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子商務下農產品網絡營銷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經濟發展迅速,各行各業都在追求“互聯網+”,就連蘇寧公司這樣的零售巨頭也開始發展電子商務經濟,推出O2O模式,建立了蘇寧易購這樣的云商平臺。在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背景下,農產品網絡營銷正逐漸成為農產品售賣的主要方式,農產品網絡營銷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規模,但是仍存在問題。文章對電子商務經濟的特點以及電子商務經濟背景下農產品網絡營銷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就如何做好農產品網絡營銷提出若干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務;農產品;網絡營銷
1電子商務經濟的特點
1.1普遍性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近年來剛剛興起的前所未有的商品交易方式,將商品生產者、流通者和購買者緊密聯系在一起,創造出了網絡經濟、數字化生存的新模式。經過近幾年的發展,電子商務已經極具規模,幾乎家家都用,人人皆知,變得十分普遍。
1.2方便性
電子商務背景下,人們的商品交換不再受到空間的限制,無論商品在什么地方,下單以后通過快遞運送都能很快送達。另外,交換也變得十分簡單,只要有網絡設備,足不出戶就能夠下單購買。網銀、支付寶等產品的使用使得商品支付、信息查詢等變得十分簡單,極大提高了企業和商家的服務質量。
1.3整體性
電子商務經濟已經發展成為較為規范的商品交易模式,已經把人工操作和電子信息處理結合成一個整體,極大提高了經濟社會的運轉效率,也提高了系統運行的嚴密性。
1.4安全性
安全性是任何商品交易的前提條件,也是商品交換各方最為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現如今,各大電子商務平臺以及網銀、支付寶等支付產品給用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加密、安全管理、控制、防火墻、簽名等保障機制,極大提高了電子商務經濟的安全性。
1.5協調性
商品交換本身就是一種交易各方協調的過程,電子商務經濟的銀行、配送中心、通信部門、技術服務等各方的協調運作模式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
1.6集成性
電子商務依托于計算機和手機網絡,對電子商務交易活動的各種軟件和硬件功能實現了高度的集成,高度的集成性更是進一步加快了商品流通的速度,提高了社會運轉效率。
2電子商務經濟下農產品網絡營銷存在的問題
2.1農村基礎設施相對落后
首先,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農村的互聯網設施已經發展得比較完善,但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寬帶網絡和4G網絡還沒有完全覆蓋,這些地區一般集中在我國的中西部。其次,我國各地的農業信息資源并不能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農民互聯網知識相對來說較為落后,各類農產品信息收集難度對于農民朋友來說是比較高的,農村信息相對于城市較為滯后。再次,各個地方的農業信息網站數量較少,農民信息平臺的數量和質量遠遠滿足不了農民的發展需求。最后,目前我國農民很多還處于低收入水平,生活拮據,有些農民不舍得做出網絡支出。
2.2農村電子商務經濟欠發達
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民朋友文化水平和程度都不深,對互聯網經濟的認識和應用有限,農村中的網民和網購者多是學生或有文化的年輕人群,這部分人通常又不從事農業活動,造成農村電子商務經濟的欠發達。來自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2009年中國農村互聯網發展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城鎮線上購物占比為31.7%,而農村這一數字僅為17.6%。農村電子商務經濟欠發達的問題嚴重制約了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發展。
2.3農產品自身制約性
首先,我國農業生產的特點是產業分散,且個體規模不大,即使總量很大,但仍難以產生規模化效應,因此農產品生產很難規范化,也很難形成自己的品牌。其次,一些農產品對保鮮和運輸條件要求較高,要求把控好流通時間,比如草莓等新鮮水果。
2.4農村物流配送體系較為落后
農產品網絡營銷活動主要通過互聯網實現,客戶在網上下單并付款以后需要供應商或企業進行物流配送,需要配送隊伍把握好送貨時間和運輸方式,保證產品質量。而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并沒有形成產業集群化,大多數都沒有完善的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缺乏完善的物流配送機制,專業水平落后,大型車輛數量較少,不利于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發展。
2.5農產品缺乏標準化體系
農產品要想提高價格,要想能夠暢銷,必須走品牌化戰略或者說標準化戰略,使用統一的包裝和標準生產。但由于我國大多數的農產品網絡營銷經營者大多數是個體經營,缺少標準化體系,難以做到標準化生產。
2.6網絡營銷法律體系不夠健全
電子商務經濟下的網絡營銷主要在虛擬環境下進行,交易過程中需要足夠的安全保障,光交易規則和機制還不夠,還需要有一定的法律作為保障。但是放眼全局來看,我國在這方面的法律數量十分有限,監管體系也不夠健全。并且網絡營銷也沒有足夠的優惠政策,企業和農戶從事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積極性明顯不足。
3電子商務經濟背景下農產品網絡營銷對策
3.1給國家的建議
首先,建立健全農產品網絡營銷法律體系,使農產品網絡交易有“法”可依,保障農產品網絡營銷的健康發展。其次,建立健全完善的農產品網絡營銷監督和管理機制,成立專門的部門處理農產品網絡營銷問題和事件。最后,加大對農村農產品網絡營銷的鼓勵力度,實施農產品網絡營銷補貼優惠政策,為農村發展和農產品網絡營銷提供政策支持。
3.2給地方政府的建議
首先,鼓勵農村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發展,大力推廣先進的網絡知識,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的鼓勵和補助政策。其次,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可以通過修建公路,幫助建立合作社辦公室等幫助農業發展,為農產品網絡營銷等產業發展提供足夠的服務。最后,幫助農村健全網絡設施,加大互聯網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農民朋友對互聯網經濟、電子商務經濟、網絡營銷等的認識。
3.3給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議
首先,平臺方面要充分考慮到農產品網絡營銷的價值,給予農產品網絡營銷有力的支持。其次,要充分考慮農民朋友對互聯網經濟知識的匱乏和認識的不足,降低準入門檻,建立有利于農產品網絡營銷運行的規則和機制。最后,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專門為這部分人員提供幫助,促進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發展,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
3.4給農產品供應商(農民)的建議
首先,廣大農民朋友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多讀書,接觸新鮮信息,不斷豐富自身的互聯網營銷知識水平。其次,通過招商引資、合作和統一種植作物等形式建立農村農產品生產營銷合作社,形成農產品的網絡營銷、物流配送的農村集成化產業集群。最后,走標準化品牌戰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使用統一的包裝等標準。
4結論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經濟能夠大大促進商品流通,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商品交易的速度。農民朋友也要順應時展的潮流,努力發展農產品網絡營銷,國家和平臺也要為農產品提供一定的幫助。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農產品網絡營銷已經初具規模,但仍然存在廣闊的發展空間,筆者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農產品網絡營銷將會成為農產品流通銷售的最主要方式。
參考文獻:
[1]李劍.電子商務經濟下農產品網絡營銷問題研究[J].農業經濟,2018(11):120-122.
[2]劉美辰,張靜玉.移動電子商務視角下川康革命老區農產品網絡營銷策略探析———以石棉縣黃果柑為例[J].投資與創業,2018(11):237-238.
[3]嚴敏.“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策略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24):329-330.
[4]張新敏.電子商務時代我國農產品營銷模式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3).
作者:蘇媛 單位:云浮市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