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鐵路沙盤實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線路修理 改革 建設 研究 實踐
中圖分類號:H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5-0126-01
《鐵路線路修理》是鐵道施工與養護專業的一門必修課。該課程以鐵路軌道為基礎,全面系統的闡述了鐵路線路的養護計劃與方式、線路設備檢查、線路作業、不同軌道結構線路的養護維修、道岔養護、大型養路機械作業、鐵路線路大修與中修、線路設備驗收與質量評定、客運專線和高速鐵路軌道修理等鐵路線路修理的基本知識、作業標準及相關規定,集理論與實踐為一體,以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為目的。 通過系統學習該課程,使學生對鐵道線路的養護維修與工程施工全過程有一定的認識,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培養學生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企業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掌握鐵路線路修理的基本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處理實際問題。
在我校開展示范校建設過程中,我們教學團隊總結多年的教學經驗,嘗試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對《鐵路線路修理》課程進行改革,通過兩年的課程建設,已初見成效,該課程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現將課程改革與教材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分述如下:
一、編寫教材
教材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實施的主要載體。近年來,隨著鐵路的跨越式發展,線路的修理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尤其是提速道岔和客運專線等新設備的投入使用,無論是軌道結構還是養護方法都與傳統設備有所不同。原有中專教材知識過于陳舊,不能適應目前的教學要求。為適應我校《鐵道施工與養護》專業教學改革需要,結合當前鐵路線路修理體制改革和中職學生現狀,通過深入企業調研,聽取企業行業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同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共同探討,堅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編寫了教材《鐵路線路修理》,現已在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教材以新規章(包括《鐵路技術管理規程》、《鐵路線路修理規則》、《鐵路工務安全規則》和《鐵路線路設計規范》等)為基礎,加入提速道岔、客運專線修理、大型養路機械作業、天窗修和電氣化鐵路作業安全等方面的新內容。內容涵蓋面廣,理論聯系實際。突出適用性、適應性、先進性。為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書中采用了大量圖片和現場拍攝的照片,并將一些文字敘述部分制作成表格,表述清晰,一目了然。
在編排過程中,充分考慮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合理安排各項目的內容及其先后順序。學生通過學習,不僅能夠掌握鐵路線路修理方面的理論,而且能夠熟悉鐵路線路修理的實做要領,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奠定良好基礎。
二、教學實施
在教學設計中,根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教學內容遵循“符合市場需求、符合學生實際”的原則。為適應中職學生現狀,滿足崗位需求,我們嘗試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教師單一的講授方式,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
為提高教學效果,我們充分運用教學課件、現場錄像和網絡教學資源等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在編寫教材的基礎上,制作與課程配套的PPT課件,并與校科技開發中心合作制作課件,與大慶視谷公司合作完成14個動畫的制作,利用到現場實踐的機會錄制視頻。
《鐵路線路修理》課程是一門以現場作業為基礎,以崗位技能為核心的專業課。如果僅使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鐵路現場的作業流程、作業標準與作業技能靠板書不能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針對本課程的特點,采用多媒體作為教學輔助手段,使用課件及觀看現場錄像,以拉近書本理論與實際工作的距離,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教學效果。
(二)教學方法的運用
良好教學方法的運用能夠幫助我們較好的實施教學。教學中,我們根據課程特點,靈活運用教學做一體化、啟發式、討論式、案例法、演示法、對比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把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邊學邊做。
(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本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教學以實用為目的,注重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加大實踐教學比例,改革后的教學計劃安排為:總學時72學時,其中理論教學46學時,實踐教學22學時,機動4學時。
采用靈活多樣的實踐教學方式(包括實訓和現場教學),使學生熟悉鐵路線路修理的作業方法及施工過程,在應會后理解應知方面的知識,完成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的循環過程。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驗證理論。既鞏固了理論知識,又增強了動手能力。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質是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為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我校制定了《教師參加現場實踐鍛煉相關規定》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并在工作中加以認真貫徹和落實。每年定期或不定期選派教師參加國家級、省級師資培訓,每年寒暑假期要求專業課教師必須到企業、行業參加現場實踐,對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學校還注重教師教學基本功訓練,每年組織一次教學基本功競賽,使教師的基礎知識更加過硬,鉆研教材能力、組織教學能力、實踐演示和操作能力得以不斷提高。
2008至今,我們團隊的專業教師先后到哈大客專、沈陽高鐵段、牡綏線、中鐵二十二局等施工現場參加實踐,學習線路、橋梁、涵洞、隧道及路基施工作業以及工程資料管理等項內容。不斷豐富實踐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五)實踐教學條件
為了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教學特點,還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實踐教學條件。我校的實訓基地建設與當前的鐵路發展相適應,目前,我們專業的校內實訓基地共有2個。一個是自作的軌道沙盤,展示的設備是寶成線秦嶺鐵路的一段。另一個是鐵道施工與養護演練基地,設有一條長約50m的軌道(包括有砟軌道和無砟軌道兩部分)、1組普通單開道岔(92改進型、混凝土岔枕、50kg/m鋼軌9號),各種線路標志及與線路有關的部分信號標志,可供學生參觀及進行專業課實踐教學。
三、課程考核方式改革
為全面考核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針對本課程的特點及當前學生的學習現狀,改革以往以期末卷面成績作為唯一的考核方式,將考核分為以下四部分。
1.公共考核(平時表現)。包括出勤率、提問、聽課及完成作業情況等,占20;
2.學習模塊考核(階段測驗)(筆試)。占30;
3.實踐教學考核。占30,其中:線路施工防護作業(實踐教學)和讀圖(實訓)各占15;
4.期末考試。 提交學結,占20。
這種課程考核改革模式經過去年的試點,深受學生的歡迎,效果良好,現已逐步推廣使用。
四、建設效果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d to tak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s the tongs, and the professional group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striving for survival, characteristic striving for development" as mentality, took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such aspects: talent training target, training mode etc., and built the vocational demonstration professional groups which were influential in the province and even in the country.
關鍵詞:工商管理;課程研發;專業建設
Key word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curriculum development;specialty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G42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30-0272-02
0 引言
工商管理類專業是中國高職非主流專業,但卻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每年招生都呈現較為火爆的場面,這類專業如何辦出質量、辦出特色是許多高職院校發展中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探索以“課程研發與建設”為抓手,“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從而將工商管理專業群建成了在省內和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高質量示范專業群。
1 研發并首創體現“高素質、強技能”的核心課程
2000年首創“工商模擬市場實訓”課程,2008年建成國家精品課程。2002年首創“職業規劃與成功素質訓練”課程,2010年建成國家精品課程。十余年來在課程定位、課程內容、課程標準、課程實施、專著教材、教學網站、實訓基地等方面進行研發,實現教學理論與實踐的創新,破解了工商管理專業群生產性與綜合性實訓的難題以及綜合素質課程設計與實施的問題。這兩門課構建了“素質與技能層層遞進、工作與學習反復交替”的人才培養主線。
1.1 “工商模擬市場實訓” “工商模擬市場實訓”是讓學生在校通過“創辦各類企業、經營各種商品”這個真實的項目完成模擬企業成立、市場調查、籌集資金、企業注冊、攤位投標、攤位策劃、營銷策略、采購進貨、廣告宣傳、市場開業、商品經營、企業管理、財務核算和照章納稅、總結完善等十五項任務,切實培養學生的市場經濟意識、創業創新能力以及商品經營和企業管理的能力。該課程是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分三學年開設三次,每一次重復的是創業與經營管理的過程,而不是內容,表現在每次商品經營范圍不同、企業的規模不同、經營與管理的水平不同。
1.2 “職業規劃與成功素質訓練” 在同時滿足用人單位和學生發展需要的基礎上,與企業合作開發出12項素質作為工商管理專業群大學生職場成功的必備要素。這一體系是以大學生職業規劃為起點,以大學生就業能力為落腳點,中間還有十項素質需要進行訓練,它們是:增強個人進取心、建立誠信素養、培養積極心態、科學管理時間、提高學習能力、培養個人自信、學會有效溝通、培養團隊精神、培養創新能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該課程分設于五個學期按照規劃篇、基礎篇、成長篇、成熟篇和就業篇開設,層層遞進、工學交替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2 配套開發建設其它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精品課程
圍繞上述兩門“高素質、強技能”課程,配套開發其它專業核心課程。已建成15門工商管理類精品課程,34門網絡課程。除上述2門國家精品課程外,省級精品課程“通用管理能力”是重新設計改造后的一門為“職業規劃與成功素質訓練”配套的考證課程。省精品資源共享課“ERP沙盤模擬實訓”是為“工商模擬市場”配套開發的一門綜合模擬實訓課程。“市場營銷”、“推銷實務”是廣州市精品課程,其它主要專業課程也建成了校級精品課程。課程的研發與建設構建了“素質與技能層層遞進、工作與學習反復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
3 配套建設教材,完成教改課題,公開發表教改論文
教材建設是課程研發與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從用人單位的需要出發,重塑教學目標;從人才培養的目標出發,重整教學內容;從高職學生的實際出發,重構教學方法。《大學生成功素質訓練》獲評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工商管理類專業綜合實訓教程——工商模擬市場實訓》和《管理基礎與實務》均獲廣州市優秀教材二等獎;《職業規劃與成功素質訓練》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教材。先后通過20項省、市級、院級教改課題解決了課程建設和資源建設中遇到的難題,并公開發表33篇教改教研論文進行成果的提煉和推廣。有代表性的課題為《工商管理類學科實訓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和《大學生職業規劃與成功素質訓練的研究》等。有代表性的論文有《創辦工商模擬市場探索實訓教學新路》、《大學生成功素質教育的研究與實踐》等等。
4 課程研發推動三級實踐體系的建設,建成“校中廠、廠中校”的實訓基地
課程研發與建設推動工商管理專業群按照“模擬實訓、生產性實訓、頂崗實習”層層遞進的方式統籌設計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實訓基地。ERP沙盤模擬實訓室獲評校優秀實訓基地。“校中廠”的創業產業園是生產性實訓基地,被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廣州市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現代物流實訓中心被評為廣州市重點建設實訓基地。“廠中校”的校外實訓基地廣東華好集團是學生校外頂崗實訓基地,被省教育廳授予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稱號。
5 課程研發與建設推動學生在技能大賽上獲國家、省級大獎,且就業質量不斷提高
工商管理專業群的課程研發與建設成果直接體現在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上,特別表現在各項技能大賽上。近年來工商管理專業群的學生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管理決策模擬大賽、大學生挑戰杯大賽等,并屢獲佳績,其中獲得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獎項共計40項。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9%及以上的水平。在對用人單位的調查中,對工商企業管理及專業群畢業生的評價滿意率為92%。
6 課程建設成果推動創業管理專業發展成為全校的創業教育中心
工商管理專業群以“工商模擬市場實訓”等創業實踐課程為抓手,以創業專業的建設為突破口,解決了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計與課程實施以及實訓基地等問題,創業教育從一個專業向工商管理整個專業群輻射,最終成立創業教育中心面向全校開展創業教育。因我們的創業教育取得較大成效,“創業產業園”被授予廣州市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大學生KAB創業基地稱號。
7 課程建設成果推動工商管理專業群成為省、市級示范建設專業,并為轉型升級為創業學院奠定了基礎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群包含工商企業管理、物流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管理和創業管理6個專業,該專業群以課程建設為抓手,實現了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形成了以工商企業管理為中心,以物流管理為龍頭,以市場營銷和電子商務為兩翼,以連鎖經營管理和創業管理為特色的專業群建設格局,實現了六個專業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機結合、共同發展,有效地促進了各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的不斷優化和完善。經專家驗收,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和物流管理專業成為省示范專業,市場營銷和電子商務成為廣州市示范建設專業,連鎖經營管理成為校重點建設專業,創業管理成為統管全校創業教育的特色專業,并實現了“以創業促就業”,為工商管理這一傳統專業群改造升級為創業學院奠定了基礎。
8 課程與專業建設成果的運用情況
8.1 在本校的應用情況與效果 ①本校工商管理專業群包含工商企業管理、物流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管理和創業管理6個專業,目前每年在校生約1500名學生學習《職業規劃與成功素質訓練》、《工商模擬市場實訓》這兩門課程。2012年麥可思數據有限公司對我校畢業生調查,《職業規劃與成功素質訓練》、《工商模擬市場實訓》被學生選為對人生成長最有幫助的課程,課程負責人闞雅玲被選為對學生成長最有幫助的老師。②研發與建設的課程均通過網絡課程為校內外學生、老師和社會人員提供學習資源和學習輔導。其中“工商模擬市場實訓”網絡課程的訪問率為15萬余次,在全校199門網絡課程排名第1,超過排名第2的5萬人次。“職業規劃與成功素質訓練”訪問率排名第6。“通用管理能力”排名第7。這些課程網站獲得校內外師生廣泛好評。③以課程研發和建設為抓手的專業建設全面提升了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學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并從“就業數量”到“就業質量”的轉變,工商管理專業群畢業生薪酬穩步增加,就業崗位不斷優化,就業質量逐年提高。工商管理類課程研發與專業建設同時催生了我校創業教育中心的成立,面向全校開展創業教育,實現“以創業促就業”。
8.2 在全國推廣應用情況 ①因課程研發及專業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成果負責人及其它完成人在全國相關研討會或培訓班中的經驗介紹及成果推廣引起了同行的高度認可與普遍贊譽,紛紛邀請該專業教師去相關學校進行經驗介紹或專題培訓,成果組教師為50余所高職與中職學校和機構提供80余次萬余人的培訓,推廣課程與專業建設經驗,輻射帶動全省乃至全國同類專業的建設與發展。②我們接收了廣東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來我院參加為期一周的工商模擬市場實訓;還接收了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湖北鄂州職業大學、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30余所學校的師生前來學習觀摩特色課程及專業建設。③以“工商模擬市場實訓”及“職業規劃與成功素質訓練”為代表的特色課程培養了學生創業以及小企業經營與管理能力和素質,提升了就業與創業能力,吸引了廣東電視臺等10余項電視報道,中國教育報等100余項報紙及網絡報道,使得該課程得以在全國迅速推廣和應用。④2011年11月9日《中國教育報》在第7版以《生涯規劃成為素質提升的利器——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生涯教育探究》為題長篇報道我校工商系《職業規劃與成功素質訓練》課程的特色與經驗,使得該課程在全國眾多高職和中職院校得以推廣,其教材也倍受學生、老師和社會人員的歡迎。⑤2004年12月10日《中國教育報》以《換一種方式讓學生體驗市場——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實訓教學模式小記》報道“工商模擬實訓課程”: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的工商模擬市場完全由學生策劃、籌備、組織,專業教師進行指導,各模擬企業要自籌資金、自主經營并自負盈虧,學生必須具備市場競爭、創業投資、組織策劃與經營管理能力,由此培養自主、自立的能力以及獨創精神。工商模擬市場讓學生感受了市場運行的規律,參與市場的競爭與開拓。工商模擬市場成為連接校企雙方的橋梁,為學生實訓提供了廣闊空間,又促進了畢業生就業率的提高以及就業崗位的優化。
參考文獻:
[1]李順松.試論學校內涵的塑造與發展[J].教育導刊,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