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勸學原文及翻譯范文

勸學原文及翻譯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勸學原文及翻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勸學原文及翻譯

第1篇:勸學原文及翻譯范文

一、處理好先學后教與先教后學的關系

先教后學是傳統的課堂模式,深受上世紀蘇聯教育家凱洛夫的影響。先學后教是有效課堂模式,興起于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再練”,目前也得到了教育行政和專家的認可。杜郎口中學在學習洋思中學的教法后,將“先學后教再練”改成“先學后展再練”。杜郎口的做法被追捧于一時。筆者在那所學校認真學習了兩天,從學生起床到學生就寢。學生就寢后,我們還要討論到晚上12:00點。當時我就提出了兩點疑惑。一是白天課堂上老師基本不講,晚上自習時間為什么老師在講。二是升入高中的學生據學校跟蹤反映優等生不多,學生學得深入還是學得膚淺,我以為在教與學的關系上處理欠妥。

先學后教的方法在安仁縣實施新課改以來還是得到很好的推行。《孫權勸學》共119個字,文章不長,學生先學做得好,認識了生字、生詞,熟讀并能背誦出來。正因為有了先學的基礎,所以教師在講文章思路、人物形象、寫作手法時就有足夠的時間,一課時語文味非常濃。

二、處理好求知欲與展示欲的關系

任何一節課,學生都有求知和展示的欲望,怎樣處理?我們看《孫權勸學》中老師是怎樣處理的?有一個男學生問:“老師,從魯肅的語言里,看出魯肅是一個懂禮教的人,是嗎?”這就是求知欲!你怎樣應對?老師說:“不錯不錯,值得表揚。”竟然沒有下文。我很想聽到:“同學啊,你好聰明,你從哪個詞句里看出來了,請把原文讀一次,展示給大家聽,讓你思維的火花綻放,讓你智慧的火苗燃燒!”如果這樣說,既能激發學生的展示欲,又能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培養學生傳承古代語言文化以及鑒賞語言美的能力。語文味就出來啦!

三、處理好個性閱讀與依賴閱讀的關系

聽、說、讀、寫、語、邏、修、文是語文的8N功能。其中閱讀教學比較難,閱讀的方法又有很多,如教讀、裸讀、引讀、自讀。今天以教讀為例,談談怎樣通過教讀而讀出個性?

我們看《孫權勸學》。教師的PPT做得相當漂亮。課文、翻譯一應俱全。老師問:“張生 ,請你翻譯一下全文。”學生站起來后眼睛看到課桌上的《古文翻譯》讀下去,學生不看PPT。教師呢?滾動鼠標,不看學生,二者脫節。教師依賴的是PPT,學生依賴的是教參。哪有個性閱讀可言!

怎樣教讀呢?當教師教翻譯方法的時候,務必講清單音詞變雙音詞的方法,特殊句式的翻譯方法以及補充省略的一些方法。

當教師教成詞的時候,要結合中國的古代語言文化。譬如,老師問“吳下阿蒙”是什么意思?學生答:“成語。”這樣回答對嗎?我很想聽到老師的解釋:“吳下阿蒙”現在看是個成語。但在宋代,他就是一句土話,比喻一個落后的閉塞的地方走出來的一個知識淺薄的人。宋代的楊萬里追隨他同鄉好友周必大到過安仁,寫了一首《舟過安仁》,里面一句“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怪生”就是當時的土話。我們安仁縣龍市鄉一些老人現在還有講“怪生”的。老師為什么要這樣講?就是為了傳承古代文化。而這正是為了落實語文四大核心素養中的“文化傳承與理解”。

當教師教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的時候,要講清楚材料的取舍及詳寫略寫。《孫權勸學》的思路很簡單,“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一目了然。其中“勸學”與“贊學”詳寫,“就學”略寫,只有5個字:“蒙乃始就學。”孫權是領導者,所以他的勸學方法運用的是對比法。大都督魯肅是個飽學之士,他稱贊呂蒙的口吻就有點揶揄了。

當教師教學生解讀人物形象個性的時候,千萬不能一味地依賴教參,一定要讀出自己的個性。《斑羚飛渡》一課中的展示環節,有三個學生模仿鐮刀頭羊的三聲咩叫:“悲哀的咩了數聲”,“咩咩的發出吼叫”,“悲愴的輕咩了一聲”。學生展示咩聲后,另一位學生提出疑問:“模仿不像,為什么三聲咩叫不同呢?”我很想聽到老師講:“這三種叫聲的神態是不一樣的,它所揭示的意蘊也不一樣。之所以悲哀的咩,那是鐮刀頭羊面對戛洛山傷心崖絕境的無能為力。之所以發出吼叫,是因為鐮刀頭羊作為領導者要做出肩負起種群延續的堅定不移的決定。之所以悲愴的輕咩,是因為鐮刀頭羊面對犧牲時的視死如歸的心態。”

第2篇:勸學原文及翻譯范文

一、要了解文言文閱讀選文與命題特點

第一,選材范圍較廣,選文內容豐富。選文大都體現“淺易”的特點,閱讀難度有所降低。選文類型以史傳文章為主,兼顧其他體裁。打破史傳類散文在高考文言文閱讀試題中一統天下的局面,有利于促進學生閱讀風格多樣化的文言作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各套試題的選材十分注重內容的可讀性和思想的導向性,突出人物的思想品格和傳統美德。以2013年為例,江蘇卷的李豐為官不貪財,遼寧卷的王堯臣為人正直,天津卷的姚敬恒輕財重義,經常接濟他人,全國課標Ⅱ卷的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等,這些材料都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第二,閱讀量有所加大,篇幅略有增加。2011年17套試題選文的閱讀材料平均687字,2012年18套試題選文平均749字,2013年18套試題選文平均746字。近三年篇幅最長的是2011年山東卷,選文節選自《管子》的“桓公問治民于管子”,912字;篇幅最短的是2012年湖南卷,選文為鄭思肖的《自戒》,415字,另外,考查斷句的第9小題材料另選,四個選項共計196字。

第三,題型和分值相對穩定,個別試題獨具特色。三年來,大部分試題都是3至4個選擇題再加一個翻譯題,分值在19至22分之間;考查了文言實詞、文言虛詞、信息篩選、理解分析、文言翻譯等題型,在翻譯之外,部分試題考查文言斷句,定位為“賞析”的鑒賞分析題也在個別試卷中開始出現。部分省試題還涉及《論語》《孟子》等文化經典閱讀的考查。

二、要擴大文言實詞關注范圍

文言實詞主要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B級。由于文言實詞多為一詞多義,因此必須根據特定語境,結合文意判斷其意思;同時還要注意“古今異義”“通假字”及“詞類活用”等情況。答題時要將詞語放到具體語境中,根據上下文邏輯關系,根據詞語在句中的語法位置,根據對偶、排比、并列結構等句法特點加以推斷。

要做好此類題目,一是靠平時的積累,二是要學會借助上下文語言環境進行推敲。兩者合一,則可迎刃而解。復習策略上,許多教師把力氣花在早年《考試大綱》規定的120個常見文言實詞上。通過對考卷分析,這120個常見文言實詞在全國各套試題中覆蓋率并不高。2013年18套試題中,文言實詞一共考查了72個,在120個實詞范圍內的只有“疾、恨、謝、屬、知、假、度、及、質、堪”10個;2012年文言實詞的考查,考點在這個范圍內的只有“度、就、舉、鄙、善、易、假、勝、絕、卒、固、坐”12個;2011年文言實詞的考查,考點在這個范圍內的只有“歸、顧、易、當、修、徐、病、勸、從”9個。考生如果只盯住120個常見文言實詞,顯然是不夠用的。

三、要區別對待18個文言虛詞

關于文言虛詞的考查,《考試大綱》的表述是:“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并且將常見文言虛詞界定為18個,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重點考查考生在具體語境中理解、辨別文言虛詞不同用法的能力。

文言虛詞考查的形式,主要是判斷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項。對常見文言的考查,由于教材版本的不同,部分試卷比較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選句不再涉及教材內容,只選用考查文本的句子。近三年的高考試題中,“以”出現的頻率最高,共計考查19次;其次是“而”13次,“之”12次,“為”11次,“其”9次,“于”7次;“乃、且、所、則”5次,“因”4次。2011年“乎、若、焉、也、與、者”6個虛詞沒有考查,2012年“何、乃、若、焉、也、因”6個虛詞沒有考查,2013年“乎、若、焉、與”4個虛詞沒有考查。據此統計,我們對18個常見文言虛詞進一步分類,以便在復習指導中有所側重:

常考一級文言虛詞:以、而、之、為、其、于;

常考二級文言虛詞:乃、且、所、則、因;

少考三級文言虛詞:若、也、何、乎、者、與、焉。

文言虛詞試題中,命題涉及課內語句比較意義和用法的,每年都覆蓋了中學語文課本十幾篇文章。選句出現頻率最高的是《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廉頗藺相如列傳》《師說》《勸學》《蘭亭集序》《赤壁賦》《游褒禪山記》《歸去來兮辭》等篇目。2011年四川卷和湖南卷不約而同地選用《伶官傳序》中“爾其無忘乃父之志”的“其”作為考點。2012年天津卷和四川卷不約而同地選用《赤壁賦》中“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一句,分別考查“其”和“而”的意義及用法。2013年安徽、湖南、山東卷不約而同地選用《師說》中“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一句,并同時考查句中“乃”的意義和用法。

據此,我們提出文言虛詞復習策略――回歸課本:找基礎、找規律、找方法。人教版必修教材中,這10篇課文的基礎知識要抓牢夯實:《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游褒禪山記》《勸學》《過秦論》《師說》《廉頗藺相如列傳》《蘇武傳》《張衡傳》。不僅文言虛詞復習可以抓住這些課文,文言實詞、句式和用法、斷句和翻譯的知識基礎,也可以通過這些課文的復習,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強化。

四、要重視文言翻譯考“點”覆蓋面

在一個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其語法特點是綜合體現的,一個文言語句,可能既有實詞和虛詞的特殊運用,又有句式、詞類活用等方面的特殊用法,能夠較好地綜合檢測學生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應該莫過于文言翻譯題了。在文言文閱讀考查客觀題逐漸減少,主觀題分值逐漸增加的環境下,對文言虛詞、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考查,往往都是通過文言翻譯來體現的。

近三年各套高考語文翻譯題中,包含了多種詞類活用的理解和分析。舉例如下:

隋監未遠,不可不察。(2011年浙江卷,“監”通“鑒”,引申為“教訓”。)

有華生者,世家江北,備諳村落者也。(2013年江西卷,“家”,名詞作動詞,“居住”。)

其水下飛潮音巖,引以給庖。(2012年福建卷,“下”,名詞作狀語,“向下”。)

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既要顧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考生必須認真閱讀所提供的材料,找準具體語境,仔細斟酌,強化得分“點”的意識,小心措辭,才能準確恰當地把句子翻譯出來。解答此類試題應注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掌握文言句式的特點;要注意語句整體的通順完整。

五、要強化信息篩選和文意分析能力

篩選并提取信息是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重點之一。最常見的是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選若干文句分別編為四組,要求排除干擾因素,找出全都說明某個問題的一組,選取與試題要求相適應的信息。根據閱讀材料具體情況的不同,命題形式也可出現不同的變化。2013年全國大綱卷要求考生篩選“表明杜瑗、慧度父子軍政才干的一組”,2013年全國課標Ⅰ卷要求考生篩選“全都表明馬文升勸諫皇上修身愛民內容的一組”,2011年湖北卷要求考生篩選“分別寫薄葬和厚葬的一組”,2013年江蘇卷要求考生篩選“全都表現李豐為官不貪財的一組”,2013年福建卷要求考生篩選“全都間接表現龍洞艱險的一組”。

解答此類試題,首先要準確理解題干文句的含義,分析題干的要求,這是篩選信息的前提和目標;然后逐一分析所給例句,推敲各選項文句所表達的內容是否與題干文句契合,篩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句子;要注意主人公、關鍵詞、正面側面等信息。命題時常采取張冠李戴的方法,即把其他人物所做之事強拉到另一個人物的身上。考生稍有疏忽,就會失分。

歸納要點、概括中心也是文言文閱讀考查的一個重點。如果單純理解語言方面的內容,則只能講通字句,無法對閱讀材料的主旨有深入的領會,更無法對之進行鑒賞評價。因而在分析基礎上的綜合,對文意的歸納概括就顯得十分重要。無論是歸納、分析還是概括,都是建立在讀懂全文基礎之上的。大多數試題要求選出“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設題方式基本穩定。

解答這類題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迅速找出文段中與選項相對應的原句并畫線,仔細對照字句;二是關注硬傷,即人物事跡張冠李戴、時間順序前后顛倒、原則性的翻譯錯誤;三要關注軟傷,如篡改文意、人物評價不當等。平時做練習,不要只關心錯了什么,一定要分辨出錯誤的類型。

六、要關注部分試卷中的特色新題型

近三年的文言文閱讀命題總體比較穩定,少數試題在命題和考查方式上也展露新意,值得關注。2011年湖南卷第8題:“結合文意,請你談談作者對嚴祺先的文章‘欣賞嘆詫’的原因。”命題用主觀題的形式考查對文章內容要點的概括,在文言文閱讀主觀題逐漸增加的趨勢下,這種思路很有借鑒意義。2011年上海卷第25題:“本文(蘇軾《稼說送張琥》)與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在寫作手法上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對此加以分析。”試題將閱讀材料與高中課文進行比較閱讀,要求考生分析兩篇文章寫作手法的相似之處,注意到了課內與課外的聯系。

2013年文言文閱讀命題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考查,主觀題有明顯的增加。北京卷第10題:“文中第5段寫道‘美竊視彬笑’‘上亦大笑’,請分別簡述兩處‘笑’的緣由。”準確解答本題,一要結合文本,審清要求;二要議析結合,自圓其說。四川卷第11題:“第一卷文言文中,傳主金履祥是怎樣為學與為人的?請簡要概括。”命題一改往年傳統,把對原文有關內容理解和分析的考查由客觀題變成主觀題,要求考生簡要概括傳主金履祥的為學與為人,不僅考查了理解分析能力,也考查了語言表達能力。

浙江卷連續三年將“對原文的理解分析”提升到“賞析”的層級,考查考生的鑒賞評價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對所給語段的思想內容進行評說,對其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進行賞析。考查指向三個方面:一是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品味精彩語句的表現力;二是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三是對作品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做出評價。

每年高考都有五六套試卷考查文言斷句,或者對原文畫波浪線的句子進行斷句,或者另選一個精短語段進行斷句。湖南卷2012年第9題設題如下:

A.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遭時不遇/至于伏劍不顧/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歸

B.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

C.秦穆之于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之厚也/一怵于燭之武之利/棄晉如涕唾/亦何有于鄭乎

第3篇:勸學原文及翻譯范文

近幾年的中考文言文題型主要有:文學常識填空、詞語解釋、句子翻譯、文意理解、寫法和思想內容理解等。從題型上看,主要考查理解和積累,對于感悟和運用考查較少。這樣的考題難度不大,是課改后學生最不易丟分的一道大題,它和古詩詞同為師生語文中考復習時的重中之重。可是受重視的同時,也造成了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好成績的背后,丟失的是思考與運用。表面上古文化不絕于口,實際上卻并未真正融于思想之中。究其深層原因,無外乎考試指揮棒的影響。但仍有令人驚喜的變化,筆者閱讀了2011、2012兩年部分省市的中考語文試題,比較中發現,中考文言文試題在穩中求變,在堅守文本的同時,有個別題型兼顧到文言文的現實意義。這類題型是文言文閱讀題的突破,拉近了文言與現實的距離,而且題型靈活,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實踐運用,促進了三維目標的達成。筆者把此類題型概括為“古為今用”題型,并根據其特點歸納整理為以下幾類。

一、 明辨是非類

【考題再現】

(2012年福建省福州市,《曹劌論戰》閱讀題)魯莊公是個平庸的國君,但從選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請找出一處做簡要分析。

【題型解析】

一般學習文言文時,教師都引導學生關注文中主要人物身上的主要特點。像《曹劌論戰》這課,關注更多的是曹劌,然后才是魯莊公。待提及到魯莊公時,更多想到的是他淺薄的一面。這道題是讓學生談及魯莊公值得肯定的地方,可謂背其道而行之。細分析又在情理之中,世間萬物都要一分為二去看待,魯莊公雖愚,卻善于納言,有其虛心的一面。這樣的問題雖教師課堂不曾問及,可學生用新時代的眼光去審視魯莊公,完全可以作答。考題留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引導學生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有利于學生辯證思維的發展,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復習推舉】(2012年湖北省隨州市,《孟子·魚我所欲也》與《墨子·貴義》對比閱讀)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闡述了對“義”的認識,這與乙文中表達的觀點是相同的。請你指出甲乙兩文中“義”的內涵,并簡述今天我們是否還有堅持這種“義”的必要。

答題指導:1.準確的理解原文。一、二問作答要在原文中找答案,考查對原文的理解能力。2.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后一問,要帶著對原文的理解,回到現實,把這種理解放到現實的社會中去衡量是非。看學生是非價值觀,引導學生有正義感、責任感、使命感等。

參考答案:正義(或是有利于人民或國家的大義);有必要;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堅持人民和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

二、 舉例概括類

【考題再現】(2012年甘肅省蘭州市,《唐雎不辱使命》閱讀)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樣“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還有許多。試舉一例,用一句話概括其主要事跡。

【題型分析】這道題把唐雎帶出文本,并置于一個“古為今用”的情境中。這樣的設置讓學生重新認識了唐雎,唐雎不只是一個戰勝秦王不辱使命的名士,還是“外交人才”的代表,像這樣的人很多,古代的晏子、現代的。瞬間學生會把頭腦中曾經零亂的外交人才與唐雎一起整理歸類,對以后的學習、生活都會有所幫助。學生的學習是積累、理解、運用的過程。只有把積累的知識,定期理解分類,才會條理清晰、觸類旁通,有利于輸出運用。而此類試題恰恰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打破古今界限,以一點為介,對所學相關知識進行梳理、概括。

【復習推舉】(2011年湖北省荊州市題,《行路難》與《出師表》對比閱讀)請你用成語或俗語寫出《行路難》和《出師表》中隱含的典故。(各寫一個即可。)

答題指導:1.找出原文中的典故,理解、概括主要內容。2.搜索頭腦中積累的與所概括內容相關的成語和俗語。3.與原文比對,排查出最準確的一個。

答案示例: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三顧茅廬等。

三、 感悟精神類

【考題再現】(2012年廣西桂林市題,《出師表》閱讀)讀了此文,你認為諸葛亮最可貴的精神是什么?請聯系實際,談談這種精神對你的啟示。

【題型分析】該題型是理解人物精神題型的升華版。對于第一問就課內文章來談,學生在課堂上已知曉;若是課外篇目,稍難些,學生需先準確翻譯課文,深入理解后,才可找到答案。第二問是對第一問的變形,要圍繞第一問的答案來展開思考。這種題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自我提高的機會,引發學生深入思考,走出文本,由古人及己,讓學生虛心學習前人的偉大精神,進而提高道德修養,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真正統一。

【復習推舉】(2012年湖北省襄陽市題,《孫權勸學》與《送東陽馬升序》對比閱讀)說說你從呂蒙和宋濂的學習中悟出的道理。

答題指導:1. 細讀文本,找出原文中人物學習方面的優點。如宋濂求學的刻苦,讀書的艱難,求師的虔誠,呂蒙讀書的廣博等。 2. 圍繞找到的優點,結合實際組織語言。3. 進入角色。答案是“我”“我們”怎樣,而不是呂蒙和宋濂怎樣。

答案示例:我們求學過程中必須不斷克服并戰勝困難,終將獲得成功。

四、 綜合實踐類

【考題再現】(2011年四川省達州市,《鄒忌諷齊王納諫》與《出師表》對比閱讀)勸諫是一門藝術,魏徵以“載舟覆舟”勸諫唐太宗,實現了“貞觀之治”;曹劌用“取信于民”勸諫魯莊公,打贏了“長勺之戰”。因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為了讓班主任恢復你們的這些課程,你準備和他(她)這樣說: 。

【題型分析】此類試題融文言文閱讀與綜合性學習為一體,是中考文言文試題的一大亮點。它最大地發揮了文言文的實用性,由前幾種的概括、思考、感悟層面,飛躍到了實踐層面,讓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中學會做人、做事,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作答此類試題需找準關鍵詞,其是連接文本與現實的點,本題的關鍵詞就是“勸諫藝術”。學生要從原文中體會勸諫藝術,然后用以回答實踐的綜合題目。最后要注意綜合實踐題本身的答題要求,如本題屬于口語交際題型,作答時要注意稱謂、語氣、情景等。

【復習推舉】(2012年貴州省六盤水市題,《岳陽樓記》閱讀)岳陽樓風景管理處擬在門票上印制“岳陽樓簡介”。請你根據文章內容一段介紹性的文字,使游客對岳陽樓有大體的了解。

第4篇:勸學原文及翻譯范文

【關鍵詞】文言文閱讀 備考策略 誦讀 實詞虛詞 文言句式

【中圖分類號】G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4(a)-0002-01

一直以來,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新課改以來,在語文教材中,文言文閱讀仍然是訓練的重點,綜合近幾年的高考試卷,文言文閱讀部分的分值一直在20分左右,考查題型以選擇題和翻譯題為主,仍注重對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考查。因此,掌握一定量的文言文常用詞語,理解詞義,把握常見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規律,始終是文言文學習的重點。此外還要掌握一些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在高考中做到得心應手。下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文言文學習及備考策略。

1 注重誦讀,培養語感

如今我們早已遠離文言文所存在的語言環境,和現代文相比,許多學生在學習上存在一定的障礙,因此在平時文言文學習中,培養語感非常重要。而培養語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誦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養成好的誦讀習慣,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

學習文言文就要以誦讀為核心,同時加強理解,經典篇目要熟讀成誦。司馬光說:“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在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由此可見誦讀的益處。在平時學習中,在讀準字音、準確停頓的基礎上,反復誦讀,仔細體會,辨明語義,從而掌握詞語的用法及重要的語法現象,進而理清層次,這樣才能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閱讀水平。

2 積累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和虛詞

學習文言文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善于積累。提高閱讀水平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依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并善于在閱讀訓練中熟練地運用。雖然《大綱》中只規定需要掌握150個文言實詞,但實詞掌握得越多,閱讀水平就越高。積累實詞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古今異義:現代漢語是由古漢語發展而來的,隨著時間推移,許多詞的意義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積累一定量的古今異義詞,以從容應考。2、一詞多義:文言文中單音節詞居多,一個詞往往有好幾個義項,理解多義詞,要把握它的本義,并歸納整理其他常見義項,在閱讀訓練中,結合上下文來判斷它在句中的含義。3、詞類活用:所謂詞類活用,是指一個詞本來有一個基本固定的詞類,只是在某個語言環境里,臨時具備了另一個詞的語法功能,但它們在意義上有密切的關系。常見的有①名詞、形容詞活用作動詞。②名詞活用作狀語。③動詞、形容詞活用作名詞。④名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譯為“使……”⑤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譯為“以……為(賓語)”“認為……”4、常見文言虛詞。掌握虛詞的用法是個難點。《大綱》規定要掌握18個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其中,“以”“而”“其”“之一乎”等虛詞是多年來考察的重點。虛詞在文言文中雖然數量較少,但使用的頻率高,用法靈活,更難掌握,因此也是學習難點之一。由于虛詞常常分屬于幾類詞性,故學習時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詞性,并結合課好歸納整理。進行文言文閱讀訓練時,要把虛詞放入文中,結合句義和前后詞性去推測其意義和用法。同時可作一些文言實詞詞義、虛詞用法等方面的收集工作,還可以作一些分類摘編,制作一些文言知識卡片,將常見的文言虛詞進行分類匯編。日積月累,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知識,而且也會使文言文的閱讀得心應手。

3 了解文言句式,把握翻譯方法

文言文實詞虛詞考察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句子的翻譯,在試卷中一般是10分,而這道題也常常是考生失分較多的地方。文言文翻譯的原則是以直譯為主,盡量做到字字落實,還要要符合現代語法特點,這就要求我們把握常見文言特殊句式的特點,掌握文言文翻譯的方法。常見的一些特殊句式有:判斷句式、被動句式、倒裝句式和省略句式。1、判斷句一般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而表示判斷的句子,常常有字面標志,如“…者…也”翻譯的時候可以翻譯出判斷動詞“是”,如《游褒禪山記》中“令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可以翻譯成:“現在所說的慧空禪院,是慧褒的弟子在他的墳旁蓋的屋舍。”2、被動句在前后句子關系上,有被動的意思,在翻譯的時候要特別指出來,常見的標志有“于”“見”“見…于…”“為…所…”等,如《伶官傳序》中“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可譯為“人的才智勇氣往往被他溺愛的食物困擾”。3、倒裝語句,調序。倒裝句是相對于現代漢語而言,句子的某一成分提前或后置了,翻譯時要把它調整過來。常見的有:賓語前置旬、介詞結構后置旬、定語后置句和主謂倒裝。如《勸學》中“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這是一個定語后置句,翻譯時應該調整它的語序為“蚓無利之爪牙,強之筋骨”,即: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4、省略句中省略成分,補足。這主要針對文言文中的省略句而言。翻譯時除對譯外,還要補足省略的詞語,如《燭之武退秦師》中“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翻譯時應補充為“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即:如果舍棄鄭國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的主人。5、專有名詞,挪移。專有名詞指文章中的人名、地名、國家名、官名等,這些詞語不必翻譯,直接挪移就成。6、注意文中的通假字。通假字是漢語在同一歷史時期的用字分歧現象。“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個讀音相同或相近(有時形體也相似)的字來代替另一個字使用。如“至莫夜月明”中“莫”通“暮”“晚上”的意思,做句子翻譯時一定要注意這些特殊的文言現象。

做文言文翻譯題時,把句子放入原文,借助上下文,揣摩文意,同時要注意重點文言實詞、虛詞、活用的詞、古今異義、通假字和文言特殊句式,即抓住采分點。如2012年遼寧卷“后因酒過為有司所糾,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責。”為有司所糾:被動句。糾:檢舉。亮:通“諒”,諒解。黜:貶斥。句意為:后來周顳因為醉酒的過失被官吏檢舉,皇帝諒解他的情況,也沒有對他貶斥責罰。

4 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第5篇:勸學原文及翻譯范文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胡世寧,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進士。性剛直,不畏強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從官驕,世寧裁之。

遷廣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數殺掠吏民,世寧密檄龍英、知州趙元瑤擒之。母喪歸。服闋赴京。道滄州,流寇攻城急,世寧即馳入城,畫防守計。賊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遷江西副使。當是時,寧王宸濠驕橫有異志,莫敢言,世寧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敕王止治其國,毋撓有司,以靖亂源,銷意外變。”宸濠聞,大怒,列世寧罪,遍賂權幸,必殺世寧。世寧已遷福建按察使取道還里宸濠遂誣世寧逃馳使令浙江巡按潘鵬執送江西鵬盡系世寧家人索之急。李承勛為按察使,保護之。世寧乃亡命抵京師,自投錦衣獄。

獄中三上書言宸濠逆狀,卒不省。系歲余,言官程啟充、徐文華、蕭鳴鳳、邢寰等交章救,乃謫戍沈陽。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寧起戍中為湖廣按察使。尋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四川,以父憂歸。

世寧風格峻整,居官廉,疾惡若仇,而薦達賢士如不及。都御史馬昊、陳九疇坐累廢;副使施儒、楊必進考察被黜;御史李潤、副使范輅為時所抑,連章薦之。與人語,吶不出口,及具疏,援據古今,洞中窾會。與李承勛善,而持議不茍合。始以議禮與張璁、桂萼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寧不肯附會,論事多牴牾。諸大臣皆忌之。帝始終優禮不替。

九年秋卒。贈少保,謚端敏。(選自《明史·列傳第八十七》,有刪改)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世寧已遷福建按察使/取道還里/宸濠遂誣世寧逃/馳使令浙江巡按潘鵬執送江西/鵬盡系世寧家人/索之急

B.世寧已遷/福建按察使取道還里/宸濠遂誣世寧逃/馳使令浙江巡按潘鵬執送江西/鵬盡系世寧家人/索之急

C.世寧已遷/福建按察使/取道還里/宸濠遂誣世寧逃/馳使令浙江巡按潘鵬執送江西/鵬盡系世寧家人/索之急

D.世寧已遷福建按察使/取道還里/宸濠遂誣世寧逃/馳使令浙江巡按潘鵬執送江西/鵬盡系世寧/家人索之急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弘治,是中國明朝第九個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號。年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始于漢武帝。

B.疏,又稱“奏議”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進言使用文書的統稱。疏的本意為“疏通”,這里引申為分條說明的文字。

C.父憂,為“丁父憂”的省寫。“丁憂”,古代官員父母親去世后必須停職守制的制度,丁憂期間,丁憂人不準為官。

D.謚,謚號,是古代君主、諸侯死去之后,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給予的一個寓含善意評價或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胡世寧通曉軍事。他的軍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滄州時展現出來,流寇攻打滄州七天七夜,滄州城還是沒有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離。

B.胡世寧疾惡如仇。他為人風格端莊、峻嚴,任廣西太平知府時,太平知州李浚幾次三番殺害吏民,掠奪財產,胡世寧率人逮捕了他。

C.胡世寧不畏權貴。他果斷揭發寧王宸濠驕橫不法和造反的意圖,雖遭受迫害,并被關進監獄,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諫官營救出獄。

D.胡世寧舉賢薦才。即使他舉薦的人被罷官,考評中被黜斥,被當時大臣壓制,他還是連上奏章推薦,唯恐被舉薦的人仕途不通達。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道滄州,流寇攻城急,世寧即馳入城,畫防守計。

譯文:

(2)與人語,吶不出口,及具疏,援據古今,洞中窾會。

譯文: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8~9題。

館娃宮[注]懷古(其一)

皮日休

綺閣飄香下太湖,亂兵侵曉上姑蘇。

越王大有堪羞處,只把西施賺得吳。

西 施

羅 隱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注:館娃宮:春秋吳王夫差為西施所造,在今蘇州市靈巖山上。吳人謂美女為娃,故曰“館娃”。

8.皮詩前兩句是怎樣寫西施的?請簡要分析。(5分)

譯文:

9.兩首詩都寫到“西施”,借“西施”表達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不同?請簡要闡述。(6分)

譯文: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上片描寫赤壁雄奇壯闊的景物,除寫陡峭的山崖外,還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從聲色方面寫滔滔的江流。

第6篇:勸學原文及翻譯范文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周易》傳說為周文王所 作,它被國人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西方的古典傳統來源于古希臘時代。這個時代的古典主義原則大致可以概括為三點:簡約、對稱、節制。在這些美學原則的 背后,隱含著古希臘人對完美以及理想形式的追求。用古希臘的古典主義美學原則解讀《周易》乾坤二卦中體現出的古典美,可以探訪兩種文明之間深層的相似與不 同。

《周易》的簡約之美不言 而喻。就大的方面看,它取象以盡意。就小處來看,《周易》卦爻辭簡約的特點更是制造出語言十足的張力,字如千鈞,意象飽滿、意蘊深厚。以坤卦的初爻辭為 例,“履霜,堅冰至”,楊靜池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出發,認為此爻講行旅之人的旅程及在途中的艱難。《文言》則將此爻用于人倫,認為弒君、弒父之事的發 生,非一朝一夕之故。依此倒可以得見,《周易》卦爻辭簡約之下藏有豐富的意蘊,其用詞簡約制造出語言十足的張力美。

在有關古典主義美學原則 的論述中,“對稱”這個概念往往與其他概念緊密相連,如:秩序、勻稱、和諧等。在古典主義美學的奠基者賀拉斯那里,則被稱為“合式”,強調作品各部分之間 的有機協調,從而構成首尾貫通的和諧整體。對稱和諧在乾卦中有著完美的體現。首先,乾下乾上構成全陽爻,光輝燦爛,沒有瑕疵。其次,六爻之間上下呼應,形 成相輔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對稱關系。再次,每兩爻一組,象喻天、地、人的聯系與互動,究其終是看人在天地構成的時空維度中如何做到靜則專、動則直,以悠游于 天地間,達到天地人的和諧統一。可見,乾卦結構上的對稱呼應著意義土的和諧。

此外,亞里士多德的中道 思想體現出對適度與節制的推崇。他認為“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中道”在于在合適的時間、用合適的方法、以合適的度、對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在乾 卦中,“潛龍,勿用”,“亢龍,有悔”,“在田”好,“在天”好。體現出適時、適度,應時而變的重要,對中正柔和的欣賞,以及對過剛過亢的警惕。

由此可見,西方古典主義 的美學原則適用于《周易》的美學解讀。我們不妨做進一步的推求。在古希臘文明中,對“正義”一詞推崇備至。追溯至荷馬史詩,“正義”意味著天生萬物,每一 物都有自己應處的位置、應得的利益,每個人都應得一己之所得,不企圖得到他人之物。體現出對天地間萬物和諧相處的追求,這與《周易》中有關天地人的思想相 同。另外,中希兩種古代文明中都有對“終極”的推求,試圖把握萬變中的不變,正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也。但在西方文明中,對“道”的追 求源于對“器”的有限性的充分認識,希望通過對超越性的東西的追求來突破人類世界的有限性,這引導著他們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之上求知求真。而在我們中國,對 “道”的認識和追求,用來斷吉兇、知進退,非常務實。

(摘編自安寧《<周易>的古典美》)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希臘的古典主義美學原則大致包含簡約、對稱和節制三點,這其中隱含著古希臘人對完美以及理想形式的追求。

B.《周易》取象以盡意,并且其中的卦爻辭非常簡約,語言張力十足,這都充分體現出《周易》的簡約之美。

C.楊靜池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對“履霜,堅冰至”進行解讀,認為此爻寫出了旅行的過程和旅程的艱難。

D.乾卦中的六爻之間上下呼應,每兩爻一組,分別代表著天、地、人,體現了結構上的對稱和意義上的和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從楊靜池和《文言》對于坤卦中初爻辭的不同解讀可以看出,《周易》卦爻辭雖然簡約,但是意蘊豐富。

B.賀拉斯是西方古典主義美學的奠基人,他認為,作品因為首尾貫通,和諧整體,所以各部分之間有機協調。

C.乾卦中的一些卦辭體現出適時、適度,應時而變的重要,對中正柔和的欣賞,以及對過剛過亢的警惕。

D.荷馬史詩中對“正義”的理解體現出對天地間萬物和諧相處的追求,這與《周易》中有關天地人的思想相同。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稱和諧在乾卦中有著完美的體現,而在古典主義美學原則中,對稱往往與秩序、勻稱、和諧等概念緊密相連。

B.在亞里士多德看來,“過”與“不及”都是一種不好的現象,他的中道思想,倡導人們凡事都要適度和節制。

C.西方文明在“道”的追求上與中國古代文明明顯不同,它意在突破人類世界的有限性,而我們中國則用來斷吉兇、知進退。

D.《周易》體現出古希臘的古典美,由此可見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與古希臘文明有著極深的淵源。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楊奐,字煥然,乾州奉天人。母嘗夢東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筆授之,已而奐生,其父以為文明之象,因名之曰奐。金末舉進士不中,乃作萬言策,指陳時病,皆人所不敢言者,未及上而歸,教授鄉里。

歲癸巳,奐微服北渡,冠氏帥趙壽之即延致奐,待以師友之禮。門人有自京師載書來者,因得聚而讀之。東平嚴實聞奐名,數問其行藏,奐終不一詣。

戊戌,試諸道進士。奐試 東平,兩中賦論第一。從監試官北上,謁中書耶律楚材,楚材奏薦之,授河南路征收課稅所長官,兼廉訪使。奐將行,言于楚材曰:“仆不敏誤蒙不次之用以書生而 理財賦已非所長又況河南兵荒之后遺民無幾烹鮮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擾之糜爛必矣。愿假以歲月,使得撫摩瘡痍,以為朝廷愛養基本萬一之助。”楚材甚善。奐既至, 招致一時名士與之議,政事約束一以簡易為事。按行境內,親問鹽務月課幾何、難易若何。有以增額言者,奐責之曰:“剝下欺上,汝欲我為之耶?”即減元額四之 一,公私便之。不逾月,政成,時論翕然,以為前此漕司未之有也。在官十年,乃請老于燕之行臺。

世祖驛召奐參議京兆宣撫司事,累上書,得請而歸。疾篤,處置后事如平時,引觴大笑而卒,年七十。賜謚文憲。

奐博覽強記,作文務去陳 言,以蹈襲古人為恥。朝廷諸老,皆折行輩與之交。關中雖號多士,名未有出奐右者。奐不治生產,家無十金之業,而喜周人之急,雖力不贍,猶勉強為之。人有片 善,則委曲稱獎,唯恐其名不聞;或小過失,必盡言勸止,不計其怨怒也。所著有《還山集》六十卷、《天興近鑒》三卷、《正統書》六十卷,行于世。

(選自《元史·楊奐傳》,有刪改)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仆不敏誤/蒙不次之用/以書生而理財賦/已非所長又況/河南兵荒之后/遺民無幾/烹鮮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擾之/糜爛必矣

B.仆不敏誤/蒙不次之用/以書生而理財賦/已非所長/又況河南兵荒之后/遺民無幾/烹鮮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擾之/糜爛必矣

C.仆不敏/誤蒙不次之用/以書生而理財賦/已非所長又況/河南兵荒之后/遺民無幾/烹鮮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擾之/糜爛必矣

D.仆不敏/誤蒙不次之用/以書生而理財賦/已非所長/又況河南兵荒之后/遺民無幾/烹鮮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擾之/糜爛必矣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國自古便有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紀年法。

B.微服是指為隱藏身份、避人耳目而改換成平民的服裝,古代專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訪。

C.諸老,指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國古代官僚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D.行輩,即排行和輩分。儒家文化強調論資排輩,漢族重宗族的觀念一直延續至今。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項是(3分)

A.楊奐出身有傳奇色彩,他受人尊敬。他出生之前,母親夢見東南方的陽光照在自已的身上;趙壽之將他請來,以師友之禮相待,嚴實詢問他的行止。

B.楊奐關心民生,辦事堅持原則。他巡視河南轄境時,過問鹽稅情況,嚴厲批評提出增加鹽稅的人,下令減少鹽稅,官府百姓兩相便利。

C.楊奐敢言勸諫,心直口快。他作萬言策上奏皇上,批評當時的弊政;他向耶律楚材吐露心聲,得到稱贊;別人有小過,他毫不顧忌地予以指出。

D.楊奐為文喜新,著作豐富。他寫文章絕不因襲古人,務必去除陳詞濫調;他著有《還山集》和《正統書》等,一共一百多卷流傳于世。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奐既至,招致一時名士與之議,政事約束一以簡易為事。(5分)

(2)而喜周人之急,雖力不贍,猶勉強為之。(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這首詩歌,完成8-9題。

送友人游河東①

[唐]項斯

停車曉燭前,一語幾潸然。

路去干戈日,鄉遙饑饉年。

湖波②晴見雁,槐驛③晚無蟬。

莫縱經時住,東南書信偏。

【注】①河東:指唐代時的河東道,在今山兩省永濟縣。②湖波:指代作者所在的南方。③槐驛:指代友人旅居地北方,唐代驛舍多種落葉喬木槐樹。

8.詩歌首聯表現了詩中人物什么樣的情緒?是如何表現的?請簡要闡述。(5分)

9.詩歌頸聯是怎樣借助想象之景來抒感的?請簡要賞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勸學》中說自己整天思考不如片刻學習收獲大的兩句是“,”。

(2)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兩句描繪了晝夜和冬春交替過程中的景象,富含哲理。

(3)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詞人憑吊英雄人物,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苦悶心情,無奈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兩句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高清 | 欧美成人三级伦在线观看 |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 一本伊大人香蕉高清在线观看 | 欧美aaaaa|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看片 | 欧美资源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在线 |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 成人123 |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久久狠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 成年大片免费视频播放手机不卡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丝瓜 |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免费人成黄页网观看视频 | 日本在线观看一级高清片 |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欧美色网在线 | 美女张开双腿让男人桶 | 成人手机在线 | 国产成人av在线 |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性在线 | 国产三级日本三级在线播放 | 男女视频在线看 | 亚洲综合美女 | 亚洲视频精选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 www.毛片com| 欧美成人午夜毛片免费影院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不卡一区 | 国产日韩久久久精品影院首页 | 性刺激免费视频观看在线观看 | 99爱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9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综合91 | 午夜一级毛片看看 |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 欧美一级片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