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數學拓展性微課程課程目標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拓展性微課程也愈發被重視起來。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程輔助拓展性課程逐漸地融入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對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起到積極作用。本文結合小學數學拓展性微課程的教學實踐,從以下幾點闡述了“1+X”小學數學拓展性微課程的課程目標的設定,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拓展性;微課程;目標
拓展性微課程相對于傳統的課程教學來說,微課程追求的是在較短的時間內,聚焦于解決較小的或特定的問題或知識點而設定的。與傳統的課程教學比較,微課程的設置切入口要小,便于學生開展自主探索或者合作研究,有利于學生操作與實踐、交流與合作,不僅僅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還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進行可持續發展。因此,拓展性微課程在課程目標的設定方面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提升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為目標,既能夠達到拓展的目的,也更好地為學生學習活動開辟新的空間。本文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拓展性課程實踐中對于目標的設置作出膚淺的闡述。
一、小學數學拓展性課程目標設置的基本現狀
(一)小學數學拓展性微課程目
標設置存在嚴重的學科化傾向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對于數學學科微課程設置的針對目標明顯具有學科傾向,以應試教育為特點,讓學生在微課程活動中掌握基本的技能,鞏固課堂內所學知識,實踐應用能力不強。在當前的教學工作環節中,雖然課內課程與微課程教育活動都一直呼吁重視學生的素質與技能教育,強調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但很多教師依舊受到知識的限制或教育規定執行力的問題,以發展學生的應試能力為中心,對于微課程設置的內容仍然存在較強的依賴性,課題設置封閉,不具有開放性,學生思維能力沒有完全打開,解決問題策略單一。
(二)微課程目標設置沒有突出
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思維活動固化在給學生規定的時間組織開展探究活動時,學生的思維方式單一,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以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為主,學生逐漸形成比較穩固的習慣性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方式比較程序化,解決數學問題遵循的是某種線性思路和慣性。整個活動過程中,思維沒有得到開發,學生對于問題解決依舊是知識的積累和解題經驗的結合。思維負面的影響,學生固定的思維模式,分析解決能力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思維受到禁錮。
(三)針對微課程目標設計微課
程探究的內容單一,缺乏主題學習的創新性小學數學微課程探索活動主要是具有開放性的學習活動內容,以教材學習活動為基礎,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能力,結合學生的當前學習的內容,適度拓展與應用。很多教師雖制定了翔實的學習目標,但缺乏創新性的課題學習內容,學習內容單一,有些只是簡單的課堂學習內容的重復。微課程輔助小學數學拓展性課程成了未來教育發展的新模式,體現創新性、實踐性與時代性的基本特征,讓學生體驗到與時俱進的教育模式,讓他們終身受益。
二、小學數學拓展性課程目標設置的基本原則
(一)體現創新性
小學數學拓展性微課程學習活動,一般以學生自主性學習活動為主,通過合作探究、交流與討論等方式展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讓學生敢于創新,主動實踐。因此,目標的設定必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基本出發點,激活學生的主體性思維,讓學生敢于創新解決問題,大膽猜想,主動探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例如:“七巧板”這可拓展性課程教學,具有較強的創新性,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學生的實踐活動為基礎,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微課程教學設置只是學生參與活動的“影子”,給學生搭建探索的平臺。然后讓學生自主實踐操作,在參與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感受,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這樣的主題活動設置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展現的形式以及多元化評價標準,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展示的舞臺。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注重生成性,七巧板本身是一種生生不息,永遠在創新與變革中的一門數學藝術形式,作品也不斷改進,新的構思不斷生存,學生的探究空間巨大。活動的目標設置強調了自主性,在活動中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特點,教師的必要指導為基礎,讓學生經歷探索活動的過程,思維火花迸發出來,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提高了數學核心素養。
(二)注重實踐性
小學數學微課程設置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特點,以活動為載體,強調學生主動參與實踐,可以是理性思考實踐,也可以是動手操作實踐等。例如,針對教材中的《可能性的大小》教學,由于在限制的時間內,學生對于可能性“大小”還沒有一定的實踐基礎,這就可以設計這樣的實踐題:自己做一個轉盤,涂上紅色、黃色和綠色三種不同的顏色,且占據轉盤的面積大小相同,然后動手實踐,記錄結果;也可以設置問題:“要使指針轉動后偶爾落在綠色區域,而落在紅色、黃色區域的次數差不多,應怎樣涂色?”先試著涂一涂,再轉動若干次,看看結果怎樣?這樣的微課程拓展性探索活動,以學生的實踐為基礎,學生自覺地將數學知識運用于動手實踐中,而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富有個性的設計。
(三)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為核心
思維是數學問題探索的核心。數學微課程設置目標必須以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為基礎,注重學生的理性思維與實踐探究的整合,既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思考,又必須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圍繞問題展開思維活動,通過認真探索,積極思考,對學生視野的開拓具有很大的意義,對于學生數學素質的提升以及個性化發展也具有很大的幫助。總之,針對“1+X”小學數學拓展性微課程的目標,教師不僅要認真組織實施這樣有價值的微課程活動,同時對目標的把握必須準確到位,唯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讓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有根本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菊女.例談數學拓展性課程的開發途徑[J].教學月刊小學版(數學),2016(4):23-27.(
作者:劉娜 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