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研究述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自1992年以來,國內學者對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研究,經歷了內容解讀、多維透視和專門分析三個階段,研究成果涵蓋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背景、內容、路徑、啟示、效益等方面。展望今后的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鑒于“進教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學校領域中的首要方式,因而考察新加坡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小學教材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成為一個重要切入點。
關鍵詞: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實現自我完善與自我創新的同時,絕對不能忽視借鑒、學習其他國家的有效經驗。縱觀世界,新加坡是建構和傳播核心價值觀最為成功的國家之一。考察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研究狀況,勢在必行。
一、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狀況概述
早在1991年,新加坡就已了《共同價值觀白皮書》,進而不斷熔鑄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念。1992年,我國學者高偉濃發表《新加坡“共同價值觀”析》一文,首開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之先河,至今已有26年。在此期間,“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基本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大致經歷了三個研究階段。第一階段(1992~2002年)為新加坡核心價值觀內容解讀時期。1992年,高偉濃在《東南亞研究》上連續發表《新加坡“共同價值觀”析》和《新加坡“共同價值觀”析(續)》兩篇文章,拉開了新加坡核心價值觀內容解讀的序幕。在此之后的十年,王殿卿的《新加坡的文化再生運動與國家的共同價值觀》、師海齡的《新加坡社會的共同價值觀》、李路曲的《新加坡“共同價值觀”評析》等,均從不同角度分析新加坡的核心價值觀。第二階段(2002~2012年)為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多維透視時期。20世紀90年代末期,新加坡將中小學“公民課”改為“公民與道德教育課”,“公民與道德教育課”遂成為新加坡基礎教育領域實施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關鍵課程。另一方面,伴隨著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貫徹落實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力倡導,透視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現實意義凸顯。我國大量學者開始立足比較研究的思維和本著為我所用的方針,剖釋新加坡中小學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模式、特點、途徑、策略及其對中國道德教育、社會與文化建設的啟示和意義。由于新加坡具有濃厚的儒家文化底蘊,分析儒家文化與核心價值觀兩者之間的關系,也成為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的一大主題。第三階段(2012~至今)為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專門分析時期。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隨即,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專門性的建設策略與成功經驗引起國內學者的重視,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研究焦點。以梁鳳美發表在《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上的《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從新加坡的五大共同價值觀談起》一文為標志,關于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深入性專門研究方興未艾,并逐漸探討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教材化與課程化的微小問題。整體而言,雖然國內學者對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研究,鮮有獨立性的學術專著面世,其主要分散在意識形態、道德教育和文化建設等領域,但關于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的期刊論文,成果頗多,主題鮮明。
二、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內容剖析
(一)核心價值觀教育提出的背景研究
20世紀90年代,在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與國家領袖的正面倡導下,新加坡積極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誠然,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發展結果。國內學者對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提出的背景研究,大致有三種觀點:第一,基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提出核心價值觀教育。新加坡之所以大力提倡核心價值觀教育,主要因為“在國家獨立的發展歷程中,新加坡極度缺乏統一的價值共識;社會轉型時期西方價值觀的沖擊,使新加坡傳統價值體系式微”[1]。更有學者指出,面對西方價值觀、儒家文化與其他種族思想的沖突,核心價值觀亟待挖掘[2]。第二,基于文化生產運動的目標提出核心價值觀教育。20世紀70年代后期,新加坡基本解決了人們所關注的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物質文明建設水平較高,但精神文明建設相對落后,因而如何構建一個符合新加坡新形勢的價值觀體系成為政府的燃眉之急,一場“文化再生”運動在政府的著力領導和組織下應運而生[3]。第三,基于危機意識提出核心價值觀教育。新加坡人的認同危機和憂患意識,是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提出的重要背景因素[4]。一言以蔽之,社會情勢的變化與社會思潮的變遷,是促使新加坡核心價值觀萌芽的土壤,是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社會背景。
(二)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具體內容研究
近30年間,新加坡倡導的國家核心價值觀不斷地變化、發展、完善。1991年,新加坡在《共同價值觀白皮書》中提出五大價值觀:國家至上,社會為先;家庭為根,社會為本;關懷扶持,尊重個人;求同存異,協商共識;種族和諧,宗教寬容。2007年,新加坡頒布的《公民與道德教育課程標準》中強調“尊重、責任感、正直、關愛、應變能力、和諧”。之后,新加坡了《新加坡學生21世紀技能和目標框架》,將六大核心價值觀完善為“尊重、責任感、堅毅不屈、正直、關愛、和諧”。國內學者從不同層面研究了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具體內容。首先,對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文本內容的闡釋和分析。如國家意識、社會責任、家庭美德和個人素質是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核心內容[5]。其次,關于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的特點研究。新加坡核心價值觀“不等于儒家價值觀”,“不包含政治價值觀”,“不包含任何宗教價值觀念”,“更不是約束個人價值觀念、行為法規”。[6]第三,李韶鑒、高偉濃、曹云華等學者從新加坡核心價值觀與傳統儒家思想之間關系的角度解釋具體內容。
(三)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培育路徑研究
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為把核心價值觀融進實踐、貼近生活、深入人心,新加坡展開了培育途徑的探索。從培育路徑的宏觀層面到微觀層面,國內學者進行了較為細致的研究。其一,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路徑網絡體系研究。新加坡在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路徑上,建構了一個學校施教、家庭合作及社會輔助的立體化的路徑網絡體系。其二,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保障制度體系研究。基于保障性、監督性、懲罰性三個向度,新加坡為培育核心價值觀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制度性支撐體系。制度性支撐體系主要包括政治制度保障機制和法律制度保障機制兩個層面[7]。其三,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教材化、課程化研究。利用教科書文本資料,有學者分別探討了新加坡“關愛”“愛國”“尊重”價值觀在教科書中的分布情況和主要特征[8]。
(四)核心價值觀教育經驗的借鑒研究
研究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找出其一般規律和發展特點,可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借鑒與學習。國內學者從多個方面,分析了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經驗的借鑒價值。第一,新加坡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建設方式之借鑒。譬如,“開展學校教育活動、運用豐富多樣的傳播方式以及完善國家法律機制,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在制度化下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9]又如,“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需要借鑒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理念,樹立和諧教育理念、人本教育理念以及國民教育理念”。[10]第二,關于如何提煉和培育核心價值觀的啟示。比如,“在借鑒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時,必須處理好外來文化引進與本土化融合問題”。[11]又如,“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氛圍的一致性”。[12]再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品德課程目標,建構科學評估體系”。[13]
(五)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施效益研究
現實表明,核心價值觀教育對新加坡社會發展與進步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多數學者從個人、社會和國家等層面,探究了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施效益,認為核心價值觀教育實施以來,民眾、社會和文化等發生了重大變化,形成了集個人發展效益、社會發展效益和文化發展效益于一身的強大動力,共同維護和促進了新加坡的繁榮與富強。具體地說,“塑造了新加坡人寬容爾雅的文化性格,培養了新加坡人樂于行善的高尚品格,營造了新加坡人和諧相處的社會環境,喚醒了新加坡人的國家認同,培養了新加坡人的文化認同意識”[14]。
三、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反思與展望
國內學術界對于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研究比較集中,立意高遠,對有效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系統化、理論化,頗具理論模范作用。個別研究因其強烈的問題意識和現實關懷而頗具啟發意義。當前的研究也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一方面,眾多研究主要是對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背景、內容、路徑、效益的剖析,或者對中小學教材培育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文本闡釋,較少提及如何借鑒新加坡核心價值觀的成功經驗,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操作性建議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關于新加坡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一般性分析較多,深層次剖釋的較少,對新加坡推行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式方法、建設經驗的研究,大多都是泛泛而談,停留于表面,缺乏微觀層面的深入研究,造成難以揭示本質的、內在的一般規律。因此,關于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研究空間和研究場域有待進一步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成為中國社會前進的精神旗幟。《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強調,必須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擺在全局的重要地位。這離不開全民參與和國民教育,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材、推向課堂、融進人心。教材是實現基礎教育課程目標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既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技能的載體,又是體現國家意識形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橋梁。因此“進教材”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學校領域的首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邵士慶,劉兆芙.新加坡建構共同價值觀的經驗及啟示[J].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16,(5):50-57.
[2]王凌皓,張金慧.新加坡中小學“共同價值觀”教育探析[J].外國教育研究,2007,(3):38-41.
[3]張文卿.當代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博士論文,2017:76-77.
[4]朱晨靜.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探析[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2):89-93.
[5]高進.新加坡共同價值觀教育對我國德育的啟示[J].教育探索,2011,(7):157-159.
作者:閆闖 林正品 單位:嶺南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