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婦產科手術室護理價值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評價手術室舒適護理結合風險護理在婦產科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入選對象為醫院婦產科收治的手術治療的79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原則分為對照組35例、觀察組44例,前者接受常規護理,后者接受手術室舒適護理結合風險護理,比較不同護理方式應用后的效果。結果: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焦慮、抑郁評分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水平低于觀察組(P<0.05),基礎護理、安全管理、無菌情況、物品管理以及護理記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婦產科手術室應用舒適護理結合風險護理,可維持患者穩定血壓心率,減少不良反應發生,護理實施價值顯著。
關鍵詞:手術室舒適護理;風險護理;婦產科;手術室護理
手術本身就是一種高風險的應激刺激,若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便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時導致醫療糾紛[1]。婦產科收治的患者為醫院的一類特殊人群,這類患者多承受著手術或分娩痛苦,加強手術室護理護理干預,對于保證這類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積極意義。本次研究對象,婦產科手術室中實施舒適護理干預,具體效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醫院從2017年9月到2019年1月婦產科需手術治療的79例患者。納入標準:均為需實施手術治療的婦科疾病患者;研究對象無手術禁忌癥;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不能積極配合手術治療;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合并嚴重心肝腎疾病者。根據隨機數字原則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年齡為20-74歲,平均年齡為(47.0±7.9)歲,手術類型:微創手術5例,開腹手術4例,剖宮產手術7例,宮外孕5例,子宮肌瘤8例,卵巢囊腫6例;觀察組44例,年齡為21-76歲,平均年齡為(47.2±8.0)歲,手術類型:微創手術6例,開腹手術5例,剖宮產手術8例,宮外孕7例,子宮肌瘤5例,卵巢囊腫6例。不同組別基線資料無差異(P>0.05),可展開分析。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術前定期監測患者的血壓、心率、體溫以及脈搏等基本生命體征,輔助患者進行實驗室檢查,保證術前身體各項指標符合手術要求;術前排空胃腸,并鼓勵患者多喝水,但不能過度飲水,避免膀胱過度充盈;術前檢查術區,并進行常規消毒備皮,準備手術所需的器械,術中護理人員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觀察組則接受手術室舒適護理結合風險護理,具體內容為:①舒適的心理護理。手術室護理人員耐心對患者介紹手術環境、操作醫生,消除患者的焦慮恐懼,護理人員多與患者交流,了解其需求并盡量滿足,治愈其心理問題,讓患者感覺到心理舒適。②舒適術中護理:護理人員將患者送到手術室,并通過握著患者雙手、微笑等肢體語言安撫患者情緒,實施麻醉前,護理人員可先講解麻醉方式、必要性以及需注意問題、可能會發生不良反應,準備飲用水、紗布濕潤患者口唇,將棉墊放于護理人員肢體支撐處,防止肢體壓瘡,并按摩血液循環差的部位。③舒適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進行訪視,告知患者手術結果,指導患者如何調整體位,下床時活動輕柔緩慢,保持切口放松避免裂開出血,術后觀察患者基本生命體征以及引流是否順暢。④疼痛護理:手術以及麻醉蘇醒后,患者會有強烈的痛感,護理人員可讓患者服用鎮痛藥物,減輕術后疼痛,指導深呼吸緩解疼痛。⑤風險護理:風險護理貫穿舒適護理始終,組建風險護理管理小組,小組成員為骨干護理人員,包括護士長、責任護理組長。1)小組成立后,確定具體的細則,劃分各自的職責。每周組織一次小組交流會,分析總結上周工作中的不良事件以及相應的處理措施,提高護理人員的知曉率,便于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工作質量。2)定期開展培訓工作,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學歷水平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低年資護理人員主要側重于培訓基礎技能,高年資護理人員則需滿足更高要求,側重于培訓其急救知識處理技能水平。3)實施前瞻性護理管理。規范護理流程,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分析重點崗位的人力環境,提出預防性措施,建立護理缺陷評估表,及時上報護理缺陷、錯誤,針對護理缺陷及時通報,總結經驗教訓并整改。同時不定期抽查不同崗位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并對護理工作質量進行評估。
1.3觀察指標
①記錄分析護理干預前后的焦慮、抑郁評分。以焦慮自評量表(SAS)[2]、抑郁自評量表(SDS)量表為依據:SAS包括疼痛、乏力、睡眠、不幸預感共20個因子,SDS包括體重、睡眠、并發癥困擾等20個因子,依據癥狀嚴重程度對應評分1-4分,評分高,則焦慮抑郁嚴重;反之則輕微。②兩組護理前后舒張、收縮壓、心率水平變化對比。③對比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根據手術室的護理服務規定,制定詳細的手術室護理質量考核表,共對5個方面進行考核評價(安全管理、物品管理、無菌管理、護理記錄、基礎護理),每項滿分100分。
1.4統計學分析
予以=SPSS20.0工具本文數據分析,組間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護理前、且低于護理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前后的的血壓、心率水平對比
兩組護理前后的血壓、心率水平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兩組護理質量評價
觀察組基礎護理、安全管理、無菌情況、物品管理以及護理記錄評分少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3:
3討論
婦產科多收治女性患者,相較于男性,女性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因此在面對疾病、手術、分娩時,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煩躁的情緒,影響疾病的治療以及患者身體健康的恢復。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醫療模式的進步發展,人們對健康要求不僅僅是希望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還希望獲得高品質的護理服務。基于此,再加上臨床護理模式的改善發展,臨床提出新型護理模式舒適護理。該護理模式強調維持患者身心愉悅舒適,改善患者癥狀,促患者病情康復。舒適護理日益受到臨床的重視,因其具有整體性、創新性、有效性的特點,逐漸被臨床廣泛應用。婦產科手術護理實施中,采用舒適護理模式,可有效緩解患者對手術的焦慮恐懼,從心理層面主動性接受手術治療,減輕其應激反應,促手術工作順利有利于患者術后身體健康的早日恢復[4]。本研究表明,觀察組護理實施后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舒適護理實施更強調滿足患者的身體與心理雙重舒適,因此可在穩定患者基本血壓、心率水平同時,改善患者焦慮、抑郁負面情緒,對于保證手術順利以及患者生命健康具有積極意義。此外臨床還強調,針對婦產科護理,還應強調保證護理安全。手術室是醫院的重要科室,是救治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場所,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大、相應的承擔的風險高,其工作質量直接影響著手術實施效果以及患者生命健康,任何步驟過程的疏忽,均會導致不可彌補的傷害。為了將護理風險事件的消極處理,轉變為積極預防,國外最先提出風險護理這一理念。風險護理是保證護理質量的重要內容,是通過對醫護人員以及患者可能會產生風險進行預見性分析,規范護理人員的操作行為,保證患者的生命健康及護理質量。手術管理者嚴格把控手術護理方面的操作,預見性評估手術以及護理工作中可能會出現的危險以及不安全事件,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可降低術中風險發生率。研究表明,觀察組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風險護理開展應用,可預見性采取護理措施,不定期抽查護理工作,監督護理工作質量,減少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進一步提高整體護理質量水平。綜上所述,婦產科手術室開展舒適護理結合風險護理,可實現患者身心舒適,并提高護理質量,實施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林紅.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6,19(1):126-129.
[2]李暉,金丹,喬方,等.焦慮自評量表評分與64排計算機斷層掃描冠狀動脈顯像成功率關系的研究[C]//中國轉化醫學和整合醫學研討會.2015.
[3]陶霞,溫宏武,李雪迎,等.宮頸癌住院患者10年臨床特點變化及篩查作用探討[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6,32(2):106-109.
[4]徐鳳霞.舒適護理在婦產科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藥,2017,30(6):1403-1405.
作者:馬姣姣 單位:鄭州大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