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核心素養下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方法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化學是一門基礎性較強的學科,其知識理論可被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化學是化學知識的啟蒙。因此,對于初中階段化學的教學方法應基于核心素養教育發展視角,將化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促進學生對化學產生“親密感”,令學生在學習化學上更容易接受化學知識,不恐懼這一門新學科。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等,基于核心素養視角對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方式進行研究,旨在為今后初中化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
化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其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而化學的歷史也是十分悠久的,從人類學會了使用火,也就有了化學實踐活動,當時的人們發現燃燒時發光發熱的化學現象,再通過生活實際經驗不斷摸索,懂得了通過利用火來進行防寒取暖、烘烤食物等,這就是很明顯的化學生活化的具體體現。所以,化學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互貫穿。因此,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可以用貼近生活的方式,去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好奇心,以有效提高初中化學的課堂效率。
一、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內涵
(一)初中化學的核心素養內涵
核心素養是國家規劃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將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學實踐的聯系起來的中間環節,同樣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其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關鍵能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初中化學核心素養培養則是讓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后能夠積累化學素養,應用化學思維和實踐能力提高自我的核心競爭力。
(二)初中化學生活化內涵
初中化學生活化即將教學環境擴大至生活,以生活中存在的化學常識作為引導化學知識學習的主體,且要求化學教學不再一味地傳遞教材內容,而是用化學知識串聯生活,以簡單易懂的教學手段令學生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學知識。
二、國內外對于生活化教學方法的研究理論
(一)國外的研究理論
美國的著名教育學家約翰·杜威對于教育的本質是這樣認知的,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和“學校即社會”理念。他認為學校本身必須是一種社會生活,校內學習與校外學習應該連接起來,還說明了“從做中學”的優勢所在,并提出實用主義教育學。他認為生活就是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方法,就是將生活與教育有機地結合,形成一個新的整體的過程,使學生做到從生活中學習并掌握實操技能。
(二)國內的研究理論
我國的教育大家陶行知曾構建了生活教育的理論體系,這樣的體系是由“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部分構成。他認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含于生活當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生作用,不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其還認為要“在一般的生活當中,去找出教育的特殊意義,要充分發揮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時也要在特殊的教育當中,去積極地找尋與一般生活相關的聯系,以有效展開對一般生活普遍而又深刻的影響。通過把教育推廣到生活當中的各個領域,使生活能提高到教育所瞄準的水平”。以上教育理論,無一不說明在初中化學教學當中融入生活化,是十分重要且又正確的選擇。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方法實施的意義
(一)滿足當前教育存在的需求
在傳統的初中化學教學模式中,教師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講解,知識體系固定,而學生常常死記硬背化學公式,解題時生硬地套用化學公式,不能很好地進行知識的活學活用。對于這種情況,初中化學教育急切需要改變教育模式,基于核心素養的生活化初中化學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這種新型的教育方法將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降低化學的知識學習難度的同時還易于理解掌握知識,從而促使學生激發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迎合新課標的改革需求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初中化學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即要求初中化學教學要以貼近生活、走進生活的方式簡化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水平,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這同時就要求化學教師需將化學理論知識教學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相互融合,在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時刻體現出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并要求學生觀察生活,體會生活中化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們對化學這門基礎性與趣味性學科的認識。
(三)滿足教育發展的最終需求
實踐化學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能讓學生積累有用的知識,學會運用發展思維,能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其最終的目的是使生活變得更好,使國家變得更加強大,不讓我們“為中華民族崛起而讀書”的誓言成為一句空話。只有讓教育和生活有了真正的內在聯系,我們的教育才會變得更加有意義,學生對于知識學習也才會更有興趣。
四、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培養方法
(一)注重化學實驗與理論知識相結合
注重化學實驗與理論知識的平衡教學要求初中學校開展以學生日常生活為來源的小實驗,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驗可以運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器具,比如可以選擇學生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作為實驗材料,這樣不僅具備更加直觀的化學體驗,同時還節省了教育成本,有利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技能,實現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教學目的。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化學知識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實驗的本質,便于學生解決在生活中遇到化學困難。在化學實驗與理論知識的平衡教學中,要讓學生逐漸形成化學知識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思維,使之積極主動地學習化學。
(二)利用生活化的情景模式教學
在生活化情景教學中可以讓學生了解化學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使學生們自主性地學習了解化學知識和探究生活中的化學問題,進而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可以說,化學這門學科起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基于核心素養下的生活化情景教學方法,能讓學生親身參與到研究探索化學知識的起源、應用、服務等,親身體會化學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參與興趣和探究熱情,激發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五、結語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培養學生化學思維能力,以及應用與實操能力的教育模式。通過生活化的化學課程講解,不僅使學生可以更加簡單便捷地掌握化學知識,還可以將所學知識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將教學從被動轉化為主動,更好地培養了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發展了學生自我探索的能力,使初中化學課程變得更加有效用。
參考文獻
[1]王小勇.融合生活與初中化學教學的策略[J].讀寫算,2021(04):95-96.
[2]杜培樂.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踐研究——以“探究蘇打餅干”為例[J].廣東化工,2021,48(01):253-255.
[3]甘海平.淺談初中化學課堂中的生活化教學模式[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17):94-96.
[4]王健.初中化學教學的生活化方法探討[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09):43.
作者:邸鳳剛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石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