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強化財政資金績效監管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財政資金績效監管,強調以資金的有效使用作為目標,最終實現各事業單位、組織的健康有序發展、推動社會建設。基于此,本文以財政資金績效監管的重要性作為切入點,予以簡述,再以此為基礎,論述監管工作的可行建議,給出明確績效指標、完善監管方式、積極經驗學習等內容,為后續工作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財政資金;績效監管;績效指標;監管方式
財政資金績效監管,是指以國家法律法規為依托、以提高財政資金分配與使用績效為目的、以科學監督標準和分析方法為手段,對各部門財政支出過程和結果進行監管的綜合性工作。我國各級事業單位對財政撥款的依賴性較高,工作內容和難度的差異則使財政資金績效上存在波動,監管工作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
一、財政資金績效監管的重要性
(一)提升資金利用效率財政資金績效監管的直接作用是推升資金利用效率。如某單位2017年度進行了先進設備的采買,財政支出額度偏大。2018、2019年,均面臨設備運維和老化部件的更換需求,因經驗不足,無法確定支出額度,申請了數額不當的財政資金。實際工作中,申請所獲資金和需求資金之間存在差異,可能導致設備檢修中斷、資金閑置等問題,利用率無法保證。給予財政資金績效監管,可提升對所需資金的評估科學性、使用合理性,實現上述問題的有效規避、降低不利影響。
(二)推進社會全面發展建設社會的發展建設,對資金需求長期且持續,這使得節約型社會、服務型政府成為發展的基本方向和客觀要求。上述目標的實現,對財政資金績效監管的依賴性較高。如節約型社會建設,要求實現過健全機制、技術進步、加強管理等方式實現生產、消費、循環過程中資源的使用效率。而社會發展建設高度依賴技術、管理等因素,有效的財政資金績效監管,可能直接為技術進步、管理優化提供約束和指導,使其不斷趨于合理,積極經驗和直接成果均可服務于社會各部門、各領域,實現社會全面發展、節約型社會高效建設。
二、財政資金績效監管的可行建議
(一)明確績效指標以我國財政資金使用和管理的現狀為依托,嘗試提升財政資金績效監管工作質量,首先應明確績效指標。建議在后續工作中采用評分制度,滿分100分,結合評分結果分為三個績效等級,一級:標準為有效完成財政資金分配使用,無任何違規、濫用等問題,各個項目評分總和超過80分;二級:標準為基本有效的完成財政資金的分配使用,需求和實際申請額差異不超過5%,存在少許使用異常等情況,額定不超過財政資金總額的5%,各個項目評分總和在60-79分之間。其余均為三級,據此進行相關部門財政資金績效的監督管理。
(二)完善監管方式監管方式的完善,主要強調在現有基礎上增加監管的渠道和透明度。應在現有基礎上推動上下監督模式,即在常規內部監管的同時,激發組織內員工、人員的主人翁意識,通過宣傳、職工大會等手段,使目標對象意識到自身對組織發展、財政資金監督管理的責任,提升其參與度。如某事業單位推行層次管理制度,可允許基層員工直接將財政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或疑似問題)上報至高層,進行分析、核準問題存在則予以處理。在此基礎上,組織內部也應進一步加強信息披露力度,將資金去向、使用細則等一一公布,供內部人員、審計部門和群眾進行進度,提升監管透明度。
(三)積極經驗學習積極經驗的學習,有助于快速實現財政資金績效監管工作的優化,可作為后續工作的重點思路之一予以重視。如山東省部分其地區推行了階段式改革模式,明確目標、推行計劃、分期執行,使財政資金績效監管成為一項長期工作,有序推行、扎實開展。各地、各部門也應加強內部溝通和交流,集思廣益,通過會議探討等方式,為財政資金績效監管提出方向、計劃,在推行計劃的過程中,不斷分析存在的問題、不足,以半年為間隔,商議解決方案,直到問題得到處理。此外,財政資金績效監管因重視獎懲,以必要的懲罰、獎勵,使各部門愿意積極參與對應工作,推動監管活動逐步完善。
三、結束語
綜上,強化財政資金績效監管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從重要性的角度來看,有效的監管可提升資金利用效率,也能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服務性政府發展。具體措施上,建議各部門首先明確績效指標,之后結合指標態勢完善監管方式,最后積極進行先進經驗的學習,從多個角度實現財政資金績效監管的優化。
參考文獻:
[1]宋偉.一“樹”二“建”三“抓”——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財政局強化財政資金績效監管[J].預算管理與會計,2016(12):40-41.6
作者:吳亮妹 單位:政和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