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營養安全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關鍵詞: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癥狀,臨床護理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其發生與遺傳、過敏、感染因素及某些藥物等有關。急性發作期時,由于細支氣管平滑肌痙攣伴不同程度的粘膜水腫,腺體分泌亢進,產生呼吸困難、胸悶、氣急、咳嗽等癥狀,常在夜間或清晨發作加劇,伴可逆性氣流受限,可經治療緩解。我院呼吸內科2011年1月~2011年8月共收治支氣管哮喘13例,現將其急性發作期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呼吸內科2011年1月~2011年8月共收治支氣管哮喘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齡53~79歲;急性發作期均表現煩躁、全身大汗、嚴重弊悶、端坐呼吸、心率110~140次/分,經皮測血氧飽和度80~90%,可持續數小時或更長時間,療程7~21天,經治療后均好轉出院。
2、護理
2 .1心理護理
哮喘病人急性發作期,病情重,情緒緊張護理論文,擔心治療效果,懼怕操作檢查。在進行治療時,應關心體貼病人,通過親切的交談,真誠的態度,消除患者的恐懼與不適應。動作輕柔,操作熟練,贏的病人的信任和安全感。訓練病人逐漸學會放松技巧及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保持穩定的情緒,利用自我調節的方法可以起到藥物難以調節的作用。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些心理問題,有利于提高哮喘的治療成功率。
2.2舒適護理
舒適護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減低不愉快的程度論文格式。將患者安置在安靜、通風好的病室,病室內不宜放置花草;哮喘發作時,患者全身大汗,常采取強迫坐位,應給予及時擦干汗液,更換清潔衣褲、被褥;不能平臥者,給予適合的支撐物,如移動餐桌、升降架等,指導患者兩臂前撐,兩肩聳起,以助用力呼吸,發作過后可采用側臥位休息。至少2小時更換一次,避免骶尾部受壓時間過長,導致壓瘡。
2.3病情觀察
治療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病人癥狀、體征的變化,詢問其呼吸困難的程度,觀察輔助呼吸肌的活動情況,有無冷汗、發紺、咳嗽、咳痰,胸部有無哮鳴音,測量和記錄體溫、脈搏和呼吸及哮喘發作的持續時間。配合醫生監測肺功能指標,進行動脈血氣分析,以便準確判斷療效。如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突然增多,呈黃色伴發熱,可能為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如病人突然出現一側胸痛伴嚴重呼吸困難,應考慮氣胸的可能;當PaO2<8kPa、PaCO2>6.67kPa時,說明病人已經進入呼吸衰竭狀態。 發現上述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護理論文,并做相應的護理;哮喘發作有可能導致呼吸衰竭,有窒息等危險,可行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進行機械通氣。因此,床旁備好氣管插管的設備和物件及各種搶救物品,配合醫師搶救。
2.4.用藥護理
遵醫囑給予支氣管擴張劑、激素等藥物以緩解氣道炎癥和水腫。氨茶堿是有效解痙、止喘藥物,靜脈推注時,若濃度過高、速度過快,可導致惡心、嘔吐,甚至心律失常、血壓下降導致死亡。故在使用時,應在觀察藥物療效的同時密切注意其不良反應。激素是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有效藥物,但副作用較大,須注意觀察。霧化吸入治療可以濕化氣道,稀釋痰液,利于排痰。告知病人用口吸氣,用鼻呼氣。在霧化吸入治療結束后后,應注意幫助病人翻身拍背,引流排痰,必要時可吸痰,及時漱口。
2.5氧療護理
病人哮喘急性發作期、PaO2<6.67kPa、發紺,給予鼻吸氧或面罩吸氧,一般鼻塞吸氧時氧流量2~4升/分,面罩吸氧時氧流量4~6升/分,吸氧期間15~30分鐘巡視一次,保證氧療安全,有效。使PaO2保持在9.3kPa以上即可。當PaO2>6.67kPa時,應改為持續低流量(1-2L/min)吸氧。因高流量吸氧會使氧分壓繼續上升,主動脈弓和頸動脈竇化學感受器對呼吸中樞的興奮作用消失,導致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而誘發肺性腦病。吸入的氧氣需加溫濕化,以減少對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2.6飲食護理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間也營養消耗大,體內的水分、蛋白質等大量消耗流失,應及時給予補充,增強機體抵抗力論文格式。因此,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每天飲水1000~3000ML,并根據患者的飲食愛好護理論文,給予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同時,要向患者解釋合理飲食對增強抗病能力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盡自己的努力多進高營養食物。不能由口進食者,必要時可靜脈補充營養。
2.7排痰困難的護理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時,患者會伴有咳嗽、咳痰。痰液阻塞氣道,可增加氣道阻力,加重缺氧和呼吸困難。因此,促進痰液排除是重要的護理措施之一。鼓勵病人主動咳嗽咳痰,幫助病人翻身,叩背。叩背時,手指并攏稍合拳,由兩側向中央,由下而上,必要時給予吸痰。霧化吸入治療可以濕化氣道,稀釋痰液,利于排痰。在霧化吸入治療結束后后,翻身叩背,引流排痰,必要時可吸痰,及時漱口。
3、小結
參考文獻:[1]安靜.支氣管哮喘病人的護理體會[J],社區醫學雜志,2006
[2]陽鳳華.117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
關鍵詞:測土配方施肥
根據農業部制定的測土配方施肥規范,測土配方施肥是以肥料田間試驗和土壤測試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在合理施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提出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種、數量、施用時期和施用方法。
二、測土配方施肥的意義
1、提高作物產量,保證糧食生產安全
通過土壤養分測定,根據作物需要,正確確定施用肥料的種類和用量,才能不斷改善土壤營養狀況,可增加作物產量5%―20%或更高產量,使作物獲得持續穩定的增產,從而保證糧食生產安全。
2、減少浪費、節約成本,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
肥料在農業生產資料的投入中約占50%,但是施入土壤的化學肥料大部分不能補作物吸收,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在土壤中發生揮發、淋溶,被土壤固定。在測土配方施肥條件下,肥料品種、配比、施肥量等根據土壤供肥狀況和作物需肥特點確定,既能保持土壤均衡供肥,又能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使用量,因此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肥料的浪費,對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至關重要。
3、節約資源,改善農作物品質 ,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
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實現合理用肥,科學施肥,提高農產品品質、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是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具體體現。據測算,如果氮肥利用率提高10%,則可以節約2.5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或節約375萬噸的原煤。論文參考,測土配方施肥。在能源和資源極其緊缺的時代,進行測土配方施肥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論文參考,測土配方施肥。
4、培肥土壤,改善土壤肥力
偏施濫施氮肥、少施不施鉀肥,養分失衡,加上有機肥施用量減少,土壤肥力下降,結構破壞。論文參考,測土配方施肥。測土配方施肥,能使農民明白土壤中到底缺少什么養分,根據需要配方施肥,能使土壤缺失的養分及時獲得補充,維持土壤養分平衡,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5、減少污染,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不合理的施肥會造成肥料的大量浪費,浪費的肥料必然進入環境中,造成大量原料和能源的浪費,破壞生態環境,如氮、磷的大量流失可造成大體的富養分化。所以,在測土配方施肥條件下,肥料品種、配比、施肥量等根據土壤供肥狀況和作物需肥特點確定,既能保持土壤均衡供肥,又能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使用量,作物生長健壯,抗逆性增強,減少農藥施用量,從而降低化肥農藥對農產品及環境的污染。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測土配方施肥呢?接下來我分四個方面談談測土配方施肥:
第一,測土配方施肥有三個過程:1、測土。測試土壤各項養分含量。2、配方。按照作物種類、目標產量計算土壤所需的肥料種類和數量。3、統一合理安排施用基肥、追肥。
第二,測土配方施肥有以下好處:1、它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徑。2、可以提高作物品質,降低生產成本。3、可明顯提高經濟效益,增產增收。4、可提高土壤肥力,保護生態環境,降低作物病蟲害。
第三,測土配方施肥的理論依據:1、最小養分率——木桶理論。論文參考,測土配方施肥。2、遞增與遞減施肥原理。論文參考,測土配方施肥。3、作物營養特性施肥原則。論文參考,測土配方施肥。
第四,土壤養分測定應注意的問題:1、土壤樣品采集和處理。采用四角加中心法取土,用四分法留一公斤做測土樣品。2、分析化驗。常規化驗費用高、時間長,已逐漸被速測法取代。速測法一小時可以測三個土樣,每個土樣的費用還不到十元錢,可謂經濟實惠。3、根據配方公式計算施肥量,正負10%就是施用上下限。
最后,希望我們每一個農資人都積極宣傳測土配方施肥的好處,如果可能的話,希望農資經銷商配備測土箱就地測土指導農民科學施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農業部門將會綜合大量數據制定出更適合當地的施肥措施。如果這樣的話,增產就不是問題了,糧食安全問題也可以得到有效的緩解。
關鍵詞:危重癥;腸內營養;護理
Abstract:ICU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under stress factors after major surgery and (or) severe trauma,the body in high resolution,high metabolic state,increased energy consumption,protein,increased lipolysis,gluconeogenesis increase,over time,the rapid emergence of malnutrition,low immunity,body resistance weakened.Nutritional support is an important therap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nd enteral nutrition as a convenient,safe,effective nutritional support methods ar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Our department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process,to take effective care measures,and achieved satisfactory clinical results
Key words:Critical illness; Enteral nutrition; Nursing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7月~2014年6月,危重癥患者98例,女42例,男56例,平均年齡59歲,包括重癥肺炎5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6例,重癥顱腦損傷21例。
1.2 方法 鼻胃管均采用復凱鼻胃管,此產品為一次性使用的高分子材料醫用器材,最長可以使用42 d,可減少反復置管對患者鼻腔粘膜和消化道損傷。營養液均采用“全能力”啟封后低溫保存,24 h內用完并保持無菌。持續管飼著應用復凱800型腸內營養泵。
2 結果
ICU危重癥患者常見并發癥的發生率,見表1。
3 護理
3.1心理護理 向患者講解營養支持的目的和意義,置鼻胃管前告知目的、配合方法、可能產生的不適等以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和配合。
3.2 營養液的輸注 腸內營養盡量采用持續輸注方式,使營養液持續緩慢蠕動進入小腸。初次采用腸內營養時使用營養泵以30 ml/h的速度24 h勻速泵入,如患者可以耐受,且吸收良好,可以在2~3 d內逐漸增加至需要量,鼻飼前后均應用20 ml溫開水沖洗胃管,防止堵管。
3.3常見并發癥的護理
3.3.1胃反流 抬高床頭30°~40°,有利于營養液的排空,減少反流和誤吸,鼻飼前吸痰,避免嗆咳、憋氣,使腹壓增高,引起反流。氣管切開的患者應保持氣管套管氣囊封閉嚴密,防止吸入性肺炎。應用營養泵勻速泵入,減少胃內貯存,防止反流。
3.3.2 腹脹 每次輸注前抽吸胃液,如殘留量>150 ml時,要給予減量或停用4h~8h,調整胃腸營養液的濃度,以便腸道能適應,也可配合應用胃腸動力藥物。
3.3.3 腹瀉 主要由于輸注速度、濃度、濕度不適宜,腸腔內滲透壓負荷過重,小腸對脂肪或乳糖不耐受,營養液被污染,低蛋白血癥等引起。開始階段每4~6 h觀察腸鳴音1次,以后改為檢查1次/d,并檢查胃潴留情況,注意觀察糞便的性質、量、顏色,控制大便
4 討論
ICU患者多為急危重,機體往往處于應激狀態,出現多臟器損傷如營養不良會增加感染,延長住院時間和增加死亡率[10-12]。腸內營養是一種比較符合生理性的給養途徑,避免了中心靜脈插管及其帶來的并發癥,并且相對比其他腸外營養便宜、安全、高效、經濟,符合生理功能[13-14]。
參考文獻:
[1]艾皖平,高瑛,腸內營養在ICU患者中的臨床醫用及護理進展[J].家庭護士,2008,6(5A):1141-1142.
[2]曹愛民,早期腸內營養在結直腸癌術后的應用[J].當代護士,2009,9:42-43.
[3]羅紅梅,ICU危重患者腸內營養的護理[J].臨床醫學工程,2010,17(7):115-116.
[4]孫苗芳,劉慧風,陳鶯,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腸內營養的探討及護理[J].護理研究,2005,19(1B):139.
[5]馬玲,朱丹,早期腸內營養在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應用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5,20(4):80.
[6]藍芝葦,鐘新發,於霞,等.早期胃腸道營養預防重型顱腦損傷后上消化道出血的觀察[A].2009年浙江省神經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
[7]吳孟航,劉帆,刁麗.兩種腸內營養喂養方式在重型顱腦損傷中的應用[A].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第九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
[8]藍芝葦,鐘新發,於霞,等.早期胃腸道營養預防重型顱腦損傷后上消化道出血的觀察[A].2009年浙江省神經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
[9]呂麗燕,潘麗.腸內營養治療在ICU重癥胰腺炎治療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25).
[10]周華,杜斌,柴文昭,等.我國危重癥患者營養支持現狀調查分析[J]腸外與腸內營養,2009,(05).
[11]彭鵬,黃杰安.危重癥患者早期腸內營養最新進展[J].臨床薈萃,2011,(06).
[12]江華,蔣朱明.循證醫學成為第12屆中國國際腸外腸內營養研討會的重要議題[J].中國循證醫學,2002,(02).
摘要:
本試驗用青稞秸稈替代燕麥干草作為唯一粗飼料來源,研究其對生長期藏綿羊體增重及免疫功能的影響。選擇18只4~5月齡健康河谷型藏綿羊,隨機分為2組,即:青稞組(青稞秸稈300g/d+精料300g/d)和燕麥組(燕麥干草300g/d+精料300g/d)。試驗期4周,第1周為預試期,第2~4周為正試期。正試期結束后,按公母各占1/2原則,各組分別選取6只羊屠宰采樣。結果發現:青稞組與燕麥組藏綿羊的體重、日增重、脾臟重和脾臟指數均差異不顯著(P>0.05);青稞組與燕麥組藏綿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溶菌酶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差異不顯著(P>0.05),但青稞組中溶菌酶含量有高于燕麥組的趨勢(P=0.083);青稞組與燕麥組血清、胸腺和脾臟白細胞介素(IL)⁃2、IL⁃4、IL⁃6、IL⁃10和干擾素γ(IFN⁃γ)含量均差異不顯著(P>0.05)。綜合來看,與燕麥干草相比,飼喂青稞秸稈不會降低生長期藏綿羊的體增重及免疫性能,且有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因子(溶菌酶)含量的潛力,可作為藏綿羊的粗飼料來源。
關鍵詞:
青稞秸稈;體增重;免疫指標;藏綿羊
粗飼料是青藏高原地區畜牧業發展中的主要制約因素,近年來青稞籽實資源的開發利用產生大量青稞秸稈,開發本地大宗青稞秸稈資源的飼用價值可緩解尖銳的草畜矛盾。但目前在高原農區青稞秸稈大部分被廢棄或用作燃料,僅少部分作為牧區冬春季飼草資源開發利用[1-2]。青稞秸稈纖維較普通麥草更加細小,纖維長度較一般麥草短,較普通麥草更加適口[3],在秸稈類粗飼料中營養價值中等且較全面[4-6],作為青藏高原地區的大宗粗飼料具有較廣闊的應用前景。青稞籽實中β-葡聚糖含量為3.66%~8.62%,而青稞秸稈中β-葡聚糖含量也較高,尤其是地區的青稞秸稈中高可達0.096%[7]。β-葡聚糖的活性結構是由葡萄糖單位組成的多聚糖,它們大多數通過β⁃1,3和β⁃1,4糖苷鍵結合。許多研究認為,β-葡聚糖的作用與腸上皮細胞和腸道相關的淋巴組織的免疫功能及活性有關,它能夠促進小腸的蠕動,提高結腸中益生菌的數量[8-11];活化巨噬細胞、嗜中性粒細胞、B淋巴細胞等,因此能提高白細胞介素(IL)、細胞分裂素和特殊抗體含量,全面刺激機體免疫系統,影響機體免疫機能[12]。燕麥干草是青藏高原地區反芻動物中普遍應用的優質飼草,質地柔軟,營養價值高[13-14]。且同青稞秸稈類似,燕麥干草中也含有豐富的β-葡聚糖[15]。Long等[16]報道,補飼青稞秸稈可提高放牧牦牛的生產性能。但相關研究不多,且尚無青稞秸稈對藏綿羊免疫機能影響的報道。因此,本試驗旨在比較青稞秸稈和燕麥干草對生長藏綿羊體重、免疫器官發育及免疫性能的影響,為青稞秸稈的深度開發利用提供數據支撐。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設計
選擇18只4~5月齡體況良好的河谷型藏綿羊[(16.13±2.33)kg],隨機分為2組,即:青稞組(青稞秸稈300g/d+精料300g/d)和燕麥組(燕麥干草300g/d+精料300g/d)。試驗期共計4周,第1周為預試期,第2~4周為正試期。
1.2飼養管理
試驗羊單欄飼養,日喂2次(09:00和16:00),每次喂量相同。待精料食盡后,再飼喂切短至3~5cm的粗料,次日晨飼前收集剩料,自由飲水。參照我國《肉羊飼料標準》(NY/T816—2004)營養需要配制粉狀配合飼料,飼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1.3體重、日增重測定
于正試期第1天和正試期最后1天晨飼前空腹稱重,計算日增重。
1.4樣品采集與分析
正試期間采集飼料樣品,混勻后用于測定干物質、粗脂肪、粗蛋白質、酸性洗滌纖維、粗灰分、鈣和磷含量,測定參照張麗英[17]的方法。正試期最后1天晨飼前經頸靜脈采集血液,3500r/min(相對離心力1100×g)離心10min分離血清后,-20℃冷凍保存,用于測試免疫球蛋白(Ig)、溶菌酶含量,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活性和免疫相關細胞因子含量;正試期結束后第2天,根據公母各占1/2原則,2組分別選擇6只,共12只進行屠宰采樣,經頸部放血后,分離胸腺和脾臟組織,稱重并采集組織樣于液氮中速凍,后-80℃冷凍保存,測定免疫相關細胞因子含量。脾臟指數=脾臟重量(g)/體重(kg)。
1.4.1血清Ig含量測定
采用酶聯免疫分析(ELISA)法(MB-530酶標儀,深圳匯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按照試劑盒(武漢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說明書測定血清中IgG、IgA和IgM含量。
1.4.2血清溶菌酶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測定
溶菌酶含量測定采用ELISA法(MB-530酶標儀,深圳匯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按照試劑盒(武漢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說明書測定;酸性磷酸酶活性采用微板法(瑞士TECAN),按照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說明書測定。
1.4.3血清和免疫器官細胞因子含量測定
采用ELISA法(MB-530酶標儀,深圳匯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按照試劑盒(武漢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說明書測定血清、胸腺和脾臟中的IL⁃2、IL⁃4、IL⁃6、IL⁃10和干擾素γ(IFN⁃γ)含量。
1.5數據統計分析
經Dixon和Grubbs檢驗法剔除極端數據后,用SPSS19.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一般線性模型(GLM),處理為固定因子,動物體重為協變量,在Alpha=0.05下對處理效應進行顯著性分析。
2結果
2.1體重、日增重、脾臟重量及脾臟指數
由表2可見,青稞組與燕麥組藏綿羊的終末體重、日增重、脾臟重量和脾臟指數差異不顯著(P>0.05)。
2.2血清Ig、溶菌酶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
由表3可見,青稞組與燕麥組中藏綿羊血清中IgG、IgA、IgM、溶菌酶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無顯著差異(P>0.05),但青稞組中溶菌酶含量有高于燕麥組的趨勢(P=0.083)。
2.3血清、胸腺和脾臟中細胞因子含量
由表4可見,青稞組與燕麥組的血清、胸腺和脾臟中IL⁃2、IL⁃4、IL⁃6、IL⁃10和IFN⁃γ含量差異均不顯著(P>0.05)。從數值上比較,在胸腺中,青稞組藏綿羊細胞因子IL⁃2、IL⁃4、IL⁃6、IL⁃10和IFN⁃γ的含量都高于燕麥組;而在脾臟中,青稞組中上述各細胞因子含量全都低于燕麥組。
3討論
3.1青稞秸稈和燕麥干草對體重、日增重、脾臟重量及脾臟指數的影響
青稞秸稈和燕麥干草可以作為青藏高原地區主產的大宗飼草料。Long等[16]研究發現補飼青稞秸稈可減少冷季放牧母牦牛體重的損失量;Long等[18]補飼青稞秸稈可使母牦牛產犢率提高19%,改善母牦牛性激素水平;但青稞秸稈在綿羊中飼喂價值的研究尚未見報道。經實測,本試驗所用青稞秸稈粗蛋白質含量1.42%,低于燕麥干草(4.34%),青稞秸稈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含量分別為70.9%和45.8%,高于燕麥干草(分別為59.7%和38.7%),但粗脂肪含量較接近,青稞秸稈為1.2%,燕麥干草為1.7%,與其他研究測定的各營養成分值接近[4-6],總體上燕麥營養價值較優。但此試驗在每只羔羊補喂精料300g/d條件下,以青稞秸稈或燕麥干草作為唯一粗飼料來源,發現對藏綿羊體重和日增重均無顯著差異,表明青稞秸稈可作為生長期藏綿羊的粗飼料來源。免疫器官的重量可作為免疫功能的評價指標,而臟器指數常反映器官的生理功能狀態。本試驗發現,飼喂青稞秸稈或燕麥干草的藏綿羊脾臟重及脾臟指數均無顯著差異。β-葡聚糖作為一種功能性多糖,大部分不能被消化吸收,單胃動物中主要在大腸內被微生物菌群不同程度地發酵利用,之后主要以糞便的形式代謝排出體外,但少部分可經吸收進入肝臟、心臟、腎臟等組織[9],少量β-葡聚糖并不能影響機體的整體免疫功能[19]。但β-葡聚糖的免疫功能研究多見于豬、禽、鼠及水產動物[10-11,20],在反芻動物中較少。且β-葡聚糖在反芻動物中的消化吸收和代謝機制尚未深入研究,盡管其在青稞秸稈或燕麥干草含量都較高,但推測粗飼料中以β-葡聚糖形式吸收的數量較少,因而在本試驗中,青稞秸稈與燕麥干草對藏羊脾臟發育的影響未呈現出顯著差異。
3.2青稞秸稈和燕麥干草對血清Ig、溶菌酶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響
IgG和IgM是介導體液免疫的主要效應分子,IgA是介導黏膜免疫反應產生的主要效應分子,這3類抗體水平是反映機體免疫狀況的重要指標,而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主要反映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狀況。周懌等[21-22]在斷奶犢牛飼糧中添加75mg/kg的酵母β-葡聚糖可顯著增加犢牛血清中IgG和IgM含量,但對IgA含量無顯著影響,且隨著飼糧中β-葡聚糖含量的增加,犢牛血清中溶菌酶含量逐漸升高;在羔羊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可提高血清IgG含量[23],可調節母羊乳腺中的非特異性免疫[24]。沙蔥多糖也可提高肉羊腸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含量,改善腸道黏膜形態結構和菌群狀況,完善腸道黏膜免疫系統,增強肉羊機體免疫功能[25]。本試驗發現,與燕麥組相比,青稞組的藏綿羊血清中IgG、IgA、IgM、溶菌酶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無顯著變化,與上述研究結果不一致,推測這可能是由于粗飼料β-葡聚糖含量比上述研究的低,多糖類型和結構也存在差異,引起的免疫學效應不同。但相比燕麥組,青稞組溶菌酶含量有提高的趨勢,溶菌酶可通過水解細菌細胞壁肽聚糖中的β-1,4糖苷鍵,導致菌體細胞壁溶解而殺死細菌,抑制外源微生物生長,從而可直接提高藏綿羊抗菌和抗病毒的能力。此外溶菌酶在反芻動物復胃中可轉化為具有消化功能的酶[26],協助復胃中菌體溶解得到菌體蛋白等,可改善藏綿羊營養物質供應,并間接提高機體適應能力。
3.3青稞秸稈和燕麥干草對血清、胸腺和脾臟中細胞因子含量的影響
β-葡聚糖可激活淋巴細胞,通過釋放促免疫細胞因子而參與免疫應答,刺激B淋巴細胞中調促炎癥細胞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IL⁃6和IL⁃8等[19]。在羔羊飼糧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可提高血清INF⁃γ含量[23]。但本試驗發現,用青稞秸稈替代燕麥干草不會影響胸腺和脾臟中IL⁃2、IL⁃4、IL⁃6、IL⁃10和IFN⁃γ的含量。但僅從數值上來看,青稞組中藏綿羊胸腺IL⁃2、IL⁃4、IL⁃6、IL⁃10和IFN⁃γ的含量都高于燕麥組,而脾臟中青稞組則全都低于燕麥組,可能預示青稞秸稈與燕麥干草對不同免疫器官細胞因子網絡的調控機制不同,推測這可能與兩者中所含的β-葡聚糖結構不同有關[27-28],需作進一步深入研究。
4結論
飼喂青稞秸稈替代燕麥干草不影響生長期藏綿羊的體增重及免疫性能,且有提高藏綿羊非特異性免疫因子(溶菌酶)含量的潛力。與適宜精飼料搭配,青稞秸稈可作為藏綿羊產業體系粗飼料來源。
參考文獻:
[3]李海朝,徐貴鈺,汪航.青稞秸稈化學成分及纖維形態研究[J].生物質化學工程,2010,44(2):40-42.
[4]張文會.青稞組成成分研究[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14,44(3):14-15.
[5]原現軍.地區農作物秸稈與牧草混合青貯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2.
[6]姜文清.牧草和作物秸稈營養類型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蘭州:蘭州大學,2011.
[7]宋萍,李文俊.青稞秸稈中β-葡聚糖含量的測定[J].特產研究,2009,31(1):50-52,56.
[8]張培培.燕麥β-葡聚糖對大鼠腸道微環境和機體能量代謝的影響[D].碩士學位論文.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
[9]徐超.燕麥β-葡聚糖的體內代謝和抗運動疲勞作用機制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J].
[13]潘美娟.燕麥草、羊草及其組合TMR日糧對奶牛瘤胃消化代謝的影響[D].碩士學位論文.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2.
[14]劉剛.青藏高原飼用燕麥種質資源評價與篩選[D].碩士學位論文.蘭州:甘肅農業大學,2006.
[15]郭麗娜.燕麥品種品質及其降血脂功效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4.
[17]張麗英.飼料分析及飼料質量檢測技術[M].3版.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7:48-80.
[21]周懌.酵母β-葡聚糖對早期斷奶犢牛生長性能及胃腸道發育的影響[D].博士學位論文.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0.
[22]周懌,刁其玉,屠焰,等.酵母β-葡聚糖和抗生素對早期斷奶犢牛生長性能和腸道菌群的影響[J].畜牧獸醫學報,2010,41(6):685-691.
第一條業余訓練工作是指學校課余開展體育訓練和體育競賽工作。
第二條為貫徹“奧運爭光計劃”,進一步加快我區競技體育的發展,培養優秀體育后備人才,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制定本暫行規定。
第三條業余訓練工作任務是提高學生運動技術水平,為國家培養體育后備人才;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增強學生體質;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增強組織紀律性,培養學生的勇敢、頑強、進取精神。
第四條業余訓練工作應當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體育鍛煉與安全衛生相結合的原則,注意汲取有益經驗,積極開展業余訓練研究工作。
第五條業余訓練工作要在學校開足開齊體育課和的前提下進行。
第六條業余訓練工作在教育體育局領導下,由學校組織實施,并接受教育體育局的指導。
第二章業余訓練
第七條學校應當在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課余體育訓練,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
第八條學校對參加課余體育訓練的學生,應當安排好文化課學習,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并注意改善他們的營養。
第九條在業余訓練工作中成績突出,被評為省級業余訓練先進個人、市級業余訓練先進個人等同于市級先進工作者;被評為區級業余訓練先進個人等同于區級先進工作者。
第三章運動員輸送
第十條凡運動員被省少體校、省體工大隊、體育院校附屬競技體校、部隊相關體校正式錄取的,相關帶訓教練可視同為省級論文一等獎獲得者。
第四章競賽成績
第十一條省級體育比賽(單項、團體)
1、在省級各類體育競賽中所帶運動員獲第一名等同于獲省級論文一等獎;
2、在省級各類體育競賽中所帶運動員獲第二名、第三名等同于教練員獲省級論文二等獎;
3、在省級各類體育競賽中所帶運動員獲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等同于教練員獲省級論文三等獎。
第十二條市級體育比賽(團體)
1、在市級各類體育競賽中所帶運動員獲團體第一名等同于教練員獲市級論文一等獎;
2、在市級各類體育競賽中所帶運動員獲團體第二名、第三名等同于教練員獲市級論文二等獎;
3、在市級各類體育競賽中所帶運動員獲團體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等同于教練員獲市級論文三等獎。
第十三條市級體育比賽(單項)
1、中學組
(1)在市級各類體育競賽中所帶運動員獲金牌1枚以上、得分在15分以上等同于教練員獲市級論文一等獎;
(2)在市級各類體育競賽中所帶運動員獲銀牌1枚以上、得分在10分以上等同于教練員獲市級論文二等獎;
(3)在市級各類體育競賽中所帶運動員獲銅牌1枚以上、得分在8分以上等同于教練員獲市級論文三等獎。
2、小學組
(1)在市級各類體育競賽中所帶運動員獲銀牌1枚以上、得分在10分以上等同于教練員獲市級論文一等獎;
(2)在市級各類體育競賽中所帶運動員獲銅牌1枚以上、得分在8分以上等同于教練員獲市級論文二等獎;
(3)在市級各類體育競賽中所帶運動員得分在6分以上等同于教練員獲市級論文三等獎。
第十四條區級體育比賽(團體)
1、必須參加*區舉辦的各類體育比賽,城區學校獲團體前3名、農村學校獲團體前5名等同于教練員獲區級論文一等獎;
2、必須參加*區舉辦的各類體育比賽,城區學校獲團體4至6名、農村學校獲團體6至8名等同于教練員獲區級論文二等獎。
論文關鍵詞:草莓,管理,七件事
露地草莓果實采摘后到越冬還有幾個月的生長期,此時加強中、后期的栽培管理是來年豐產、優質的基礎。
草莓采摘后,植株即進入旺盛生長階段,匍匐莖大量發生、新莖分枝生長加快、新幼株形成,為全年營養生長的第二個高峰期。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生長開始減緩,在入秋前后,開始花芽分化并繼而轉入生殖生長階段。管理上如果放松,對草莓生長發育影響較大,直接影響到來年產量與品質。因此,草莓果采后,應及時加強田間管理。
一、灌水保濕,遮陽降溫
草莓性喜涼爽,根系較淺,抗旱能力較弱,且葉面積大,蒸發旺盛,如果干旱缺水,容易導致莖葉枯萎而死亡,在夏秋季,當地面龜裂時,有灌溉條件的地塊,應在夜間溝灌,滲透苗地;無灌溉條件的地塊,應每天早晚潑水抗旱,保持土壤濕潤,降低地表溫度。此外,夏季最好在畦面上搭1米高的陰棚,頂上蓋些草等物,也可在畦邊種些玉米、高梁及豆角之類的搭架蔬菜遮陽,但不能種植過密。通風不良,光照不足,也會影響草莓正常生長。
二、摘除匍匐莖,定向壓蔓育苗
草莓采果后,在夏秋季節會產生大量的匍匐莖,并陸續在匍匐莖上產生3~5次子苗。匍匐莖及其子苗會消耗大量養分,減少母株營養積累,影響花芽分化。草莓采果后,如果不繁殖種苗,就應及時將剛長出的匍匐莖摘除,同時摘除病老枯葉帶出園外深埋。用于繁殖種苗的草莓苗圃,為使每次子苗均能長成壯苗,在發苗期間要及時將匍匐莖定向理順,配置均勻。對發出的新株要壓些泥土,促生新根。
三、適時灌水防災
草莓采果后,對肥水需求較多,對環境條件反應也較為敏感,尤其是酷熱、干旱、漬澇災害對其影響更甚。一般來說,夏季氣溫超過30℃,草莓生長就會受到抑制,有時老葉還會出現灼傷或焦邊,應及時澆水或遮蔭降溫。但草莓根系淺、植株小,對土壤溫度變動反應敏感。雨水過多,土壤通氣不良,不但影響植株根系與莖蔓生長,還會發生爛根,增加病害。因此,采果后,應及時清溝瀝水,保持地面干爽。
四、適期追肥,增加營養積累
在草莓采果后,管理的主要方向是增加營養積累和促進花芽分化。為了給第2年打下良好基礎,應及時追肥灌水。一般品種多在8~9月份進行花芽分化,可于秋分前后追施氮磷鉀復合肥20~25千克/667平方米,或1∶1的碳酸氫銨和過磷酸鈣混合肥70千克/667平方米,同時可在7~9月份每20天左右噴施1次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3~4次,以促進花芽分化。封凍前開溝施1次腐熟的人糞尿或其他優質有機肥,每667平方米施2000~3000千克,以提高植株越冬抗寒能力。草莓采果后,在不繁育種苗的地塊,盡量減少澆水次數和澆水量,以防止匍匐莖的旺盛生長;對繁育種苗的地塊,為促子苗多發、健壯,應及時灌水保濕,增加施肥數量和次數。追肥可結合澆水進行;在封凍前澆1次封凍水,澆足澆透。
五、中耕培土,促進根系發育
草莓新根的發生部位具有逐年上升的特點。每年采果后,要注意基部培土。培土一般在采果后的新根大量發生前進行,培土厚度以露出苗心為宜。中耕可結合追肥和培土進行,根系旺盛生長前中耕可適當深些,以利于根系生長。
六、清除雜草,防治病蟲
夏秋季節,田間雜草大量滋生,必須經常拔除。拔草時不要松動草莓根系,以免造成種苗死亡。同時要摘除黃葉病葉。還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主要病蟲害有紅蜘蛛、蠐螬、蚜蟲、葉斑病、灰霉病等。病害防治,可用1∶1∶200倍的波爾多液或40%多菌靈800倍液或1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紅蜘蛛等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2000~2500倍液等防治。夏秋期間,對草莓威脅最大的地下害蟲是蠐螬(金龜子幼蟲),可用800倍液敵百蟲或1000倍液敵敵畏澆灌苗蔸,也可人工捕捉。蠐螬的成蟲常在未腐熟的肥堆上產卵,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可明顯減輕危害。
化學論文的參考文獻:
[1]劉宇.高級氧化-生物活性炭-膜濾優化組合除有機物中試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4
[2]劉起峰.密云水庫水的預氧化及強化混凝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
[3]韓宏大.安全飲用水保障集成技術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2006
[4]趙建偉.富營養化原水中微囊藻毒素分析與去除方法及氧化降解機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
[5]劉起峰.密云水庫水的預氧化及強化混凝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
[6]程慶鋒.高鐵錳氨氮地下水凈化工藝優化及菌群結構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4
[7]苗杰.電化學無氯預氧化安全凈水新技術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4
[8]王娜.腐殖質在混凝與預氧化工藝中的特性及對水處理效能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2
[9]唐陽.功能導向的電化學體系建立與碳基復合電極的設計和制備[D].北京化工大學2013
[10]王瓊杰.基于新型磁性強堿離子交換樹脂凈化的水源水深度處理技術研究[D].南京大學2014
[11]周娟.負載型Pd基催化劑對飲用水中消毒副產物的催化加氫還原[D].南京大學2014
[12]張怡然.預臭氧化消毒副產物生成特性和控制技術研究[D].南開大學2014
[13]吳云.澄清池膜過濾用于飲用水處理的工藝研究[D].天津大學2009
[14]李金成.負載錳氧化物濾料對高錳地下水處理技術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
[15]劉志泉.水中銅綠微囊藻與硝基苯復合污染的特征和作用機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2
[16]JiajiaFan,RobertDaly,PeterHobson,LionelHo,JustinBrookes.Impactofpotassiumpermanganateoncyanobacterialcellintegrityandtoxinreleaseanddegradation[J].Chemosphere.2013(5)
化學論文的參考文獻:
[1]侯妙樂,吳育華,張玉敏.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震后鐵旗桿保護中的應用[J].系統仿真學報.2009(S1)
[2]曹資,薛素鐸著.空間結構抗震理論與設計[M].科學出版社,2005[3]王勖成編著.有限單元法[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3]解則曉,徐尚,李緒勇.逆向工程中三維點云數據精確拼接方法[J].中國機械工程.2009(13)
[4]王蔚波.河南古代鎮河鐵犀牛考略[J].文博.2009(03)
[5]陳俊旗.自立式輸電塔線體系關鍵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1
[6]王福諄.“我國古代大型鐵鑄文物”系列文章之十一--古代大鐵炮[J].鑄造設備研究.2008(03)
[7]趙威.結構可靠度分析模型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2
[8]張雙寅.永樂大鐘梯形木架穩定性初探[J].力學與實踐.2008(06)
[9]王玉芳.滄州鐵獅歷次維修保護概述[J].文物春秋.2008(03)
[10]A.Smith,H.Botha,F.C.deBeer,E.Ferg.Theexamination,analysisandconservationofabronzeEgyptianHorusstatuette[J].NuclearInst.andMethodsinPhysicsResearch,A.2011(1)
[11]AlbertoTaliercio,LuigiaBinda.TheBasilicaofSanVitaleinRavenna:Investigationonthecurrentstructuralfaultsandtheirmid-termevolution[J].JournalofCulturalHeritage.2007(2)
[12]MicheleBetti,AndreaVignoli.ModellingandanalysisofaRomanesquechurchunderearthquakeloading:Assessmentofseismicresistance[J].EngineeringStructures.2007(2)
[13]MicheleBetti,AndreaVignoli.NumericalassessmentofthestaticandseismicbehaviourofthebasilicaofSantaMariaall'Impruneta(Italy)[J].ConstructionandBuildingMaterials.2010(12)
化學論文的參考文獻:
[1]姜再興,黃玉東,劉麗.粗糙度對碳纖維/聚芳基乙炔復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響[J].化學與粘合.2007(05)
[2]張國權,楊鳳林.蒽醌/聚吡咯復合膜修飾電極的電化學行為和電催化活性[J].催化學報.2007(06)
[3]范新莊.石墨電極的電化學改性制備方法與準電容特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
[4]楊旭,孫承林,謝茂松,杜遠華,王賢高.用電-多相催化技術處理油田廢水[J].工業水處理.2002(12)
[5]陶龍驤,謝茂松.電催化和粒子群電極用于處理有機工業污水[J].工業水處理.2000(09)
[6]吳慶,陳惠芳,潘鼎.炭纖維表面處理綜述[J].炭素.2000(03)
[7]楊旭,孫承林,謝茂松,杜遠華,王賢高.用電-多相催化技術處理油田廢水[J].工業水處理.2002(12)
[8]吳海燕.單線態氧與不飽和化合物的反應及其過氧化產物的化學發光研究[D].江南大學2012
[9]陶龍驤,謝茂松.電催化和粒子群電極用于處理有機工業污水[J].工業水處理.2000(09)
[10]吳慶,陳惠芳,潘鼎.炭纖維表面處理綜述[J].炭素.2000(03)
關鍵詞:果品形象;果品價格;果品品種;果品健康性;公共關系
一、緒論
水果產品是富含營養的、且能夠幫助消化的植物果實,一般還具有降血壓、延緩衰老、瘦身、名目、降低膽固醇等保健作用。自從經濟逐漸全球化以來,世界水果貿易的發展速度得到加快,水果貿易額從1996年到2007年的10年之間增長了167.80%,年均增長率達9.37%。從目前世界水果貿易情況看,中國、美國、西班牙、比利時、荷蘭、德國、巴西、智利、意大利、法國等10個國家在世界水果貿易中占據主要位置。目前水果產業是中國的重要產業,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水果的產量和種植面積就一直穩居世界首位。隨著中國水果種植規模的擴大,中國水果的出口量也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由2001年的7.90億美元增長到2007年的32.44億美元。山東省水果種植歷史悠久,面積大、產量高、品種豐富,以蘋果、梨、桃、葡萄、栗子、棗等水果為主,并素有“北方落葉果樹王國”之美譽。山東省是中國水果生產與貿易大省,近年來水果出口額從2005年的3.44億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7.16億美元,四年增長108.14%,始終占據中國水果出口份額的1/3左右。
在中國水果出口的三大品種蘋果、梨、柑橘中,山東省占據了蘋果、梨兩項第一,是名符其實的中國水果出口第一大省。山東省出口的洲際分布主要是亞洲、歐洲、北美洲,尤其是亞歐兩大洲,到2008年山東省出口到上述三洲的水果價值6.95億美元,占當年出口總量的97.1%。在亞洲市場,山東省的水果主要出口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日本、菲律賓等國家。在2008年山東省對亞洲的出口總額占據山東省出口總額的65.20%,這說明亞洲是山東省水果出口的主要市場。在歐洲市場山東省水果主要出口到英國、德國、俄羅斯、法國、荷蘭等國家,在2008年出口量占山東省出口總額的23.88%,相比2005年增加178.05%,是三大洲中間增長最快的市場。在亞歐市場之外,主要出口到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新西蘭等國家,在2008年對上述國家的出口量占山東省出口總額的9.3%,相比2005年增加了145.49%,增加幅度僅次于歐洲市場,所以上述四國是最具開發的潛力市場。
二、文獻概覽
標題:“果品品牌形象、果品價格、果品銷售渠道、果品促銷方式、果品品種、果品健康性、公共關系、果品質量”與“山東省水果營銷量”之間的關系。
張玉龍(2007)雖然山東煙臺蘋果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聞名全國,但是在市場經濟的今天,煙臺蘋果在品牌形象設計和維護宣傳上卻沒有跟上時展的步伐。它們依然憑借“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心態,在沒有市場競爭形勢和消費稅需求的情況下,只有盲目的增加產量,但是在蘋果品質方面卻沒有提高,反而有些下降,同時對于自己的蘋果的品牌形象也缺乏應有的宣傳與保護,甚至出現了不講誠信度、以次充好的現象,這讓蘋果經銷商和消費者逐漸對煙臺蘋果失去信任,從而導致果品營銷量的下降。
林堅和霍尚(2008)雙邊匯率對于中國與出口目標國的之間的中國水果出口具有正向的直接影響,當中國的人民幣相對于出口目標國的貨幣匯率貶值的時候,相當于降低了出口價格,這可以促進中國水果的出口營銷量的提高;反之,當中國的人民幣相對于出口目標國的貨幣匯率增值的時候,相當于提高了出口價格,則不利于中國水果的出口營銷量的提高,這反映出水果出口價格是影響中國水果出口營銷量的一種重要影響因素。
陳明寶(2007)由于山東省煙臺市只在棲霞市建立了規模較大的蛇窩泊果品批發市場和在全中國大中城市設立的經銷窗口和辦事處還沒有形成覆蓋全國、功能齊全的銷售渠道網絡,導致它只是很好的推動了棲霞市的蘋果銷售量的提高,但對除此之外的其它周邊地區蘋果銷售量的推動作用卻較弱,所以必須完善蘋果銷售渠道網絡的建設,才有可能進一步的提高果品的銷售量。
李傳來(2002)山東蘋果銷售量下降的根本原因就是在眾多企業和農戶分散生產經營蘋果的情況下,除了偶爾看見“棲霞蘋果”的廣告外,基本很難看見山東蘋果的廣告,也就是山東蘋果缺乏對外整體的統一宣傳,即促銷方式不到位。相比而言,陜西省禮泉縣則通過由數名縣級領導組成蘋果推銷團的方式,到全國各大主要城市開展的促銷活動,并運用錄像宣傳片、宣傳手冊和廣告袋及新聞會等手段進行陜西蘋果的促銷宣傳,最終使得使西蘋果人人皆知,吸引了大量客戶前來購買,這極大促進了陜西蘋果的銷售量的提高。上述說明,采取恰當有力的宣傳促銷手段是可以促進果品的銷售量提高的,它們之間是具有明顯的影響關
聯的。
易發海(2008)雖然中國水果在品種結構方面有所改進,但是與國際市場消費者對于水果的需求變化相比,中國水果生產結構還是存在明顯的缺陷。首先是產品仍然集中在蘋果、柑桔、梨三大種類方面,名優特稀等特色產品種類依然缺乏。其次是水果成熟期過于集中,早中晚熟產品種類分布不均勻,造成短期內水果大量滯銷腐爛、長期內水果銷售量不足,進而限制了中國水果整體銷售量的提高。
劉漢成(2009)在國際水果市場上,為了確保貿易水果對于本國消費者的健康性等,許多國家都在實行《SPS協議》措施來對進口的外來水果進行檢驗,并運用《TBT協議》阻止不符合標準要求的水果產品進入本國,其主要檢驗檢疫的內容就是水果農藥殘留量和病蟲害含量等是否符合國際規定標準。如果水果的農藥殘留量和病蟲害的含量達不到國際規定的標準,那么水果進口國就可以根據《TBT協議》來拒絕水果的進口,從而導致出口國水果的銷售量的下降。中國水果的農藥殘留以及病蟲害等基本都比較偏高,所以經常被拒絕出口銷售,這對于中國水果的出口銷售量的提高都是巨大的阻礙。
黎文龍(2008)中國水果的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東盟、俄羅斯、日本、香港特區、荷蘭、德國等。上述國家和地區占據中國水果出口總量的80以上,由于中國水果的出口國家過于集中,當上述國家的經濟和貿易政策發生變化的時候,會明顯影響到中國水果的出口,所以中國政府應該在國際貿易市場中積極利用公共關系的作用,為中國水果尋找更多的出口國家,在促進中國水果產業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中國水果出口銷售量,這對于國際經濟的發展也是極為有利的。
于國合(2007)山東水果經過近十年的努力,通過采用套袋、轉果、摘葉、低下鋪設反光膜等一系列精細管理技術的推廣,使得山東水果的外觀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基本符合國際要求;同時通過加大地下土壤的投入、增加土壤有機含量等,使得山東水果的口感、營養、風味等內在品質也得到顯著改變;另外,結合采用先進的果園通風、通光技術,實行標準化的生產模式等,使得山東水果的整體質量得到提升,從而贏得消費者的信賴,產品銷售量也相比以前得到顯著的提高。
從上述文獻概覽得知:果品品牌形象、果品價格、果品銷售渠道、果品促銷方式、果品品種、果品健康性、公共關系、果品質量分別與山東省水果產品的營銷量具有顯著性的相關性。
三、研究方法與設計
本論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商業研究方法論中的定量研究與演繹推理相互結合的方法。
本論文把第一手的原始數據作為研究數據的來源,同時把第二手數據作為參考資料的來源。
本論文的研究工具是參照李克特測量量表的形式編制的調查問卷。
本論文共發放調查問卷600份,分配比例為:水果直接生產銷售者120份、水果銷售者180份、消費者300份,有效回收總計582份,有效率為97.0%,誤差率為3.0%,完全符合論文設計要求。
四、數據分析
信度分析:“果品品牌形象、果品價格、果品銷售渠道、果品促銷方式、果品品種、果品健康性、公共關系、果品質量”與“果品營銷量”的Cronbachα系數值結果分別是: 0.715、0.778、0.792、0.706、0.741、0.760、0.733、0.759、0.727,上述信度數值都大于論文設計的最低數值0.6,完全符合研究設計要求,說明研究數據可以采用。
效度分析
通過對測量工具的結構效度進行因子分析的方式,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因子載荷值為0.688-0.798,超過0.5,這表明測量量表中各個題目與其相應變量之間均存在較大的相關性,輔合效度符合論文設計要求。旋轉成份矩陣把本論文的研究變量分為九個成份,基本驗證了本論文測量量表的各題目之間具有相對獨立性,判別效度符合設計要求。
描述性分析
總體均值中最高的是果品健康性(4.0734),其次是果品質量(3.9374),第三是果品價格(3.8709),第四是果品品牌形象(3.8021),第五是果品銷售渠道(3.6406),第六是果品營銷量(3.6218),第七是果品促銷方式(3.4989),第八是果品品種(3.2054),第九是公共關系(3.1724),其中“果品健康性”的評價回答得分最高,“公共關系”的評價回答得分最低。
標準差中最高的是果品營銷量(0.98630),其次是果品銷售渠道(0.97652),第三是果品促銷方式(0.97381),第四是果品價格(0.96978),第五是果品質量(0.96662),第六是果品品種(0.96549),第七是果品健康性(0.96516),第八是公共關系(0.95558),第九是果品品牌形象(0.95405),其中“果品營銷量”的評價分歧最大,“品牌形象”的評價最為集中。
二元相關(皮爾遜)分析
在顯著性水平為0.01(雙側)時,自變量“果品品牌形象、果品價格、果品銷售渠道、果品促銷方式、果品品種、果品健康性、公共關系、果品質量”和因變量“水果營銷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522、-0.496、0.530、0.544、0.588,0.596、0.575、0.586絕對值都介于0.40-0.60之間,說明這八個變量和因變量之間存在中等強度的相關性;所有自變量相互兩者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021-0.178之間,均小于0.4的相關性。
五、結論
本論文通過對于相關研究文獻的概覽和相關研究數據的結果分析,對山東省水果營銷量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這對于本論文提出的研究問題給予了回答,并且驗證了研究假設。即對于“山東省水果營銷量”具有影響的因素有“果品品牌形象、果品價格、果品銷售渠道、果品促銷方式、果品品種、果品健康性、公共關系、果品質量”,這些因素與“山東省水果營銷量”之間具有中等強度相關的研究假設是成立的。另外,由于本論文只是選擇八個因素對山東省果品營銷量的影響進行了研究,這個研究結論不一定適用于除山東之外的其它區域,這對于論文的研究意義形成一定的局限。
參考文獻:
[1]張玉龍\陳明寶.煙臺蘋果生產銷售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農業科技[J].2007.3.
[2]唐納德.R.庫珀\帕梅拉.S.辛德勒.商業研究方法[M].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3]林堅\霍尚.中國水果出口貿易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農業技術經濟[J].2008.4.
[4]李傳來.“山東蘋果不敵陜西蘋果”的原因分析.現代農業[J].2002.6.
[5]易發海.中國水果出口貿易格局及影響因素分析.農業科技[J].2008.11.
[6]劉漢成.現階段我國水果出口受阻的現狀、原因及建議.北方園藝[J].2009.1.
[7]黎文龍.我國水果出口中的“綠色沖擊波”分析.經濟與社會發展[J].2008.3.
畢業論文的選題是關系到論文是不是能順利完成的關鍵,我們在選題時要慎重,不能輕率,選題時最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和自己擅長的,還有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來進行選題,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功能性食品論文選題,歡迎大家借鑒參考。
1.功能性配料與功能性食品
2.功能性食品與功能性乳制品的開發
3.食品原料在我國功能性食品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4.一種新型功能性食品-發芽糙米
5.功能性食品以及其中的功能性成分的最新發現
6.植物功能性食品的研究進展
7.蜜環菌的活性成分研究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應用
8.功能性食品的研究現狀及發展前景
9.益生菌和益生元在功能性食品中的應用現狀及展望
10.應該把細胞因子納入功能性食品評價新標準
11.《功能性食品學》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12.功能性食品的發展概況及在食品營養標簽中的新要求
13.功能食品和功能性食品配料發展新動向
14.功能性食品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15.功能性食品的最新進展與開發
16.功能性食品的發展概況及關鍵控制點
17.小麥源生理活性成分及其功能性食品的研究
18.功能性食品的發展趨勢
19.觀點沖突性信息對功能性食品購買傾向的影響研究
20.淺析功能性食品領域的專利申請狀況及發展趨勢
21.我國功能性食品發展狀況分析
22.我國功能性食品的消費現狀調查研究
23.中國功能性食品的現狀和策略
24.代謝組學在個性化功能性食品研究中的應用
25.納米技術在功能性食品中應用
26.沙棘功能性食品開發探討
27.功能性食品瑪咖研究進展
28.功能性食品對運動員體能增加的潛在可能性
29.功能性食品原料牛初乳
30.抗疲勞功能性食品復方添加劑作用機理研究
31.微生物源功能性食品的研究新進展
32.膳食纖維在功能性食品中的應用
33.關于建立功能性食品國家質量標準的探討
34.中國功能性食品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35.功能性食品包裝的幾個關鍵問題及其對策
36.一種新型功能性食品——植物甾醇酯
37.功能性食品的發展及研究新動向
38.生物活性肽及其在軍用功能性食品中應用展望
39.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奶與乳制品的研究與開發
40.功能性食品基料蛋白質及多肽類開發現狀
41.功能性食品課程的項目化教學初探
42.功能性食品國內使用現狀及應用展望
43.功能性食品科技創新體系現狀及對策
44.功能性食品基料──γ-亞麻酸
45.明串珠菌在乳制品和功能性食品中的應用
46.功能性食品的研制與開發
47.排鉛功能性食品研究進展
48.我國功能性食品安全問題及其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