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改擴建施工技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從我國公路路基改擴建加寬現狀出發,在提出改擴建道路路基加寬施工難點的同時,對公路路基改擴建加寬施工的技術準備、臺階施工、路基填料的選擇以及攤鋪碾壓等施工環節內容進行研究,實踐可知,在公路工程擴建路基加寬施工時,合理選擇施工材料、嚴格控制施工工藝能夠提高加寬路基的質量。
關鍵詞:公路工程;改擴建道路;路基加寬;施工技術
0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較快,汽車使用量逐漸增多,導致交通通行的壓力逐漸增加。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運行的需要,應該對原有無法滿足交通運行的道路路基進行改擴建施工。從目前我國的公路路基改擴建施工的實際情況來分析,還處在初期的應用階段,很多項目都出現了新舊路基結合位置沉降等問題,也出現了一系列的病害,所以在未來發展中還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以更好地提升我國的交通運行質量[1]。
1我國公路路基改擴建加寬現狀
當前我國的公路路基改擴建技術的發展還處在初期階段中,雖然已經有很多項目都逐漸進行改擴建施工,也充分借鑒了很多國際先進經驗,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從實際情況分析可以發現,道路路基在改擴建施工階段,因為很多外部因素的影響而導致了工程的質量出現問題,無論是設計思維方式還是施工技術都存在很多的缺陷。從應用情況分析可以發現,改擴建施工中,舊路基存在很多的問題,施工難度也比較高,施工工藝也非常復雜。很多改擴建項目建設完成之后,經過汽車載荷的作用出現了沉降、裂縫等病害問題,所以需要加強研發和設計,采用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促進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2公路路基改擴建加寬施工難點
舊路基在改擴建施工結束之后,路基尺寸會適當加寬,但是也會在新舊路基連接的位置上出現縱向裂縫的問題,出現損壞。這主要是因為舊路基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已經處于了極為穩定的狀態,而新施工的路基還未經過車輛荷載的作用,必然會出現沉降量不同的情況,也就出現了不均勻沉降的問題。以此為基礎,公路路基會出現多種病害問題,嚴重威脅路面的綜合質量,也會導致車胎的損壞程度加劇,甚至會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從當前的應用實踐分析可以發現,新舊路基連接的位置上出現的不均勻沉降問題非常嚴重,已經成為了改擴建施工的難點,需要加強控制。
3公路路基改擴建加寬施工技術
3.1施工前準備
3.1.1基底處理
公路路基結構部分在進行改擴建加工之前,應該將地基結構部分進行嚴格的控制,必須要將施工區域中的灌木、雜草清理干凈,也不能存在任何污泥和雜質。對于翻漿換填的部分,要整平處理之后再次進行壓實施工,以達到施工條件。對于非軟土路基結構部分,可以直接使用振動壓路機來進行碾壓施工,檢測其壓實度性能,嚴格控制施工質量。不管是否要進行換填施工,都要保證其結構的壓實度要高于同等級公路要求高出1%~2%。
3.1.2挖臺階
某公路項目的改擴建施工中,其坡率為1∶1.5,在施工開始之前要根據施工工藝規范的要求將其挖成臺階結構,從而可以保證新舊路基的結構部分可以更好地交錯布置,同時應該加強該結構部分的質量控制,滿足交通運行的需要。對于臺階寬度的設計要滿足攤鋪與壓實設備的要求,將其設定為2.0m為最佳,在施工中如果存在特殊的情況,可以更具需要來作出適當的調整,但是也不能控制在1m以下,且需要將臺階設定為2%~4%的內傾斜坡[2]。臺階的開挖施工過程中,需要開挖到原路基結構壓實結構部分,由于原路基中的超出寬度填筑施工結構,而超寬部分壓實度無法達到要求,所以應該對原路基實施開挖施工,以消除其存在的裂縫缺陷。
3.1.3路基填料的選擇
路基沉降病害的問題也會受到施工材料的影響。原道路路基已經經過了長期的車輛碾壓處理,所以其也不會出現沉降的問題,壓實性能也比較好。但是要想使擴建之后的路基也能夠達到這一條件確實是非常難的。雖然在施工的過程中選擇使用大噸位的設備來進行碾壓施工,也難免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出現沉降的問題,所以在施工中應該采取措施來嚴格控制路基填料的質量。路基加寬施工的過程中,要充分的考慮到路面施工的具體狀態,也要考慮到成本等因素,選擇最佳的施工材料,且要考慮填筑施工速度等因素,以全面提升工程的質量水平。
3.2施工過程控制
3.2.1控制壓實度
為了可以全面提升加寬路基的斷面壓實質量,需要在填筑施工的過程中就要將加寬路基的尺寸增加30~50cm,并且分布在路基的兩側。在臺階下部填筑施工達到了頂面的高度之后,要保證其臺階與新填筑施工的部分同時進行碾壓施工。在發現了路基加寬部分的寬度低于碾壓寬度尺寸,應該應用超寬填筑的方法,全面的提升路基的壓實度性能。在完成了填筑、碾壓施工之后,就要開始進行削坡處理,以保證斷面結構的質量達到要求,進而能夠避免出現貼坡的問題。
3.2.2分層碾壓
公路路基在改擴建施工的過程中,為了可以全面的提升加寬路基的壓實度性能,根據施工的需要可以采取分層填筑和碾壓施工的方式。在施工階段,路床的各個層間的松鋪厚度應該保證其在30cm以下,且其他的結構部分也應該控制在50cm以下。同時還應該嚴格控制新舊路基連接位置上的含水量參數控制,如果超出規定的要求就應該進行翻曬處理,以降低含水量。然后就是在表層位置上鋪設碎石或者石屑等施工材料,在找平之后可以繼續開始壓實施工[3]。
3.2.3沖擊碾壓
為了可以更好地控制新舊路基出現的不同程度沉降問題和基層結構的壓實度性能。根據施工需要,選擇使用25kJ的沖擊壓路機進行碾壓施工,需要對各個結構部分都進行碾壓施工,至少需要碾壓20遍。此外,路基在填筑施工厚度為1m之后就要使用上述碾壓設備碾壓20遍以上。
3.2.4強夯法
路基加寬部分施工的過程中,根據施工工藝的要求進行碾壓施工,但是一些邊角位置上卻不能進行碾壓施工,這就導致了這些位置上存在有壓實度不足的情況。此時就需要采取強夯法來進行壓實施工,以保證路基結構的穩定性達到要求。強夯法施工能夠有效消除不均勻沉降的問題,還能夠提升路基結構的穩定性,路基承載性能得到提升,而且這種施工方法非常的簡單,具備較高的經濟效益,是當前公路路基改擴建施工中必不可少是施工技術。
3.2.5土工格柵
高速公路施工項目中最為常見的施工材料就是土工合成材料,其對于公路項目的質量存在直接的影響。通常來說,公路路基改擴建施工項目中,加筋是應用最為普遍的施工技術,主要應用的是土工格柵施工材料。該材料的主要組成部分即為聚丙烯等材料,制作完成之后就會形成一定規則的平面網狀抗拉形式,具備非常高的強度,可以滿足交通運行的需要。路基建設中,需要將路基填料直接嵌入到土工格柵結構中,可以更好地消除變形的問題,以全面提升公路項目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4結語
從當前我國的公路路基改擴建施工具體情況分析可以發現,在施工中,極易出現新舊路基連接位置上的不均勻沉降問題,也會出現裂縫等病害問題,給道路行駛安全產生不良的影響,這就需要加強各個施工環節的質量控制,滿足交通運行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夏樹崢,姜景山.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加寬拼接技術綜述[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6(5):123-126.
[2]白合提爾•艾熱提.公路改擴建道路的路基加寬施工技術[J].西部交通科技,2016(4):33-35,42.
[3]王麗敏.高速公路改擴建路基加寬常見病害產生原因及預防措施[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1(5):171-172.
作者:牛雨竹 單位:山西路橋第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