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減稅在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降低對于提高企業經濟實力,提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有著重要意義。而在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控制上,減稅是其核心內容,企業上繳稅費的降低,相應的經營效益就會有所提升,從而減輕企業運營中的成本壓力,為后續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扶持,促進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本文就將對減稅在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中的作用進行簡要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減稅;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經營效益
實體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上繳的稅費相對較多,除了正常稅收外,還有很多服務性費用的支出,這為實體經濟企業的發展帶來的一定阻礙,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稅費進行改革,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為其更好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實體經濟
想要了解實體經濟,首先要對虛擬經濟的內容有一個明確的掌握,虛擬經濟是經濟虛擬化后的產物,其除了融入資本化定價體系外,還加入了一些心理因素和技術要求,從而使價格呈現不同的波動,進而實現盈利目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產業就是金融。而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是相對的,不過在目前并未對其有一個明確的概述,主要是指除金融產業外一切具有法律效力的組織或者個體經濟活動的總和,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二、減稅在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中的作用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減稅在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負擔時的功效是有一定界限的,且隨著行業的不同,其所帶來的效果也存在明顯差異。第一,稅收作為目前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不過為了保證我國各項基礎設施以及服務設施的建設要求,近幾年我國的財政收支狀況逐漸呈現負增長狀態,財政赤字率正在不斷增加,這足以說明我國整體財政收入并不寬裕。在這樣的發展背景影響下,即使國家采取相應的減稅措施,對于實體經濟而言,其所占的比例也是十分有限的。例如,在我國實施營改增試點時,全年實體經濟企業的稅負降低了5700億元左右,不過同全國總體稅收相比,僅占其5%,由此可以看出,通過減稅來降低實體經濟企業的成本負擔是十分有限的。第二,減稅的實施需要以現有的稅收制度為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稅制結構的制約。由于行業的不同,其所征收的稅費情況也不盡相同,當然在制定減稅政策時期其所體現的作用效果也不盡相同。尤其在我國推行營改增試點后,將原有的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了繳納增值稅,而原有繳納營業稅的行業只有建筑和第三產業,也就是說這項政策的提出只針對建筑和第三產業實現了減稅效果,對于工業、農業等其他產業來說效果不大。第三,稅收不僅是增加我國財政收入的主要職能,其對于宏觀經濟調控的實施、收入的有效調配也有著重要意義。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稅收所起到的經濟調控職能有時要比收入職能要高。其具體體現在了稅制制度的安排上。在現有的稅制結構中,針對不同的治理問題制定了不同的稅收管理制度,如資源稅、消費稅、環境保護稅的制定主要是為了約束污染性、資源消耗型實體經濟企業的;而企業所得稅的制定則是為了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而提出的相關優惠政策。不過在利用稅收進行宏觀經濟調控時,很容易受到調控對象經濟活動規模的影響而存在一定差異,影響最終的調控效果。比如,我國在2000年前就已經開始征收一定的礦產品資源稅,不過隨著經濟的發展,對礦產品需求的增加,使得原有征收的資源稅稅額與現今的市場價格存在加大差異,導致資源稅自身限制應稅礦產品消耗的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為此,近幾年逐漸將資源稅的征收方式從原有的量征收變成了價征收。由此可以看出,在利用稅收進行宏觀經濟調控時,要想發揮其真正作用,就需要確保其具有一定的規模(稅率不能過低),以免影響調控目標的實現。第四,從稅負的最終歸宿分析,企業承擔的名義稅負與實際承擔稅負不一定呈正相關。在稅負實際歸宿問題上,由兩方面的分析結論。一是從價格彈性理論角度進行分析,稅負與價格彈性存在負相關。即當服務或者產品價格存在較大彈性時,其賦稅是很難通過增加稅負的方式轉嫁的,相反,如果產品或者服務價格彈性相對較低,其是可以通過加價等銷售方式將稅負轉嫁給買方,進而降低自身承擔壓力。二是從稅制設計的角度進行分析。原則上,價外稅和間接稅較為容易轉嫁給買方,而價內稅和直接稅則不容易被轉嫁出去,不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其轉嫁情況以及能否轉嫁還要結合產品或者服務的價格彈性進行有效判斷。例如,汽油會征收一定的消費稅,而消費稅屬于價內稅的一種,原則上是不可以轉嫁的,但是由于市場中成品油的定價機制不能直接取決于供需關系的變化,所以消費者在接受油價的同時其實已經承擔了一部分消費稅負,可以說是實現了稅收的轉嫁,這時企業已經有原來的承擔者變成了經手人,不會在收到稅負壓力的影響。第五,在現今社會發展中,企業的融資成本、房屋用地成本也在逐漸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與稅負的增加有著直接關系。調查研究可知,現階段金融和房地產行業在稅負上明顯高于其他行業,但是較高的稅負壓力并未影響行業的發展。反觀其他行業,雖然可以將一定的稅負轉嫁出去,但是由于市場發展的特殊性,使得其面臨著高額的金融貸款、房屋租金或者土地租金等問題,并未因為稅負的降低為減輕經營壓力,仍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金融和房地產行業發展中,金融屬于虛擬經濟產業,而房地產行業很大程度上是在金融行業的支持下,在房價持續上漲的心理預期推動下實現了規模迅速擴張和房價普遍性的快速上漲。由此可知,在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過程中,其不僅是滿足人們居住需求的重要產物,也是人們進行投資理財的一個關鍵環節,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虛擬經濟的特征。因此,通過合理的降低虛擬經濟賦稅,有可能會實現降低實體經濟企業融資和用房成本的目標,最終促進實體經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楚文海.淺議減稅在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中的作用[J].現代商業,2017(34).235
作者:秦帥英 單位:宣化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