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護理帶教中漸進式教學法的開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臨床護理帶教是護理生實習期的一項重要內容,對護生將來踏入正式工作崗位后有著非常大的作用[1]。但目前大部分護理實習生仍存在基本操作程序掌握度低、自信心不足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問題,單靠傳統的帶教方式并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2]。為更好地幫助護理實習生全面掌握專業理論知識以及基礎操作技能,促進其學習能力、溝通能力、操作能力等綜合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綜合素質的形成,我院將漸進式教學應用到外科護理實習生臨床護理帶教中,本文就其開展方法與效果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7月—12月接收的42名外科護理實習生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另選取我院2019年1月—6月接收的42名外科護理實習生作為觀察組。所有護理實習生均知曉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意義,并且同意參與;排除溝通能力差者以及中途退出者。對照組中,男生8名,女生34名;年齡19~25歲,平均年齡20.31歲;文化程度:11名為本科及以上,31名為大專。觀察組中,男生9名,女生33名;年齡18~25歲,平均年齡20.17歲;文化程度:12名為本科及以上,30名為大專。2組在性別、年齡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比較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教學方法
2組護理實習生的實習時間均為3個月,由經驗豐富、態度認真的護士負責帶教。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式,老師以“老師演示-學生觀察-學生練習-老師糾正”的模式并結合單獨訓練以及集中訓練進行帶教[3]。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取漸進式教學模式進行帶教,具體方法如下。(1)情境扮演訓練階段。該階段主要以情景模擬以及角色扮演的形式為主,訓練前帶教老師選取一例臨床多發病患者為病例題材,病例應涉及到患者的個人基本資料、家庭情況、疾病進展以及治療情況等;訓練前帶教老師將病例題材以及訓練的內容、要求、目標、評價標準等詳細告知護理實習生,并將護理實習生進行分組,每組成員根據病例題材編寫情境模擬劇本,訓練時護理實習生可相互轉換角色,直至本組內的每名成員均達到訓練標準。該階段訓練內容包括生命體征監測、靜脈輸液、體位擺放、無菌處理、口腔清潔、皮內注射、肌內注射、皮下注射、導尿、鼻飼以及氧氣吸入等基礎護理操作。訓練時間為實習期第1~3周。(2)標準化患者訓練階段。該階段護理實習生會接觸到真實的患者,帶教老師選擇疾病嚴重程度較輕以及依從性良好的擇期手術患者,并在取得患者的同意后將其作為護理實習生的訓練對象。本次訓練目的主要是增加護理實習生的實際操作機會,護理實習生對患者實施相對應的護理操作,帶教老師在旁觀看并指導。護理實習生操作完畢后詢問患者及其家屬的相關性意見,以此幫助護理實習生進行反思及糾正。該階段訓練內容包括基礎護理操作以及常規專科操作等,訓練時間為實習期第4~6周。(3)真實醫療環境訓練階段。該階段護理實習生需要進入典型患者的真實醫療環境中,帶教教師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臨床表現以及背景資料的病區,并從中篩選治療依從性良好以及在病情允許情況下的患者作為護理實習生的訓練對象,取得患者的同意之后,由護理實習生主動對患者進行相對應的護理操作,在護理實習生不會對患者造成傷害的情況下,帶教老師不對護理實習生進行現場或直接指導,護理實習生操作完畢后進行自我分析及總結,帶教老師再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建議。該階段的訓練時間為實習期第7~12周。
1.3觀察指標
(1)采用我院自擬的成績考核表評價2組護理實習生在基本素質(0~20分)、理論知識(0~30分)以及操作技能(0~50分)等方面的成績。(2)采用我院自擬的臨床護理實踐能力自評問卷表調查2組護理實習生對護理專業認知以及各項綜合能力的自我評價。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卡方檢驗,若對比結果P<0.05,則可視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護生考核成績比較
由表1可看出,觀察組基本素質、理論知識以及操作技能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2組對比結果顯示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2組護生自我評價比較
由表2可看出,觀察組對護理專業認知以及各項綜合能力的自我評價均明顯優于對照組,2組對比結果顯示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改變,人們對臨床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護理教學模式不斷地改革創新,以適應臨床護理發展的需求,培養出更多高水平以及高素質的護理服務人員[4]。現階段,大部分學生對臨床護理實習期的期望值較高,他們希望能夠從實習中獲得更多的專業知識以及操作技能,以此豐富自身的實踐經驗。臨床護理帶教的方式有多種,以往主要采取“老師演示-學生觀察-學生練習-老師糾正”的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帶教,但該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性以及吸引力,教師依然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臨床實踐不足,實際應用案例較少,不僅不利于護理實習生的角色轉換,護理實習生也未能很好地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從而不利于護理實習生各項護理技能的提高[5]。漸進式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通過“多磨一理”的過程,層層精進,以此促進護理實習生在“拉鏈式”帶教訓練中獲得理想的帶教效果[6]。由于護理是項實踐性較強的工作,因此我院將情境扮演訓練、標準化患者訓練以及真實醫療環境訓練等漸進式教學方式同步到護理實習生臨床護理帶教中,不僅僅向護理實習生傳遞豐富的專業護理知識,同時也給到他們更多的實踐機會,使其親身體驗護理工作,從復雜的環境中提高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對護理工作的熱愛程度以及職業認同感[7]。通過真實、典型的病例,幫助護理實習生獲取一定的臨床經歷,從實踐中求取經驗,促進其溝通能力、學習能力以及操作技能的提高,從而系統地認識各種疾病,提升知識及技能的應用能力。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基本素質、理論知識以及操作技能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對護理專業認知以及各項綜合能力的自我評價均優于對照組,2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將漸進式教學應用于臨床護理帶教中有助于幫助護理實習生更好地掌握護理專業知識以及操作技能,對其基本素質的形成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任潔.臨床護理帶教中引入循證思維教學的效果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1):121-122.
[2]華玉,張巖,石淑英.以護理倫理學為基礎的漸進式多元化教學對腫瘤科護生心理健康狀態及臨床教學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5):109-112.
[3]方漢萍,劉洪娟,陳瑩瑩.漸進式教學用于實習護生基礎護理技能訓練[J].護理學雜志,2016,31(2):78-80.
[4]李昌燕,李佳,楊秀娟,等.精細化管理聯合CPBL教學在骨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25):20-22.
[5]夏天.多元化教學在呼吸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效果評估[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25):28-30.
[6]潘純鈺.基于智能理論的漸進式教學在護理強化實訓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7,23(21):3459-3462.
[7]包桂花.漸進式教學在實習護生基礎護理技能訓練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3):96.
作者:朱衛平 單位: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