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重癥醫學科氣壓治療儀護理療效評價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評價氣壓治療儀護理在重癥醫學科患者中的療效。方法本研究選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間新鄉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的重癥醫學科患者80例,按護理內容差異進行分組。對照組患者僅開展常規護理,實驗組除常規護理還接受氣壓治療儀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股靜脈血液流速變化與預防血栓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股靜脈血液流速顯著大于對照組,預防血栓的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氣壓治療儀護理能有效提升重癥醫學科患者滿意度,改善患者病情,臨床價值顯著。
關鍵詞:氣壓治療儀;重癥醫學科患者;護理療效
重癥醫學科主要承擔危急重癥患者救治工作。重癥醫學科患者大多長期臥床接受治療,容易出現血管損傷、血液高度凝集等情況,從而加劇患者發生深靜脈血栓的風險[1]。有研究證明:對重癥醫學科患者開展合理科學的護理措施預防深靜脈血栓能夠顯著提升治療效果。氣壓治療儀是近年來臨床使用的新型治療儀器,通過產生不同壓力氣流對局部進行擠壓按摩治療。本文研究氣壓治療儀護理在重癥醫學科患者治療中的價值,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間在新鄉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的80例重癥醫學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護理方式不同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實驗組患者年齡19~68歲,平均年齡(43.5±11.3)歲,其中重癥胰腺炎患者6例、腦卒中偏癱患者12例、腎功能衰竭患者10例、呼吸衰竭呼吸機使用患者10例、其他疾病類型患者2例。對照組患者年齡19~68歲,平均年齡(43.5±9.8)歲,其中重癥胰腺炎患者4例、腦卒中偏癱患者12例、腎功能衰竭患者12例、呼吸衰竭呼吸機使用患者8例、其他疾病類型患者4例。兩組基礎資料對比,均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納入標準:①本研究所涉及的患者均存在高危因素;②所有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好;③本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④所有納入患者均簽訂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肺水腫、心律不齊者;②存在急性炎癥性皮膚疾病、深部血栓靜脈炎等疾病者;③生命垂危、預計48h內可能死亡者;同時接受抗凝藥物治療者。
1.2方法
兩組患者藥物治療內容一致。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①肢體護理。抬高患者肢體,確保按摩順利開展的同時保證患者處于舒適的姿態。每隔2h協助患者調整姿勢。護理人員按專業醫師要求開展患者下肢按摩工作,控制患者關節運動[2]。②心理護理。因環境變化與疾病折磨,重癥醫學科患者往往產生焦慮、恐懼等多種不良情緒,影響治療效果。醫護人員要積極與患者交流,解答患者疑問,開展心理疏導,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保證治療順利進行[3]。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氣壓治療儀護理。使用KENDALL壓力抗血栓泵。操作內容如下:通電,連接氣管插頭與主機器,抬高患者下肢,套上空氣壓力套筒,拉至大腿最上方。用四個Y型連接管連接在氣管插頭上,調整好壓力、時間等參數。每加壓一分鐘安排患者休息10秒左右。壓力在40~55mmHg之間,加壓、釋放壓力不斷反復,每天操作兩次,每次半小時[4]。治療中密切關注患者身體指標與儀器變化,一旦出現異常現象立即調整。護理措施:首先,護理人員應該指導患者抬高患肢,至少高于心臟水平線,然后才可以采取溶栓治療措施,這樣對促進患者血壓回流具有積極影響,能夠有效緩解水腫情況。其次,護理人員需要針對患者實施適量的心理疏導,密切觀察患者心理狀態,避免患者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從而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護理人員需要在治療期間給予患者充分的安慰、鼓勵和支持,幫助患者掌握自身疾病的具體情況,對其詳細講解治療措施、預后效果等相關內容,保證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再次,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幫助患者改善下肢運動功能。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要給予患者營養支持,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堅持低脂、低糖,保證營養均衡。最后,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實施下肢靜脈穿刺,在操作過程中避免在同一位置穿刺。同時要給予患者預后指導,包括采取按摩、適量運動的方式對患者的下肢周徑水腫情況進行檢查。
1.3觀察指標
護理滿意度:擬定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了解患者對護理內容、護理手段等方面的看法,包括滿意、較滿意、不滿意。股靜脈血液流速:護理后利用超聲技術進行股靜脈血流峰速度與平均速度的檢測。預防血栓效果:效果分成顯效、有效與無效。下肢未出現疼痛感且對稱,無腫脹代表顯效;下肢一側出現輕微疼痛感為有效;痛感劇烈,腫脹明顯為無效。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4.0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sx±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5.0%)顯著高于對照組(65.0%),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股靜脈血液流速
實驗組患者股靜脈血液流速顯著快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比較兩組在血栓預防方面的效果
護理后,實驗組在預防血栓效果顯效的有30例,有效的有8例,無效的有2例,預防有效率為95.0%;對照組在預防血栓效果顯效的有16例,有效的13例,無效的有11例,預防有效率為72.5%。兩組比較χ2=7.4397,P<0.05,實驗組在預防血栓方面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
3討論
深靜脈血栓主要發生機制為深靜脈血管腔內出現血液異常凝結,從而引發靜脈血流障礙,導致患者深靜脈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阻塞現象。其主要發生部位大多在下肢,如果出現血栓脫落容易造成臟器栓塞等不良現象,增加患者死亡率[5-6]。重癥醫學科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嚴重,患者在入院后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具有較高的深靜脈血栓發生率。因此,對重癥醫學科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重癥醫學科大多數患者會發生深靜脈血栓,若不能保證血液正常流通,將會造成肢體功能喪失或偏癱等情況,而氣壓治療儀恰恰能夠避免這種風險。有相關研究資料表明:氣壓治療儀能夠有效預防髖關節術后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提高股靜脈血流液峰速度、平均速度;能夠有效規避下肢腫脹及血脈血栓形成等不良現象的發生,提高靜脈血栓預防有效率。本研究結果顯示:氣壓治療儀護理在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方面優勢顯著。通過上述護理的實施與各項實驗數據的比較分析得出:實驗組護理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氣壓治療儀的作用機理:儀器工作時能夠產生不同壓力的氣流,氣流通過導氣管導入氣囊,氣囊在壓力不斷上升時逐漸膨脹,對接觸氣囊的肢體進行按摩。相關研究資料表示:氣壓治療儀產生的壓力能夠深達肌層,直至血管及淋巴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管流速,有效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本研究結果與目前我國醫學界臨床研究結果一致。在采用氣壓治療儀護理的過程中,我們總結了以下體會。在氣壓治療儀的使用過程中,護理人員使用氣壓泵需要遵醫囑:被確診為DVT的患者嚴禁使用;存在出血傾向、癥狀,以及被確診為充血性心力衰竭、下肢嚴重水腫、肺水腫、血栓靜脈炎的患者嚴禁使用;存在其他類型的缺血性血管疾病、下肢畸形、嚴重下肢動脈硬化、下肢局部異常(皮炎、感染、腿部傷口、近期內接受皮膚移植)者禁用。同時,在儀器使用過程中,需要使用一次性腿套避免出現交叉感染。在患者治療期間,需要注意患者病情變化,觀察下肢皮膚、溫度、顏色,針對存在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的患者立即停止治療,避免出現回心血量增加、心臟負荷過重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綜上所述,在重癥醫學科患者接受治療過程中開展氣壓治療儀護理,能夠促進血液流速,避免血栓形成,改善患者預后,使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參考文獻
[1]王科文.肢體氣壓治療儀聯合視聽統合訓練在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術后恢復期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18,27(12):1260-1262.
[2]鐘愛娟,鐘襯珠,韓嘉雯,等.氣壓治療儀預防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效果分析[J].內科,2018,13(5):791-792.
[3]周雯穎.骨折愈合儀和氣壓治療儀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康復訓練中的運用效果[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7,23(21):115-116.
[4]劉健.氣壓治療儀護理在重癥醫學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12):188-190.
[5]賴星海,何夏花.為重癥醫學科患者使用氣壓治療儀進行護理對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17):101-102.
[6]夏彩寧,閆瑞芳,王世平,等.低分子肝素鈣聯合長筒靴型氣壓治療儀預防ICU患者DVT的臨床效果[J].河北醫藥,2014,(24):3735-3737.
作者:黨明芳 肖鶴 海潮 陳興美 楊會艷 單位:新鄉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