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企業納稅影響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金稅工程的推廣及普及,國家對企業的稅收監管力度逐漸增強。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特性與市場競爭壓力,在金稅工程監管下顯現出一些稅收問題。本文從金稅工程對中小企業稅收的影響著手,分析現階段中小企業在金稅工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
金稅工程是全國范圍的稅收管理系統,它是一套將全國稅務機關網絡聯網對增值稅專用發票和企業增值稅納稅狀況進行嚴密監管的體系。隨著金稅工程的不斷推廣,中小企業的稅務情況也日趨規范化,但中小企業在稅務規范過程中面臨的稅務風險使得有些中小企業出現信用危機甚至經營危機。本文旨在分析金稅工程對中小企業納稅的影響,并提出在金稅工程下的中小企業納稅管理的措施,幫助中小企業降低風險、化解危機。
一、金稅工程對中小企業納稅的影響
1、金稅工程規范中小企業稅務流程
(1)規范企業稅務登記流程。在金稅工程中的稅務登記環節,企業登錄系統填寫單位的相應信息,系統受理此業務,后臺對企業信息進行管理(歸檔、分類)并進行審核。企業填寫的內容需要嚴格按照系統的要求,按照系統提示一步步操作,有未錄入項則不允許提交服務器。這樣的登記流程使得稅務機關收集的企業信息相對全面,建立的企業檔案相對客觀。(2)規范企業納稅申報流程。在報稅環節,系統能夠對企業業務進行動態跟蹤,聯查該企業供應商與客戶業務,從中發現是否存在虛開或違規開具發票的問題,這就要求企業必須規范業務流程與納稅流程,防止稅務風險的產生。實施金稅工程前,有的企業為規避全員明細申報,選擇到稅務機關大廳申報,實現個人所得稅一筆集中申報。金稅工程下,企業均需提供全員明細申報記錄,使得企業的代扣行為必須真實合法,規范了企業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流程。(3)規范企業稅收征管流程。實施金稅工程前,由于中小企業特殊情況較多,稅務機關在處理中小企業涉稅業務時,選擇空間和行政余地相對較大。金稅工程將稅收各規定自動在系統中執行,系統自動攔截不合法行為禁止后續操作,篩選有異議行為由人工再審確定。例如當系統發現企業存在納稅異常行為時,需要企業對異常情況進行說明,如果理由陳述不充分或虛假,系統自動將該企業認定為稅務檢查或稽查的重點企業,日后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稅收審查。可見,系統的嚴格管理實現了企業稅收征管流程更加規范。
2、金稅工程提升中小企業納稅效率
在金稅工程之前,中小企業需要在國稅、地稅多部門網站辦理業務,有的業務還必須到稅務局的業務大廳上門辦理,容易出現漏報、處理延遲等問題。金稅工程下企業只需登錄金稅界面就可以完成一系列報稅、開票、發票信息辨偽查詢等稅務事項,并且系統將涉稅事項辦理前置,如稅種認定等業務,由后臺的管理服務前置到納稅服務大廳的辦理服務,極大地方便了納稅人涉稅事項辦理,避免了納稅人到多處辦稅的麻煩,提升了中小企業辦稅效率。中小企業由于資金有限,普遍存在用工緊張的問題,往往一人包攬企業多種工作,金稅工程將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到該系統,大大提高了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節省了企業人力。如系統在發票票種核定時,會自動彈出行政許可界面,要求進行相關的查詢審定工作,使稅務機關的工作更加流程化,企業享受的稅務服務更加高效。不僅如此,金稅系統提供了雙向交流服務,方便納稅企業咨詢交流,使企業足不出戶就可以解決各方面的稅務問題。
3、金稅工程對規范的中小企業帶來市場機遇
中小企業市場競爭激烈程度是眾所周知的,是因為中小企業進入壁壘較低。就蘇州而言每年中小企業數量都會比上年增加10%~15%,存在很大的競爭與生存壓力。在金稅工程之前,很多企業存在偷、逃、騙稅的僥幸心理,編造虛假合同,虛開增值稅發票,反而是一些納稅流程規范的企業舉步維艱,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在金稅工程下,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發現至少5年前的違規稅務行為,對違規企業采取處罰與信用等級降低或進入信用黑名單等處理。信用等級降低或進入信用黑名單的企業,勢必對后期業務產生極端不利的影響。這種影響對于規范納稅流程的企業來說是機遇,使中小企業納稅進入一種良性循環,合規的企業時刻關注稅務動態及要求,按照稅務要求辦理涉稅事項,不合規的企業由于沒有生存出路,也將慢慢轉變為合規。
二、中小企業在金稅工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認知不足
(1)對稅收政策認知不足。很多中小企業都是委托記賬公司代為記賬與報稅,企業管理者對稅收制度不了解,因此本單位未能結合國家政策開展工作。有些中小企業雖然聘請了財務人員,但由于企業規模較小,聘請的財務人員業務能力有限,未能實時關注國家稅收變化,對工作的態度僅僅是完成本職工作,對稅務的前瞻性管理還存在較大差距。(2)對金稅工程缺乏了解。多數中小企業和記賬公司的會計,對于金稅工程的了解僅僅停留在改變了以往報稅界面與稅收監管力度增強的認知中,沒有意識到金稅工程能夠為企業帶來哪些影響,還是按照以往的操作流程進行稅務處理。企業對金稅工程缺乏系統的了解,容易出現企業與稅務系統信息不對稱,存在被列入稅務部門重點問題企業的稅務風險。
2、稅務風險意識不強
(1)進項稅發票無法抵扣。在金稅工程下,企業進項稅發票認證成功后還存在極大的風險,因為只有公司取得進項稅發票的供應商交稅了才能批準本公司抵扣成功。有些中小企業沒有嚴格的發票管理制度,員工購買了發票拿到企業報銷,可能存在進項稅發票無法抵扣的風險。(2)預警稅負。預警稅負是指企業如果納稅數額低于該行業的平均稅負,稅務機關會對該企業嚴格稽查。企業財務人員應該了解該行業預警稅負,當出現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的情況時,企業需要通過關聯交易自查,尋找原因以備稅務部門詢問,如果稅負過低的原因是由于企業業務無合理或者其他不合規事項造成的,需要立刻改正,以免造成違法甚至刑事風險。(3)零申報。有些中小企業長期處于虧損狀態,辦稅人員為了簡化申報流程,即使有收入也采用了零申報,這種申報屬于違規申報。超過六期的零申報,金稅系統會將該企業納入異常名錄監管,兩年以上零申報企業會被鎖定,將面臨工商總局和稅務總局的聯合提醒并承擔不利后果。
三、中小企業金稅工程下納稅管理舉措
1、針對企業內部的相關管理舉措
(1)健全崗位管理。中小企業抵御風險能力有限,在金稅工程嚴格監管下,中小企業首先需要對本企業各個崗位進行管理,防止由于內部崗位管理不嚴,造成業務流程不合規。明確崗位職責,確定各部門工作范圍與要求是防范風險的有效手段。另外,中小企業有必要建立發票管理崗,指定專人負責發票的開具、審核、回訪等工作,有效避免虛開發票和取得違規發票的行為。發票管理崗對發票使用違規人員具有處罰權,并及時將不合規情況向企業管理者匯報。(2)實施相關人員培訓。中小企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人才,因此需要企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經常組織相關培訓,提升員工業務能力。金稅工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不僅僅停留在報稅、算稅的應用中。在中小企業的現有工作人員中,很難有能把金稅工程流程琢磨透徹的員工,因此需要中小企業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學習系統流程、原理、納稅注意事項等,將金稅工程與企業經營流程密切聯系起來,降低納稅風險。(3)控制工作流程。中下企業普遍缺乏自查工作流程,也就是內審流程。在金稅工程中容不得企業存在疏忽,任何疏忽都有可能成為金稅工程重點檢查對象,因此需要中小企業建立稅務內審流程,從不同角度進行核對以檢查企業業務情況是否合理。例如信息流是否與物流一致,物流是否與資金流一致。
2、針對企業外部的相關管理舉措
(1)注重與稅務機關聯系。金稅工程實現了稅務機關的信息收集,完善了稅務監控數據源,方便稅務機關從技術的角度監控異常涉稅行為。當碰到稅務機關詢問企業異常時,企業應該積極與稅務機關配合,解釋原因查詢忽視問題,出具有效單據證明交易業務合理,避免受到處罰。另外,中小企業日常碰到的稅務問題比較繁雜,應注重與稅務機關聯系并關注稅務網站,認真研讀稅收政策,結合企業現狀加以分析。(2)強化客戶管理。企業稅務風險的源頭往往來源于合同,因此企業需要注重客戶管理,建立客戶檔案,對客戶資質進行定期評估,將問題客戶盡早排除在外,降低合同風險。企業財務人員對于已經簽訂的合同仔細檢查其涉稅事宜,加強審核;對于未簽訂的合同,盡量在合同條款中增加財務稅務安排,以防后期糾紛;在合同執行期間,對合同的涉稅事宜進行嚴格的檢查更新跟進。(3)嚴控供應商管理。金稅工程下,系統通過大數據能夠清楚核查企業供應鏈各環節業務是否合規。企業從供應商手中取得的發票是否能夠正常抵扣,取決于供應商是否按期交納該業務銷項稅款,因此中小企業為了避免涉稅風險需要從供應商抓起,選取信用等級高的供應商,從取得發票的源頭將稅務風險降到最低。綜上所述,金稅工程是大數據時代稅務工作發展的必然方向,中小企業應充分認識金稅工程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及時發現本單位實施金稅工程時出現的問題并采取措施防微杜漸,該舉措對中小企業自身發展與國家金稅系統的深入實施都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徐倩瑩:“金稅三期”背景下企業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風險防范與應對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4).
[2]楊利敏:金稅三期對企業納稅管理影響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2).
作者:計穎 單位:蘇州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