粉絲”這一以年輕人為主的廣大群體,他們為支持自己喜愛的明星,觀看演唱會、購買其代言產品、為其生日會集資送禮物等等。在近幾年中,隨著粉絲購買力的持續增強,其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粉絲經濟,對娛樂產業以及中國文化產業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
關鍵詞:粉絲經濟;娛樂產業;相關產品
1中國粉絲經濟概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娛樂產業的市場得以不斷擴大,在閑暇時間里,人們愿意通過看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等打發時間,在此基礎上,進而產生更多的消費。據工信部《2018中國泛娛樂產業白皮書》披露,2016年我國泛娛樂產業產值達到4155億元,2017年,我國泛娛樂核心產業產值約為5484億元,同比增長32%。至2020年,中國的媒體娛樂行業的平均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8%,位列全球媒體娛樂產業增速前十的國家或地區之一。由此可見,娛樂產值獲利巨大且還在持續增長,比如2017年7月27日上映的戰狼2在取得了好口碑的同時,累計票房也達到了56.79億,戰狼2的成功,使得人們更加堅信娛樂市場中充滿無限的機遇與生命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想要進娛樂圈,越來越多的企業想在這個娛樂市場中分一杯羹。推動這個市場如此繁榮的因素中,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便是粉絲。在傳統認知中,蘋果粉愿意徹夜排隊去買蘋果公司的新品,是一種粉絲效應;年輕人愿意去買AJ籃球鞋,是一種的粉絲效應;學生黨愿意攢錢買自己愛豆的專輯,是一種粉絲效應。在這個流量經濟的時代里,隨著粉絲效應的不斷增強,粉絲經濟隨之產生,粉絲的支持使得明星的市場無限擴大,粉絲的支持也足以使一個普通人變得萬眾矚目。在粉絲經濟推動娛樂產業發展的同時,粉絲市場也產生了混亂局面。演唱會的門票在發票之時便一搶而空,很多粉絲一邊罵黃牛黨的可惡,抱怨自己買不到門票,一邊由于渴望見到自己偶像的心理,通過各種渠道去找黃牛,買比原價要高300—800元左右的黃牛票,黃牛黨隨之愈加泛濫。在我國影視行業的市場化改革下,“天價片酬”出現,使得民眾和老藝術家們一片愕然,一些電影、電視劇的導演們,不惜花上億片酬請小鮮肉作為主角,因為新一代偶像們有自己的粉絲群體,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他們出演的電視劇至少在收視率上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證。但是明星這一娛樂產業中的生產要素,其市場價值與自身實力產生了嚴重的不對等,電視劇和電影市場良莠不齊,在影視作品產量和產值不斷增加的同時,作品質量并沒有按此比例提高。在中國不成熟的文化娛樂產業結構下,也許粉絲經濟能夠帶來一時的繁榮,但是合理的市場結構與制度才是娛樂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在這個看似充滿活力卻又暗含危機的市場中,生產者和消費者都應保持應有的理性,去推動娛樂產業向更加積極、穩定的方向發展。
2粉絲經濟在市場中的產業發展現狀
在當今市場中,粉絲們的消費,有典型的顯性消費,還有經常被忽略的隱性消費。顯性消費,被我們所熟知的有:粉絲們看演唱會的門票錢以及演唱會中購買熒光棒、條幅以及其他應援產品的花銷,買明星代言的產品,買明星同款生活用品,買明星的海報、明信片等各種周邊產品。更夸張的甚至還有粉絲團體為了自己偶像的生日,集資承包各大城市的地鐵廣告牌、航空登機牌、LED顯示屏等,用這種盛大的形式,表達對自己偶像的支持。但也有明星公開反對自己的粉絲舉辦這種應援活動,比如2018年8月24日胡歌曾發微博明確表示,所有任何花錢為他慶祝生日的事情,他一律不贊成。呼吁大家多關注公益和慈善,希望大家從真心出發,關心需要幫助的人群,而不是以他慶生為目的集資行善。胡歌的大多數粉絲們也表示,愿意做一名理性的粉絲,去關注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其他網友也表示大家支持胡歌這種正能量的做法。隱性消費,大多數是因為粉絲去看演唱會產生的交通及吃喝住行的其他消費。據道略音樂日前的《2017年演唱會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演唱會票房收入同比增長超過一成,首次超過40億元。其中,流行音樂演唱會市場龐大,演唱會受眾廣,是市場絕對的主體,2017年演出1815場,占據77.6%的市場份額。而在場館方面,2017年演唱會共使用場館476個,同比增長6.7%;場均舉辦演唱會4.9場,比去年同期增長13.9%。演唱會的數量越多,粉絲們因演唱會產生的其他花銷也會隨之增加,從這一層面講,粉絲經濟成如果熟,將為其他行業注入一部分發展的動力。
3互聯網時代粉絲經濟的創新與發展
隨著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粉絲經濟發展得到了創新,IP劇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根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由于具有強大的粉絲基礎,往往未播先火。作家顧漫的小說《微微一笑很傾城》于2009年出版,2016年改編自小說的同名電視劇播出,原著的粉絲眾多,同時選用的男女主角又有很高的人氣,很長一段時間里該電視劇熱度不減,各大視頻網站播放量排名和微博話題量排名高居不下。劇中的同名網游《倩女幽魂》在一時間也吸引了眾多好奇的新玩家,這只是眾多IP改編現象中的一個作品,現在這種作品層出不窮,甚至已經在影視行業占據半壁江山。很多時候IP改編背離了原著,造成口碑不佳,但只要找粉絲基礎好的明星去演,依然有高收視率,投資商和影視公司也可以獲得較高收益。但是很多學者認為,IP改編高效率,卻嚴重影響了原創作品市場,遏制了市場中的創新動力。利用粉絲經濟獲利無可厚非,但是要加以合理的監管與規劃,不要過度消費粉絲的情懷,將形成嚴重弊端,制約我國娛樂產業升級。除此之外,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使得人們逐漸拋棄原有生活習慣,更加愿意通過視頻網站去追劇,視頻網站利用粉絲的心理,將一些流量偶像出演的電視劇設置為VIP權限,引誘粉絲沖會員,去看自己喜愛明星的電視劇,從中獲得巨大利潤。此外,由于電視劇本身的連貫性以及觀眾具有的好奇心理,視頻網站往往在電視劇的更新級數上產生區分,比如最近在愛奇藝上熱播的《延禧攻略》,每晚20點會更新兩集,但是VIP會員可以搶先看八集,宮斗大戲情節上跌宕起伏,很多觀眾又不愿意被別人劇透,所以選擇自己沖會員,使得看劇的體驗感更強。傳統粉絲經濟通過微信開創了一個新局面,利用粉絲想要與明星更多接觸的心理,微信公眾平臺中產生了付費會員制,《盜墓筆記》作者南派三叔也在自己的微信公眾平臺上推出6元月卡、15元季卡、30元半年卡和55元年卡,而成為南派三叔的會員可以閱讀三叔的最新作品,包括獨家短篇小說、小說連載以及漫畫等;參與到會員討論區可以與其他會員交流心得,并可以獲得三叔親自點評,還可以三叔互動。這種新興形式的出現,為粉絲消費又提供了一個平臺。明星、粉絲與娛樂公司等不同主體都積極融入了這個互聯網時代,一個產業只有緊隨時代潮流,才可能不斷向前發展。粉絲經濟在不斷地擴大影響范圍,也在不斷地創新,只有加以合理利用,才可以使這種創新成為市場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粉絲文化基本可以稱為舶來品,受歐美影響,我國形成了強沖擊力的粉絲文化。粉絲文化和粉絲經濟都是時代的產物,本身并無弊端,我國娛樂產業應該加強監管,合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在這個流量時代里,過度地消耗。我國的文化產業格局尚且還在初步的布局和發展的階段,娛樂產業真正的轉型升級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影視作品生產者應該致力于文化傳播與中國優秀文化的輸出,打造中國自己的娛樂品牌,提高中國在世界中的文化競爭力,給予藝術家純粹的創作環境,展示給粉絲更多真正優秀的作品。
參考文獻
[1]2018年我國娛樂產業現狀及市場規模預測分析[Z].中國產業信息網.2018-05-29.
[2]盧楊,一米.從粉絲應援中的商機折射出的“灰色”粉絲經濟[Z].搜狐娛樂.2018-08-03.
[3]百度百科.粉絲經濟[Z].
作者:范露月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