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婦科腹腔鏡手術快速康復理念效果觀察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復理念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隨機數字表法納本單位2018年9月—2019年11月間76例行腹腔鏡手術的婦科患者作研究對象并分組,取其中38例作對照組,圍術期施行常規護理模式;另38例作試驗組,圍術期施行快速康復理念護理。比較兩組觀察指標差異。結果試驗組術后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5.26%)低于對照組(18.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前SF-36中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軀體疼痛及社會功能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上述各項SF-36評分因子得分均高于對照組,且各自組內對比,均干預后分值水平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中,實施快速康復理念臨床可行。
【關鍵詞】快速康復理念;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術后恢復;生活質量
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下,各類腔鏡設備的研發使手術治療走向微創領域。而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令其臨床應用率與涉及科室變得廣泛。婦科手術引進腹腔鏡,因該技術清晰的手術視野及便捷操作性,微創下有助于術中出血量降低,患者術后疼痛減輕,術后恢復效能提升,臨床醫患滿意度高[1-2]。但從另一角度而言,即使微創技術發展至今已較為成熟,但手術畢竟屬于有創性治療手段,仍舊無法完全避免術后疼痛應激及各類并發癥的發生[3]。對此,開展積極有效的圍術期護理干預仍舊有其實際價值。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加之臨床相關文獻指導[4-5],提出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中施行快速康復理念護理,并納入本單位76例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作研究對象,將本次研究全部內容整理后作如下論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納本單位2018年9月—2019年11月間76例行腹腔鏡手術的婦科患者作研究對象并分組,取其中38例作對照組,圍術期施行常規護理模式,組內年齡23~61歲,平均年齡(37.15±4.42)歲,疾病類型:子宮肌瘤16例,卵巢腫瘤22例;另38例作試驗組,圍術期施行快速康復理念護理,組內年齡24~60歲,平均年齡(36.47±4.36)歲,疾病類型:子宮肌瘤16例,卵巢腫瘤22例。研究上報本院倫理委員會,獲批準同意;以上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確診疾病并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②明確本研究內容并自愿被納入組,簽署同意書;③手術耐受可。(2)排除標準:①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類疾病;②手術禁忌癥;③合并嚴重臟器功能障礙;④嚴重全身感染。
1.2方法
對照組施行常規護理,即常規心理干預、疾病宣教、飲食干預、生命體征監測等。試驗組立足于對照組護理原則,施行快速康復理念護理,具體內容見下。(1)術前護理:①術前宣教:采用口頭、文字、圖片等形式,對ERAS護理整體內容進行詳細介紹,緩解患者術前焦慮、緊張情緒,提高患者依從性,有助后續護理工作開展。②術前評估:營養狀態評估;貧血者術前予鐵劑糾正貧血;使用護理風險評估量表對患者進行評估,采取針對性護理對策,保障患者安全,靜脈血栓高風險患者術前建議穿抗血栓彈力襪;開展腹腔鏡操、踝泵運動等適應性訓練。③腸道準備:術前晚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術前晚21時口服10%葡萄糖溶液1000mL,術前禁食8小時,禁飲4小時,術日晨予以5%葡萄糖溶液500mL靜脈滴注。④皮膚準備:術前備皮(重點清潔臍窩)操作應輕柔,避免皮膚損傷。⑤鎮靜藥物使用:為保證患者充分睡眠,術前晚21時口服地西泮5mg。(2)術后護理:①疼痛管理:遵醫囑用藥,評估藥效及不良反應,減輕術后疼痛。②預防靜脈血栓:對VIE高風險患者術后穿著彈力襪和(或)使用間隙性充氣壓縮泵,指導踝泵運動,鼓勵早期下床活動,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療;合理安排補液順序,鼓勵少量多次飲水;每班評估下肢。③腸功能恢復:嚴格控制術后輸液規格,術后2h患者意識清醒無嘔吐可進少許水約20mL,術后第1天起每日咀嚼口香糖6~8次,每次咀嚼5~10分鐘,每次2顆;術后4h進食半流質;術后一日繼續咀嚼口香糖及口服四磨湯,腸道排氣后可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避免油膩;排便后可予正常飲食。④活動指導:術后2h患者無不適床頭抬高30°,適當翻身活動,術后4小時協助患者床邊坐起1~2min,術后一日晨協助床邊站立1~2min,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逐漸增加活動量。⑤導管護理:固定導管并確保引流通暢與有效引流,觀察引流液及尿液的色、質、量,帶管活動指導。⑥隨訪:出院后2~3天建立電話隨訪,定期收集患者院外康復信息并科學指導。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術后恢復時間及并發癥情況。(1)術后恢復時間:患者生命體征恢復正常范圍,且可自行下地活動。(2)并發癥:感染、腹膜下氣腫、皮下氣腫、血管損傷。(3)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SF-36)[6]評估患者生命質量情況,涉及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軀體疼痛及社會功能,量表評分越高提示患者生命質量越優。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術后恢復時間對比
試驗組術后恢復時間(24.24±4.13)h,短于對照組的(36.48±6.27)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050,P=0.001<0.05)。
2.2兩組術后并發癥對比
見表1,試驗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5.26%)低于對照組(18.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
見表2,兩組干預前SF-36中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軀體疼痛及社會功能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上述各項SF-36評分因子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各自組內對比,均干預后分值水平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婦科腹腔鏡手術較之既往開放性手術,具備術中創口小、術中出血量少、臨床操作便捷、手術時間短、患者術后更易恢復等優勢,被臨床廣泛運用。現階段,微創手術已逐漸取代開放性手術,成為臨床首推手術治療理念[7]。婦科腹腔鏡手術雖極大程度降低手術創傷性,但微創手術仍屬有創治療手段,因此術后并發癥及疼痛情況無法避免[8],故展開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干預有其現實意義。本次研究,試驗組術后恢復時間、并發癥發生率、SF-36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究其原因,快速康復護理理念系基于患者圍術期各階段醫療護理需求特征而展開的具有針對性的高效護理手段,能夠對圍術期常見不良現象,諸如患者手術前期不良心理問題、術中手術操作規范性問題、術后鎮痛干預落實問題等進行針對性護理[9]。術前宣教及溝通幫助臨床掌握患者真實需求與狀態,進而予以相應措施滿足患者諸如心理建設等隱性需求,有助后續治療[10]。術前縮短禁食禁水要求,同樣可保障正常胃排空;而補充碳水化合物,可促進患者機體胰島素釋放,有利于患者手術耐受性提升[11]。不予腸道準備可有效避免患者術前負性心理壓力及低血糖等風險,提升治療滿意度。術中注意保溫防感染、術后科學的早期鎮痛、早期康復訓練、機體活動等,均有助于患者縮短康復周期,同時避免壓瘡、下肢靜脈血栓等長期臥床風險的發生,臨床應用有其優勢[12-13]。快速康復護理理念有助患者圍術期總體護理質量提升,優化患者術后生活質量,避免手術發生風險,提升手術安全性,進而加快患者康復進程,縮短患者治療時間,有利于提升臨床護理滿意度,釋放緊張醫療資源,發揮醫院更大醫療價值。綜上,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中,實施快速康復理念臨床可行。
作者:李秀芹 喬成平 單位:南京市婦幼保健院腔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