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集團企業納稅風險管理控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的內部體系愈加趨于完善,同時,為增加其競爭優勢,也在不斷復雜化。在創新開發并改進產品時,同樣需要強化自身內部管理。隨著企業經營活動的復雜化,國家的稅務制度也在完善并且更加嚴格,深入研究集團企業納稅風險管理是大勢所趨,企業不僅需要全面了解國家稅務制度,還要對自身納稅風險加以評估,完備繳稅管理制度。
一、明確企業納稅風險的必要性
企業的發展始終伴隨著來自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風險,要保證更加健康長遠的發展,就要強化對納稅風險的管理和控制機制,一旦出現紕漏,一方面企業要補繳稅款或者滯納金等,另一方面,企業的信譽也會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會受到刑事處罰。對企業納稅風險的避免,一方面能夠有效避免以上情況發生,另一方面,完備的避免納稅風險的策略的實施,是保證企業內部各項活動有條不紊進行的保證。因此,明確企業納稅風險并建立完備的風險避免體系,對企業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二、企業面臨的一般潛在納稅風險
(一)日常經營活動
企業產品的生產,從原料到成品包裝出售,有一系列的環節,其中多數需要繳納相關名目的稅款,其中比較主要的包括增值稅和所得稅,相關以上兩個稅種的政策很多,正因稅收名目較多,這也是最容易導致企業因納稅管理不當造成損失的兩個稅種。除以上兩種外,企業還面臨著發票管理不當導致損失的風險。因為發票的不規范增加了企業逃稅的可能性,因而發票的開具規定十分嚴格,同時,對于虛假發票的成本不允許在所得稅前扣除,一旦收到虛假發票,企業同樣要遭受到一定的經濟損失。
(二)非日常經營活動
企業在非日常經營活動中的納稅風險主要包括籌資,投資及關聯交易的納稅風險。
1.籌資風險。籌資的納稅風險包括自股權融資和債務融資兩個方面。企業在籌得股東認購股票后得到的資金經營得到的利潤后,必須在稅后分配。企業向銀行借貸的資金需要支付的利息也要計入支出款項,然而,相比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的過程更為繁瑣,因而同樣面臨著一定風險。
2.投資風險。投資作為企業的盈利方式之一,包括購買國債,金融債券等。在進行這些活動時,取得的收益必須要繳稅,其具體內容可能涉及到優惠的稅收政策,然而稅收的優惠必須嚴格執行相關規定才能享有。在這一環節中同樣隱藏著一定風險。3.改制重組風險。企業在經歷重大變動,內部體制需要重組時往往涉及到稅務處理,在稅務處理條件上因為內部差異可能相關到是否符合稅務特殊處理的條件,正因為重組本身的復雜性,相關繳稅活動也非常復雜,企業有必要深入研究相關政策以避免經濟損失的風險。
三、納稅風險的成因
(一)企業對納稅的認知有誤
依法納稅雖然普遍為企業所認知,但對其內涵的理解卻不夠準確,不僅要依法履行納稅的義務,同時要有維護納稅人權利的意識。國家政策對納稅企業應享有的權利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有著促進企業發展的作用,然而很多企業只把納稅認為是一項應盡的義務,沒有享受到權利為企業帶來的利益,是企業的隱形損失,不可不謂之風險。正確的納稅意識,可以避免企業繳納稅款中的多余款項。比如,由于對延期納稅政策的不了解,企業在資金緊張,沒有能力支付稅款時需要在后續過程中繳納滯納金,但如果企業了解相關政策,申請延期納稅,那么就避免了繳納滯納金的風險,為企業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從而降低企業的納稅風險。
(二)納稅管控體系不夠完善,納稅風險認識薄弱
當前,企業對稅務風險普遍沒有深刻的認識,對于設立完備的納稅管控體系也不夠重視。相關的納稅事務僅限于財務部對稅款的申請繳納上。對于納稅風險的調控與管理沒有完備的戰略規劃。同時,稅款作為企業的一項支出,直接影響著企業的收益,然而多數企業并沒有將納稅這一事項納入到經營管理的規劃當中。
(三)稅務管理人員管理水平普遍較低
企業的稅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普遍不夠高,企業在此方面重視度低。企業的辦稅人員如果能夠充分了解相關各項稅務的法律法規,同時靈活運用法律知識,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那么企業面臨的納稅風險也會降低。
四、加強企業納稅管理,降低納稅風險的措施
(一)提升辦稅人員的專業素質,對專業水平嚴格把關
辦稅人員是企業在辦理稅務事項的基層員工,除企業具體經營活動之外,員工的專業素質間接影響到了企業繳納稅款的相對數額。辦稅人員對于稅務相關的法規的了解程度和專業素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是否能夠充分運用法律知識維護企業的權益,其專業素養的高低也決定其是否能夠充分結合法律知識和企業的具體情況做出最有利企業的決策,從而影響企業的收益。在招收辦稅人員時,企業應當對辦稅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嚴格把關,重點考察其工作經驗水平的積累以及對相關法規的了解程度。
(二)設立納稅風險管理部門
企業應設立納稅風險管理部門,其職能包括對企業內外環境風險的評估,除核算稅務和資料保管外,重點要設立制定承擔稅務計劃的部門,分管完備稅收政策和稅收籌劃的部分。爭取各個部門在各司其職的同時互相督管,從而做到有效降低企業納稅風險。
(三)評估納稅風險
要做到準確避免納稅風險,首先要對納稅風險作出準確評估,只有認清納稅風險與形勢,才能做到有效地規避。鑒于企業的納稅風險來自于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環境,所以企業需要設立專職人員分別對內外環境風險加以評估,企業應以自身性質為基準,綜合產品市場,對產品從生產準備到售后工作的各項環節有準確的認識,包括各環節對最終盈利的影響程度等,同時,綜合各項因素后,總結風險特征,據此將風險分類,最后制定有效的規避策略并付諸實施。
(四)稅企溝通渠道的建立與監察
企業應與稅務機構建立溝通的渠道,以此來隨時增加對稅務政策的了解,在此基礎上結合企業的環境不斷更新企業風險評估方式和納稅風險的統籌制度,將納稅管控信息與時新法規相結合,從而最大程度上保障企業的利益,維護納稅企業的合法權利,繼而才能使企業長足有效地發展。
五、總結
集團企業納稅風險的管理與控制需要企業以切身實際為出發點,綜合內外環境加以評估并制定有效完備措施。企業應認識到建立納稅風險管理調控部門的重要性,將潛在風險有計劃地規制,才能保證企業內部有序,外部環境和諧,從而保障企業自身的競爭力。
作者:程杰 單位:國網河北武安市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