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時代農村財務信息化管理解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落實,近年來我國農村地區的發展速度不斷提升,農村財務信息化管理也開始引起各界重視。基于此,將簡單分析“互聯網+”時代對農村財務管理的影響,并結合“互聯網+”時代下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不足,深入探討“互聯網+”時代下農村財務管理優化路徑,希望研究內容能夠給農村財務工作優化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農村財務;信息化管理
0 引言
結合實際調研不難發現,“互聯網+”時代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農村財務工作的財務公開力度不足、會計核算混亂、財會人員信息化素養偏低等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為保證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更好適應“互聯網+”時代,正是圍繞該課題開展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1 “互聯網+”時代對農村財務管理的影響
農村財務管理受到的“互聯網+”時代影響較為深遠,這種影響使得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不斷變革,該影響與“互聯網+”的重塑結構性存在密切關聯,在“互聯網+”時代對社會、經濟、文化結構的顛覆過程中,層層審批紙質文件的傳統農村財務管理方式不得不發生轉變,信息化管理、網絡化報表、電子審批將因此逐漸成為農村財務管理的主流。而對于同時具備開放性特征的“互聯網+”來說,這種開放性也會對農村財務管理造成影響,以往封閉的財務管理及過于放松的檢查將逐漸成為過去式,貪污腐敗現象發生幾率也將大幅下降,這是由于具備高度開放性的“互聯網+”不受空間和時間約束,如通過村賬鄉鎮代管等方式,依托全面和統一的網絡平臺,即可隨時管理和監督村級財務狀況,公開村級財務管理,以此向上級管理者提供完整和真實的財務數據,相關決策也能夠獲得充足依據,由此可見“互聯網+”時代對農村財務管理影響的深遠程度。
2 “互聯網+”時代下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財務公開力度不足
“互聯網+”時代對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公開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無法滿足這種要求的情況現階段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廣泛存在,較為隨意的財務公開往往缺乏規范性和系統性。雖然財務公開機制逐步在我國農村地區建成,但數據敷衍、流于形式的公開內容價值較低,不夠具體的數據、存在疏漏的項目、財務公開時間要求不嚴格也使得財務公開無法取得預期效果,這會導致集體財務情況難以及時傳達給群眾,群眾對財務工作和村務工作的信任將因此被削弱,進而引發村民與村委會間的矛盾,村級治理能效也可能因此下降。
2.2 會計核算工作混亂
財務制度執行偏差很容易出現于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真實性較差的村級賬目無法實現對資金流動、配置、收支等情況的客觀體現。“增減記賬法”現階段仍在我國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有所應用,這種記賬方式缺乏內部控制執行力,而由于資金管理制度未能有效落實、白條抵庫等問題也存在于我國部分農村地區,進而引發的資金被占用和挪用、隨意性較大的財務資金支出、資金流動監督缺乏等問題將最終導致賬目混亂,真實性不足的會計核算數據帶來的影響極為深遠。
2.3 財務人員信息化素養偏低
“互聯網+”時代對農村財務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這種要求在財務人員信息素養方面有著直觀體現。但結合現階段農村財務管理隊伍建設現狀進行分析不難發現,財務人員老化等問題較為常見,這類財務人員缺乏足夠高的信息化素養,不能熟練使用財會軟件的情況也較為常見,這對財務管理信息化探索帶來的影響必須得到重視。財務人員信息化素養偏低與培訓學校渠道不足也存在密切關聯,在專業技術培訓和信息技術培訓的常規性和系統性缺乏影響下,信息技術素養偏低的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無法滿足“互聯網+”時代下的財務管理創新需要。
3 “互聯網+”時代下農村財務管理優化路徑
3.1 開展基于大數據的農村財務管理探索
為優化“互聯網+”時代下農村財務管理,可從大數據意識在農村財務管理中的樹立入手。“互聯網+”時代下每天會產生海量數據,近年來農村財務管理涉及的數量總量也在不斷提升,因此可將大數據技術引入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開展基于大數據的數據發掘和利用探索,以此提升農村財務管理效率和質量。通過對大數據意識的樹立,農村財務人員能夠深入認識到大數據與財務工作結合的必要性,且能夠真正開展農村財務的大數據化管理,以此積極應用新模式、新技術,在財務管理各個環節滲透大數據技術,財務人員的數據管理和發掘能力提升、村集體財務事務的優化協調、財務管理效率和質量提高均可順利實現。基于上文提及的財務公開力度不足問題,在財務人員樹立大數據意識的過程中,還應結合光纖技術開展村鎮財務聯網探索,以此實現財務信息的不同級別直接連通,互聯網財務管理平臺的構建也需要進一步推進,以此實現鄉鎮財務與村級財務管理并網。為實現對財務管理手段及財務票據的進一步規范,級財務票據可基于鎮財務管理中心開展統一管理,財務核銷制度需同時嚴格執行,以此將審核后的財務各類收支票據進行公開展,即可提升農村財務管理的財務公開力度。農村財務人員應一次性統交財務票據,不得出現后續補錄情況。每天村集體會計人員應做好銀行收支、現金流動的核對工作,以此在信息平臺體系中完整錄入每一項收支內容,以此得到精確無誤的核算數據。依托大數據技術,農村財務管理還應關注財政審核和查詢功能的建設,依托財務預警流程管理大額財務流動,村級財務監督體系將不斷完善,同時建立風險預警機制,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也能夠在大數據信息支持下及時發現。為更好開展財務公開,還可以采用財務“墻報+觸屏”方式,應用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通過電子屏顯示財務信息,觸屏信息和墻報信息即可同時滿足年輕人和老年人群體需要,如年輕人可基于觸屏操作對各類財務信息進行深入查詢,農村財務管理的透明度自然能夠進一步提升,農民知情權也能夠更好得到保障[3]。
3.2 應用集中核算模式
“互聯網+”時代下農村財務管理優化需設法解決會計核算工作混亂問題,因此建議“互聯網+”時代下農村財務管理引入集中核算模式,該模式的應用需得到最新技術和軟硬件設備的支持,大數據技術也需要應用其中。村賬鎮管模式近年來應用日漸廣泛,其屬于典型的“集中核算”模式,委托理論屬于該模式的基礎。基于自身的銀行賬戶,村賬鎮管模式下鎮政府委派會計人員和出納人員到村集體負責財務管理工作,該模式的應用需要得到全體村民和理財小組的同意,委派的工作人員擁有等同于鎮財務部門的編制和待遇。村集體的收益、經營權、審核權益在村賬鎮管模式下不會發生變化,鎮財務管理中心負責建設專項財務管理小組,村集體財務管理及核算工作由該小組負責,由此更加合理的村賬鎮管即可在不違法法律的前提下順利開展,這不僅能夠獲得村集體的認可,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也能夠由此更好適應“互聯網+”時代。但值得注意的是,村賬鎮管模式的應用需要得到穩定、高效的網絡體系支持,依托信息化財務處理平臺,農村財務管理集中核算方可順利實現和高效開展,大數據等技術在其中發揮的關鍵性作用必須得到重視。
3.3 強化農村財務基礎設施建設與財務人員培養
為解決財務人員信息化素養偏低問題,農村財務基礎設施建設與財務人員培養的強化也需要得到重視。在農村財務基礎設施建設的強化中,不僅需要關注硬件的建設,同時需要關注現階段財務管理軟件存在的操作單一、功能簡單、數據處理能力有限等不足,為避免信息孤島在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出現,需關注財務軟件的不斷更新,保證財務軟件能夠與大數據等新型技術和村賬鎮管等新型模式相適應,以此以會計信息為基礎,農村財務信息即可依托網絡資源進行分析和預測,信息應用價值將隨之提升,并同時全程監控財務管理流程。此外,還應關注與之相適應的內部控制、財務管理、財務決策規程制定,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財務管理的綜合效率,以此逐步完成大數據財務管理體系建設,即可不斷優化農村財務管理制度;農村財務人員培養的強化需圍繞信息素養的提高展開,為更好適應“互聯網+”時代,必須保證每一名農村財務人員均具備較高的信息化素養,且能夠較好應用信息技術,以此熟練應用網絡資源和大數據等新型技術,財務人員即可提取海量數據中的有用、有效信息開展財務管理工作,農村財務管理情況的系統梳理也能夠基于大數據資源實現,農村財務管理優化將由此獲得充足依據。各級財務部門及村委會應認識到農村財務人員信息素養的重要性,以此提供更好培訓、進修、學習的機會,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由此即可在正規培訓支持下持續性提升,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將獲得新的活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農村財務信息化管理具備廣闊發展前景。為更好適應“互聯網+”時代,農村財務信息化管理探索還應關注新會計制度影響的應對、農村“三資”管理的強化、云計算等新型技術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苗愛紅.互聯網+時代農村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J].農業經濟,2019,384(4):57-58.
[2]呂曉婧.”互聯網+”時代的管理會計信息化探討[J].經營者,2017,31(7):216.
[3]李昕陽.”互聯網+”時代的管理會計信息化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8,493(20):99-100.
[4]張海燕.論推進農村財務信息化管理措施探究[J].財經界,2020,(25):159-160.
[5]郭恒溪.新會計制度下農村財務改革價值取向與實現措施[J].農業經濟,2020,(9):94-96.
作者:姜偉 單位:通榆縣包拉溫都鄉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