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課程在記敘文作文教學中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中學作文教學的現狀
寫作,對學生來說感到難,難于動筆,苦于表達;對教師來說也很難,作文教學無本可依,力不從心,且很難在短期內見效。當前學校的寫作教學課往往缺乏貼合實際的目的和主題,導致寫作指導流于表面形式,學生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毫無特色。一直以來,作文教學都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長期困擾著初中語文教師。
二、微課程對中學作文教學的意義
將微課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將傳統枯燥乏味的講授、單純刻板無趣的技巧指導變成有音樂、有圖像,靈活新穎又賞心悅目的視頻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系統,從而勾畫廣闊的空間,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師根據作文教學內容設計系列微課,將寫作資源運用于課堂,這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又可以打破“以教師為中心”的陳舊作文教學模式,建立自主、開放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在相對自由放松的氛圍中學習寫作技巧,不斷提升寫作水平,提高語文素養。
(一)構建記敘文寫作的基本框架結構
作文教學首先要讓學生對寫作的基本框架結構有系統認知,領會寫作的要求及技法,進行序列化訓練,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如將作文的審題立意、謀篇布局、開頭結尾、材料取舍、結構層次、潤色升格、片段賞析等各環節中的重點、難點,圖文并茂并輔助以音頻制作成微課,幫助學生構建記敘文寫作的基本框架結構。例如針對學生寫作結構散亂的現象,筆者設計了記敘文層次結構安排的微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讓學生先了解并掌握常用的作文謀篇布局的形式:題記式、小標題式、排比段式、日記式等,然后進行片段練習。例文:《那一天,我與書相遇》“抬頭仰望天空,月亮漸漸升起,繁星點點。此時,我的天使正陪著我,度過這富有詩情畫意的夜晚?!}記”(作文以題記總領全篇,切入作文,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將讀者帶進一個充滿詩意的境界,可以使作文錦上添花,令人賞心悅目。)例文:《行走在文學世界里》“散文,讓我寧靜致遠”“詩歌,讓我顧盼神飛”“戲劇,讓我心潮澎湃”。(三個小標題串聯起三個片段,文章內容疏密有致,結構嚴謹。)選用合適的結構,往往能減少用于過渡及鋪墊的文字,有利于集中筆墨敘述事件、刻畫人物,從而使文章主題更集中,節奏更明快。通過微課程的使用,學生掌握了記敘文寫作的基本框架結構,如此就拿到了打開寫作之門的鑰匙。
(二)開展記敘文的序列化訓練
記敘文是中學生最常寫作的文體,要求學生從熟悉的生活入手,圍繞中心選材,從小事中寫出新意,通過序列化訓練,掌握寫作的一般技法,力爭做到主題明確,條理清楚,文從句順,感情真摯。1.人物描寫的序列化訓練寫人記事類記敘文,要注重對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的刻畫。因此,可以把人物描寫的技巧制作成圖文并茂、形式新穎的一系列微課,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訓練。筆者利用微課《借細節東風傳人物神韻》教會了學生運用步步追問,細膩描??;細化動作,延長過程;巧用修辭,增添趣味;適當加入語言、神態等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面貌,凸顯人物的個性特征,然后學以致用讓學生對文段進行升格練習。例文:他彎下腰,捉住了那只蝴蝶。(步步追問:他在做什么?如何做?分幾個步驟?)修改稿:他彎下了腰,躡手躡腳地朝那只蝴蝶走去。近了,近了,只見他慢慢伸出一只手,用兩個指頭捉住了那只蝴蝶。(修改的文段細化了過程,向我們清晰展示了捉蝴蝶的過程,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將微課應用在作文教學中,利用可觸可感的音像把學生的感官調動起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2.語言表達的序列化訓練創作美文佳作,語言表達是關鍵,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可以增強語言的氣勢,一些經典詩詞、俗語諺語的運用能讓文章充滿詩情畫意,把情感體驗和思想感情寄托在寫作對象上,強調細節描寫能夠使語言表達更有感染力。例如,針對學生寫作語言平淡乏味、空洞無物的現象,筆者通過微課《讓你的作文美麗起來》向學生展示林徽因和龍應臺的經典美文,幫助學生掌握美化寫作語言的方法。例文:陽光溫和地照耀著大地,大地好似披上一層金黃的輕紗,隱隱透出他強健的肌肉。樹木呆呆地望著懶散的白云,微風催促著白云鍛煉,他才極不情愿地挪動幾下。這便是我的故鄉,我靈魂的棲息地。(通過運用修辭手法、細節描寫,文章內容顯得更加充實。)通過學習微課,學生的作文訓練有路可循、有本可依。
(三)加強寫作前導和作文講評
作文教學局限在作文課有限的時間內,老師疏于對學生進行寫作前的指導,很多同學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很隨意。有了微課強有力的介入和支持,寫作內容就可以向課前延伸,讓作文前導變得可感和可操作。例如寫作前先播放微課《心中有綱,寫作不慌》,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審題選材以及列提綱等問題,降低寫作難度,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作文講評使用微課,可以引導學生鑒賞優秀作文,學會修改升格作文,掌握寫一篇美文的一般規律。例如,利用微課《情景交融著美文》,再現古今經典作品《散步》《故鄉》中有關環境描寫的片段,概括出“樂景襯樂情,哀景襯哀情”的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再通過片段練習,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水平。學生習作:我正伏在窗臺上看雨。窗臺上,那份灰白卷子上觸目驚心的數字被我用一本泛黃的掛歷遮住了。我的目光呆呆地停留在遠處,突然……修改稿:天空篩下絲絲銀線。雨珠在晨曦的照耀下發著白光,從屋頂的水泥瓦縫里滑落下來,在檐角即將掉到水坑里時,被一股突如其來的大風甩到玻璃上,斜著拖出一道道淡淡的水痕。我正伏在窗臺上看雨,窗臺上……(學生添加的這段景物描寫,應和了原文作者的心境,一切景語皆情語,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了他的憂傷與難過,使作文成功升格。)教師在作文講評時要教會學生把景物描寫和敘事融合在一起,含蓄委婉地把情感、心情表達出來,提高文章的感染力和文學韻味。微課程具有靈活性、先進性、互動性,在初中記敘文作文教學中廣泛應用微課,能夠使初中作文教學充滿趣味性,能充分開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主動思考和探索,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發散學生語文學習思維和能力,優化教學過程,更好地幫助教師開展教學活動,讓語文課堂煥發異彩,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作者:楊紅喜 單位:廣西河池市金城江區第五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