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成本管理現狀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成本管理水平關乎企業利潤的高低,影響著企業的生存能力。如何盡可能合理的降低支出成本是企業管理者一直關注和研究的問題。文章先是簡單闡述了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成本管理的有關內容,然后分析了企業的成本管理現狀,最后根據現狀提出了加強成本控制的對策。
關鍵詞: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對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行業日益興盛。從電子管到晶體管,再到小規模集成電路,以及目前的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的發展歷程折射出了電子行業的興衰榮辱。現如今,電子行業依舊處在發展上升期,而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使得半導體元器件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在此形勢下,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擁有巨大的發展機遇,同時,這些機遇也為其他企業所發現,并迅速采取措施,開展元器件生產業務,甚至進軍電子行業。如此一來,電子產品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顯著增大。而產生的后果就是利潤空間不斷縮小,畢竟電子市場總量有限,市場內企業數量越多,每個企業所能獲得的利潤就越小。因此,企業若想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占據一席之地,并趁著電子行業的大好形勢增強自身實力,就必須在不斷壓縮的利潤空間下爭取取得更多的利益,而進行成本管理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成本管理可以幫助電子產品企業科學有效的降低成本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一、成本管理概述
成本是電子產品生產企業開展業務活動的必然產物,也是影響企業利潤的關鍵因素。不管是薄利多銷還是想一本萬利,成本都是必然要列入考慮范圍的。由此可見,進行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必不可少的環節,且意義重大。一般來說,成本管理分為成本規劃、計算、控制與業績評價四個部分。這四部分環環相扣,可以形成一個有效的管理閉環,不斷改善企業的成本管理現狀,使其日益完善。對電子產品生產企業來說,從產品評估到研發生產,再到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以及期間的物流運輸,均會產生成本,在進行成本管理時,將它們全都考慮在內才能有更好的管理效果。成本管理的推進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首先進行成本預測,即對一段時間內企業的生產活動所需成本進行推測,制定成本目標,并根據目標比對不同的目標實現方案,選出其中性價比高的方案。其次是根據所選方案編制成本管理計劃,計劃的制定應該從整體到部分,從粗略到詳實,將指標層層分解,再層層落實。然后是成本控制,控制應以成本計劃為依據,嚴格按照計劃執行,確保實際管理狀況在計劃允許的范圍內波動。最后是成本分析,旨在通過分析找出成本發生變動的原因所在,以便及時作出調整,并為后續的成本計劃編制提供參考依據。
二、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成本管理現狀
(一)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好的管理理念對于電子產品生產企業的成本管理具有科學的指導作用,能夠幫助管理者制定更科學合理、可操作性更強的管理計劃,使成本管理的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而若是管理理念落于俗套,不能與時俱進,則企業在進行成本管理時也會存在諸多漏洞,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對電子產品生產企業來說,產生成本的環節不僅在產品生產過程中,產品研發、調試、銷售乃至售后等過程均會產生成本支出。尤其是在競爭壓力如此之大的當今社會,研發新產品早已成為維持企業活力的主要出路,企業在產品研發方面投入的資金、傾注的精力也在日益增加,這些環節產生的成本所占比重早已不可小覷。但現在的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并未注意到這些改變,或者說并未因這些改變而調整成本管理理念。它們依舊將關注重點僅放在生產產品所產生的花費,忽視其他環節產生的成本。這導致企業的成本管理計劃過于片面,不利于有效降低企業成本。
(二)對庫存管理成本的認知度不夠
根據產品生產計劃購進原材料是企業正式進行產品制造前必不可少的環節,原材料供應是否及時關乎產品生產能否按計劃進行。為確保企業不因原材料不足而導致產品生產停滯不前,工作人員大多會在企業允許范圍內盡可能多的購買原材料,將之囤積在倉庫之中,以便隨時取用,這確實避免了原材料短缺現象的出現。但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有其特殊性,電子元器件易氧化的特點注定它的存儲周期比較短,若是一次性大量購進而無法及時使用完,則會出現元器件損壞的情況,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即使能在損壞前用完,因發生氧化也會影響元器件質量,從而使最終產品可能出現質量不達標情況。另外,原材料大量堆積在倉庫,不但會出現材料損壞,還會影響倉庫的使用效率,同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出,這均會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但現在的電子產品生產企業過于擔心出現原材料不足的情況影響生產計劃,忽視了原材料過多帶來的種種不利影響,所以在購買原材料時數量偏多,這在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庫存管理成本。
(三)對售后服務成本的重視度不夠
在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多不勝數的當今時代,售后服務是顧客評價企業產品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企業吸引顧客、增加銷售量的重要突破口?,F在許多企業為增加電子產品競爭力,會向顧客允諾許多售后服務項目。雖說售后服務越優越完善,越能招攬到更多顧客,但這同時也意味著企業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執行這些服務政策。每一項政策的實現都伴隨著一定的成本支出,然而售后服務成本由于發生在產品售出之后,企業并不能及時感知到這項成本的具體大小,這就造成了企業對其的忽視。比如,為實現允諾的服務政策,確保售出的產品出現問題后能及時維修,企業在并不確定會有大約多少產品出現故障的情況下,需要提前生產出大量的備用配件,這極有可能造成備用配件的浪費,加之產品更新速度較快,舊產品的零部件大多不能應用于新產品的制造,剩余的配件就沒有了用武之地,出現留之無用、棄之可惜的尷尬局面,也造成了企業成本的增加。
三、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加強成本控制對策
(一)加強研發成本的分析力度
創新是企業進步的動力,也是企業永續發展的保障。尤其是對產品更新周期短、技術要求高的電子產品生產企業來說,要想確保企業可以緊跟時展的腳步,就必須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即重視產品研發。而研發水平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成本支出情況。這是因為,研發方案決定了企業生產產品時將會使用的原材料、采用的制作工藝等,若是研發方案不夠經濟,或者因研發過程中考慮不夠全面而導致后期需要調整設計方案,這些都會造成企業成本的增加。所以,企業必須加強研發成本的分析力度。在最終定稿前,必須對所要生產的產品有一個透徹詳盡的認知,包括所要發揮的作用、想要達到的效果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等,避免因了解不全而造成方案的不必要調整。同時,對各種原材料價格、制作工藝難度等也應有具體認知,仔細分析各種研發方案下產品的生產成本,力求通過成本分析找到最經濟、性價比最高的研發方案。
(二)健全原材料采購制度
合理的原材料采購制度不僅能及時供應產品制造過程中的材料需求,保證生產計劃的順利推進,還能避免原材料短缺、堆積等各種情況的發生,以防出現不必要的損失。為此,需要健全原材料采購制度。首先,企業需要秉承適量進貨的原則,根據產品生產進度以及原材料使用速度,先行進購一段時間內的所會耗費的材料數量,用以滿足當前生產。然后時刻關注原材料消耗情況,查看倉庫內剩余數量,在剩余量達到一定標準時開始購買下一時間段的所需量。采用這種隨買隨用、及時跟進的方式確保原材料的使用順暢,降低庫存成本。當然,這種方式需要供應商的配合,因而在供應商的選擇上就必須慎之又慎。選擇合作伙伴時需要對各個供應商的產品質量、企業信譽等方面進行細致了解,必須選擇信譽良好且產品質量達標的供應商,同時在簽訂合約時需要就原材料供應方式、時間、數量等做詳細規定,確保供應商能夠滿足企業所需的材料供應方式。
(三)加強企業成本的信息化管理
經濟市場瞬息萬變,企業決策稍有偏差就有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而信息則是制定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特別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所能發揮的作用日益增大,已逐漸成為企業提高管理水平不可缺少的手段,成本管理的順利推進也離不開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支持。在電子產品生產企業中,成本管理涵蓋了成本預算、產品研發和生產、產品銷售和售后等所有環節,要想保證管理決策的科學性,首先需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引入必要的信息管理系統,比如以訂單為核心的企業在引入信息系統時,信息系統的設定也應將訂單審核、產品制造等作為核心。然后將各個環節的有效信息錄入系統,并實時更新相關信息,以確保所得信息的時效性。之后,還需要在各個環節設立合適的數據歸集端口,使得各環節信息之間可以相互流通,一是可以了解企業成本的整體情況,便于從全局角度制定成本管理計劃,二是可以根據信息變動及時調整相關政策,以降低企業總成本的增加額。
(四)完善薪酬激勵制度
人工費是企業必要的成本支出,通過有限的人工花費激勵工作人員為企業帶來無限的效益是管理者始終的追求。而合理的薪酬制度則能夠大幅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其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在當今社會中,除物質獎勵外,精神獎勵對工作人員也有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畢竟現如今人們的收入大多都能為自身帶來較為理想的生活,而人們對聲譽、名氣等的看重也是逐漸增加。所以企業可以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制定激勵制度,除加薪、給予獎金等物質獎勵外,還可以根據工作人員貢獻大小進行口頭表揚、頒發獎勵證書、幫助其申請工作模范以及一些社會上存在的證明員工價值的獎項等??傊枰鞔_員工需求,根據員工類型的不同選擇相對應合適的激勵方式,力求以最小的成本支出給予員工最大的激勵力度,助使其帶來更高的企業效益。
四、結語
綜上所述,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管理理念落后、對庫存管理成本的認知度和對售后服務成本的重視度不夠等問題。為加強成本控制,可以采取加強研發成本的分析力度、健全原材料采購制度、加強企業成本的信息化管理、完善薪酬激勵制度等措施。
參考文獻:
[1]彭麗容.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成本管理現狀與控制對策探究[J].中外企業家,2018(11).
[2]劉志文.關于電子產品制造企業成本管控的幾點思考[J].財會學習,2016(14).
作者:潘媛媛 單位:濟南晶恒電子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