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工程項目勘察設計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項目經立項并通過工可后,隨即進入工程勘察階段,工程勘察是項目設計及施工的基礎和關鍵,直接關系到項目整體的設計方向及施工整體進程,其在項目全壽命周期內具有不可替代的關鍵意義。為了踐行工程建設行業的高質量集約型發展理念,實現工程建筑行業的良性發展,本文從工程勘察、設計方案經濟性比選、設計方案可行性、設計與施工間的聯系及設計評審等方面,詳細闡述了土建項目在勘察及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同時給出了針對性的解決建議,以期為行業相關人員提供新的理念和思路。
1工程勘察、設計階段存在的問題
1.1地質勘察數據的準確性
1)工程地質勘察依靠各種地質勘探技術,以全面、系統地掌握施工區域內的地質構造情況、地形地貌特點及水文條件,為后續的工程設計、地基選型及基坑處治等工作提供原始資料。2)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對項目后續的設計及施工環節的影響均較大,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項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甚至是一個基礎數據的缺失或勘誤,都可能給整個工程帶來災難性后果。例如,某工民建施工項目,結構設計形式為地下2層、地上3層,考慮到設計方案中專門對地下層高進行了明確標示,其層高較一般結構層較大,因此,為了滿足地下結構的凈空要求,需開挖深基坑,且基坑側壁需進行專門的支護。工程地質勘察人員現場勘察后,給出了提高基礎抗浮力標高的建議,雖然從表面上看,該建議相對簡單,但其直接關系到結構基礎整體的穩定性和可靠性;3)本項目原計劃選用回填筏板基礎的方式提高基礎的抗浮性能,回填材料為C20級水泥混凝土,回填厚度為0.7m,如果采納勘察方建議,提高抗浮標高后,其穩定性驗算則不通過,為了保證改進后筏板基礎的抗浮性能,有增加負重和增設抗拔樁兩種解決方案。為了降低施工難度,擬采用增加負重法,當抗浮標高增加1m時,所需負重計算公式如下。Gk/NwkKw式中,Gk為結構自重與額外負重總和,kN;Nwk為浮力值,kN;Kw為基礎穩定系數,通常取1.05。經上式計算,得到對應負重條件下的回填厚度為0.48m。4)綜上,如果地下空間結構的層高超過設計要求時,為滿足建筑結構的特殊功能需求,則必須對基礎進行必要的補強,如果建筑結構使用筏板基礎,則應根據施工現場條件選擇相應的抗浮加固處治措施;但是,本著安全、可靠的基本準則,除非特殊必須要求,建議嚴格按照規范要求設計層高,以避免額外補強帶來的成本及安全風險。
1.2設計對工程造價的決定作用
1)項目超預算在工程建設中最為普遍,造成工程超預算的因素眾多,且通常不是單方面因素影響的結果,首先,在項目工可階段,會編制專業性的概算文件,項目概算是對整個項目投資規模的預估和匡算,因此,概算的合理性直接影響到后續造價規模,如果概算不合理,則極易出現后期超預算的問題。2)項目設計本身費用雖然在總投資中的占比較低,但其直接關系到施工階段的成本,因此,設計施工階段的費用幾乎占據了項目總投資的全部,所以,在項目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落實限額設計,在保證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盡量降低工程造價,提高工程性價比,以實現技術層面的造價控制。3)綜上,在項目全過程中,應始終以匡算的項目概算為基準,遵循安全、可靠、適用、經濟的基本原則,同時兼顧好功能性和觀賞性兩大要點。
1.3設計圖紙質量對工程建設的影響
1)設計范圍的把控問題。考慮到我國的工程設計執行資質范圍許可制度,設計單位在開展工程設計時,必須始終保證在已取得資質的范圍內開展設計工作,因此,設計方在設計前,會將自身資質以外的分項工程交由業主繼續招標委托,常見的分項工程有:深基坑支護、幕墻工程、飾面工程、景觀工程等,由于整個設計過程相對分散,無形中增加了更多影響成本的不確定因素,一旦控制不到位,將出現不同程度的超預算問題,最終影響項目的設計及施工質量。2)設計與工程實際脫離。由于設計人員現場工作經驗不足,積累的設計案例和技術儲備不夠,導致設計方在項目設計時,經常出現設計與工程實際脫離的情形。3)不同設計分項工程間缺乏溝通交流。由于不同分項工程間的溝通對接工作不到位,導致項目無法按期開工,不僅影響了項目進程,而且容易誘發工程超預算問題。
1.4設計與施工的緊密聯系
1)施工圖是項目施工的基礎和藍本,從形式層面分析,施工就是將設計圖紙原狀呈現的過程,因此,設計與施工二者之間的關系緊密,作為工程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均應加深認識。2)設計過程:定期做好不同分項設計方案的會商和相互交底,施工圖設計應立足于工程實際,尤其應重視圖紙的可實施性,同時應重視施工安全和作業便捷性。本文以某工民建續建項目為研究案例,該結構由地下1層和地上6層組成,為了提高新舊建筑之間的連通性,擬續建貫通廊道,具體的續建施工圖見圖1。3)項目施工方針對設計方案提出異議,若嚴格依照施工圖施工,在處治新老基礎底板的防水密封層搭接段時,應在底板下方開挖施工作業面,徹底清理原防水層后,方可處理新的防水層搭接段,工作量較大,耗時較長。此外,老建筑已服役超過15年,防水層已處于高度破損狀態,在施工擾動作用下,極易破壞底板防水密封層,誘發底部滲水病害。最后,經現場專家會議論證,設計方案的可操性不足,極易誘發底板滲漏病害,因此,本著安全、可靠的基本原則,擬取消地下層的連通施工作業。4)在正式施工過程中,設計與施工彼此脫節的問題時有發生,主要表現為構件尺寸設計不合理、施工空間受限等問題,由于施工與設計之間的溝通對接不足,導致部分構件施工尺寸與設計方案存在偏差,進而影響鋼筋骨架布設,直接威脅到結構的承載能力。為了破解二者脫鉤的現實問題,項目的設計、施工、監理及第三方檢測機構應密切接觸,在施工前做好圖紙的技術交底工作,施工人員應準確領會并把握設計人員的意圖,作為設計方,應在現場派駐設計代表,項目負責人應定期到項目現場與施工方對接,同時做好全過程的技術指導工作。
1.5工程建設項目缺乏設計后評價
1)應用功能:對項目運營后的整體效果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定,結合用戶使用評價,確認項目的各項功能是否達到預期設計效果。2)低碳可持續性:建筑結構采光、通風是否達標,施工過程中是否廣泛推廣使用環保材料,施工能耗控制是否有效,是否達到設計預期的節能降耗標準;是否最大程度地控制了各項污染。3)工程經濟性:基于工程建筑全壽命周期內的工程經濟性評價,評價應涵蓋成本、運維費用等關鍵項,不僅應全面統計項目的建安經濟指標,而且要統計不同周期內的運維費用;掌握投資規模同建筑低碳化之間的相關關系。4)投資獲益情況:統計項目在不同周期內的投入產出比,評定投入產出比的實際值與預期值的差距;衡量項目對區域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調整的促進作用。
2工程勘察、設計存在問題的對策
2.1相關單位和人員要提高專業水平
1)同等情況下,優先遴選專業技術優良、工程經驗豐富的勘察設計方。2)項目業主、設計方面、施工方及監理方應強化專業技術學習,積極推廣使用新材料、新工藝,注重工程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力求提高既有的綜合實力水平。
2.2設計工程師要增強責任意識
1)設計方應增強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樹立規格嚴謹的作風;強化對設計方案的理解和把控。2)強化不同分項工程設計人員的相互聯系,優化不同設計組間的配合。3)制定標準化流程,設計人員應深入工程一線,做到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2.3建設單位要細化設計要求
1)項目業主應將項目的功能需求、意圖傾向、建設標準等關鍵信息傳遞給設計人員。2)編制詳實、準確的設計綱要。3)強化工程總投資規模控制能力,提出具體的限額設計執行標準。
2.4推行設計總包制
1)踐行設計總承包制度,確保項目整體設計標準的統一性和通用性。2)盡可能規避分項工程的二次設計情況,爭取在項目施工標發包前出具最終的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圖紙。2.5建立系統的項目后評價體系1)工程建設的政府主管部門應發揮行業監管職能,搭建全面、客觀的項目評價機制,建立健全項目后評定標準,積極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各項評定工作順利開展。2)結合評定結果,明確問題和不足,以問題為導向,分析原因,制定最合理的解決方案,為后續項目積累項目管理經驗。
3結論
在工程建設項目的全過程中,項目勘察和設計階段對整個項目的影響不言而喻,為保證工程建設項目的順利開展,必須清楚地意識到上述兩階段對項目的具體影響,積極分析當前項目勘察及設計階段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問題和不足為導向,創新思維模式,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建立健全管理體制機制,使工程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工作全面走向正規。
參考文獻:
[1]吳子俊,馬祖康,唐禮民,等.關于勘察設計行業存在問題和對策建議的一封信[C]//中國核工業勘察設計協會,1999.
[2]余能彬,吳世超,項娟.勘察設計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遇到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7(2):108-109.
[3]曾強,陳杰,亢會明,等.油氣管道定向鉆穿越勘察設計和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石油工程建設,2012,38(1):29-32.
[4]滕海燕,王麗君.勘察設計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9,33(14):60-61.
[5]廖朝華,王家強,徐邦凱,等.滬寧高速公路擴建工程勘察設計關鍵技術問題及創新對策[J].現代交通技術,2006,3(5):19-24.
作者:葉起行 單位:福建東辰綜合勘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