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路工程施工精益管理模式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以某工程為例,闡述了精益管理模式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特點及優勢,并對精益管理模式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探討,以期為類似公路工程施工精益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借鑒。
關鍵詞:公路工程;精益管理模式;BIM
引言
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工作是保證整體公路工程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因此,提升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系統性和科學性非常必要。精益建造理論在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中的應用是施工科學性的重要體現,通過精益建造理論在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的合理應用,可以在保證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的同時,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效率。因此,對精益管理模式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應用進行適當分析非常必要。
1公路工程概述
某公路為在建二級公路,途經多個縣鎮,最終與某市郊區三岸互通互交,與已建高速公路相接。該公路全長為23.325413km,主線共劃分為八個合同段,其中第三合同段起止樁號為K123+000~K145+132.23。
2公路工程施工中精益管理模式應用特點及優勢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應用精益管理模式,需要摒棄以往的連續性施工設計過程,將公路工程施工設計、建設、交付轉化為一個并列存在的過程,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在公路工程施工的精益管理模式中,讓用戶成為施工價值定義的主體,其在整體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發揮著價值傳遞、創造等多方面的作用。這種情況下,整體施工過程的可靠穩定性就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施工結構的可靠性也逐步提高[1]。在公路工程施工精益管理模式中,讓事先控制代替事后控制成為工程項目管理控制的主要方式。通過事前分析,可以對施工管理行為進行預先調整,降低施工階段風險發生概率,保證施工效益[2]。公路工程施工精益管理模式將供應鏈管理、建筑企業、項目進行了有機融合,可以通過持續流動的方式,優化施工團隊綜合性能。同時,利用授權分散的方式,提高項目施工決策的透明和公正性,保證施工效益。
3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精益管理模式的具體應用
3.1公路工程施工的精益管理系統架構設置
公路工程施工的精益管理涉及方面較廣,為突破傳統施工管理技術瓶頸,施工管理人員應以投入、產出效率及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為工作目標,利用“提升質量”“結構升級”“創新驅動”的管理理念代替“重視數量”“規模擴張”“要素驅動”等傳統思路,保證公路工程施工的精益管理工作穩定運行[3]。在上述理念的指導下,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人員可以BIM構件數據庫為載體,依據BIM構件-WBS(WorkBreakdownStructure)編碼規則,將公路工程施工設計資料轉化為公路工程施工模型。隨后利用WBS將公路工程施工模型構件進行適當分析,為每一個分解后的公路工程構件進行編碼,保證后期施工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如圖1所示,為WBS分解后BIM構件示意圖。在WBS分解模型構件的過程中,為保證后期項目的管理效率,施工管理人員可向項目內引入地理信息系統,即利用無人機傾斜攝影數據結合公路工程施工外業測量數據,構建DTM、DEM地形模型,并將其導入到基于B/S的開源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內[4]。隨后在公路工程施工所在范圍內,疊加高分辨率遙感衛星圖像,逐步提升施工精益管理系統的精細度,以滿足施工管理對公路工程施工場地布置規劃、施工方案模擬的要求。同時,基于公路工程施工方式的特殊性,施工管理人員可借鑒中國公路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精益管理系統應用特點,利用Pro-jectwise軟件,進行定制化精益管理模塊的二次開發。在這個基礎上,為滿足遠距離管理的要求,施工管理人員可依據分布式數據庫運行特點,結合基本網絡帶寬需求,利用桌面端、移動端、Web端綜合管理模式,形成公路工程施工精益管理協同平臺,保證各項管理手段的有效應用。
3.2公路工程施工精益管理系統應用流程
依據該公路工程施工情況,施工管理人員可依托基于BIM的精益管理系統,對施工合同、原材料、施工技術等關鍵模塊進行精益管理。(1)在該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精益管理階段,施工管理人員可以通過BIM數據庫了解施工區域法律法規,如稅法、會計法、勞動法等。同時,以勞動合同法為核心,詳細剖析當地勞工權益及社會習俗、宗教信仰,以便在合同簽訂階段做出恰當的規定,避免與當地人群發生沖突。同時,施工管理人員可從合同執行視角出發,從施工合同實施時間、施工合同實施細則、施工合同實施規定等方面,結合施工合同精益管理要求,對影響施工合同的相關因素進行重點分析,以明確施工合同精益管理要點[5]。一般來說,影響施工合同的主要因素為施工合同使用的相關法律用語、施工合同雙方責任等。在明確影響施工合同的主要因素之后,施工管理人員可將相關信息融入BIM精益管理數據庫中,并以合同索賠管理為要點,全面分析合同索賠階段對自身不利的因素,預先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以保證公路施工合同的實施效果。(2)在施工原材料管理階段,施工管理人員可以原材料質量、原材料漲價、原材料斷貨為重點,結合地理信息系統中關于原材料分布的相關數據,對鋼材、水泥等主要原材料價格及供給變化進行全方位動態分析,并將當地距離相近的多家原材料供應商信息輸入BIM系統中,對其供應能力、信用、材料質量進行多方面對比,以最大程度控制項目施工階段原材料應用風險,提升公路工程施工效益。(3)在公路工程施工原材料具體應用階段,施工管理人員可以根據BIM精益管理系統中原定的施工進度及各模塊施工要求,構建原材料入庫、出庫臺賬。同時在系統終端對不同階段、不同施工模塊原材料需求量進行準確自動核算。依據核算結果,在原材料領用階段設置限額領用機制,保證該公路工程施工階段原材料的高效利用。為避免人為、氣候等因素導致的原材料浪費,施工管理人員可以在基于BIM的精益管理系統中設置大規模原材料定期盤點核銷機制,自動核算大規模材料損耗量,以便為該公路工程施工材料損耗率控制提供依據。(4)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是該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模塊,在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階段,施工管理人員可以“精益生產”為核心,將BIM精益管理系統與國內外先進管理系統有機整合,引入先進的技術管理體系,以消除施工技術應用階段的無效作業及風險。在施工技術變更過程中,施工管理人員可結合BIM精益管理系統中各相關模塊施工需求,進行關聯碰撞分析,以了解技術變更階段施工風險,并采取對應的施工技術變更風險控制措施,保證施工技術穩定應用。(5)在該公路工程施工技術實施階段,公路施工管理人員以技術質量管理為核心,從公路路基質量、路面平整度等方面,強化施工過程監控,并設置基于BIM的協同施工管理模塊,即在統一的文件模板上,自動填入標準圖簽內容。同時,一次性利用以往公路項目模板,定期進行定制文件更新完善,并以此為依據對內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逐步提升內部施工人員專業水平,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效益有效提升提供依據。
3.3公路工程施工精益管理系統應用要點
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階段,安全管理至關重要。為保證安全管理效果,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人員可在以往事前教育、風險清單等安全管理方式應用的基礎上,利用BIM+地理信息系統安全應急管理方式[6]。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定位,將施工階段的事故圖片、影像等信息及時上報。應急指揮部門可以在BIM精益管理模型中下載相關信息,了解施工事故的起因及經過,同時利用施工技術服務模塊,綜合剖析施工技術應用風險,以保證應急預案的及時制定和有效實施。
4結語
綜上所述,相較于傳統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而言,精益管理更注重對施工全程進行管理控制,其可以從價值生產、資源流動、職責轉換等方面入手,加快整體公路施工系統交付使用速度。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人員可以結合階段施工情況,在項目內融入全方位、全程、全局性的精益施工管理模式,將公路工程施工轉化為一個并行的過程,保證公路工程施工資源的高效利用,提升公路工程施工效益。
參考文獻
[1]劉瑩瑩,劉福利.簡析精益思想在公路橋梁施工管理中的實踐[J].江西建材,2017(11):133.
[2]關世博.精益管理理念在公路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J].智能城市,2018,4(19):116-117.
[3]王曉妍.淺談精益建造理論在建筑施工現場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投資,2017(31):123.
[4]李永平,馬魯.公路工程項目精益化建造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7(21):189-190.
[5]劉鵬.精益建造管理在鐵路站房中的運用[J].工程質量,2017,35(7):49-56.
[6]徐東宇.基于精益化管理思想的建筑企業成本管理的新脈絡[J].中國科技投資,2017(30):111.
作者:邱肇恒 單位:廣西路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