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肺結核班會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特殊教育 班主任 校園安全教育
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切任務就是為特殊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保護好每一個特殊學生,讓他們平安健康的成長。特殊學生是弱勢群體中的代表,由于生理、心理的缺陷,給他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不同程度的困難,更容易發生各種安全事故。
在特教校園里,我們經常發現有的學生在活動時只顧自己玩得開心和盡興,而根本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存在的危險。如:下課鈴一響,聾生、肢殘生包括盲生爭先恐后沖往食堂;學生在教室慶祝生日,關起門來喝酒;聾生爬墻外出上網、與網絡陌生人交朋友等等,這些不安全因素時有存在。因此,如何做好學生安全工作,保障學生人身財產安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確保學校和社會的安全與穩定,是擺在我們班主任面前的一個突出問題。在此,我就特教中專班主任如何做好校園安全工作談談幾點認識。
一、培養安全意識
班級安全是關鍵。只有學生、教師都樹立起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特別是班主任教師明確自己的安全管理責任,正確實施班級安全管理方法,才能確保學生的安全。安全工作的重點是及時消除隱患,校園安全不能簡單指望學生“安分守己”,得通過一系列的安全教育讓學生時刻繃緊危險意識這根弦,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采取多種措施切實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為學生筑起一道“生命的保護墻”。作為班主任,我們應樹立“四種”意識,即“安全第一”意識、“責任追究”意識、“居安思?!币庾R、“齊抓共管”意識,克服“四種”心理,即湊合心理、僥幸心理、麻痹心理、粗疏心理。班主任要對學校制訂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經常宣傳,具體落實。在五一、十一、寒暑假時讓學生簽定公約。安全工作,要深入人心,落實到位。安全工作,要天天講,處處講,時時講,人人講,不厭其煩地講,哪怕每次說的是現話,都要時時向學生敲警鐘。因為學生易沖動,自制力差,可塑性大,所以班主任“千萬不要忘記安全工作”。利用班會、晨會、采用集中、分散相結合等方式,把安全之風吹進學生心里。只有安全意識扎根于學生頭腦之中,我們的安全工作才會做得更好。
二、落實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學校工作的永恒主題,特殊教育學校班主任面對的是殘疾的學生,安全事故隨時都有發生的可能,其重要性就顯得更為重要。在這個問題上,一方面要給學生講發生在校園里的安全事故案例,使學生懂得不安全因素的危害,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對安全教育工作常抓不懈,通過對諸如打架的后果、上下樓梯注意事項、體育鍛煉常識、怎樣和陌生人打交道等問題的教導,特別是要利用班會時間組織學生對“小學公共安全教育讀本”的解讀、學習和掌握,從而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學校的安全制度、文件是個大前提,是一個安全教育的方針。每一個級,每一個班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班主任老師要在熟悉國家、學校安全制度的基礎上,熟悉自己班上學生所在的教室,了解其環境,預見其隱患;走訪自己班上學生所在的宿舍,探討具體的安全防范策略;電話聯系學生的家長,實地察班上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了解學生的行蹤及“執行”監護人情況,預計其隱患及防范措施。如何落實安全教育呢?作為特教班主任,自身該充實和加強各種安全知識的學習,如羊癲瘋等突發性疾病的處理,如何防止雷擊,預防內澇、防止溺水及如何防盜、防火等。作為班主任兼任課老師,該教學中滲透安全常識。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安全教育方面的內容,例如:在英語課上講公共標識時,加入“No Swimming(禁止游泳)”“No climbing(禁止攀爬) ”這樣的安全教育內容,提醒學生要有安全意識,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穿插一些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識,使安全教育與其他專業知識教育有機結合,相得益彰。我們每位老師還應該積極參與學生安全活動的開發和研究。現在很多高職院校開設了《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我們作為一所特殊教育中等職業學校,是否應該總結殘疾學生的一些安全隱患,進行校本研究,開發這門課程呢?在班級活動中,以創建“平安校園”為題,開展多種形式的比賽,如征文比賽、演講比賽、小品展示等。班主任還應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很多聾生家庭,由于溝通的不便,缺乏家庭教育,班主任得通過與學生家長簽訂安全責任書或發給學生家長學生安全教育告知書等形式,明確家長應做的工作和應負的責任,建立起社會、學校、家庭的密切聯系網,從而共同做好學生的安全防范和教育管理工作。
三、建立健康檔案
特殊學生由于種種原因,身體素質較差,往往身體伴隨著多種疾?。喝绨d癇病、精神病、心臟病、多種殘疾、肝炎、肺結核等,潛在著各種隱患,稍不慎重就會造成嚴重的安全后果。所以新生入學時,一定要進行安全查體,對有傳染病、其他疾病的學生一定要到醫院就診,對不符合入學條件的一律不準入學。待達到入學要求后,方可入學,并登記造冊,建立相關的健康擋案。還要對每個學生的致殘原因、家庭病史、家庭狀況、聯系方式、學生身體狀況等,進行詳細了解、如實評價,并寫入健康擋案。相關領導、班主任、課任教師及有關人員必須了解情況,以確保今后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四、加強心理健康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