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重點范文

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重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重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重點

第1篇: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重點范文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甲狀腺患者共90例,其中,男41例,女49例;年齡在18歲-5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8.2±13.5)歲。90例患者中有35例為結節性甲狀腺腫,22例為甲狀腺腺瘤,19例為甲狀腺癌,14例為甲狀腺炎。所有患者被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組45例,兩組患者的年齡、職業、病情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人性化護理,具體的護理路徑如下:

1.2.1 心理護理。大部分患者由于對疾病和手術治療的不了解,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嚴重者會對手術的順利進行產生阻礙作用。因此在手術前護理人員要為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手術的流程以及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引導患者熟悉手術后的預后細節,從而緩解患者緊張的情緒,并讓治療成功的患者與即將手術的患者進行及時的交流和溝通,樹立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他們的配合度。而在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時,必須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心理素質、具體病情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幫助患者紓解不良情緒,并鼓勵他們說出內心真實的感受,從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和依賴。

1.2.2 飲食護理。在手術前,應告知患者多進食高熱量的食物,以補充手術需要的能量。在手術后,囑咐患者盡量進食半流質或流質食物,從而減少吞咽所造成的疼痛感和不適感,對飲食結構進行合理規劃,保證飲食的清淡和營養,多補充維生素并提高磷鈣的含量。

1.2.3 舒適度護理。舒適度護理也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當中,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術時,應通過溫柔的安慰和輕聲的鼓勵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在實施麻醉時,護理人員要關注患者身體和情緒的變化。為患者調節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保持室內的安靜,為患者創造出安靜又舒適的環境。手術后,為了緩解患者的痛苦,可以通過音樂來分散或者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并為患者進行適當的按摩。

1.3 評價指標

將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并由患者匿名填寫滿意度調查表。顯效標準:患者恢復明顯,且無不良反應;有效標準:患者身體有所恢復,不良反應較少;無效標準:患者的身體沒有恢復,并發癥較多。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以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以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經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均<0.05。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護理有效率和患者滿意度對比

3 討論

目前對于甲狀腺的治療方式包括了手術治療、藥物治療、放射性同位素治療等,其中手術治療由于具有療程短、療效好、復發率較低等特點,成為了大多數甲狀腺患者首選的治療方式[3]。但是作為侵入型的治療手段,手術的風險更大,患者容易在手術后出現呼吸困難、甲狀旁腺損傷等并發癥,嚴重者還會出現死亡[4]。而人性化護理是針對患者的需求,對其進行全面的、系統的護理,是一種個性化的護理模式,重視了患者的身體情況和疾病改變,以達到患者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雙重目的[5]。

第2篇: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重點范文

關鍵詞:甲狀腺惡性腫瘤;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

臨床路徑(CP)是由醫生、護士和其他人員對一定的診斷和手術做出最適當有序的和有時間性的治療計劃,以減少康復的延遲及資源的浪費,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照顧品質[1]。我院自2011年起在甲狀腺惡性腫瘤的診療逐步建立了較完善的臨床路徑,并將CP的理念引入了臨床護理工作,尤其是強調了通過制定準確的護理計劃和健康教育計劃,以配合標準臨床路徑診療計劃及圍術期護理路徑,更好地為病人提供醫療和康復服務。2014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3例行甲狀腺惡性腫瘤手術病人實施標準健康教育,效果滿意。現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2014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甲狀腺惡性腫瘤手術病人503例,352例病人術前經細胞學細針穿刺病理確診,151例為超聲高度懷疑入院手術;術后病理診斷為甲狀腺惡性腫瘤。手術時病人均施行全身麻醉;行甲狀腺全切術14例,甲狀腺全切術+一側或雙側中央區淋巴結清掃術232例,甲狀腺單側切除術+同側中央區淋巴結清掃術204例,甲狀腺全切術+一側頸部淋巴結清掃術43例。術后15h出現出血1例,經及時回手術室清創止血后恢復良好;手足麻木8例,經補充鈣劑后癥狀消失;接受放射性碘治療285例。

2健康教育流程

配合甲狀腺惡性腫瘤標準臨床路徑診療計劃及圍術期護理路徑,健康教育流程貫穿于甲狀腺惡性腫瘤病人的預約住院階段(入院前1周~3周)、術前準備(住院1d~3d)、術后恢復期宣教(手術日至術后1d~5d)、131I治療前期準備、出院前康復指導(術后5d~6d)、出院后1周隨訪指導和監測隨訪2年。

2.1預約住院階段

甲狀腺惡性腫瘤為擇期手術,病人可選擇合適的時間住院。門診預約護士在為病人預約住院時間時,對于經病理針吸細胞學診斷已確診的病人,應根據病人的情況盡快安排手術時間,同時給予心理干預。初步了解病人的血壓、血糖等與手術相關情況;建議女性病人避開生理期,吸煙者戒煙1周~2周;指導病人居家練習手術,時間從10min開始,逐步延長(不適即止,有家人看護);告知住院時需要攜帶的物品、費用等,并給予書面宣教單供病人及家屬參考。

2.2術前準備

2.2.1相關檢查宣教

甲狀腺惡性腫瘤的臨床路徑規定了必查項目(一般為術前常規檢查項目)和根據病情選擇檢查項目(如CT、氣管的正側位片、肺功能等)。臨床護士需要及時評估病人術前的相關檢查情況,并根據醫囑與病人通過有效溝通,讓病人明白接受相關檢查的意義、目的等。必查項目采取多病人集中宣教,選查項目采用一對一指導方式,幫助病人及時完成術前的相關檢查。本組256例病人術前增加了頸部CT檢查以明確腫瘤與頸部大血管關系,同時了解淋巴結情況;15例病人進行了氣管正側位拍片以了解氣管受壓情況。按臨床路徑,各項檢查報告單應于當天下午送達病區,并經臨床護士查核后及時向病人告知檢查結果,滿足病人對自己身體狀況認識需求,以安撫病人的情緒。

2.2.2常規心理支持

考慮到分化型甲狀腺癌(DTC)的惡性程度較低,且通過早期手術或術后131I治療,可取得良好效果,經治醫師一般會在術前將病情告知病人。對術前超聲檢查高度懷疑為甲狀腺惡性腫瘤和病理已明確診斷為分化型甲狀腺癌的病人,按護理路徑常規給予心理支持,并可根據病人的情況,將心理干預提前到預約時段。本組病例中有2例病人因家屬強烈要求而未在術前告知病情,其他病人對自己病情在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有1例病人了解自己病情后,情緒低落,失眠,不思飲食,床位護士及護士長、科主任及時到床邊進行心理指導,幫助病人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讓其放下思想負擔,坦然面對手術。

2.2.3術前宣教

一般在入院當天或入院后1d或2d開展。根據床位醫師的手術醫囑,由責任護士對病人采取集體講解或一對一指導等方式進行術前宣教。如手術、麻醉知識、術前準備項目(禁食、水時間、皮膚準備、排空膀胱、貴重物品交家屬保管)、術后不適、引流管護理等常規項目采用集體宣教。對需要做頸部淋巴結清掃術的病人,則采用一對一方式,詳細講解圍術期的配合,讓病人了解在醫生在選擇手術切口時,既會考慮手術的需要,又會充分權衡病人的美觀感受等,告訴病人術后引流管全部接中心負壓吸引,會給生活帶來不便,讓病人形成初步認識,做好迎接手術的心理準備。2.2.4手術日宣教宣教的重點是做好對病人的關心,檢查各項術前準備是否到位,生命體征是否穩定,以及義齒是否取下、貴重物品請家屬妥善保管等。如需注射術前針者(一般不用),則提醒病人要臥床休息,下床需有人攙扶防止跌傷,并及時詢問病人是否有其他特殊情況等。

2.3術后恢復期宣教

術后1d~5d,除按臨床路徑做好常規醫護工作外,應重點在以下方面進行宣教。①向病人或家屬交代麻醉后注意事項,囑咐病人出現手麻、腳麻等不適及時告知醫護人員。②指導病人術后第1次飲水、進食流質,做吞咽動作功能恢復鍛煉,以及如何有效咳嗽、防止發生嗆咳,引起傷口疼痛或出血。指導病人注意切口的保護;指導病人配合調整、頭頸部制動等,防止頸部后仰牽拉傷口導致疼痛或其他意外發生。③講解術后切口引流的目的、管道護理的注意事項,以及拔管前后如何進行功能鍛煉等。④講解術后靜脈輸液的目的、作用。⑤交代家屬不可在監護儀邊使用手機、電腦,以免干擾心電監測。

2.4131I治療前期準備

對行甲狀腺全切及淋巴結清掃的病人,一般需在術后常規進行后續的131I治療[2]。在病人出院前,責任護士等應及時與治療科室聯系,為病人預約治療時間,講解與治療相關的飲食知識及停藥時間,簡單介紹131I治療的相關知識,并由治療科室提供書面指導材料一份,以方便病人及時接受131I治療。本組病例中有285例病人術后進行了131I治療,但其中2例病人因指導不到位等原因,未能及時停藥,延長了服藥時間,造成病人的不便以及131I的浪費。

2.5出院前宣教

甲狀腺惡性腫瘤病人術后2年時間需要進行治療或監測隨訪。因此,應將手術后的后續治療與隨訪的目的、意義等盡可能詳細地向病人及其家屬進行講解指導。①疾病知識指導:對甲狀腺惡性腫瘤的病人詳盡指導對疾病的認識、后續131I治療知識及監測時間、隨訪意義。②藥物指導:病人需要終身服用甲狀腺激素,在指導按時服藥時,首先告訴服藥的劑量,其次才是數量(藥物規格不同),防止病人再次開藥時因規格的不同錯服藥。本組1例病人仍然因劑量從50μg變成100μg而錯服,其心率加快后及時電話咨詢,未出現嚴重危害。③切口保護與頸部功能鍛煉:拆線后1周內不沾水,不穿高領衣服,防止切口摩擦,強調加強吞咽及頸部功能鍛煉的重要性,防止瘢痕粘連,導致不適。④復診時間:需要進行131I治療的病人出院后按照預約時間到治療科室進行相關檢查,避免在短期內重復檢查。單側甲狀腺切除的病人按照常規在外科門診復查。

2.6隨訪指導

出院1周,由本院專職人員就病人居家遵醫情況進行電話隨訪,內容包括傷口情況、并發癥情況、服藥情況、復診時間及醫護人員的服務情況。本組病人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達到98%,居家服藥正確。病人術后1年~2年屬于監測隨訪期。131I去除治療后,可通過測定Tg水平和131I顯像早期發現DTC轉移灶和用131I治療轉移灶[2]。責任護士要配合醫師為病人制定隨訪和治療方案,并在去除治療后3個月~6個月隨訪,評價療效。如甲狀腺去除完全,未發現轉移灶,則1年后隨訪,1年后隨訪陰性,則2年后隨訪,如陰性,間隔時間適當延長。本組病例通過電話跟蹤1個月~3個月的出院病人全部完成了3個月的隨訪。

3體會

實施甲狀腺惡性腫瘤臨床路徑可保證病人所接受的診療項目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減少診療過程的隨意化;而在CP的平臺上建立護理路徑及健康教育計劃,將護理服務前移到預約階段及延伸到出院后2年,不僅規范了護理服務行為,同時,通過系統全面、全程的健康教育,可在短期內提高病人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滿足病人對自身疾病的知情權,提高診療的依從性,對惡性腫瘤病人一對一的宣教,一方面保護了病人的隱私,一方面對病人進行的重點健康教育并及時評估,幫助病人強化記憶,在今后較長隨訪期內,病人可按照隨訪方案按時進行監測,從而有效促進病人的康復。

參考文獻:

[1]臨床路徑編委會.臨床路徑管理匯編[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0-11

第3篇: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重點范文

關鍵詞:腹腔鏡胃轉流手術 2型糖尿病 護理

1 臨床資料

1.1 資料:本組患者16例,男5例,女11例,年齡38-64歲,平均年齡46歲。所有患者糖尿病的診斷均符合1999年WHO標準,空腹血糖>7.0mmol/L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2h血糖>11.1mmol/L。病史0.5-15年,平均7年,并發高血壓5例,皮膚潰瘍3例,糖尿病眼底病變4例,糖尿病腎病3例,糖尿病神經病變2例,體重指數(BMI)>24kg/者7例,本組患者均無垂體前葉、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功能紊亂癥狀等。

1.2 方法與結果:采用統一的整體護理。本組案例16例,術后隨訪16周,其中13例完全脫離胰島素的治療,3例胰島素使用量明顯降低,術前患者中出現的眼底病變、腎臟病變、皮膚潰瘍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緩解,本組均未出現新的糖尿病并發癥。

2 術前護理

2.1 心里護理 患者手術前易產生對治療效果和預后的擔心及對手術疼痛的恐懼,出現心情緊張、焦慮的情緒,醫護人員應主動向患者及家屬告知手術的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及過程,應用現身說法等方法使其消除疑慮,保持良好心態。

2.2血糖控制 密切監測患者血糖的變化,原來的降糖藥均停藥,改為皮下注射普通胰島素,并根據餐前血糖監測結果報告醫生決定胰島素注射劑量。注射胰島素后囑患者按時進食,防止低血糖。監測每日空腹及三餐后2h的血糖以及每日的尿糖。保證將空腹血糖維持在7-10mmol/L,血壓高者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2.3術前準備 完善心、肺、肝、腎功能等檢查及胰島素釋放、C肽釋放、OGTT實驗等,重點監測血糖、尿糖、尿量,積極處理并發癥,對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好詳細交代。了解患者飲食習慣、營養狀況、消化道癥狀,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以提供更具針對性更完全的護理。術前常規備皮,禁食10h,禁飲6h,術前晚清潔灌腸,術晨留尿管,必要時留置胃管。

3 術后護理

3.1 術后病情觀察 術后患者全麻未清醒時,予去枕平臥位頭偏向,防止窒息。待6h后麻醉清醒,生命體征穩定后改半臥位,密切觀察患者意識、血壓、心率、心律、呼吸、體溫及血氧飽和度的變化,給予患者多功能心電監護,鼻導管吸氧每分鐘兩升。保持各引流管固定通暢,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顏色、量及性狀,保持戳口敷料干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3.2 血糖監測與控制 由于手術創傷、麻醉、疼痛等因素,易導致患者血糖升高,術后應嚴密監測血糖、尿糖的變化。開始用自測用血糖儀測血糖1/2h,待血糖穩定后適當延長間隔時間。通過微量注射泵持續注入短效胰島素,并根據監測結果來調整胰島素劑量,使血糖維持在6-10mmol/L。防止高血糖與低血糖的發生。

3.3 營養支持 2型糖尿病病人蛋白合成能力低,術后需增加能量,遵醫囑輸入高營養液,術后第3天左右排氣,開始進食。由于胃轉流手術后消化道重建,改變了正常的解剖生理關系,因此飲食要少量多餐,循序漸進。堅持低脂少油清淡少渣易消化飲食,細嚼慢咽。

3.4 預防術后并發癥 文獻報道,胃轉流手術后有出血、消化道梗阻、潰瘍等并發癥。護理人員應做到:①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腹部癥狀及胃管引流物的量、顏色、性狀,并遵醫囑予用藥以止血,抑制胃酸分泌。②每日予空氣消毒,地面用消毒液擦拭,保持戳口清潔干燥,加強抗感染治療。③密切觀察患者有無腹膜炎和感染癥狀,注意糾正低蛋白血癥。④鼓勵患者盡早下地活動,促進腸蠕動,防止腸粘連。

3.5 出院指導 教會患者自測血糖的方法,向其本人及家屬講解低血糖、高血糖時的主要癥狀及處理方法,使其有一定的識別和應對能力。指導患者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和正確的飲食習慣,幫助制定食譜,督促其注意營養搭配,定時定量,適當參加循序漸進的鍛煉。術后1月、3月、6月、一年隨訪。

4 討論 經腹腔鏡胃轉流手術具有手術時間短、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護理上尤為重要的是心理護理、病情的觀察、血糖的調控、飲食護理、預防術后并發癥等。認為對行腹腔鏡胃轉流手術的2型糖尿病患者給予精心有效的護理,可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促進疾病的痊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PORIES W J,SWANSON M S,MCDONALD K G,etal.who would have though it? An operation proves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therapy for adult-onset diabetes mellitus[J].Ann Surg,1995,222(3):339-350

[2] 張新國,楊學軍,徐紅,等. 胃旁路手術治療Ⅱ型糖尿病的體會[J]. 中華普外科雜志,2005,20(9):599-601

第4篇: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重點范文

【關鍵詞】 外科手術; 舒適護理; 應用

doi:10.14033/ki.cfmr.2016.36.03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6-0072-03

舒適護理強調以人為本,其不僅要為患者提供生理方面的護理,而且要為患者提供心理和社會方面的護理,盡可能減少患者的痛苦,為患者帶來更好的護理體驗。研究表明在外科手術護理中應用舒適護理能夠獲得較好的護理效果[1]。本文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外科手術患者,對其行舒適護理,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外科手術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14~76歲,平均(42.5±4.3)歲;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15~76歲,平均(43.1±3.9)歲。對照組的手術類型為甲狀腺切除術9例,闌尾切除術14例,胃部手術15例,其他外科手術12例;觀察組的手術類型為甲狀腺切除術11例,闌尾切除術15例,胃部手術12例,其他外科手術12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舒適護理,舒適護理方法如下。

1.2.1 術前舒適護理 護理人員要在手術前一天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在術前訪視的過程中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一方面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及家屬術前準備工作和注意事項,解答患者及家屬提出的與手術相關的問題,同時也要了解患者及家屬的具體需求,了解并記錄患者的具體情況。另一方面,護理人員還要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特別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術前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如果發現患者情緒低落,要對患者進行開導[2]。

護理人員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溫和的語氣與患者建立互信關系,多向患者介紹手術成功案例。針對手術的麻醉方式和類別,還要對患者進行深呼吸、翻身、吞咽咳嗽、放松訓練、麻醉等方面的術前行為指導,這樣一方面有利于建設良好的護患關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對手術的信心[3]。

1.2.2 術中舒適護理 在整個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都應該從患者的角度出發,為患者提供更加周到、細致的護理服務。在患者手術之前,護理人員要調整好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以55%~60%的濕度、22 ℃~24 ℃的溫度為宜。護理人員要在手術室前等待,患者到來時要與患者打招呼,幫助患者穩定情緒。如果患者情緒不穩定,護理人員可以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設備和布局,并在頭架、臂撐上墊上柔軟的襯墊,盡量減輕患者的緊張感和陌生感[4]。

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要保持自己的情緒穩定、操作準確,盡量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在為患者更衣和擺放時,要尊重患者的隱私,使患者感到自己被尊重。在整個手術護理過程中動作要輕柔迅速,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主動詢問患者的感受。完成手術之后,要用輕柔的動作為患者擦拭消毒液和血跡,為患者更換衣物時要注意對引流導管和切口進行保護,減少患者的疼痛感,并對患者進行鼓勵[5]。

1.2.3 術后舒適護理 護理人員要做好手術患者的術后訪視工作,嚴密監視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并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和交流,告知家屬手術進展的情況,并對患者家屬進行術后指導。部分患者在手術后可能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反應,此時要關注患者的脈搏和呼吸變化,告知患者術后不良反應是一種正常現象,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如果不良反應嚴重,還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預后治療[6-7]。為了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可以在病房內播放患者喜愛的影視劇或者音樂,幫助患者保持舒適的,囑咐患者多食用營養價值高、清淡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情。

1.3 評價標準

運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焦慮程度進行判定,以50分為分界值,重度焦慮:>70分;中度焦慮:60~69分;輕度焦慮:50~59分;無焦慮: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 20.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患者,術后焦慮情況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論

護理和手術的配合一直是傳統外科手術護理的重點,傳統的護理模式往往過于機械,不能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不僅導致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低,而且也會使患者術后的焦慮情緒難以得到緩解,患者覺得存在不良情緒,可能會對手術的效果造成影響,也會提高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8]。

舒適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強調護理服務的全面性、系統性、人文性,要在護理的各個細節中體現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建立平等互信的互換關系,在進行護理操作的過程中,應該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舒適度作為護理的目標,其不僅包括患者的生理舒適和心理舒適,也包括患者的社會舒適和靈魂舒適[9]。

對于行外科手術的患者而言,由于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有限,在術前、術中和術后都會產生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該關注患者的身心狀況,與患者開展更加深入的交流,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身體感受和心理感受,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況。要多用鼓勵性的語言與患者進行交流,及時、耐心地解答患者及家屬提出的疑問。舒適護理中,護理人員不僅要與患者本人進行交流,還要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使患者家屬了解手術的基本過程,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妥善的照顧,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勵,使患者獲得社會支持,盡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有利于穩定患者的情緒,減少患者的顧慮,消除患者的焦慮和恐懼情緒[10]。

舒適護理對于護理人員的各方面素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護理人員要掌握基本的外科手術室護理要點,而且還要具備一定的醫學心理學知識,能夠與患者進行高質量的溝通,掌握與不同年齡、性別、文化水平、性格患者進行交流的技巧,并掌握一定的安撫技巧。例如,對于年齡較大、文化層次較低的患者,必須適當地放慢語速,用親切和藹的態度與其進行交流,盡量不要使用患者難以理解的醫學術語,以免增加患者的焦慮情緒。對于年齡較輕、文化層次較高的患者,要注意語言的條理性,正確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對于年紀較小的患者,要多對其進行鼓勵和安慰。要盡量運用與患者年齡、身份、接受能力相符的交流方式與患者進行交流。

在本次研究中,選取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100例行外科手術的患者,并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對照組患者進行了常規護理,對觀察組患者進行了舒適護理。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患者,焦慮情況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在外科手術室護理中運用舒適護理能夠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是一種值得臨床推廣的護理方式。

參考文獻

[1]李鳳玲.外科手術室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應用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1):182-183.

[2]陳曉勤.手術室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應用探討[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21(14):303-304.

[3]湯瑞華,甄檢輝.舒適護理在于術室工作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5):105-106.

[4]劉玉兒.普外科手術配合索引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的有效性研究[J].吉林醫學,2015,36(18):4169-4170.

[5]王焱婷.普外科手術患者術后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的相關性調查[J].醫學信息,2015,28(z2):380-381.

[6]孫梅.手術室護理管理對普外科手術患者醫院感染影響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0(6):729-731.

[7]王君娣.手術室護理管理對普外科手術患者醫院感染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2):240-241.

[8]李鳳.手術室護理路徑在普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刊,2013,40(22):107-109.

[9]曉藍,徐碧文,唐小梅,等.舒適護理對手術室患者舒適度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8):42-43.

第5篇: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重點范文

盤錦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遼寧盤錦 124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喉癌患者中央區和側頸區淋巴結轉移、頸部復發以及疾病預后生存情況。方法 隨機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盤錦市中心醫院耳鼻喉外科收治的60例喉癌患者,并且依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研究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給予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中采取常規手術方法治療,給予研究組患者,應用淋巴結清掃手術,對兩組臨床側頸區淋巴結轉移、頸部復發、疾病預后生存情況進行分析。 結果 對兩組患者,臨床中研究組經藥物及淋巴結清掃治療后,患者中央區和側頸區淋巴結轉移發生率降低,同時患者在疾病預后生存率(P=0.014)、復發率(P=0.025)方面,較對照組比較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臨床喉癌治療中,應用淋巴結清掃手術,可以有效避免中央區和側頸區淋巴結轉移,降低頸部疾病復發,改善患者預后生存情況,發揮臨床實際作用。

[

關鍵詞 ] 頸部復發;中央區和側頸區淋巴結轉移;預后生存;喉癌

[中圖分類號] R739.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8(b)-0024-02

[作者簡介] 劉翰澎(1979.7-),男,遼寧盤錦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耳鼻喉頭頸外科。

相關醫學文獻報道,對于喉癌治療中,對于是否行常規淋巴結清掃,還存在爭議。在臨床中治療喉癌中,控制患者頸部復發,提升患者預后,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已成為重點[1]。該研究隨機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該醫院收治60例喉癌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分析喉癌患者中央區和側頸區淋巴結轉移、頸部復發以及疾病預后生存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針對在盤錦市中心醫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收治60例喉癌患者,患者均符合臨床疾病診斷標準[2],患者也均知情同意。可以依據隨機數字表的方法將其分成研究組(30例)、對照組(30例)。對于研究組中,男性有15例,女性有15例,患者年齡在50~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6.5±10.3)歲;對照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為50~78歲,其平均年齡達到(66.7±10.2)歲;兩組患者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針對臨床對照組,對其進行手術治療,徹底切除腫瘤,同時可以盡可能保留、重建喉功能。術前取仰臥,使患者頸部伸展開,應用藥物局部浸潤麻醉,胸骨上二橫指取橫切口,切開皮膚,鈍性分離帶狀肌,游離甲狀腺峽部,暴露氣管前筋膜,確認氣管后,行氣管切開,然后插入麻醉氣管導管,靜脈全麻,固定導管,接呼吸機;切開患者舌骨至環狀軟骨,完全剝離后,用鹽水紗布壓迫止血,進行各組織縫合,放置引流管,依次關閉切開,結束手術。

對研究組患者,給予淋巴結清掃手術,可以根據通過各種影像學診斷,找出喉癌頸部淋巴結轉移規律,依據頸淋巴結轉移狀態以及喉癌分期不同,采取不同頸清掃策略,針對喉癌淋巴結清掃手術中,采用單側清掃;在手術中,可以根據腫瘤是否侵犯,保留副神經以及胸鎖乳突肌。最后,評價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1.3 評定標準

分析對于兩組患者臨床手術效果, 術后3個月對患者進行隨訪,分析患者側頸區淋巴結轉移、頸部復發以及疾病預后生存情況。生存質量:根據患者表現,應用DQOL量表,從滿意度、影響程度、社會職業煩惱、疾病憂慮四個維度,設置46道多項選擇題,每題評分1~5分,得分越低,則患者生存質量越高。

1.4 統計方法

針對該的研究結果,采用統計學SSPS 20.0版本軟件進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中央區和側頸區淋巴結轉移情況

兩組經手術治療后,分析研究組以及對照組患者中央區和側頸區淋巴結轉移,發現研究組淋巴結轉移發生情況,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分析兩組頸部復發及預后生存情況

對于兩組患者,在術后隨訪中發現,研究組經淋巴結清掃手術治療后,患者預后生存情況得到改善,降低疾病復發率,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研究指出,喉癌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5.7%~7.6%[3];其發病原因多與吸煙、飲酒、空氣污染以及病毒感染等有關[4]。喉癌臨床中,淋巴結轉移,多見頸深上組的頸總動脈分叉處淋巴結(頸動脈三角LN) 頸內靜脈上、LN 聲門下型氣管旁LN。臨床治療中,應用淋巴結清掃手術,有效避免喉癌中央區和側頸區淋巴結轉移,可以改善患者手術療效,避免頸部疾病復發,研究組經淋巴結清掃手術治療后,喉癌中央區和側頸區淋巴結轉移發生率較低,對照組中央區淋巴結轉移16.7%,側頸區淋巴結轉移26.7%;研究組中央區淋巴結轉移3.3%,側頸區淋巴結轉移6.7%;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經治療后,研究組預后生存率達到93.3%,頸部復發率6.7%;對照組預后生存率達到60.0%,頸部復發率40.0%,研究組較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臨床中,針對喉癌治療中,針對患者喉癌中央區和側頸區淋巴結轉移情況,采取淋巴結清掃手術,可以改善患者預后,提升喉癌患者生存情況,避免頸部復發,降低喉癌致死幾率。研究指出,喉癌治療中,對于喉癌患者頸部復發,其原因多于淋巴結轉移有關[5],在手術切除中,切除頸淋巴結微灶,應用淋巴結清掃手術,發現擴散淋巴結,對原發灶以及轉移灶,徹底清除,減少疾病殘留,可以改善患者臨床治病療效,避免喉癌患者的中央區和側頸區淋巴結轉移,發揮積極價值[6]。對于喉癌患者,在治療中,若是中央區和側頸區淋巴結不發生轉移,則癌癥細胞擴散速度會得到抑制,則喉癌患者臨床預后及生存質量均會得到提升。杜愛芹等人[7]在1例喉癌患者外科治療的護理體會中指出,對于喉癌患者治療中,應用喉癌手術后的強化干預,可以改善喉癌患者病情,改善喉癌患者臨床預后。進行喉癌術患者,為降低疾病復發,針對喉癌復發原因進行分析[8],完善淋巴結清掃手術,避免喉癌患者中央區和側頸區淋巴結轉移,可以改善臨床喉癌治病療效,發揮積極作用。

該研究結果充分證實,針對喉癌患者治療中,臨床中采取淋巴結清掃手術,可以有效避免發生喉癌中央區和側頸區淋巴結轉移,從而降低頸部疾病復發幾率,改善喉癌患者生存質量及預后,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實際中推廣。

[

參考文獻]

[1] 吳振東.喉顯微外科激光技術治療喉癌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9(33):83.

[2] 林藝.優質護理在喉癌術后病人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28):43-44.

[3] 張凌,徐寬,嵇慶海,等.喉癌中央區淋巴結轉移:11年喉癌手術病例回顧性分析[J].中國癌癥雜志,2013,23(9):751-758.

[4] 修騁,裴榮,孫冀.中期因子在喉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實用腫瘤學雜志,2011,25(2):120-125.

[5] 曾先捷,利基林,劉海洲,等.喉癌患者外周血細胞免疫水平與預后的關系[J].廣西醫學,2014,36(2):180-182.

[6] 李清明,張寶泉,彭培宏.CD105在喉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病理意義[J].基礎醫學與臨床,2009(3):322-325.

[7] 杜愛芹,沈翠干.11例喉癌患者外科治療的護理體會[J].中外醫療,2012, 31(21):135,137.

第6篇: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重點范文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 子宮全切 健康教育

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指依據每日標準護理計劃,為一類特殊患者所設定的住院護理圖式[1],由每一診斷的常規護理計劃綜合而成,能指導護士有預見性的工作,同時也使患者明確自己的護理目標,自覺參與疾病護理,主動配合護士的工作,增加了依從性,并以最經濟的方式取得最佳治療效果。子宮切除術是婦產科常見手術,為了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切除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的效果,我院婦產科自2008年3月開展了臨床護理路徑的嘗試,探索適宜子宮切除患者護理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3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子宮切除的住院患者130例,均排除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及合并重度貧血者,年齡29~69歲,平均年齡(37.2±8.3)歲,按入院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5例,經統計學檢驗,2組患者在年齡、病情、文化程度、職業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應用傳統健康教育方式,護理人員應用各種治療護理機會進行隨機教育。觀察組按照臨床護理路徑表進行教育。健康教育路徑表包括教育時間、內容、方法、效果評價。教育對象為患者及家屬,將各期健康教育貫穿到整個住院過程中,由責任護士或當班護士具體實施,施教后由護士長定期抽查患者,檢查健康教育的實施情況,并進行評價,及時進行督促指導。具體方法:(1)入院時,介紹醫院及病區的環境及規章制度、作息時間、安全知識、各種設施的使用,進行感情交流和溝通,介紹科主任、護士長、主管醫生、責任護士及同室病友,同時簽訂住院患者告知書。(2)檢查前,講解各種術前檢查的目的、意義、注意事項、檢驗標本的留取等,向患者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并取得配合。(3)術前第2天講解調節心理壓力的方法,消除各種顧慮。(4)術前第1天講解各種術前準備的目的、意義、注意事項如備皮、導尿、清潔灌腸、陰道準備、術前用藥、禁飲食等。講解情緒穩定及保證充足睡眠的重要性。(5)手術日,術前介紹手術室環境、麻醉方法、術中注意事項及配合方法。術后講解禁飲食,去枕平臥6小時的目的、意義,說明心電監護的目的、意義,指導翻身的技巧,說明翻身的意義,麻醉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方法。(6)術后1~3天講解傷口護理的方法、會陰護理的意義,講解早期下床活動的好處及注意事項。(7)術后4~7天做好術后康復指導,講解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對促進健康的意義。(8) 出院日向患者講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包括勞動、飲食、睡眠、個人衛生、性生活等。講明門診復查的時間,囑病人及時復診。

1.3 評價標準 (1)健康教育達標率:從健康教育質量考核評分標準而得,該標準主要內容包括護士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情況和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兩部分,共計20項,每項均有相應的評分標準、分值,總分為100分。護士長根據評分標準進行階段性和終末考核,分達標(≥85分)和不達標兩種情況。(2)滿意度調查: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滿意度調查表”,內容包括;①對健康教育過程是否滿意;②對健康教育效果是否滿意;③對護理服務過程是否滿意;④對護士講授能力是否滿意等。調查分為滿意、不滿意[2]。

2 結果

在對子宮全切患者利用臨床護理路徑實施護理后發現,實施了臨床護理路徑的觀察組的健康教育達標率和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未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對照組(P

3 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項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有評價的教育活動。臨床護理路徑的制定是為了滿足住院患者的需求,并用以指導病區護士對住院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有關疾病知識,對疾病的治療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從而促進和提高生活質量。

3.1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使患者順利進行手術 手術前介紹疾病相關知識、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讓患者知道子宮切除手術后不會影響工作和生活,消除或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提高整體護理質量,使患者主動配合治療、護理工作。同時,使患者對疾病有了全面的認識,明確配合治療的意義和方法,從而提高了患者的遵醫行為。

3.2 提高了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了教育效果 傳統的健康教育沒有一個標準的流程,很多護理人員缺乏意識,加之施教水平參差不齊,往往存在健康教育工作形式化、不系統、不全面等現象。

臨床護理路徑在健康教育過程中根據已制訂的計劃實行“一對一”的個體化教育,宣教內容由淺入深、重點突出、通俗易懂、不易遺漏。同時充分調動家屬參與意識,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能促進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使各項治療措施保證到位。在健康教育過程中護士長不斷進行效果評價,及時督促指導,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教育達標率[3]。臨床護理路徑實際也是健康教育的計劃表和時間表,所有的宣教工作必須沿著內容進行,并由責任護士具體落實,保證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和連續性,讓患者及家屬明白子宮切除后不會影響夫妻生活及患者的體形,消除其疑慮。

3.3 增強了護患溝通,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護士與患者缺乏交流是引起護理糾紛的主要原因之一[4],由于護士工作忙,缺乏與患者溝通,容易造成患者及家屬的不理解。臨床護理路徑要求護士主動向患者講解健康教育的內容,有些內容需要反復向患者講解或親自示范,可密切護患關系,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護理人員除每天按照路徑的內容進行宣教外,需評價每天的教育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并對預測差異進行干預,這樣護士就有更多的時間在患者身邊,增加了護患溝通的機會,融洽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

3.4 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 臨床護理路徑要求健康教育過程的完整性,任何環節的疏漏都將對以后的教育效果帶來不利的影響。為保障健康教育的連續性,護士必須具備嚴謹、慎獨的精神及認真負責的態度。同時,面對不同年齡、背景、文化和需求的患者及家屬,為保障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護士必須不斷學習與更新知識,調整知識結構,在不斷適應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

3.5 提高了護理質量 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規范了護理行為,使護士明確在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怎樣做,減少了護理行為的隨意性、盲目性,尤其對低年資、經驗不足的護士。臨床護理路徑是行動的指南,杜絕了護理差錯的發生。臨床護理路徑使患者的護理定時、定人,使環節質量得到控制,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及時有效的、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總之,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跨學科的、綜合的、深化整體護理的醫療護理工作模式,它由患者每一個診斷的常規護理計劃綜合而成,能夠指導護士有預見性、主動地工作。同時,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使患者明確自己的護理目標,自覺參與到疾病的護理過程中來,以減少住院天數,是一種旨在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的工具量表[5]。可以相信,隨著開展臨床護理路徑的醫院增加,必將有更多病種進入臨床護理路徑[6],使臨床護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更高水平。

參 考 文 獻

[1]劉羅薇,樊倩紅,黃麗萍等.臨床護理路徑在甲狀腺腺瘤患者手術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11(6):12-14.

[2]耿靜,張關蓮,栗香軍等.過敏性紫癜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徑[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2A):58-59.

[3]鄧利平,楊柳青.分階段健康教育對乳腺癌患者手術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5):52-53.

[4]磨琨,黃茜.臨床護理路徑管理模式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2,18(3):170-17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有码在线| a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天堂男 | 午夜一级成人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av在线 | 日韩免费高清一级毛片在线 |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 美女张开腿黄网站免费 |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视频免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精品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 国产毛片a精品毛 | 免费久久精品 | 欧美一区a |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影视 | 美女又爽又黄视频 | 欧美综合视频在线 | 扒开两腿猛进入爽爽视频 | 97se狠狠狠狠狠亚洲综合网 |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99久久久 | 国产精品videossex另类 | 国产精品不卡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 欧美日韩色黄大片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软件 | 欧美精品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亚洲高清综合 | 成人自拍网站 | 香蕉久久久久久狠狠色 |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6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 | 中文字幕最新中文字幕中文字幕 | 亚洲在线免费观看 |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日韩 | 亚洲黄网址 | 欧美精品aaa久久久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