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子書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電子書包是一種專門為學生開發的,學習課堂知識的軟件,目前電子書包具有教室控制系統、測評系統、云端書柜系統、家庭聯絡簿平臺這四項功能。簡單地說,它就是一套應用數字技術、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的教學輔助系統。
一、應用電子書包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數學概念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向學生講解數學概念,小學生有時很難迅速理解教師講授的數學概念,這是由于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強,不能迅速理解抽象概念。數學教師可應用電子書包的直觀性引導學生快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小學數學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分一分》這節課為例,在傳統的教學方法里,數學教師如果直接告訴學生分類的要點,學生可能難以理解為什么要根據顏色、形狀、功能給事物分類。為了讓學生理解這一概念,需要為學生準備大量的教學器具。無論應用以上哪種教學方法,教師都會花費很多教學時間,如果教師引導學生用電子書包學習,電子書包中的多媒體技術就會成為教學“道具”。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打開電子書包某個章節。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第一頁,學生在這一頁中能看到各種顏色的道具,于是理解了嘗試用顏色分類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看下一頁,下一頁有各種形狀的道具,于是學生理解了按形狀分類的問題當學生掌握幾種常見的分類方法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進入綜合學習的章節,這一章節中有一個模擬的真人房間,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房間中有哪些事物,應用哪種分類的方法最為妥當。小學數學一些知識對學生來說過于抽象、過于深奧,學生有時不能迅速理解。小學數學教師可引導學生打開電子書包,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學習,多媒體技術具有聲光效果、動畫效果,它能用最直觀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二、應用電子書包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數學習題
在開展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會用做數學習題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絕大多數的學生不愛做習題,他們會用消極的態度對待習題,這是數學教師教學的一個障礙。應用電子書包,教師就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做習題。以數學教師引導學生做兩、三位數的加法為例,教師需要學生做海量的計算題以培養數學直覺性,讓學生遇到不太復雜的加法運算時能迅速用心算解決數學問題,而不必借筆算解決數學問題。部分學生對這種作業有著強烈的排斥感,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計算技巧,為什么還要反復做習題。學生排斥做數學題,便不能通過持續練習訓練出數學直覺。在遇到學生不愿意做數學習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打開電子書包。電子書包中有非常有趣的教學小游戲,比如有一款游戲叫“撒錢”,這款游戲是在一段時間內,屏幕會出現大量不同形狀的“錢”,學生必須在“錢”落下以前點擊形狀相同的“錢幣”數額,然后點擊正確的計算結果。學生計算正確的數值越多,“撿”到的錢幣就越多。比如,當天空出現35、47、84、95這幾個方形的數字時,學生可優先選擇95+84=179、35+47=82這兩種計算方案,或者選擇其他的計算方案。如果錢幣撒下來直至落下,學生都沒有點擊,或者學生點擊了但是沒有計算出正確的結果,就等于學生沒有“撿”到錢。學生找到最優的計算方案是最多的“錢幣”,以便能夠順利完成游戲任務。這款游戲可重復玩,數字隨機,有分數獎勵。學生應用這款軟件做數學題時,就像玩游戲一樣開心,不會覺得做數學題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務。電子書包中有各類趣味習題,在學生不愿意做數學作業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用電子書包做趣味習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三、應用電子書包引導學生主動拓展數學文化
數學知識在形成過程中,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時時刻刻給予人們啟示,它們是現代數學知識的基礎。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有時難以完整地為學生講述數學史,為了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可引導學生調用電子書包中的數學資料了解數學史。以小學數學教師為學生講解圓周率的知識為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難以為學生講述圓周率在中國天文計算中的應用、張衡及劉徽等科學家對圓周率的認知、古代數學家祖沖之計算圓周率的過程,更難以詳述圓周率在現代美術中的應用、對現代數學知識的啟示。為此,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電子書包中的資料來認知。教師可引導學生了解圓周率與連分數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了解數學知識中存在的藝術美、邏輯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比較弱,教師如果引導學生看數學資料,需為學生選擇圖形較多、文字淺顯生動的資料,要結合數學習題引導學生一邊閱讀數學資料,一邊思考數學問題。比如,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圓周率的資料后,可讓學生思考數學習題:現在有一個長32cm、寬20cm的長方形紙片,請問最多可用這張紙片剪出幾張半徑是2cm的圓形?“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教師結合數學題引導學生閱讀數學文化資料,可讓學生自我檢測自主學習成果。
作者:蔡長亞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潘黃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