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服飾與人物形象設計關系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社會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在關注內在修養的同時,也開始越發地關注外在審美的提升,因此人物形象設計理念開始被很多人認可,并且切實地將其使用到諸多的領域中去。俗話說“人靠衣裝”,講述的就是人物形象設計中,需要高度關注服飾的合理使用,這樣才能夠達到對應形象設計的訴求。文章從這個角度入手,首先對于服飾設計的概念和搭配原則進行歸結,繼而闡釋服飾與人物形象設計之間的關系,希望在這樣關系探討的過程中可以進入到更加理想的人物形象設計格局。
關鍵詞:服飾;人物形象;形象設計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精神文化的提高成為人們關注焦點,而外在美同樣是人們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由此使用多樣化的美的元素或者媒介,確保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可以切實地發揮效能,就成為各個領域關注的焦點。在這樣的環境下,以正確的視角去審視服飾與人物形象設計之間的關系,是至關重要的。
1服飾設計的概念和搭配原則探討
服飾設計是指,我們身體上穿戴的衣服、帽子、鞋子、項鏈裝飾品的設計。在不同的社會文化情境中,服飾會成為社會審美的載體,繼而呈現出特定的文化現象。從本質角度來看,服飾有三個要素:造型要素、面料要素和色彩要素,可以將其看作為社會文明的體現,這也是經濟發展的產物。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文化價值觀多樣化趨勢明顯,彼此的包容和融合機制慢慢形成,我們國家的美業也因此得以發展和進步,繼而滿足了人們對于個人形象審美的訴求。也就是說,在此之前,我們的服飾可能是避寒保暖的工具,但是現階段的服飾,不僅僅要有此方面的功能,還需要在審美方面發揮自身的價值。現代人們往往會將服飾美感作為重要指標,并且在搭配的時候,會依照對應的原則來進行,其主要包括有:其一,適體性。就是能夠與穿著者的身體保持吻合,這是基本性的搭配基準,如果連這一點都難以實現,就難以進入到理想的形象設計格局;其二,適時性,就是能夠結合不同的季節,設計當季的衣服,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對應衣服的效能;其三,裝飾性,就是說在搭配的過程中,可以合理地運用服裝與人體之間的關系理論,確保可以很好地展現出對應人體的美,比如可能會利用線條,來呈現人體的勻稱美或者曲線美;其四,和諧性,就是能夠依靠搭配,妥善地處理好人體與服飾之間的關系,確保可以很好地呈現對應人物形象,凸顯人體的優勢,隱藏人體的劣勢,確保兩者處于和諧的狀態。在搭配方面,不同的人會選擇不同的搭配風格,有的會以經典風格為主導,有的會以自然風格為主導,有的會以解構風格為主導,有的會以混搭風格為主導。
2服飾與人物形象設計之間的關系分析
正確理解服飾與人物形象設計之間的關系,是服裝設計者、形象設計人員的基本功課之一,要確保能夠以正確的視角去看待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在本職工作崗位上發揮自身的效能。詳細來講述,可以從如下的角度來探究。
2.1服飾對于人物形象設計的影響
服飾對于人物形象設計的影響集中體現在:其一,服飾可以很好地彰顯出人物的魅力,在我們需要展現出自己氣質的時候,最為直接的方式就是依靠合適自身的氣質的服飾,服飾成為自我表達的語言,可以在形象和氣質塑造中發揮效能。簡而言之,服飾可以使得個人魅力得到提升,使得個人氣質得以呈現。如果一個人的發型很隨意,膚色也比較暗,此時還穿著深色系的服裝,這樣很容易展現出沒有精神的狀態,但是如果通過眼部裝飾的添加,再使用亮色的項鏈,搭配更加亮色的衣服,迅速使得整個人處于精神煥發的狀態,這樣自然可以更好地展現出個人的氣質。也就是說,要懂得選擇合適的服飾,依照服飾來界定妝容和發型,這樣可以迅速地揚長避短,將自己更好的一面呈現出來。優雅的外表,可以更加好地讓別人產生信任,恰當的服飾,可以更好地展現我們的外在形象,繼而在平凡的人群中脫穎而出。其二,服飾可以使得行為主體的自信心得以塑造。穿著合適的符合社交訴求的服飾,往往可以幫助行為主體迅速地打開交互局面,使得人與人之間溝通橋梁得以架構,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交互,行為主體在此過程中的自信機制也會建立起來,由此更好地在社交中發揮自身的效能。其三,服飾可以在人物內在美提升的角度發揮效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經常性地待人接物,多以溫文爾雅和真誠善良為基本準則,談吐行為都需要進行管理,這樣才能夠很好地呈現內在修養和文化素養。當然在此過程中,如果外在形象可以很好地與內在結合起來,這樣可以給他人留下更好的印象[1]。
2.2服飾與化妝之間的關系
化妝,屬于人物形象設計中的重要環節之一,主要是針對臉部進行的修飾,當然有時候會在脖子或者指甲等細節上進行處理。臉部表情比較多,也是情感表達和傳遞的重要媒介,因此化妝在形象設計中的價值是不容忽視的。依靠化妝,可以更好地表現我們的表情,可能是高興,可能是悲傷,都可以借助化妝以更加豐富、更加有活力的狀態來呈現。也就是說化妝有著很強的表現力,但是還是要與整個人物形象設計關聯起來。服飾和化妝之間的關系,可以從風格角度來探討,如果服飾和妝容的風格是一樣的,就可以更好地展現出人物形象,服飾的風格可以更好地發揮襯托效能,形象風格可以以服飾風格來呈現,服飾風格就需要確保與妝容風格保持一致。因此在設計完整的人物形象的時候,會綜合考慮膚色、眉毛、眼睛、嘴唇形狀、嘴唇色澤、發型設計、服裝色彩、服裝樣式等因素,由此更好地將其融合到設計風格中去。必須要確保造型設計人員造型設計素質達到理想狀態,并且有著正確的審美觀念,繼而才能夠更好地設計出對應的人物形象[2]。
2.3服飾與人物發型之間的關系
發型設計也是形象設計中的關鍵點,其同樣與整體造型、服裝、色彩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在此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重點有:其一,發型有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特點。當前發型藝術進入到審美和發展的階段,不能僅僅將其看作為頭部的裝飾,還可以與內心世界、精神世界銜接起來。設計師可以在發型設計的過程中,為人物塑造新的形象,發型的變化展現效果會更好。在進行發型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年齡因素、職業因素,并且思考生活中實用性的原則,考慮職場環境,這樣就可以切實地發揮發型的實用效能。在此基礎上再去關注其審美效能,就是需要依靠這樣的造型確保我們心情處于愉悅的狀態,并且成為別人審美的對象,將美傳遞給別人,這樣審美性就可以發揮其社會性能。其二,發型與人物條件之間也存在特定的關系。人物條件,頭型、臉型、體型、比例關系都有差異,每個人的體形都是不一樣的,此時就需要依照這樣的差異性選擇合適的發型,造型的主體結構是不同輪廓、不同線條、不同版面構成的,確保體形與其形成融洽的關系,呈現個性獨立的一面,以便達到求異的訴求。比如一個女士的臉比較圓潤,這樣很容易讓人覺得她比較胖,很容易看作為弧形,繼而留下肥胖的印象,此時就需要用直線造型來進行視覺效果的打破,可以搭配直發造型,中長直發和短直發都可以,借助層次性的剪法,可以迅速地在視覺上給人以干練清爽的感覺,而不是之前的感覺,這樣可以很好地實現臉型的修飾。其三,發型與服飾風格。服飾造型是依靠輪廓元素、比例元素、點線面元素構成的,因此需要處理好發型與服飾風格之間的關系。如果穿著單薄簡潔,梳著蓬松的大發簪,簡潔與繁瑣,單薄與蓬松,就處于不和諧的狀態,要盡可能地規避這樣的情況。在此過程中要堅持求同的原則,依照不同的服裝造型,合理地調整發型,繼而確保給人以筆直感、飄逸感、曲線感或者蓬松感,這樣的和諧之美,才能夠更好地營造出人物形象[3]。
2.4服飾與體型之間的關系
人體結構與服裝造型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需要看到的是大眾的身材不可能是完美的,服飾的款式也不可能是全面的,此時就需要結合自身的體型,選擇合適的款式,這樣可以規避自己的不足,呈現出自己的長處。比如對于體型偏胖的人,一般就不能選擇橫向條紋的服裝,或者細條紋結構的服裝,如果是個子較小的人,就需要盡可能地穿著短款服裝,不要輕易嘗試長款服裝。還有就是,如果上臂較粗,要盡可能地將這樣的缺點隱藏起來,選擇有袖子的服裝,或者可以選擇蝙蝠袖,可以很好地遮擋缺陷,將缺陷最小化。還有就是如果臀部比較小,并且腰節比較高,此時就可以選擇沒有腰線的服裝,這樣可以使得臀部展現出豐滿的特點,腰線也會因此提高。在選擇服裝顏色的時候,深色有收縮性和后退性的特點,淺色有膨脹性和放大性的特點。穿純色套裝的人,往往會看起來比較苗條、高挑,有拉長的效能,而互補色可以將人體高度降低。使用緊身的衣服,可以更好地展現身材,完美地呈現出身體的曲線,寬松的衣服可以增加豐盈感[4]。2.5服飾與年齡之間的關系不同年齡段的人,穿著的衣服是不一樣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生理在變化,心理也在變化,容貌和體型也處于變化的狀態。在選擇衣服的時候,就會考量年齡的因素,以確保選擇符合年齡特點的服裝。因此在實現人物形象塑造的時候,需要充分地了解人物的年齡因素,遵循年齡因素,選擇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衣服,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展現出個人的形象[5]。
2.6服飾與性格之間的關系
服飾與人物性格之間也存在一定的關聯,當然需要看到的是每個人的性格是不一樣的。服裝色彩就可以很好地呈現出性格傾向。一些人比較喜歡穿著黑色,因為黑色代表的是穩重;有些人比較喜歡穿著白色,因為白色代表純潔無瑕;有些人比較喜歡紅色,因為紅色代表激情和熱情;有的人比較喜歡綠色,因為綠色代表的是有活力;還有的人比較喜歡紫色,因為紫色代表浪漫。當然需要看到的是,服飾色彩的選擇,不僅僅是個人的意識,還是個人性格的集中體現。在社交圈子內,不同的服裝色彩可能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交態度,一些喜歡色澤艷麗的人,可能是比較外向型的,性格往往比較開朗;喜歡藍色或者黑色的人可能比較內向,性格上往往會展現出穩重的特點[6]。
3結語
綜上所述,在人物形象設計的過程中,要能夠正確地認識服飾與人物形象設計之間的關系,思考服飾多維度屬性與人物形象塑造之間的關系,營造人物形象設計情境和氛圍,架構更加理想的人物形象設計機制,確保自身人物形象設計的能力和素質可以不斷提升,這樣才能夠進入到更加理想的人物形象設計格局和環境。
參考文獻:
[1]吳則斌.傳統戲曲中人物造型對當代舞臺劇人物形象設計的影響分析[J].藝術品鑒,2021(26):96-97.
[2]林琳.服裝色彩圖案在人物形象設計中的表現探討[J].棉紡織技術,2021,49(09):101-102.
[3]羅斯,曾琦.淺析皮具設計的后現代主義思潮及其發展[J].皮革科學與工程,2020,30(04):72-76.
[4]馬小丫,楊弋杰.動畫人物形象在紡織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紡織報告,2021,40(08):60-61.
[5]李澤宇.歌舞伎人物形象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D].東華大學,2021.
[6]來子林.跨文化交際視角下對外漢語口語教材中國女性形象設計調查研究[D].大連外國語大學,2021.
作者:焦珊 單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