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翻轉課堂在神經內科護生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新理念和新技術不斷涌現的浪潮中,翻轉課堂作為新興的教學模式,為教與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老師開始嘗試對翻轉課堂的應用實踐,國內對翻轉課堂的應用研究逐年增加。為了探索翻轉課堂在神經內科護生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前景,我院神經內科對常見疾病患者的護理與管理實行翻轉課堂教學,使其達到了專業與社會需求的“零距離”,學習與崗位要求的“零距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便利法選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240名護生作為培訓對象,將240名護生分為2組,其中,2016年5月至2016年11月120名護生為對照組,均為女性,中專33名,大專61名,本科26名,平均年齡(19±3)歲;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120名護生為觀察組,均為女性,中專35名,大專63名,本科22名,平均年齡(19±4)歲。2組護生在年齡、學歷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授課模式,即根據具體疾病的教學課件和臨床工作程序,進行講與聽及操作示范的被動培訓模式。觀察組采取翻轉課堂培訓方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2.1培訓內容:根據護生實習培訓大綱,將培訓分為專業理論、專業技能、臨床實踐三大模塊。第1周培訓專業理論,主要包括專科常見疾病的護理常規、臨床常見癥狀體征觀察與護理等;第2周培訓專業技能,主要包括口腔護理、鼻飼、心肺復蘇術等18項基本操作技能;第3周培訓臨床實踐,主要選取臨床典型病例,模擬臨床護理工作過程進行訓練。
1.2.2翻轉課堂培訓的具體實施:①師資的選擇:選擇神經內科N3級以上的具有帶教資格的主管護師來任教,全體帶教老師集體備課,商討授課大綱的重點、難點及預習內容,且對授課老師的課程進行試講,試講通過后,方可錄制微視頻進行授課。②護生的準備:課前,護生根據授課老師的課前問題觀看微視頻,尋求解決的答案;授課時,以每組5人組建討論小組,與授課老師共同互動。③帶教老師的作用:在授課時,帶教老師充分引導護生集思廣益展開討論,發揮團隊協作的能力,解決問題的難點、疑點。
1.3評價指標
1.3.1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考核內容主要由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兩部分組成,其中,理論知識為40分,臨床實踐考核分值為60分,滿分為100分。
1.3.2操作技能:護生根據評分標準為百分制,主要包括儀表5分,操作前用物準備5分,操作過程80分,操作后患者體位擺放處理用物5分,洗手記錄規范5分,滿分為100分。
1.3.3護生對帶教效果滿意度:采用自設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喜歡這種培訓模式、提高護生積極性、溝通表達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信息素養、總體效果好共7個條目,采取2級評分法即“是”和“否”,Cronbach's為0.856。問卷采用無記名的方式,當場回收,共發放問卷168份,回收有效168份,有效回收率100%。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考核成績比較:
2.22組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授課能力評價比較:
3討論
3.1翻轉課堂可發掘護生自身潛能,提升護生綜合素質能力:傳統教學中,老師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充當“靜聽者”,這樣,扼殺了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好奇心[1];而翻轉課堂的核心部分是課前的知識傳遞,將“教”向“學”轉變,真正體現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學習方式靈活,主動探究知識,引導學生以問題為導向,護生課外根據老師的資料自主學習;課堂上參與互動,形成自覺學習、善于質疑、獨立思考的優良習慣。表2顯示,93.3%的護生認為喜歡這種教學模式,91.7%的護生認為可提高護生積極性,98.3%的護生認為可激發學習興趣,96.7%的護生認為提高解決問題能力,這與馮蓉等[2]學者的研究一致,可以認為,翻轉課堂提高了護生的溝通能力和主動尋求問題的答案、解決問題的能力。
3.2翻轉課堂可提高教學滿意度:翻轉課堂是建立在常規課堂之上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拋棄了以往的“灌輸式”教學,而選擇了“獲取式”教學,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可提高護生吸收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在課堂上,學生將遇到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老師參與到討論中,進行適當引導,鼓勵小組中每一位成員發言,讓護生可以和老師面對面的交流,使老師的指導更具有針對性,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翻轉課堂的幫助下,觀察組護生的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能力、操作能力遠遠高于對照組護生(P<0.05),說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符合現代護生的需求。
3.3翻轉課堂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在護生實習中,因工作性質的問題,三班倒導致大部分護生認為學習任務過重,課前需要花費大部分時間來自主學習。其二,個別護士在翻轉課堂上,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而不能充分互動,發揮本人的真實水平。其三,個別護生溝通能力尚可,以致于教學效果不佳;其四,有研究證明,年齡、學歷影響護生的主動性[3],本研究從中專到本科且年齡相差幾歲,極易影響教學質量。綜上所述,“翻轉課堂”已被廣泛的引用到各專業、各學科的教學中,得到了眾多學者的關注。開展翻轉課堂可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擁有解決臨床護理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護理工作的效率,值得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陳曉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D].上海:華中師范大學,2014.
[2]馮蓉,許紅,何曙芝,等.翻轉課堂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的實施與效果評價[J].護理學報,2015,22(17):15-17.
[3]羅文平,趙慧,劉海波,等.手術病人護理微視頻在高職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15,29(493):616-617.
作者:王玉珍 張瑞玲 單位:山西省呂梁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