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核心價值觀下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校園文化即指學校經過長期的發展積淀而逐漸形成共識的一種價值體系,包括價值觀念、行為規范、辦學思想等。但不可忽略與否認的是教育與國家和社會發展切割不斷的聯系,即任何階段的教育皆應與當下時展的必然需求相契合,與社會的主流核心價值觀念相銜接,以真正從思想上培育為社會所承認的人才。而作為學校發展重要保證的校園文化便理應以核心價值為根源性的參考依據,進行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和打造。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校園文化建設
1.上升至國家高度———國家認知與愛國建國熱情的培育
國家層面的價值觀被概括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四詞,以對此的宣傳為媒介,以在此之后的師生及其他學校構成人員對國家發展形成的認知與自身國家公民歸屬身份的確立,以及愛國、建國熱情情感的達成為目標,進行分布于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與制度文化三方校園文化模塊的建設。例如:在物質建設領域,學校可以設立專門的國家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重大發展成果的展示教室,如002國產航空母、中國首個海外保障基地等模型、圖片;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眼”的模型等的展示。此皆可以讓師生在觀看學習中,對現階段中國的發展勢力做出相對正確的判斷和認識,同時培養其愛國熱情。除此之外,在精神文化建設領域,學校可以設立或定期舉辦以時事焦點為主題的論壇與講座;將有價值的國家發展事件或新聞,以及提出的重點性綱領文件等進行校報的刊登或文化宣傳欄的張貼等;還可以組織同學們進行集中的學習或板報展示等。這樣的全面的在國家高度之上的文化氛圍打造,對以師生為校園主體構成人員的知國意識、愛國情感的培育具有重要意義。
2.中提至社會視角———社會認知與兼行規則自由的行為
社會層面的價值觀被概括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四詞,以學校人員對社會規則的認知和自由但不逾法的思想行為的達成為目標,讓學校聯系社會,讓社會進駐并影響學校、影響教師的教學格局與學生的考量視野和思維。此在物質、精神與制度文化建設中的呈現將大大利于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接軌與在開放型的學校社會環境中學生全面素養的養成。例如:在物質文化建設領域,可以設立以法治之平等與公正為宣傳主題的模擬法庭,通過定期模擬展的方式讓同學們初步了解法庭、法律之嚴與公。此外,在校園宣傳欄上還可以張貼重點性的法律條例,以普及法律常識、增強法律意識。在精神文化建設領域,則大倡思想的自由、深化師生民族平等、地區平等、人人平等意識。如組織少數民族學生、老師或有關人員進行平等的文化交流;通過歌曲推薦、歌唱比賽等讓師生了解地區文化、了解其獨一無二性與平等性等。還可以通過校園報等的形式向同學們展示促進社會公平的舉措與成果,包括經濟、政治、倫理等方面的公平公正的國家資源的配給與投入。這樣的立于社會視角上的文化建設格局,能夠讓師生充分感知學科知識真正的發揮之地與社會建設乃為人之建設的根本目的。
3.下限至師生個體———學校認知與育人學習本質的確立
個人層面的價值觀被概括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四詞,以教師教書育人、學生深入學習的各司其職、和諧共處秩序的確立為目標,即此指向師生個體品質與交際關系的建設。而師生是學校構成人員的主體,對其文化精神建立對上述國家與社會層面文化建設的實施效果起決定性作用。例如:在精神文化建設方面,學校可以通過定期的人際心理學講座或者開設相關人際交往課程來對師生進行正向的誠信、友善理念的傳輸和培育。除此之外,還可以定期組織師生參與社會活動或實踐,如參與公益植樹、公益捐贈等活動,與社會弱勢群體進行友善的交流,切身理解其生活與情感;再如可以發起誠信簽名活動,號召學校、社會中更多的人對自己的誠信度進行反思與承諾。還可以設立年終敬業教職員工、后勤員工等類獎項,并頒發相應福利,以激發促進員工在工作動力上的提升。在制度文化建設方面,應分設對應于老師教學、學生學習、其余學校員工的職業守則,以規范各方行為秩序,形成統一的學校建設向心力。以核心價值觀為指向的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應從國家、社會與個人層面出發,但需以師生在此三個層面的意識思想的成長為基點,進行切合實際的探索實施。
參考文獻:
[1]王偉.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角度看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J].才智,2015(08):166.
作者:劉鵬飛 單位:河北省沙河市橋東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