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醫學教學中階段式教學的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對醫學專業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大,高校的醫學專業受到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對專業進行細化,對課程內容進行完善。醫學作為培養醫學人才的專業基礎課程,其專業性很強,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確保學生掌握各種專業知識以及臨床技能,必須要加強對階段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循序漸進地掌握各種學習技能,提高學生的醫學臨床水平。本文對臨床醫學教學過程中的階段式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提高臨床醫學教學水平。
【關鍵詞】臨床醫學;醫學教學;階段式教學;教育策略
臨床醫學是一門實踐型學科,對學生的臨床醫學水平、邏輯思維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在醫學教育過程中,臨床醫學課程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必須要不斷改進,為社會培養專業的臨床醫學人才[1]。階段式教學模式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的教學模式,更有針對性,能夠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解決,真正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水平,使其掌握更多的臨床技巧。階段式教學的關鍵在于要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并且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掌握更多臨床技巧。
1臨床醫學課程實行階段式教學的必要性
在醫學教育過程中,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對教育目標進行改進,能夠促進醫學教育水平的提升,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專業化人才。隨著醫學專業的不斷發展,臨床醫學教育在醫學領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培養學生的臨床技能和水平的重要途徑。未來社會對專業性醫學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臨床醫學教育是培養醫學人才的重要途徑,臨床醫學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注重實踐教育,如果按照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則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厭惡情緒,對醫學課程的教學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影響。同時,由于醫學專業的難度較大,尤其是一些專業的臨床知識,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臨床技能和水平,在教學過程中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對學生的學習技能進行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臨床水平。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臨床醫學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學理念陳舊,對各種新技術的應用不夠,教學計劃設計不合理等,從而導致臨床醫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較多,當前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對臨床知識的實踐技能掌握不到位,影響實踐水平。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綜合能力水平不高,也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水平,有的教師采用傳統的理論化講解方式,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厭惡的情緒,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影響。
2臨床醫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的階段式教學模式
在臨床醫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理念的應用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個關鍵,臨床醫學課程涵蓋的內容比較廣泛,為了提高教學效率,使得學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識,要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互動性,加強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將臨床醫學分成不同的階段,并且對每個階段都設置相應的教學目標,必須要在完成該階段的學習目標的基礎上,才可以加強對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在臨床醫學階段式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教學過程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提出問題階段、分析解決問題階段、拓展知識階段[2]。
2.1提出問題的階段
提問題是學生的權利,培養學生學會提問,也是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提問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對各種問題進行主動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臨床醫學課程教育各個模塊之間的關聯性很大,為了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讓學生發現臨床醫學過程中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預習,教師在每節課結束之后可以告知學生下一節課將要學習的新知識,提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后主動帶著問題對下節課即將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例如在臨床醫學基礎知識講解結束之后,教師告訴學生:下節課我們要進行臨床練習,同學們要對具體的操作方法進行練習。對此,學生可以根據下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對具體的臨床技能進行預習,查找相關的資料和案例,發現問題,并且在課堂上提出問題[3]。
2.2分析解決問題階段
分析問題是臨床醫學教學過程中的重點,當學生發現臨床醫學課程中的問題的時候,必須要追根究底,對問題進行分析,找到問題的成因,并且商討解決對策,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臨床能力。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讓學生能夠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識、臨床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強對互動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互動,給學生提供討論的平臺和機會,學生可以在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識,通過自己的主動思考,對問題進行分析,從而真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通過教師的講解來解決問題。例如在臨床醫學操作過程中一些操作方式,學生可以加強討論,加強對臨床操作過程中常見的失誤問題的分析,并且討論如何解決,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3拓展練習階段
課堂教育與課前預習都是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為了提高學生對臨床醫學課程的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的臨床水平,要注重課后教學環節,課后是學生進行復習鞏固的很好階段,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各種活動中,例如與醫院進行合作,給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或者可以結合學校的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練習的場所,讓學生在一些模型上進行臨床練習,對臨床操作過程中的一個常見問題進行解決。
3結語
綜上所述,臨床醫學課程是培養專業化醫學人才的重要課程,在醫學教育過程中,為了培養更多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提高學生的臨床水平,應該要積極加強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創新。未來的教育過程中應該要積極踐行素質教育理念,加強對臨床醫學教學過程中的階段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使得臨床醫學課程更加有序,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循序漸進地進行臨床醫學教學,提高學生的臨床水平,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出一批優質的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包國濤.全開放、階段式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分析[J].華章,2013,(30):209.
[2]曹洪欣,王占齊,張弛.臨床醫學教學模式改革的設計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01):76-78.
[3]馮兵,袁發煥.當前臨床醫學教學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8,05(11):698-700.
作者:金世凱 單位:吉林省北華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