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打造建筑工地數字化監管新模式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為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建改發〔2020〕73號),《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建市[2020]60號),《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智慧工地建設指導意見》(魯建質安字[2021]3號)和《煙臺市住建局關于加快推進智慧工地建設的通知》(煙建辦[2021]11號)等文件要求,煙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下簡稱“煙臺市住建局”)攜手國泰新點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點軟件”),以提升建筑施工安全水平為目標,結合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與建筑工地監管高度融合,持續構建集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于一體的智慧工地監管體系,有效解決監管人手不足、監管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設薄弱等問題,全面提升安全水平和監管能力,進一步推動工地管理向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一、風險分級全面管控,隱患排查迅速治理
煙臺市智慧工地業務開展分為三個層級,分別為煙臺市級、區市級以及企業級,通過構建“風險分級全管控、隱患排查快治理”的雙控體系,壓實各方責任,使各層級業務人員各司其職,監管數據層層遞進,變“事后處理”為“事前預防”,實現監管的全流程閉環;同時,從業企業利用監管數據來反哺企業服務,形成“安全管理快落實,政企協同除隱患”的監管新模式。
二、打造全域城建大腦,精準把控現場脈絡
通過大數據分析,整合挖掘各施工現場的數據信息,打造項目總覽、監測預警、監督執法、危大工程、文明施工、從業人員六大監管主題,總覽建筑市場監管、工程建設、重點監測和現場動態預警情況等信息,方便主管部門對全市建筑領域數據進行多維度、全方位的監管,幫助主管部門實現一屏總覽、全域統管的監管目標。
三、實時精準監測預警,織牢閉環監督體系
1.機械設備:全周期監管對重大機械設備實行備案、安裝、使用、拆卸、注銷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監管,實現信息可視、可查、可追溯。突出加強備案和檢修記錄比對,對需定期檢修的設備,定期向責任人發送檢修提醒,如責任人逾期未檢修,平臺將發送預警信息,并提醒主管部門督辦。同時,設備操作工人的特種作業人員資質信息,可通過信息登記或系統對接獲取;本省資質信息,可通過與省實名制平臺進行數據對接獲取,外省作業人員可通過與“全國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平臺”對接獲取數據。
2.危大工程:全過程留痕在實現工程備案的同時,平臺加強了對專家論證、技術交底、現場檢查、驗收記錄等過程的留痕管理,并對深基坑等監測頻率高、監測難度大的工程,實行24小時視頻監管。
3.監督執法:全閉環管理平臺覆蓋山東省住建廳發布的65項各類各等級的風險隱患,超前部署預防措施,自動感知異常數據,發現隱患問題實時預警警示,引導工作人員快速定位隱患位置。建立政府與企業、施工現場與監管現場高效聯動模式,實時跟蹤風險整改處置進度,實現整改落實情況的在線反饋、檢查、銷號,形成閉環式精準整改鏈條。借助AI技術,自動遠程識別違規行為并保存為圖片,供執法人員取證使用。結合“三級管控”架構進行分層級監管,實現“超前預警、及時報警、現場處置、整改落實”的閉環監管目標。
四、風險隱患智能分析,責任落實重點防范
平臺能夠展示月度統計報警次數和開單前五名相關數據,將其作為重點隱患風險進行責任落實,并加強巡查力度。同時,分析報警和開單的深度原因,進一步挖掘可用數據,再反饋給所有企業,供其進行重點防范。針對施工工地現場的重點風險隱患,系統能夠根據業務數據,定期生成轄區內安全隱患的報告統計表,支持統計報表的導出、打印,為主管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五、多效保障信息服務,營造優良用工生態
記錄其“從業檔案”形成“一人一碼”,為從業人員求職提供高質量的數據佐證,也為企業提供更高效的招聘手段,建立“以人為本”的建筑行業用工生態。為工人提供服務。勞務工人考勤信息面向工人開放,方便工人及時檢查考勤遺漏情況和上、下工信息,也可作為工資對賬的佐證數據。工人考勤數據還可用作工作履歷,以便應聘之用。一人一碼。集成勞務工人基本信息、健康碼、勞務履歷、教育、獎懲等信息,并通過微信“小程序”快捷展示。建筑業生態。建立“以人為本”的建筑業生態,圍繞勞務工人的工作經歷、安全教育等信息,為工人求職提供數據佐證,也為企業和主管部門提供預先把控務工人員信息的渠道。截至目前,煙臺市智慧工地監管平臺已對接設備3000余臺,累計已安全傳輸數據量上億條,累計已傳輸預警數據量20000余條,預警閉環率達到95%以上,實現了動火作業實時監管,安全措施實時管控,塔吊設備實時預警,讓全市建筑施工領域安全風險事故率降低了30%以上,真正做到安全生產。未來,煙臺市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決策部署,運用數字化技術,深化建筑行業發展改革,推動建筑行業科技創新,提升工程建設數字化水平,驅動建筑工地監管模式創新,全面提升全市建筑工程施工及管理水平,不斷優化建筑業全過程數字化交付生態,深入推進城市管理現代化和城市監管精細化的發展進程,著力打造“新城建”賦能的智慧工地監管新模式。
作者:潘黎東 趙俊杰 陳勇 楊遠飛 單位:國泰新點軟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