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構建實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研究多層次的臨床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根據天津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的教學特點,從臨床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的背景、體系構建、具體實施及應用情況、工作設想等方面,探討了臨床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施。臨床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的建立,進一步推動了臨床教學質量提升。
[關鍵詞]質量管理;評價體系;構建實施
培養醫學人才的關鍵手段是構建科學的臨床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它可以使教與學雙方充分發揮積極性,不斷提高臨床教學質量評價的有效性,確保臨床教學質量的提高,推動臨床醫學教育的持續發展。
一、臨床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建立的背景與意義
隨著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高等醫學教育面臨一系列新形勢,給臨床教學帶來空前壓力。要使臨床醫學教育與國際相銜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臨床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我院始終把提高臨床教學工作作為醫院長期重點來抓,按照教學醫院準則展開全面管理,建立符合我院臨床醫學教育特點的全程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質量控制,形成系統規范的教學質量管理機制及良好的教學評價機制,確保教學質量[1]。本文所構建的臨床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主要基于我院日常臨床教學進行的質量管理與評價。及時反映臨床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使教學管理部門全面掌握各教研室臨床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出診斷,及時采取防范措施。努力使我院臨床教學質量管理和評價工作從外在推力轉化為內驅動力,臨床醫學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用于評價臨床教學質量,其目的為醫院臨床教學管理部門合理評價醫學生臨床教學工作提供依據和方法,有助于學校在遵循醫學教育規律的基礎上建立針對醫學教育的教學管理制度[2],醫學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長效機制的構建,已成為確保臨床教學質量和推動其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臨床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的構建
臨床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是對教學活動質量和數量的具體規定,它是評價具體教學活動、教學目標和管理目標要考量的全部因素。因此,構建臨床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需遵循科學客觀性、過程動態管理、定量與定性相結合、評估指標公平性等原則[3]。我院自2003年引進ISO9001-2000質量認證標準,結合醫院實際制定新的臨床醫學教育質量管理體系,測評重點反映臨床教學質量的本質特征。以教學過程管理為切入點,我院每學年進行一次教學質量內部審核。將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為標準作為日常教學各環節的質量監控,教研室自查自糾與教學督導組評價相結合,教師、學生反饋與教學處月評相結合,按照承擔的臨床教學任務量以及完成教學任務的質量予以加分。結合我院實際采用模糊綜合評判的數學方法應用到教學質量管理評價指標體系中,建立數學模型,對教學各方面因素分級分層制定綜合測量表,初步擬定3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對模型中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采用德爾菲法和專家賦分法確定各評價指標權重,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設三級指標。Ⅰ級指標:教學工作內容,教學工作質量,教學工作效果。Ⅱ級指標:教學工作,教務工作,見習教學,實習教學,留學生教學,研究生教學,教學管理,學生管理,質量測評,課程建設,終末評價,教學處評價。Ⅲ級指標:教學全過程各環節,未定具體權重系數。
三、我院臨床教學質量管理測評的具體實施及應用情況
我院自2004年開始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建立月評考核體系,包括教務、實習、研究生培養3條主線,測評各學科工作量、教務管理、質量測評、學生管理等內容。教務質量測評的授課學時包含全年學時及當月學時;教務管理的內容包含:安排進度、集體備課、授課試講、教案管理、平時測驗、試卷質量、考場管理、集體閱卷及試卷分析;見習包含帶教安排及見習教學;質量測評包含教學聽課、高級教師比、閱卷差錯率、授課評價、雙語時數、多媒體時數等內容。實踐教學測評任務量包含當月臨床、影像、麻醉留學生實習人數;教學活動包含制定執行實綱、教學查房、教學病例討論、實習小講課、組織出科考核;質量測評包含生均管床數、完成項目數、學生對教學滿意度、無教學差錯;學生管理測評包含入科教育、嚴格要求學生實習紀律、檢查考勤、修改學生病歷等考核項目。 研究生教學質量測評任務量包含當月研究生數,研究生教學管理是按照研究生培養的總體要求,制定本專業研究生培養計劃、培養方案,并組織實施研究生學習臨床實踐有明確安排;研究生有分管病人并有病程報告記錄;科研工作組織有序;研究生考核、答辯組織規范;研究生對帶教及論文指導教師滿意度等。教學管理質量月評統計包含教務工作、教務任務量、實習教學、實習任務量、研究生教學、研究生任務量以及教學方面理論實踐特殊加分的合計。教學質量月評獎金核算則是根據月評統計表及全年教學經費平均數進行測算,質量月評全面考評教研室教學過程各環節的實施和效果,并對教研室進行反饋,涉及考核項目內容、分值、月評成績、平均分,其中教學工作內容,教學工作質量,特殊項目加分按照各項考核標準進行統計后反饋到各教研室。核算教學質量月評的流程具體如下所示(見附圖)。臨床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全面實行以來,我院每年投入100余萬元進行加分獎勵,將教學質量月評與教學競聘、待遇掛鉤,使教學質量管理達到組織、責任權限落實,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標準查實施,用記錄查效果,督導每學期提出的質量目標是否達標。教學質量管理在我院各教研室得以全面落實,教師隊伍質量意識普遍得到提高。經過多年實踐我院質量目標與評價標準將臨床教學過程管理各個環節與質量目標對接,每月以教學工作量和質量為依據,實施教學獎勵;質量監控融入日常臨床教學管理中,以月評形式建立質量評價長效機制,具有實用性,為提高臨床教學開辟了新途徑,使我院臨床教學管理向研究型管理邁進。
四、工作設想
(一)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前期發現制定的教學質量評價標準未能做到定性與定量標準充分結合進行評價,造成測試結果無法體現教學的真實質量,需緊密結合我院實際進一步健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制定能反映定性與定量充分結合的評估指標,科學準確地反映我院的教學質量。
(二)提高管理人員定期開展教學評價。教學管理部門定期進行管理人員教學評價,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評價反饋。針對教學管理層面,發現協調解決問題。匯總專家及學生的問題,及時反饋教研室及授課教師,督促教學方法改進,監控改進效果。完善和維護評價體系,確保評價結果客觀公正。
(三)規范PDCA管理機制。加強以教學過程管理為切入點,將教學各環節實施PDCA循環管理,具體到臨床教學管理層面,近年來已形成PDCA初步動態循環管理機制。然而實際運行中還存在不理想的地方,例如科教科將再決策等有關信息反饋給相關對象后,個別部門沒有重視,沒有繼續執行再決策。考慮進一步提高質量管理的“回頭看”制度,通過安排教學督導專家要在教研室整改后隨機檢查整改效果,以提升教學管理質量[4]。通過該機制循環反復規范化管理,提高臨床教學質量,提升醫院綜合實力。
五、總結
隨著社會對醫學要求不斷增高,醫學院校必須不斷從理論實踐中改善教學質量評價方法,充分發揮師生作用才能促進臨床教學質量管理評價體系不斷完善,保證和提高臨床教學質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嘉毅.教學質量及其保障與監控[J].高等教育研究,2002(1):74-76.
[2]崔愛林.英國高等教育質量外部評估體制與指標體系[J].高校教育管理,2008,2(8):23-26.
[3]曾惠清,林順平.臨床醫學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建立和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3):4-5.
[4]逄崇杰,紀巖文,馬夢華,等.國際標準與我國國情結合———建立新的臨床醫學教育質量管理體系[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05(11):18-19.
作者:劉煜 陳學慶 劉輝 王增光 楊蓓 盧飚 單位: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