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婦產科醫務工作者心理健康調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調查宜昌地區在職在崗婦產科醫務人員心理健康及職業倦怠情況,為推動基層醫院的健康快速發展提出對策和建議。方法:采用問卷調查形式對宜昌地區289名婦產科醫務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進行調查,通過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調查人群中有輕、中、高度倦怠分別占33.9%、21.4%、9.0%;最突出的心理問題是強迫癥狀,其次是抑郁癥狀和人際關系敏感癥狀;文化程度、輪值夜班次數、每周工作天數及職業倦怠程度是影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P<0.05)。結論:關注婦產科醫護人員的工作狀況、思想動態,及時做好干預工作。
[關鍵詞]職業倦怠;心理健康;醫務人員;宜昌市
1資料與方法
1.1調查對
以宜昌地區各級醫院婦產科醫務工作者為觀察對象,排除在工作前已有明確身體及心理方面疾病者。發放問卷350份,回收有效問卷289份,有效回收率82.5%。調查的醫院基本覆蓋全宜昌地區醫院,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1.2調查方法
1.2.1一般調查問卷
采用網頁形式發放問卷,由被調查者獨立完成。
1.2.2工作倦怠調查問卷使用國內修訂
Maslach職業倦怠調查-通用版(MBI-GS)[3],在國內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4],以職業倦怠的形式測量與工作相關的壓力。問卷采用7點計分法,評價情緒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低落感三個方面。目前關于倦怠的診斷缺乏統一的判斷標準,因此,本研究在采用MBI-GS量表(中文版)的判定標準的基礎上,參考李永鑫等[5]劃分職業倦怠程度的方法。即對被調查者在職業倦怠的情緒枯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下3個因素上的分值進行排序,計算出各因素得分排序上三分之一處的數值作為職業倦怠程度的臨界值,將倦怠程度進一步分為零倦怠(3個分量表得分都低于臨界值)、輕度倦怠(在倦怠問卷的某一因素上的得分高于臨界值)、中度倦怠(任意2個因素得分高于臨界值)和高度倦怠(3個因素得分均高于臨界值)。
1.2.3癥狀自評量表(SCL-90)
自評量表是目前應用范圍最廣泛的心理健康水平測量工具。量表主要包含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敵對、焦慮、偏執、恐懼、精神病性及其他10個因子,共有90個條目,分別反映10個方面的心理癥狀情況,進而能反映個體或某一群體的心身健康問題[6]。采取5點計分法,得分越大,提示該項目對應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1.2.4實施及統計方法調查
通過網絡問卷形式發送給宜昌各個醫院婦產科,以自愿和匿名參與調查。將收集數據導出EXCEL數據庫,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情況
本次研究調查289位醫務工作者,性別樣本差別大,不具統計學意義。統計年齡、單位、職稱、職務、婚姻情況、收入等。
2.2職業倦怠情況
統計四種不同的倦怠水平,零倦怠、輕度倦怠、中度倦怠和高度倦怠分別為35.6%、33.9%、21.4%、9%。以中高度職業倦怠診斷為倦怠,占30.4%,婦產科醫務工作者的職業倦怠很明顯,主要表現在情緒衰竭、成就感低落。
2.3心理健康情況
根據SCL-90評定標準,按全國常模結果,總分超過160分,或陽性項目數超過43項。或任一因子分超過2分,可考慮篩選陽性。據統計,陽性癥狀有168人(58.1%),陰性121人(41.9%)。各因子的陽性人數,以強迫癥狀因子(48.1%)最高;其次是抑郁因子、人際關系敏感,分別占35.9%、33.5%;最少出現恐怖因子(14.5%)和精神病性因子(17.9%)。采用單樣本t檢驗對本研究調查對象SCL-90各因子得分和總分與全國常模比較,結果顯示調查對象的SCL-90各因子得分和總分與全國常模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婦產科醫務人員主要癥狀分別為強迫癥狀、抑郁、人際關系敏感,其心理健康狀態不樂觀。
2.4心理健康影響因素分析
對不同特征人群的心理健康情況進行比較,不同學歷、每月值班次數、每周工作時間的臨床醫師心理健康有差異,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體育鍛煉、患病情況、睡眠情況、職業倦怠等生活方式方面的心理健康也存在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以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8個因素為自變量(學歷、每周工作時間、每月值班次數、醫患關系、患慢性病、體育鍛煉、睡眠質量、職業倦怠),運用二元Logistics回歸分析。最終有5個變量(不同學歷、每周工作時間、患慢性病、睡眠質量、職業倦怠)進入回歸方程,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即學歷越高、每周工作時間越長、患慢性病、睡眠差、中高度職業倦怠者更易發生心理健康問題。
3討論
隨著公眾對醫療服務的需要及質量要求的提高,醫務人員所承擔的心理負擔和壓力越來越大,極易產生倦怠及心理問題。婦產科醫務工作者職業倦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婦產科工作風險大,是兼內外科一體科室,在快節奏、高要求的環境中需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技術服務。這些工作充滿不確定性因素,讓醫務人員倍感職業壓力。(2)醫患關系緊張,婦產科患者為女性,溝通不暢及對疾病治療結果與期望值的差距,引起的糾紛不僅降低醫務人員成就感,而且承受的精神壓力也很大。(3)工作滿意度欠佳,培養周期長、醫學技能難、薪酬以及編制受限等。(4)職業發展壓力大,醫院要求越來越高,出臺形式多樣考核管理制度[7]。本研究結果顯示婦產科醫務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與職業倦怠之間存在顯著相關,而醫院級別、個人生活方式、睡眠情況、患病情況、職業倦怠是影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其主要癥狀為強迫癥狀、抑郁、人際關系敏感,這表明可以通過以下幾點改善醫務工作者的職業倦怠及心理問題。(1)注重對年輕醫師職業成就感培養,開設與臨床緊密相關的業務學習,提供各種增強專業水平的培訓;(2)為臨床醫師職稱晉升提供便利,減少不必要的會議,注重臨床,減少文書工作,提高福利待遇;(3)醫院開展心理輔導及素質拓展,適當組織活動培養及提高綜合素質能力,增強自我調控能力,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艷 許倩 余璐 單位:三峽大學人民醫院 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