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背景下創新稅收風險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互聯網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到社會各界的發展中,各個行業在“互聯網+”發展理念的沖擊下不斷的創新。然而在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中,互聯網技術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我國稅收工作的有效開展,但又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因此,稅收人員應該認識到新形勢下的稅收風險,合理地應用互聯網技術,創新并完善稅收管理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創新;稅收風險管理
現階段,“互聯網+”代表著我國社會先進的生產力,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社會經濟形勢的轉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社會各界的完善和進步提供了技術支持。“互聯網+”指的是將先進的計算機網絡平臺融入社會各界的發展中,實現社會各個行業的創新和發展。因此,在“互聯網+”的新形勢下,稅收風險管理是稅務部門發展的重要趨勢,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稅收管理原則
1.稅收公平原則
在稅收征管過程中,相關人員應該遵循稅收公平的原則,對各個領域的納稅人都應該一視同仁。其中,同等能力的納稅人應該承擔同等的稅負,能力存在差異的納稅人應承擔不同的稅負。在互聯網大背景下,互聯網經濟中存在一系列稅收不公平的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各個國家的電商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使得電子商務交易商能夠輕易地躲避納稅義務,且多數國家向電商提供了相應的免稅政策,為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支持,但違背了稅收公平原則。
2.稅收中性原則
學術界和理論界在分析和研究稅收中性理論的過程中明確指出,稅收中性與國家稅收規制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國家通過稅收經濟杠桿作用積極參與現有市場活動受到有效監管。因此,在理解稅收中性理論的過程中,首先要根據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分析稅收規制和稅收中性的內在含義,理解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和辯證關系。因此,我們可以更好地推進中國稅制改革,充分發揮中國宏觀調控的作用和價值。世界著名的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他的個人稅收理論中引入了稅收中性思想。這種觀念與現有的經濟自由主義有一定的關系,他們都非常重視市場的宏觀調控。經濟的無形之手實現了市場的核心和穩定運行,其國家可以有效地保護私有財產。稅收中性原則是在征收稅款的過程中,稅收征管體系不會對市場的正常機制帶來影響,不會為納稅人帶來超額負擔,這就需要納稅人繳納應負擔的費用,并由市場為資源配置工作提供保障。在對電商征稅的過程中,納稅部門需要尊重電商的交易方式,合理地調節市場機制,推動電商的進一步發展。
3.稅收征管效率原則
稅收征管效率原則指的是政府部門應該提高征稅管理的整體水平,優化資源配置工作。在新時期的發展中,稅收征管體系應該結合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中間機構應根據納稅人、納稅機關提供的信息,合理地檢查訂單號,并由稅務機關對電子發票的信息進行監督檢查,這一過程是在線上完成的,改善了傳統稅收征管過程中的繁瑣、緩慢、效率低下等問題,且應用互聯網技術具有一定的便利性。
三、我國稅收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
1.稅收征管手段落后
稅收征管水平直接決定著稅收制度和稅收政策的有效性,而信息技術的科學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稅收征管的整體水平,能夠實現稅務機關和協稅護稅企業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形成稅收管理合理,有效地管理稅源。現階段,我國稅收信息化建設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稅收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稅收征管信息化程度,進而導致稅收管理信息化水平較低;第二,我國稅務部門和銀行、國土部門未實現聯網形式,無法及時接收到稅收信息。
2.“互聯網+”對稅收風險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在新形勢的發展中,互聯網技術在稅務部門得到了一定的應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方式和商業運營模式,很多新型商業模式日益增加,呈現出跨域經營、虛實結合的特點,且稅源流動性和隱蔽性不斷提高。同時,由于涉稅信息不對稱,極易出現征管漏洞、稅源流失等稅收風險,這就需要稅務部門創新并完善傳統的稅收風險模式。在“互聯網+”時代,稅務部門應該明確各個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并注重互聯網技術的有效應用,合理地解決稅收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減少稅收風險。除此之外,稅務部門應該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優勢,應用網絡及時傳送涉稅數據,并在風險管理過程中做出補稅、處罰等決定,這就對稅收風險執法過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3.稅收負擔缺乏公平性
在社會發展的各個時期,國家都應該注重稅收負擔的公平性,為制定稅收政策提供基礎,稅收負擔公平主要有兩部分組成,分別是橫向公平和縱向公平。現階段,我國稅收制度和政策都是在社會主義發展初期形成的,其存在很多不公平現象,但矛盾不太突出。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國宏觀經濟環境,但我國的稅收制度和政策無法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出現了一系列矛盾。受生產型增值稅的影響,資本有機構成各個企業的稅收負擔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資本有機構成企業的稅收負擔,為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帶來了不利影響。
四、“互聯網+”為稅收風險管理工作創新發展提供的機遇
稅收工作是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內容。現階段,我國已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到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中,不僅使得稅收征管工作觀念得到了創新,還優化了稅收風險管理的方式。互聯網屬于信息平臺,其具有開放、共享的特點,能夠有效地提高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性。與此同時,互聯網具有全民信息共享的特點,能夠有效地征集群眾對稅收管理工作的意見,有利于我國稅收工作聽取群眾的意見。并且,互聯網大數據能夠有效地降低傳統稅收管理工作的工作量,為稅收管理工作的準確性提供保障。除此之外,互聯網具有一定的空間優勢,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稅務管理部門之間的職能聯系,有助于提高稅收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率。因此,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共享優勢,可以幫助稅務管理部門進一步整合我國現有的稅收資源,為我國稅收管理工作的改革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基礎。
五、“互聯網+”背景下稅收風險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強對稅收工作人員的管理
為了實行現代化管理模式,企業應該注重先進技術的應用,并建立現代化稅收管理隊伍,不斷創新并完善稅收人才的建設方案。首先,在設置崗位的過程中,應根據稅收現代化管理需求進行,并制定相應的準入標準,積極引入優秀人才,提高隊伍的綜合素質。其次,在人才管理過程中,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和標準,建立相應的評價制度,針對表現優秀的稅收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為稅務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最后,加強對稅收人員的培訓。企業應該定期組織稅收人員參加相關培訓活動,并引導稅收人員了解新政策和新制度,使稅收人員能夠掌握更多的信息化知識,更好地應對稅收風險問題,為稅收管理制度提出合理的意見。
2.增強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建立了相應的涉稅信息數據采集整合系統平臺,收集并儲存量很多涉稅數據,但涉稅數據的來源、結構、特征都有所不同。因此,稅收管理部門應該深入分析這些數據,并以此為基礎,分析并解決涉稅數據之間的差異性問題,將其轉變成實用性較強的稅收資源,提高稅收風險管理的整體質量和效率。因此,為了有效地解決稅收風險問題,稅務部門應該應用云計算技術,建立稅收數據分析系統平臺。因此,稅收管理部門應該注重產出機制的投入,加強云計算、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深入分析稅收管理中的數據,并完善工作流程,將互聯網技術融入稅收管理工作中,增強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3.創建完善的稅收內控制度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稅務部門應該加強稅收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數字化稅收管理平臺,嚴格管理企業風險業務鏈,實現降低企業稅收負擔的目標。除此之外,稅務部門應該建立角色指標異常平臺,上傳財務指標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加強對企業稅收風險問題的了解。企業還應該完善涉稅協同核算操作流程,為涉稅工作的有效實施提供支持,有效地解決稅收風險問題。
六、結束語
在“互聯網+”的新形勢下,為了實現互聯網和稅收工作的融合發展,稅務部門應該加強互聯網技術的有效應用,提升稅務部門的治理能力,實現稅收現代化管理。除此之外,稅收風險管理是稅收管理的重要內容,風險管理制度的有效實施能夠為稅收征管改革提供保障,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為稅收風險管理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參考文獻:
[1]李云香.“互聯網+”背景下的稅收風險管理[J].納稅,2018,12(34):229~229.
[2]曾葒.如何實現“互聯網+”背景下的稅收管理現代化[J].智庫時代,2018,(19):61~62.
[3]姜敏.大數據背景下的稅收管理創新[J].稅收經濟研究,2017,22(02):33~37.
作者:王丹陽 單位:安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