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伴隨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臨床醫學專業的招生人數急劇上升,醫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也引起更多的關注。本研究對浙江中醫藥大學2012—2017屆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并提出新形勢下促進醫學畢業生充分就業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對策
一統計分析
(一)總體就業情況
從統計數據來看,浙江中醫藥大學2012—2017年共有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653名,總體就業形勢較好,就業率較高,近6年的平均就業率為97.3%,其中2017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5.2%,為6年來最低,2016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我校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在近6年保持較高的就業率,既與浙江省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較快,城鄉居民對醫療衛生健康的需求較大有關,也與我校畢業生培養質量較高,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有密切關系。
(二)就業行業分布
在我校臨床醫學專業近6屆的653名本科畢業生中,有392名畢業生大學畢業后直接參加工作,占畢業生總數的60.03%,成為畢業生的最主要去向;有242名畢業生考取國內碩士研究生,占畢業生總數的37.06%,考研錄取率總體上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2017屆畢業生考研錄取率達49.69%,處于較高水平;有369名畢業生本科畢業后進入醫療單位工作,占參加工作總人數的94.13%,說明我校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生業專業對口度較高,絕大部分從事醫療及相關工作;有10名畢業生到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從事衛生監督、檢驗檢疫等工作,占畢業生總數的1.53%;有13名畢業生到企業工作,占畢業生總數的1.99%;出國人數和創業人數分別為2人,分別占畢業生總數的0.30%。
(三)醫療單位就業分布
統計結果表明,畢業當年參加工作的絕大多數畢業生都選擇在醫療單位就業,但是在不同級別醫療機構中的就業人數相差較大,在醫療單位就業的369名畢業生中,進入區縣級醫療機構就業的畢業生為234名,占醫療單位就業總人數的63.41%;進入地市級醫療單位就業的畢業生為70名,占醫療單位就業總人數的18.97%;進入民營醫療單位就業的畢業生為35名,占醫療單位就業總人數的9.49%;進入省級醫療單位就業的畢業生為20名,占醫療單位就業總人數的5.42%;進入鄉鎮、社區醫療單位就業的畢業生為10名,占醫療單位就業總人數的2.71%。我校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主要在公立醫療機構就業,其中在區縣級醫療機構就業人數最多,其次是在地市級醫療單位就業,在省級醫療機構就業人數較少,在鄉鎮、社區醫療單位就業人數最少;在民營醫療機構就業人數較少,雖然呈增長趨勢,但是增幅不大。
(四)就業地區分布
由于我校2012—2017屆畢業生在大學招生時只面向浙江省招生,且浙江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所以絕大部分畢業生選擇在浙江就業,其中在杭工作畢業生81名,占參加工作總人數的20.66%;在浙非杭工作畢業生303名,占參加工作總人數的77.30%;到外省市就業的畢業生8名,占參加工作總人數的2.04%,到外省市就業的畢業生主要是大學期間通過轉專業進入臨床醫學專業就讀的非浙江籍學生。
二建議與對策
(一)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要重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修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通過提高畢業生的綜合素質來增加畢業生的崗位勝任力和就業競爭力。要科學設置課程體系并引入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在學校教育中提高實踐技能課程比例,加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醫患溝通能力培養,使醫學畢業生掌握的知識、技能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只有人才培養方案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相適應,畢業生才能具有較強的崗位勝任力。
(二)重視職業生涯規劃和指導
要加強在校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指導,通過開設相關課程、講座等形式向學生講解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事業單位改革和行業發展趨勢,提高學生的視野和格局,促使學生將個人的成長和國家的發展需求相結合,正確看待醫療行業發展的新變化和新特點,消除影響醫學生就業的一些錯誤觀念。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和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發展方向,客觀看待自身的能力、興趣,理性地分析面臨的就業形勢和壓力,在就業過程中防止眼高手低,盲目攀比。
(三)鼓勵畢業生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業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指出,要“重點加強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城市社區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護理人員的培養培訓。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優秀衛生人才到農村、城市社區和中西部地區服務。對長期在城鄉基層工作的衛生技術人員在職稱晉升、業務培訓、待遇政策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隨著國家的投入不斷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條件差、待遇低的狀況正在不斷改善,各種利好政策不斷出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醫學本科畢業生將產生更大的吸引力。
(四)引導畢業生到民營醫療機構就業
國務院《“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指出,要“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擴大健康服務相關支撐產業規模,優化健康服務業發展環境。健全非營利性和營利性醫療機構分類管理制度。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督促各地落實在市場準入、社會保險定點、重點專科建設、職稱評定、學術地位、醫院評審等方面對所有醫療機構同等對待的政策措施。”隨著社會辦醫規模的不斷擴大,民營醫療機構提供的就業崗位將越來越多,要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積極到民營醫療機構就業。(責任編輯:王義祥)
參考文獻
[1]金新,李旭紅.獨立學院醫學本科生就業去向及影響因素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0(16).
[2]張燕玲,鄭世超,蔣蘆荻,等.新醫改對醫藥類大學生的就業影響及對策分析—以北京中醫藥大學為例[J].中醫教育,2015(5).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
作者:馬重陽 何嵐 劉佳敏 鄔元曦 張明 單位:浙江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