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服裝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以安徽三聯學院為例,面對服裝設計專業高校文理兼收招生而產生的系列問題,具體分析文理兼收生的優勢與劣勢,并提出一些課程體系的設置建議和教學方法的改良方案,希望通過專業課程的教學改良來引導此類生源的學習方向和就業方向。
服裝設計專業文理兼收生源的優勢及劣勢
本文僅以安徽三聯學院為例。安徽三聯學院是一所民辦本科院校,由于受到當前招生難問題的困擾,招生由原本的藝術類生源改為文理兼收,此類生源比起過去的藝術類生源有優勢也有劣勢。
(一)優勢
1.文化課成績較藝術類學生優秀,整體素質較高
在專業理論學習理解和綜合管理方面,這些學生都比較輕松。而藝術類生源普遍存在文化素質相對較差的問題,在專業理論學習及理解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藝術生個性自由,存在普遍難管的現象。
2.態度認真、勤奮好學
文理兼收生源幾乎沒有美術基礎,但由于生源文化素質較高,他們很快就感受到了在藝術系這個大環境下沒有任何美術基礎的壓力之大,所以上課態度認真、勤奮好學,完成的作品往往比藝術類學生的顯得精細。而藝術類生源在高考前大部分都是培訓班學習出來的,繪畫設計受培訓班老師的影響,在學院學習時會對不同的教學風格有抵觸,面對大量專業課作業很多學生會有敷衍了事的態度。
(二)劣勢
1.生源流失狀況比較嚴重
近年,在高考填志愿時出現了一個現象:因為考生擔心想填報的院校專業報滿而脫檔,于是在同一院校填報其他專業(比如服裝設計專業),等待調整專業的機會,這些學生進校后立馬會轉到其他熱門專業,正因為如此,服裝設計專業生源流失比較嚴重,民辦高校辦學難的問題在生源上就體現得非常明顯。服裝設計專業通常由這幾類學生構成:第一類,在高考填志愿時由于對其他專業不喜歡或存在學習畏難情緒而選擇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繪畫專業,對于服裝設計專業往往是被迫選擇,此類學生進校學習時大部分會態度消極或對前景迷茫,導致學習缺乏積極性,一門課放松掉隊結果門門課都掉隊,幾年下來什么也沒學到;第二類,是對服裝設計專業因為不了解而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此類學生在進入學習生活時才發現想像和現實差距很遠,面對大量的專業基礎課學習,沒有美術基礎將給他們帶來很大的打擊;第三類,受家長影響,對服裝設計專業就業前景很擔心,此類學生在部分專業課程學習時會質疑該課程的實用性,對未來的就業心懷恐懼感。
2.課業負擔重與課時有限帶給他們的焦慮
隨著服裝人才市場的需求,服裝設計專業更加重視實踐教學。[1]雖增加了實踐課時,但相對于這些沒有繪畫基礎的學生而言,形勢變得更加嚴峻,在基礎文化課課時不動的情況下,專業課程壓縮提前教學,導致前幾學年普遍存在周課時爆滿,每學期專業課數量增多,很多課程學生只是了解一下就結束了,對于這些沒有繪畫基礎的學生來說,在有限的時間里,基礎專業學習僅僅在認識和了解階段,沒有達到掌握、運用的目的。
課程體系的設置分析及改良方案
服裝設計專業課程是產業課程,強調知識的應用性和實踐性。課程設置以我院為例分為素質文化基礎課程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模塊和實踐模塊。
(一)素質文化基礎模塊
為適應市場需求,本科四年的教學課程基本壓縮到前三學年,增加第四年的實踐模塊。一方面壓縮專業課時,增加專業課程數量,另一方面,國家堅持高等教育完成系統教學,素質文化基礎課程課時歷年來基本沒有變動,每學期專業課程在數量上的增加使空余時間減少,本來就沒有繪畫基礎的學生要花費比藝術類學生更多的時間在補缺補差上,再加上每門專業課為達到教學目的,必須完成相應的作業,盡管教師知道同期學生還要完成其他課程的大量作業,但是每門課程有它學習的必須性,所以學生的壓力非常大。素質文化基礎課程屬于國家統一規定的課程,面對這一現實問題,只能在專業課上壓縮,筆者認為壓縮課程課時要同比壓縮,否則就沒有最大限度的完成人才的專業培養,增加了未來就業的困難。
(二)專業基礎模塊
專業基礎模塊主要是由藝術設計類公共專業基礎課程和服裝設計專業理論基礎課程構成。我院藝術系專業種類眾多,服裝設計專業是其中之一,專業公共基礎課是由繪畫專業老師統一教授,對于不同專業的方向以及本課程對其他課程的教學影響,繪畫專業老師不夠了解,導致專業不同但內容卻基本一致,課程學習效果不明顯,對專業基礎課程的實際發展與應用幫助不大;另一方面,教材市場針對服裝設計專業的教材很難找到,教材內的教學主要流程和作品鑒賞普遍偏美術專業,從而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大綱的編寫上,無法體現服裝設計專業各科目教學的特殊性和方向性,導致現有教材對于本專業教學幫助有限,與專業和自身水平無法掛鉤,給教學帶來困難,教學的目的和結果相差甚遠[2]。對于沒有任何美術基礎的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成效無疑是整個專業學習的敲門磚,也是未來就業方向的決定性因素,在教學中應盡可能讓每門課程發揮最大的教學效果。專業基礎課授課教師在開課之前與本專業教師之間應做好溝通工作,針對服裝設計專業加強實用板塊教學,例如,素描課教學應符合服裝設計專業的特色,為后期圖案和服裝畫技法等專業課程做鋪墊,重點應放在人物線描速寫,在速寫能力有限的現狀下,以課下臨摹及課堂寫生的方式交替教學,避免只是臨摹石膏這種成效低、見效慢的教學模式;水粉課短時間內很難見效,教授時應增加鑒賞作品環節,理解各類作品的創意思路及手法表現,不拘泥繪畫材料,多用臨摹作品的方式,鼓勵學生發現不同材料的不同表達方式,增加繪畫興趣和理解色彩的不同表現方式及使用范圍。
(三)專業模塊
服裝設計專業是理論結合實踐的教育形式,注重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流程方式為:服裝款式設計→服裝結構設計→服裝工藝設計,包括服裝CAD、服裝設計、服裝工藝、立體裁剪、工藝制版、男女裝結構等課程,課程之間缺乏貫穿運用,大部分停留在課本要求的內容上,實踐運用機會有限,教學模式傳統,往往只能接觸到基本操作方法,個人設計行為甚少,與市場很難掛鉤。針對這一現狀,課程與課程之間應加強溝通與連貫性,活用每門專業課的實踐課時,同時期的不同課程共同協商,設計完成一個作品的整個流水線,最大限度縮短課程實踐的脫節部分,加大學生的緊迫感,增強其自信心,從設計到展出,要有計劃地實施,并要求整個流程全體學生參與,作品由動態展出為結束課程。
(四)實踐模塊
畢業實習歷年來基本安排在服裝廠實習,實踐操作,而在這個階段,部分學生鑒于自身的能力,對于未來的就業盲從于父母的決定,在實習的過程中出現學生流失另找實習單位的情況,或消極對待實習期。服裝市場對于設計師的要求是優先選擇各大著名服裝院校,面對內地很多服裝廠接單子制作、設計師崗位需求甚少的狀況,與我院服裝專業畢業生對口的崗位有設計助理、質檢、服裝外貿工作、服裝店面設計、服裝銷售主管、服裝導購店長、服飾品設計、首飾設計等,在設計、制作、管理、營銷的流程上,服裝設計專業與其他藝術設計專業類似,應是一專多能,在實習之前結合學生的個人能力與未來想從事的專業最大限度聯系起來,發揮自身特色,讓實習起到真正的就業指導作用[3]。
結語
目前,針對文理兼收的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在入學初期就要做好各門專業課程介紹和專業興趣培養工作,因為大部分學生是帶著興趣選擇服裝設計專業,所以在介紹各課程的同時,要用發展的眼光和同學們討論各課程在未來就業時可以從事的職業范圍,學好各課程可以通過哪些渠道幫助他們完成理想,不要給學生太重的思想負擔,師生之間展開真誠的對話,根據他們的優勢和劣勢,主動發掘每位學生的特色和能力,爭取每位學生了解各自的就業興趣和所需熟悉操作的課程,引導并使學生在學習時樹立明確的方向性,少走彎路,培養適應市場的專業人才。(本文作者:黃萍 單位:安徽三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