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子CEC信息安全工程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中國電子集團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國家隊,在保障國家信息安全方面責無旁貸,要準確把握總書記作出的戰略判斷,深刻認識信息安全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將“信息安全系統工程”推向深入,同時聯合產業力量,共同鑄造我國網絡安全新長城,托起中國信息安全強國夢。
1引言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共和國的長子”,也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國家隊”。三年前,為改變制約集團公司科學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進一步提升中國電子對國家經濟的貢獻力,中國電子集團黨組審時度勢,科學謀劃,果斷做出實施“新型顯示、信息安全、信息服務”三大系統工程的戰略決策部署。中國電子集團聚集團之力,積極開展戰略合作,周密組織、大力協同、聯合攻關,履行央企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與社會責任,體現了中國電子集團領導班子超前戰略謀劃的眼界、組織高度復雜系統工程的能力和中國電子人強國惠民的自覺擔當。三年布局,如今已開花結果,三大系統工程建設成果喜人,各項經營指標連創歷史新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得到明顯增強。近年來,信息技術的無孔不入帶來了人類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的改變,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信息安全問題的擔憂。“斯諾登事件”后,信息安全問題更是成為影響全球的重大課題。指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中國電子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芮曉武指出:中國電子集團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國家隊,在保障國家信息安全方面責無旁貸,我們要準確把握總書記作出的戰略判斷,深刻認識信息安全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將“信息安全系統工程”推向深入,同時聯合產業力量,共同鑄造我國網絡安全新長城,托起中國信息安全強國夢。
2審時度勢戰略先行,筑起國家安全屏障
進入互聯網時代,國家主權已經從傳統的領土、領海、領空、太空四大疆域延伸到網絡空間。維護國家網絡主權,關鍵在于保障國家網絡安全。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明確了網絡安全的戰略地位,提出要高度關注網絡空間安全。事實上,我國正面臨著嚴峻的信息安全形勢。中國電子集團掌門人芮曉武董事長意識到肩上的責任重大。中央企業作為“共和國的長子”、黨執政的重要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支柱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必須在維護國家利益方面勇于擔重任、挑大梁。中國電子集團有自主可控的安全芯片、安全整機、基礎軟件和應用系統,關鍵時刻要替國分憂,扛起信息安全產業國家隊的重任。基于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對國家網絡安全需求的深刻理解,2011年,中國電子集團便著力布局信息安全領域,提出實施“信息安全系統工程”的戰略舉措,即中國電子集團二號工程。圍繞信息安全產業進行戰略轉型,通過內部整合及充分組織社會資源,以“4106”布局為藍圖,發展“安全芯片、整機、基礎軟件、安全應用產品”4類信息安全基礎產品,實施10項信息安全系統工程,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運維、集成、咨詢、災備、培訓、測評”6項信息安全服務能力,逐步構建可發現、可防范、可替代的國家信息安全產業體系,形成和諧共生的產業生態圈,鑄造我國信息安全“長城”。芮曉武董事長說,作為中央企業,一定要首先學好政治經濟學。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業變化、市場變化、產業變化均與國家政策導向有極其密切的關系。必須把中央政策吃準,吃透,才能有超前的戰略眼光,對未來作出準確研判,先于市場啟動布局,牢牢把握發展先機。從事信息安全系統工程,體現了中國電子集團的戰略價值。我們能夠在國家信息安全領域有所作為,有重大項目支撐,就是由于中國電子集團早期卡準定位、提前布局、果斷實施的結果,如果沒有當初前瞻性的產業布局,就沒有今天的一系列發展成果。
3勇擔重任不辱使命,夯實安全防護能力
三年來,中國電子集團為了國家安全的目標,面對困難不畏縮,歷經挫折不氣餒,保持定力不動搖,牢牢把握信息安全產業這個主攻方向,堅持戰略取勝,積聚實力,苦練內功,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參與了一系列國家信息安全重大項目的實施。在實現自身轉型升級目標的同時,培養了人才,鍛煉了隊伍,凝練了精神,建立了核心能力,取得了豐碩成果,“國家隊”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在我國信息安全核心關鍵技術薄弱、企業力量分散的情況下,自2011年起,中國電子集團在工信部支持下,依托國家核高基重大科技專項和安全可靠軟硬件應用推廣工作,組織了國內30多家基礎軟硬件廠商、集成商、測試機構、科研機構,成立了工信部“安全可靠軟硬件聯合技術攻關基地”,共同推進國產化的關鍵技術攻關,全力推進國產軟硬件一體化平臺的研發及產業化工作。該攻關基地創新了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組織方式,推動了基礎軟硬件產品的完善與適配,開展6項關鍵技術攻關,填補了自主技術體系空白。幾十家合作單位經過反復磨合、調整、適配,對國產化應用系統進行集成優化,目前已經使整體性能提升5倍以上。為改變自主可控的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磨合效率偏低的現狀,中國電子集團在最核心的CPU芯片方面布局,選擇“聯合開發、彎道超車”的全新技術路線,實現既自主可控,又與國際接軌。基于ARM芯片綠色、低耗、完全開放、應用廣的特點,采用自主的核心設計,既保障了信息安全,又實現了國際通用,同時適合云計算技術,由此走在世界前列。WindowsXP停止服務后,中國電子集團及時推出“白細胞”操作系統免疫平臺,利用以密碼為基礎的信任鏈傳遞,使用可信計算技術的靜態度量、動態度量、訪問控制等技術,實現計算機識別“非己”的程序、數據等,從而排斥進入計算機的病毒、木馬、惡意程序等抗原物質,維持計算機的健康。“白細胞”自免疫系統實現了主動防御的革命性目標,徹底扭轉了計算機系統只能依靠“殺毒、打補丁”等技術進行被動防御的局面。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對此給予高度評價,“白細胞”操作系統免疫平臺的使可信技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在全球激烈的網絡競爭中,我國保障網絡信息安全要想“站得住”,必須形成“國家隊”的力量。2014年4月,在中國電子集團等60家單位發起和推動下,中關村可信計算產業聯盟正式成立。中國電子集團作為理事長單位,對于推動可信計算產業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可信計算的核心思想是通過在硬件上引入可信芯片,構建可信鏈條,從根本上解決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安全問題,改變傳統的“封堵查殺”等“被動應對”的防護模式,形成“主動防御”能力,實現“進不來、拿不走、改不了、看不懂、賴不掉”的安全效果。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寄語說,要通過創新推動,使聯盟成為國內產業聯盟創新典范,成為建設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的主力軍。回首往事,芮曉武董事長認為這三年的辛苦是完全值得的。中國的信息安全面臨很多難題,是一塊“硬骨頭”。中國電子集團作為央企和國家隊,基于長期的技術產業積累,勇于啃這塊“硬骨頭”。我們要廣泛聯合科研、企業、應用單位眾多力量,加快技術創新、加快應用推廣、加快產業發展,并建立高效協調的行政、技術、保障支持系統,為國家實現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網絡安全多做貢獻。
4凝聚力量共譜新篇,鑄造信息安全長城
中國電子集團的信息安全系統工程已進入新階段,但芮曉武董事長說這并不意味未來就一帆風順了,更苦、更累、更艱巨的工作還在后面。中國電子集團已在謀劃新的布局,開啟新的篇章。芮曉武董事長認為,做好信息安全工作,最重要的還是聯合。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獨立擔當國家信息安全的重任,必須聯合產業的力量團結協作,合力推進,進一步形成國家防護能力。中國電子集團自2012年起便動作頻頻,逐步完善內部組織保障體系:成立了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賦予其技術總體和市場運作平臺職能;與國家專控隊伍聯合組建中電長城網際系統應用有限公司,作為“8+2”重點行業和智慧城市信息安全解決方案的服務商;組建了深圳中電長城信息安全系統有限公司,承擔自主可控計算機、服務器和網絡交換設備的研發和推廣;收購了盛科網絡(蘇州)有限公司,該公司是IP/以太網核心芯片及系統自主研發商,提升了中國電子集團的信息安全芯片能力;并購了廣州鼎甲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容災備份軟件領域,為數據安全提供完美可靠的數據保護方案。這一系列的舉措不僅豐富和完善了中國電子集團整個信息安全的業務體系,也增加了企業內外部的協同能力。三年來,中國電子集團始終把自主創新、開放合作作為提升產業競爭力和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手段。中國電子集團相繼與國防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和機構簽訂數十余份戰略合作協議,與神華集團、航天科技、中國石油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目前,中國電子集團已為神華集團、中國石油、新華社、中國航信等重要機構和部門,以及地方省市提供了信息化建設總體安全體系設計咨詢和基于信息安全的云服務平臺,更多更深入的合作正在逐步展開。為了進一步加快產業聯合,中國電子集團積極打造國際先進水平的未來科技城信息安全產業基地,為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提供產業支撐。信息安全產業基地總規劃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其中項目一期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于2014年投入使用,未來將在基地內培育信息安全技術與產品的科研開發、生產制造、評測認證、人才培養和規模市場等較為完整的國內一流信息安全產業化體系,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把基地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信息安全研發、服務和成果產業化中心。通過集聚資源、重點突破,積極打造以可替代、可發現、可防護為目標的信息安全核心方案、產品和技術,中國電子集團為國家重要信息系統穿上“防彈衣”,提高“免疫力”,為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網絡安全的心腹之患。
5結語
新的藍圖已經繪就,展望未來,芮曉武董事長信心滿滿。回首過去,中國電子集團以電子報國為己任,成為民族電子工業的搖籃;展望未來,中國電子集團將以網絡強國為指引,努力為國家構筑網絡安全的長城。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斗進程中,中國電子集團要用心實現網絡安全強國夢,在中國電子留下精彩一頁。
作者:陳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