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路工程建設施工病害與處理技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公路是支撐交通領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各個地區連接外界的主要渠道,因此公路工程建設施工質量問題一直是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但是公路工程建設施工難度比較大,其施工質量不僅受到施工技術的影響,還會受到天氣、溫度、晝夜溫差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也經常會出現各類公路橋梁病害。文章主要基于現有的工作經驗,從公路工程建設施工的易發病害出發,簡述處理技術,希望能為其他學者的研究提供新的視角。
【關鍵詞】公路工程;易發病害;處理技術
人口的增加、重型運輸車輛的出現和使用都加重了公路的負擔,尤其是年代相對久遠的公路,原有的承載力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交通運輸需求,導致公路表面出現了裂縫、塌陷等問,如果沒有及時對公路進行整修,就很容易誘發交通事故,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理清公路工程建設施工中常見的問題,運用現代施工技術處理公路施工中的易發病害,提升公路承載力,為人們出行提供安全的交通環境。
1公路工程建設施工中的易發病害
1.1裂縫問題
裂縫問題是公路建設施工中最常見的問題,公路出現裂縫會導致公路的承載力變弱、公路的穩定性變差,當遇到重型車輛持續碾壓時,公路的裂縫會逐漸擴大,甚至裂縫的邊緣被碾碎,嚴重影響車輛的行駛安全。首先,溫度會引起公路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出現裂縫問題[1]。由于混凝土硬度大、承載力較強,因此混凝土是公路施工的主要原料,但是混凝土的彈性和抗拉伸能力較弱,并且受溫度影響較大,如果在公路施工中對混凝土養護的重視程度不足,或者采用錯誤的養護方式都會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路面鋪筑后,表層的混凝土直接與空氣接觸,溫度較低,但是混凝土內部的溫度較高,導致混凝土內外部溫差較大。一旦溫度應力高于混凝土自身的抗拉伸力,那么公路路面就會出現裂縫。其次,荷載問題也是造成公路路面出現裂縫的重要原因。國家一直在嚴查車輛超載和超速問題,車輛超載和超速不僅會對人身安全造成威脅,也會對公路造成破壞[2]。公路的承載力是由設計單位根據公路的等級按規范要求及周邊的實際交通情況決定的,一旦行駛在公路上的汽車超出路面的承載力,讓公路處于超負載狀態,那么路面就會出現裂縫。最后,混凝土是公路施工中常用的材料,混凝土配比不合理也會導致公路出現裂縫。
1.2路基沉降問題
所謂路基沉降就是在施工過程中路基出現不均勻的下陷問題,比如橋頭跳車就是典型的路基沉降問題,出現路基沉降的表層原因是因為公路施工的土質較差,比如施工地方的土質為黏性土或者軟土等低質量的土質,不適合建設路基。但是我國的交通網絡十分發達,甚至在高原凍土地區都能夠建設公路,因此出現路基沉降問題還是由于人為施工技術不到位[3]。首先,人為考察不到位。公路工程施工的工程量比較大,跨越時間比較長,因此公路施工的前期準備工作也比較多,施工圖紙的設計難度大。圖紙設計人員需要綜合當地的氣候環境、水文環境及交通運輸條件等多種因素設計圖紙,并在繪制圖紙前到實地考察。但是部分設計人員在考察時不仔細,認為根據當地相關部門提供的紙質資料就能夠繪制施工圖紙,因此對現場的路基質量勘察不全面,甚至有些技術人員在勘察時沒有發現軟土層,直到施工過程才發現軟土層的存在,如果按照原有的施工方案自然會導致路基沉降問題的出現。其次,為了避免路基沉降問題的出現,公路工程施工人員會采取置換或者加固對策,但是由于施工技術不規范等問題,加固程度不夠,還是會引發路基沉降問題。
1.3鋼筋銹蝕問題
鋼筋是公路施工常用的施工材料,但是鋼筋的材質特殊,遇到空氣和水容易出現銹蝕問題,再加上部分施工單位存在偷工減料問題,因此鋼筋的銹蝕問題比較突出。鋼筋銹蝕對公路的破壞較大[4]。首先,鋼筋在接觸空氣和水分之后發生氧化反應,氧化物的產生速度較快,膨脹能力較強,所以氧化物就會擠壓周邊的混凝土,破壞混凝土原有的結構,最終導致公路的不同位置出現裂縫問題,破壞公路的承載力。其次,鋼筋發生銹蝕之后,會導致鋼筋自身的體積減小,承壓能力和抗彎能力下降,同時鋼筋和混凝土的握裹力也會下降,腐蝕物會沿著公路的裂縫外流,讓公路表面也出現銹痕,不僅會影響公路的美觀及壽命,還會影響公路的安全性。
1.4路面不平問題
在“白改黑”政策下,現階段很多路面都改為瀝青路面。所謂“白改黑”就是在原有公路表面鋪上一層瀝青混合物,但是瀝青路面需要與原有的公路結構銜接,并覆蓋原有的路面,如果施工不當就容易導致路面不平。首先,瀝青是一種混合材料,配比過程比較復雜,在調配瀝青混凝土時會用到礦物原料、砂礫、礦渣等混合物,如果在選料或者施工中各類混合料的級配不符合規范要求,那么瀝青混凝土就會出現不均勻狀況,進而鋪出的路面也不平整。其次,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水平不夠也是造成路面不平的重要因素。部分施工人員在鋪設瀝青路面時,沒有徹底清理公路表層的碎石、殘渣或垃圾。所以,即使瀝青混凝土攪拌得再均勻,鋪設不規范也會導致路面不平。
2公路工程建設施工病害處理技術探究
2.1裂縫處理技術
2.1.1表面修整技術表面修整技術就是運用涂料對公路表面的裂縫進行修整,一方面避免裂縫擴大,另一方面維護裂縫的美觀。但是表面修整技術只是修整比較小或者比較淺的裂縫,這種裂縫對公路的安全影響不大,因此可以運用表面修整技術處理。但是在運用表面修整技術時,施工人員需要考慮公路的承載力,選擇合適的修整材料。首先,施工人員要找到裂縫的具體位置,并通過專業技術手段判斷該裂縫是否影響到公路的承載力。如果對公路承載力沒有影響,那么就可以采用表面修整技術;如果有影響,那么就要采用灌漿、嵌縫封堵技術。其次,修補裂縫時可以選擇水泥漿或環氧膠泥,如果該公路的交通運輸壓力較大,對公路承載力的要求較高,那么施工人員要選擇強度較高的修整材料,比如瀝青。最后,在公路修整完成后,為了避免公路再次出現裂縫問題,還要在出現裂縫的公路表層覆蓋一層復合纖維,避免裂縫延伸。
2.1.2灌漿、嵌縫技術灌漿、嵌縫技術主要針對比較嚴重的裂縫。比如,公路的裂縫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公路的承載力,或者裂縫的深度較大,裂縫周邊已經出現碎裂問題,甚至已經觸及公路的主體結構,此時就需要運用灌漿、嵌縫技術修整裂縫。第一,灌漿就是運用專門的灌漿設備,將膠結材料壓入裂縫中,膠狀材料硬化后就與公路融為一體,增強公路的穩定性和承載力。目前,比較常用的膠結材料有水泥漿、環氧樹脂、聚氨酯等化學材料。第二,嵌縫技術也稱為封堵技術,就是沿著公路的裂縫鑿出一個溝槽,然后根據修補需要,在溝槽中填充塑性或者剛性防水材料。在修補公路裂縫中比較常見的塑性材料是聚氯乙烯、膠泥,而水泥砂漿是比較常用的剛性防水材料。
2.2路基不均勻沉降處理技術
路面不均勻沉降問題會直接影響到路面的穩定性,威脅到道路安全,因此要針對路面不均勻沉降情況采用不同的加固技術。第一,解決路面沉降問題時,可以借助橋梁加固方式。公路橋梁在施工過程中會出現路基不均勻沉降問題,施工人員一般會在橋梁的外部粘貼黏性材料,進而增加橋梁的橫截面,改變橋梁的整體結構,提升橋梁的應力。在實際工作中,施工人員要根據路基沉降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處理技術[5]。比如,有些公路橋梁的沉降程度較小并且沒有繼續沉降的趨勢,那么施工人員直接采用坑洼填補法或者路面修補法修整路基即可。第二,有些公路路基的土質較差,所以路基沉降程度較大,并且還存在繼續沉降的趨勢,此時施工人員要采取修補、壓實和置換的方式處理路基不均勻沉降問題。一般在路基壓實環節,施工人員可以借助壓路機開展壓實工作。第三,在處理路基沉降不均勻問題時,施工人員必須做好勘察工作,到現場先了解路基沉降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環氧樹脂是施工中比較常見的黏合劑,此類黏合劑能夠將橋面外部與玻璃鋼緊密黏合在一起。同時,環氧樹脂具有防水、防潮、耐腐蝕、耐寒、耐熱、抗沖擊及振動等優良性能,它不但廣泛應用于公路維修,同時對恢復橋梁混凝土的整體性,延長使用壽命和保證安全運行有一定效果。因此,環氧樹脂黏合劑能夠增強公路橋梁的整體性,提升公路的承載力。
2.3鋼筋銹蝕處理技術
鋼筋出現銹蝕的主要原因是在施工過程中鋼筋接觸到空氣和水分,進而發生了氧化反應,因此處理鋼筋銹蝕問題要從接觸物入手。在公路施工過程中通常運用混合土來隔絕空氣和水分。首先,混凝土對鋼筋具有保護作用,在施工過程中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強度,強化混凝土的保護功能?;炷恋膹姸仍黾?,就不容易被外界環境破壞,因此可以防止鋼筋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其次,增加混凝土強度的主要方式是增加混凝土的厚度,在混凝土配比的過程中可以加入添加劑,提升混凝土的質量,增強混凝土的穩定性,進而保護鋼筋,避免鋼筋出現銹蝕問題。最后,施工單位在購買鋼筋時,要選擇高品質、符合國家質量要求的鋼筋,保障鋼筋質量。同時,要嚴格監督采購部門的工作,避免個別人員因為個人私利私吞鋼筋采購資金,以次充好,購買劣質鋼筋。
2.4路面不平處理技術
首先,制作瀝青混合物涉及的原料較多,因此要請專業人員按照公路建設需求,計算每種原料的比例,對于比較大的砂石可以運用相應的設備進行細化處理,保證瀝青混合物均勻。其次,在覆蓋瀝青混合物之前,施工人員要處理舊的路面,清理舊路面上殘留的砂石,讓瀝青混合物能夠完美地覆蓋在原有的路面上。最后,要聘請專業的施工團隊,優化施工方案,處理好路面不平的問題。
3結語
路面出現裂縫、路面不平、地基沉降、鋼筋銹蝕是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常見的易發病害,并且每一個病害都直接影響公路的交通安全。因此公路工程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把控施工技術,從技術角度出發,盡可能地避免公路易發病害的出現。但是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還有很多不可控的自然因素誘發公路病害,因此施工人員要優化施工技術,通過后期補救的方式維護公路安全并延長公路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郭建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10):130-131.
[2]張新寬.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淺析[J].絲路視野,2018(4):102.
[3]王翔.探究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8(22):60.
[4]孫小云.公路工程施工的常見病害和處理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8):1591.
[5]許宏亮.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見病害分析及處理措施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2):122-123.
作者:陳新梅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城區公路養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