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品管圈教學模式的基礎護理觀察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應用品管圈教學模式提高護生臨床基礎護理教學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7月~2016年7月,86名護理實習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普通組)采用常規教學模式,實驗組采用品管圈教學模式,比較兩組基礎護理教學效果。結果:實驗組臨床基礎護理技能考試成績為92.4分,明顯高于對照組85.4分,品管圈成績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品管圈教學模式,提升護生基礎護理素質,提高護生基礎護理技能,使其具備獨立完成常用基礎護理技術操作。從而有效提高臨床教學水平。
[關鍵詞]品管圈;護生;教學
品管圈管理模式,以QC小組活動為主體,小組開展活動,核心是強調讓成員自動自發地參與活動[1]。QC的原理是從工作源頭有效找出問題,并突出改進意見。優質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是教學醫院的重要職責。基礎護理技術是臨床教學基本內容,品管圈教學小組圈員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對教學工作不斷持續改進,起到增質提效臨床帶教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床位數1300余張。是內蒙古醫科大學、包頭醫學院、河套大學臨床教學醫院,護理、醫療年實習生150~200余人次。2015年7月1日~2016年6月,護理專科實習生86名。按照隨機分組法將學生分為品管圈組43人和普通組43人,每組兩名男生,其余均為女生。兩組實習時間均為44周,實習學習內容相同,選擇所到科室相同,同一帶教老師。兩組學生學歷、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學方法
①品管圈組:組建品管圈,圈長由科教科分管教學的副主任擔任,圈員為帶教老師共4名,實習小組組長1名,組成“QC”教學小組。小組全體成員參加科教科品管圈教學模式的培訓,并全體圈員掌握相關理論和實踐應用技能。“品管圈”的原理是從工作源頭有效找出問題,并突出改進意見。品管小組定期進行現場活動,對教學服務(帶教老師)、護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重點基礎護理技能的掌握等進行點評,明確存在問題,制定該改進措施,以達到持續提高護理教學質量。圈組成員職責明確、教學計劃統一、活動定時,以“頭腦風暴”的形式現場活動點評,提出問題并明確改進措施。教學服務存在問題:帶教老師在教學中重實踐,輕理論,提問護生理論問題少;護生存在問題:學習不主動,動手能力差,基礎護理操作中的理論知識掌握不全面。改進措施:提高帶教老師教學水平,科教科定期舉辦教學方法、技巧的培訓論壇,提高帶教老師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水平;科教科和帶教老師協同教育護生,提高其對臨床實習學習的重要性的認識,通過人文關懷、關懷教育,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采取日布置和日點評法即每日布置次日操作技術內容的理論知識的學習任務,當日點評操作存在問題并現場糾正。每周帶教老師對每位學員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對好的方面提出表揚,不足處提出改進措施。實習結束,帶教老師填寫實習鑒定書。②普通組。科教科劃分護生實習小組,指定小組長帶“實習派遣”通知單到科室,護士長指定帶教老師,帶教老師常規教學模式帶教。實習結束后,填寫實習鑒定書。③護生實習結束前一周,科教科對品管圈組和普通組護生進行考核。考核內容相同即基礎護理理論知識(試卷)、技能操作(靜脈輸液、留置導尿);同時進行護生滿意度調查。
1.3療效評價標準
科教科依據護生實習重點學習和應掌握內容,以單項題(40分)、雙選題(30分)、多選題(30分)比例形式試卷進行閉卷考試,時間為40分鐘,考核時間到立即停止答卷,評卷記錄考試成績;采用醫院自制的護生實習滿意度調查進行分析,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l7.0軟件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據對比采取x2校驗,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討論
臨床帶教老師是學生接觸專業的啟蒙者,現代護理教育改革提倡要優化教學內容并科國際歌專業的專科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2]。護理學作為臨床學科,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并重。針對基礎護理學的特點,要求帶教老師親力親為言傳身教,同時做好“家長和教練”的雙重角色。科教科對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帶教老師對教學的態度。品管圈教學模式有力于教學管理。以科教科副主任任圈長,親自抓護生教學,做到對教學工作及時評價整改。品管圈教學模式培養護生的整體觀念和參與意識。使護生服從科教科、帶教老師的教學管理,激發起自動自發的學習熱情,提高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使教育學形成互動,取的良好教學效果。品管圈教學模式提高帶教老師的教學水平,小組活動中,老師及時掌握學生的薄弱環節,調整教學方法,針對性地采取“量身定做”的教學。
[參考文獻]
[1]樊紅,張彥,陽紅,等.品管圈降低肝膽外科非手術再手術發生率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6)25-28.
[2]肖燦華,劉軍紅.培養護士批判性思維在我國護理教育中的迫切性[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4)305-306.
作者:崔樹平 魏捷 單位:巴彥淖爾市醫院臨床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