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危孕產婦管理方案范文

高危孕產婦管理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危孕產婦管理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危孕產婦管理方案

第1篇:高危孕產婦管理方案范文

1.甘孜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甘孜州 626000;2.甘孜州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四川甘孜州 626000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給予高危孕產婦系統管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指導中心收到上報的高危孕產婦共516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分為對照組(n=250)與觀察組(n=266)。對照組不給予高危孕產婦系統管理,給予正常的孕產婦產檢檢查;觀察組給予高危孕產婦系統管理。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高危孕產婦數、孕產婦死亡數、新生兒死亡數、缺陷兒出生數等。結果 觀察組高危孕產婦(χ2=5.338,P=0.021)、孕產婦死亡數(χ2=29.362,P=0.000)、新生兒死亡數(χ2=23.749,P=0.000)、缺陷兒數(χ2=38.489,P=0.000)、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給予高危孕產婦系統的管理有助于降低孕產婦死亡率以及圍生兒的死亡率和病殘率,具有重大的臨床價值,應廣泛推廣。

[

關鍵詞 ] 高危孕產婦;系統管理;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9(c)-0068-02

高危妊娠是指對孕產婦和胎兒均具有較高危險或較大危害的妊娠,而具有高危妊娠的孕婦即是臨床上的高危孕產婦。高危孕產婦在臨床上較多見,如大齡產婦、伴有眾多基礎疾病的孕產婦以及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孕產婦等,也是臨床上導致孕產婦和圍生期嬰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高危孕產婦的管理在降低孕產婦和圍生期嬰兒死亡率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系統有效的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全方位監測孕產婦及圍生期嬰兒的健康,并可以及時發現疾病并給與適當處理,降低高危孕產婦的臨床危害。本文旨在分析2011年1月—2013年2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指導中心收集高危孕產婦的資料,具體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指導中心收到上報的高危孕產婦共516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分為對照組(n=250)與觀察組(n=266)。對照組中,孕婦學歷均大于小學及其以上學歷,孕產婦年齡在22~38歲之間,平均 (25.3±10.5)歲;觀察組中,孕婦學歷均大于初中及其以上學歷,孕產婦年齡在22~40歲之間,平均(24.9±11.2)歲。兩組孕產婦在生活環境、個人背景、年齡等方面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未給予高危孕產婦系統管理,但給予正常的孕產婦產檢檢查。觀察組給予高危孕產婦系統管理:①對高危的孕產婦實行三早措施:早期建冊、早期發現、早期處理;②對高危孕產婦實行二定期檢查:定期孕檢及隨訪,定期檢查尿常規、血常規、血糖、肝功能、B超及心電圖;③對高危孕產婦實行一會診制度,即妊娠合并內科病:肝炎、糖尿病或危重病如妊高征,中度以上的請內科或全科醫務人員會診及提出治療方案,必要時轉送上級醫院處理。此外,對具有高危因素的產婦應實行個案管理,根據不同高危病種,提供不同的保健、醫學指導及干預措施。對每例孕婦于孕12周前建立孕前檢查檔案表,常規執行孕12周做一次B超、心電圖檢查,測量子宮底高度,以及尿、血常規等常規檢查;孕中期(24~28周)前行第2次B超、心電圖檢查,測量子宮底高度、腹圍,以及尿、血常規等常規檢查,并在28周后開始記錄胎動情況;孕38周行第3次B超、心電圖檢查,以及尿、血常規等常規檢查,并進行骨盆內診、胎兒監護。

1.3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當P<0.05時,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高危孕產婦、高危妊娠率、新生兒死亡數、缺陷兒數、孕產婦死亡數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細情況見表1。

3討論

高危妊娠是婦產科常見的一種疾病,嚴重危害孕產婦和胎兒的健康,甚至會導致死亡。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孕產婦和圍生期嬰兒的死亡率也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2-4]。臨床上引起高危妊娠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孕產婦和胎兒的雙方面,一方面,孕產婦出現高齡產婦、合并嚴重內科疾病、以及異常的妊娠病史等情況時可診斷為高危妊娠,另一方面,如出現巨大兒、多胎妊娠以及胎位和骨盆等異常也可診斷為高危妊娠。具有上述這些高危妊娠因素的孕產婦,即可稱為高危孕產婦。

臨床上,在確定為高危孕產婦后,及早的干預,可以有效減少孕產婦和圍生期嬰兒的死亡率。有效的孕產婦管理是降低其死亡率的一個比較有效的措施[5-7]。我國現階段已普遍實施了孕產期系統保健的三級管理、廣泛推廣孕產婦保健手冊的應用、并重點篩查高危妊娠,及時介入適當監護和管理。三級管理已經深入到城市和農村大部分地方,建立了完整銜接層次,以最大程度保護孕產婦的健康。保健手冊的推廣也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有效的降低了 “三率”(指孕產婦的死亡率,病殘兒的出生率和圍生兒的死亡率)。此外,高危妊娠更需要一個系統的、全面的管理,包括婚前和孕前的積極咨詢,孕早、中、晚期的適時保健等。①婚前孕前積極進行遺傳咨詢和系統的體檢,有利于早期防治高危妊娠。②懷孕前3個月應及時進行各項篩查工作,包括遺傳病和先天性畸形等,并注意孕產婦身體保健,預防各種感染等。③懷孕13~27周時即是進入孕中期,該階段是系統篩查的重要階段,詳細的系統篩查和高危程度的分級,有助于早期做好準備,以盡可能保證孕產婦和圍生兒的安全。④進入孕晚期后,主要是針對胎兒進行檢測,必要時給予適當的對癥處理,幫助胎兒順利娩出,并保證孕產婦的安全。

本組研究數據表明,在給予高危孕產婦系統的管理后,觀察組高危孕產婦、高危妊娠率、新生兒死亡數、缺陷兒數、孕產婦死亡數低于對照組(P<0.05)。王輝[8]等人關于1670例高危孕產婦的妊娠管理和有效護理顯示,給予高危妊娠系統管理后篩查出,高危孕產婦發生率高達47.2%,重度高危發生率為5.6%,篩查后給予處理顯著降低了孕產婦和圍生兒的病死率。兩者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給予高危孕產婦系統的管理有助于降低孕產婦死亡率以及圍生兒的死亡率和病殘率,具有重大的臨床價值,應廣泛推廣,普及到所有高危孕產婦,讓她們都自覺參與到預防與保健的隊伍中,以進一步促進母嬰的健康[9]。

[

參考文獻]

[1] 白汝蘭,謝萍. 高危孕產婦管理情況調查分析[J].醫學信息,2011,24(3):1172-1173.

[2] 李嘉衛,蘇明,何敏肖. 邊遠山區孕產婦系統管理效果評價[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4):540-542.

[3] Jiskra J,Bartakova J,Holinka S,et al.Low prevalence of clinically high-risk women and pathological thyroid ultrasound among pregnant women positive in universal screening for thyroid disorders[J].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diabetes,2011,119(9):530-535.

[4] Ruchat,S.-M.,Davenport,M.H.,Giroux,I,et al. Effect of exercise intensity and duration on capillary glucose responses in pregnant women at low and high risk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J].Diabetes/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2012,28(8):669-678.

[5] 羅霏,李志華,黃碧珠.2011年高危妊娠管理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1):62-63.

[6] Sheera F. Lerman·Golan Shahar· Kathryn A,Czarkowski·Naamit Kurshan· Urania Magriples· Linda C. Predictors of Satisfaction with Obstetric Care in High-riskPregnancy: The Importance of Patient–Provider Relationship[J].J Clin Psychol Med Settings,2007(14):330-334.

[7] 劉文秀.妊娠管理在高危孕產婦分娩和新生兒中的臨床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5):1104-1105.

[8] 王輝.1670例高危孕產婦的妊娠管理和有效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2):55-56.

第2篇:高危孕產婦管理方案范文

一、項目目標

(一)總目標。

政府逐步加大投入,整合資源,結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農村孕產婦醫療保障機制,逐步實現農村孕產婦免費住院分娩,提高廣大農村婦女兒童健康水平。

(二)支持目標。

到20**年,全縣達到:

1、孕產婦住院分娩率≥95%;

2、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98%;

3、產前五次檢查覆蓋率≥90%。

二、項目對象

具有本縣農業戶口,在獲得醫療保健機構許可醫院住院分娩的孕產婦。

三、項目資金的使用原則和標準

(一)項目資金使用原則。

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資金由中、省財政統籌安排,使用原則是保證住院分娩基本費用(符合項目規定的服務包內的費用)。補助原則:

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在本縣醫療機構住院分娩期間發生醫療費用,按照本實施方案的有關規定,實行“一站式”補助。

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在縣域外醫療機構住院分娩,提供有關資料,經項目辦審查后,在本鄉鎮醫院給予補助。

3、未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村貧困孕產婦在醫療機構住院分娩提供相關資料,經項目辦審查,按項目補助標準,在本鄉鎮醫院給予補助。

四、項目內容

(一)農村孕產婦持免費卡住院分娩。

1、免費住院分娩卡由項目辦根據省《指導方案》要求設計、印制,進行統一編號、登記發放,嚴格管理。

2、免費住院分娩卡的發放。農村孕產婦在戶口所在地鄉鎮衛生院辦理免費住院分娩卡事宜,鄉鎮衛生院負責審核、填寫、匯總、上報縣項目辦,縣項目辦復核、編號、登記、簽字蓋章后,再由鄉鎮衛生院婦幼專干領回,發至孕婦手中。

3、孕產婦持卡住院分娩。孕產婦住院分娩時,持合作醫療證、免費住院分娩卡到助產醫療機構住院分娩。助產醫療機構要在醒目位置設立公示欄,公布免費住院分娩服務內容和就醫流程,免費向農村孕產婦或家屬發放免費住院分娩有關政策宣傳材料。

(二)實行住院分娩基本醫療服務限價。

按照市衛生局統一要求,我縣住院分娩限價標準為:

1、陰式產縣級最高限價900元;

2、陰式產鄉級最高限價600元;

3、剖宮產最高限價2550元。

(三)規范醫療機構助產服務。

縣項目辦要結合我縣實際,參照《產科診療規范》,制定陰式產、剖宮產服務包,確定免費服務內容,為孕婦提供全程助產服務。定點助產醫療機構不得將免費服務包中的內容轉為產婦自費項目,變相增加病人經濟負擔。要加強產科質量管理,嚴格控制剖宮產數量,剖宮產率<20%,產科嚴重并發癥及發生危重孕產婦搶救的比例<10%。嚴禁將正常產劃為異常產。

(四)推行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結算醫療機構“一站式”辦公。

1、產婦出院結賬方法。

產婦住院分娩產生的費用先按合療定額報銷,后由本項目資金補助。對未參加新農合的農村孕產婦只補助本項目部分,新農合應報銷部分由本人負擔。辦理住院手續時助產機構要查驗、收回《免費住院分娩卡》并進行登記,出院結算時由助產單位將住院總費用、合療報銷金額填入“農村孕產婦免費住院分娩補助經費三聯單”,按照《實施方案》確定補助經費的額度直接兌付,由產婦本人或家屬簽名,并保留第一聯,其余兩聯用以報賬。定點助產醫療機構要落實人員負責項目資金補助事宜,報賬時持免費住院分娩卡和“農村孕產婦補助經費三聯單”與縣項目辦結算。

2、在縣域外助產機構住院分娩的孕產婦須提供以下材料到戶口所在地鄉鎮衛生院辦理定額補助手續,具體標準與本縣同類別醫院補助標準相同。

(1)免費住院分娩卡;

(2)住院診斷證明;

(3)病歷復印件;

(4)合作醫療證原件、復印件;

(5)合療報銷憑證原件、復印件;

(6)戶口本原件、復印件。

五、項目管理

(一)成立項目領導小組。

**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婦幼保健站,**兼辦公室主任。

領導小組職責。領導小組負責項目規劃、工作方案的審定,協調指導項目開展,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各成員單位要加強配合,做好政策、工作銜接。財政部門要規范資金管理,加強資金支出審核,及時撥付;衛生部門要做好項目具體組織實施工作,嚴格醫療衛生機構監管,規范醫療行為,控制醫療成本;縣合療辦、縣項目辦等要密切協作,共同推進項目工作;宣傳、廣電、婦聯等部門要做好項目相關政策宣傳,提高項目知曉率,為孕產婦免費住院分娩實施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審計、監察要加強對資金使用管理的監督檢查,確保資金安全。

項目辦職責。負責起草項目實施方案,制定項目資金補助程序、審核報帳資料,核定補助資金;負責項目資金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監督醫療保健機構服務質量;按時向省、市項目辦和縣領導小組上報資金使用情況。

(二)規范資金運行。

各單位要加強資金管理,規范資金運行。縣財政局要建立項目資金專戶,單獨核算,專款專用,審核支出,及時核撥;縣項目辦要建立資金支出帳戶,實行專帳管理。及時按一定比例給助產機構下撥周轉資金,保證項目正常運轉。

(三)加強資金監督。

增加項目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項目辦要將項目實施方案、限價標準、免費住院分娩服務包、定點助產醫療機構名單向社會公告,每季度向社會公示一次補助情況(包括免費住院分娩產婦的數量及補助資金使用數額),同時設立舉報專線,堅決禁止各種違規現象發生。

項目辦會同審計、監察等部門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有關人員對項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進行檢查和審計,縣政府將此項工作納入各相關單位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項目辦要與各定點助產醫療機構簽訂服務協議書,并制定詳細的考核細則,加強對項目的檢查督導,及時了解項目進展情況。

(四)助產機構管理。

1、確定免費住院分娩定點助產醫療機構。衛生局要加強助產醫療機構(產科)規劃布局,結合產科建設達標,重新審核確定住院分娩定點助產醫療機構,并向社會公布助產醫療機構名稱、產科負責人姓名、聯系電話,引導孕產婦到定點助產機構就診和分娩,嚴格實施助產機構人員和技術準入制度。堅決禁止未取得《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的人員開展產科業務。

2、加強產科服務能力建設。衛生行政部門要不斷強化助產醫療機構管理,嚴格貫徹**省產科質量建設標準,規范產科服務,提高助產醫療機構的產科服務能力,為廣大孕產婦安全住院分娩創造條件;加強高危孕產婦管理,明確各級機構職責。村級衛生組織協助掌握孕期動態基本信息;鄉級負責高危孕產婦篩查、日常管理,嚴格執行高危孕產婦轉診指征,及時轉送難產、高危孕產婦;縣級孕產婦急救中心要做好危重孕產婦診治、搶救工作。提倡自然分娩,減少不必要的剖宮產。鄉鎮衛生院不得開展難產、高危孕產婦分娩、剖宮產和晚孕引產業務。

3、推行《出生醫學證明》的計算機網絡管理。積極推行助產機構《出生醫學證明》的管理軟件,實現全縣網絡化監控,為免費住院分娩管理提供基礎信息數據。嚴格制

(五)實行項目信息月報制度。

本實施方案自20**年5月1日起施行。各定點助產單位要安排專人負責項目信息的統計上報工作,于次月5日前將“農村孕產婦免費住院分娩補助項目工作月報表、累計月報表”上報縣項目辦。做到數據真實,合乎邏輯。

第3篇:高危孕產婦管理方案范文

(一)總目標。到年,在年基礎上孕產婦死亡率至少下降1/4。

(二)年度目標。孕產婦死亡率:到年底,在年基礎上至少下降1/4;新生兒破傷風發生率控制在1‰以下;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95%以上。

(三)年度支持性目標。消毒接生率達98%以上;產前檢查覆蓋率≥90%以上;轄區醫療保健機構產科人員“三基”(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考試合格率達到80%以上。

二、項目內容

“降消”項目工作的主要內容:項目培訓、健康教育、專家蹲點,以及健全綠色通道和危急重癥搶救中心,加強信息管理和監督指導。

(一)加強培訓。為提高降消項目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執行能力,采取短期培訓與長期培訓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加強產科人員的業務培訓和醫德醫風建設,提高醫療保健機構的急救搶救能力,降低孕產婦死亡率。

短期培訓。對項目管理人員開展項目實施方案、實施策略、項目目標、管理職責等培訓,對轄區接產醫院助產人員進行產科急救知識、急救技能、技術規范等培訓,對助產人員進行正常產的處理、常見產科急救基本技能及轉診過程中基本急救技能培訓,對村保健員進行產前檢查、產后訪視、信息報送、護送孕產婦住院分娩注意事項等培訓。

長期培訓。至少安排一級醫療保健機構產科人員到區級二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進修學習6個月以上。

(二)專家蹲點:蹲點專家負責監督和指導蹲點的接產醫院項目實施工作,協調規范接產醫院的產科業務,對存在的問題現場培訓解決,并采取傳、幫、帶的方法,培訓產科人員和婦幼保健人員。專家蹲點一年不少于一個月。

(三)開展健康教育。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讓老百姓真正了解“降消”項目,提高“降消”項目知曉率,積極主動參與到“降消”項目中來。積極推進健康知識傳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孕產婦進行孕產期保健、安全分娩等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婦女和孕產婦自我保健意識和保健行為,并制作孕產期保健和住院分娩知識宣傳資料,張貼于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公共場所,擴大群眾對孕產期保健知識的覆蓋面,提高婦幼保健服務的利用水平;各醫療保健機構要舉辦“孕婦學校”、家長學校”進行健康知識傳播。

(四)孕產婦產前檢查。孕產婦在孕13周前到就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接產醫院建立《孕產婦、新生兒保健手冊》,參加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定期進行產前檢查服務。

(五)降消項目與農村孕產婦免費住院分娩項目并軌管理。在提高農村孕產婦免費住院分娩率,加強三級保健網絡建設,促進轄區產科建設快速發展等工作內容各有側重,目標一致。因而,要求各級婦幼保健地段及產科醫院做好兩個項目的協同管理,發揮項目帶動婦幼保健工作的綜合作用。

(六)健全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加強孕產婦“綠色通道”和“危急癥搶救中心”建設,村衛生室負責孕產婦的篩查,動員孕婦住院分娩,轉送高危孕產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孕產婦系統管理,嚴格按照高危孕產婦轉診指征轉診孕產婦;區醫療保健機構負責高危孕產婦和兒童院前和院內急救搶救工作。

(七)加強產科建設。規范產科設置,提高產科工作質量,各接產醫院嚴格按照市衛生局《市產科建設與驗收標準》(市衛發[]58號)要求,加強產科建設,規范各項技術標準和操作常規。嚴格母嬰保健技術服務準入制度,未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批不得擅自開展母嬰保健技術服務。

(八)強化信息管理。各項目實施單位在每季度最后一個月20日前上報住院分娩救助進度表到區降消項目辦公室,區降消項目辦公室及時報市衛生局。

(九)開展項目督導。落實婦幼保健督導管理制度,努力發揮區婦幼保健院督導管理職能。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對服務單位進行督導,形成書面督導報告報區“降消”項目辦公室。

三、項目組織機構

負責全區產科工作人員適宜技術的培訓及考核,產科急救知識和新生兒窒息復蘇的培訓,指導產科規范化建設、高危孕產婦篩查、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會診和接診轉診工作,審和村和二級婦幼保健地段信息統計資料的質量,指導開展有關孕產婦系統保健服務的項目活動。

四、“降消”項目保障措施

(一)成立“危急癥搶救中心”。設置“危急癥搶救中心”,由區衛生行政部門指定二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分別是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兵器工業五二一醫院和正和醫院,負責全區醫療保健機構轉送的高危孕產婦急救工作,及時派出急救人員到達指定地點參加搶救工作。以上三家醫院要加強院內產科急救能力建設,為轄區接產醫院培養產科人員,完成基層臨床進修人員帶教任務,與此同時及時收集和報送婦幼相關信息。

(二)建立婦幼保健工作指揮中心。設置婦幼保健工作指揮中心在區婦幼保健所,負責全區孕產婦和兒童系統管理方案的制定、組織實施與監督評價;掌握全區孕產婦兒童系統管理情況,組織健康教育素材并開展健康教育;協助醫療保健機構培養產科醫務人員;暢通產科綠色通道,指導全區高危孕產婦的管理和危重孕產婦的轉診、急救工作。

(三)加強與市中心血站聯系。各接產醫院要加強與市中心血站聯系,使中心血站及時提供足夠數量和種類的血液,送達指定地點,滿足危重孕產婦搶救用血需要。

(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時準確掌握婦女兒童有關信息。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及時掌握孕產婦和兒童系統管理情況,要重點做好高危孕產婦的篩查、管理及一般處理,及時轉送疑難危重孕產婦或報告就近區級醫療保健機構進行急救。與此同時,認真填寫《孕產婦、新生兒保健手冊》和做好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并加強對村衛生室督導與保健員的培訓。

(五)村保健員認真履行職責。村保健員要準確掌握本村孕產婦基本情況,動員孕產婦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接產醫院做產前檢查和住院分娩。村委會成立孕產婦護送小組,負責護送孕產婦到接產醫院或“孕產婦急救中心”住院分娩或急救。協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幼人員對孕產婦進行產后訪視,積極參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織的培訓,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孕產婦高危篩查及進行高危孕產婦管理。

五、項目實施時間

(一)年12月底完成“降消”項目的前期工作,11月上旬召開項目實施動員大會,并完成區產科醫院產科基本情況調查工作。

(二)12月上旬完成轄區產科人員培訓及一、二級婦幼專干的培訓工作。

(三)在全區119個農村抓119個衛生室,作為農村婦幼保健知識推廣點,培訓273余名村醫和村婦女干部,使他們成為農村婦幼保健工作實施和保健知識推廣宣傳的主力軍,使10000個家庭得到及時適宜的保健知識。

(四)年底前對全區產科建設及產科質量進行檢查,整頓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市場。

六、加強項目的監督與評估

(一)區“降消”項目辦定期對實施單位進行檢查指導,了解年度指標和年度支持性目標完成情況,確保“降消”項目落到實處。

(二)監督指導的內容:項目計劃的落實情況,人員培訓、健康教育的效果,產科建設及設備的使用情況,綠色通道及急救中心運轉情況以及各項指標完成情況。

第4篇:高危孕產婦管理方案范文

一、項目目標

(一)長期目標

到20*年全縣孕產婦死亡率以2000年為基數下降1/3。

(二)20*年目標

1、孕產婦死亡率:以20*年為基數下降1/4;

2、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控制在1‰以下;

3、孕產婦住院分娩率:保持在95%以上。

(三)年度支持性目標

1、無菌接生率≥98%;

2、產前檢查覆蓋率≥90%;

3、縣、鄉醫療保健機構產科人員“三基”(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80%。

二、范圍和內容

(一)項目范圍

*縣轄區農業人口。

(二)項目內容

1、人員培訓

(1)行政管理人員培訓。培訓對象為鄉鎮政府、縣直有關部門、縣級醫院、婦幼保健院、鄉鎮衛生院管理人員。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項目目標、各級管理職責、項目實施及經費管理、項目監督與協調、轉診急救系統建設與規范等。

(2)技術師資培訓。培訓對象主要為縣項目技術指導組人員、縣孕產婦急救中心技術人員。培訓內容包括項目監督指導的方法和技能,培訓計劃和方法的制定,孕產婦保健、產兒科急危癥的處理及轉診、產科常用技術操作規程及急救設備操作規范,設備的管理和使用等。

(3)縣鄉產科、婦幼人員培訓。培訓師資為經過上級培訓的縣級“降消”項目技術指導組成員。縣級醫院、保健機構的助產人員,重點培訓產科急救基本知識、技能和技術規范;鄉鎮衛生院的助產人員,重點培訓正常產處理、常見產科急救基本技能及轉診過程中的基本急救技能措施;鄉鎮衛生院婦幼人員,重點培訓高危孕產婦篩查管理知識和要求、婦幼保健工作規范、健康教育技巧、婦幼信息收集與管理等。

(4)鄉村醫生、保健員培訓。以鄉鎮為單位分批開展,內容包括項目意義和目標、動員、護送孕產婦到鄉鎮衛生院建卡管理、住院分娩的方法技巧、產后訪視、母乳喂養、嬰幼兒營養指導、健康教育知識、貧困孕產婦住院分娩救助經費申請及發放程序等。

2、成立孕產婦急救中心和完善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根據上級文件要求,*縣成立孕產婦急救中心,中心設在縣婦幼保健院。成立孕產婦急救專家組,負責高危孕產婦的急診、急救工作。各鄉鎮要明確工作職責,村級衛生所要負責篩查、轉送高危孕產婦;鄉鎮衛生院要加強產科建設,做好平產的接生工作,嚴格執行高危孕產婦轉診指征,進一步完善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

3、特困孕產婦住院分娩救助。嚴格執行《20*年*省“降消”項目孕產婦醫療救助資金補助實施意見》,在摸清孕產婦底數的基礎上,按照規定,凡農村戶口的困難孕產婦(不含縣城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在*20元以下),經個人申請、村委會審核公示、鄉衛生院復核、鄉鎮政府備案、衛生局審批、下發救助卡等程序并住院分娩者,每人救助*0-150元(20*年全縣共救助特困孕產婦500人)。

4、促進孕婦住院分娩

(1)住院分娩實行最高限價。鄉鎮衛生院平產住院分娩所有費用不超過300元;縣級醫療單位平產住院分娩所有費用不超過400元,剖宮產所有費用不超過1500元。

(2)鼓勵保健人員完成產前檢查、產后訪視、護送孕產婦住院分娩工作,每完成一例,由接生單位對保健人員給予適當補助。

(3)各級醫療保健機構對孕產婦產前檢查全部免費,合理進行醫技檢查,堅持合理用藥,嚴禁亂用抗生素和縮宮素,禁止搭銷非治療用藥及物品,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減輕孕產婦家庭經濟負擔。

5、健康教育

(1)推行“以婦女為核心,家庭為最佳場所”的健康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產前檢查、產后訪視時機、采用面對面的人際交流技巧,對其進行孕期保健、安全分娩、母乳喂養、科學育兒知識宣傳教育。

(2)利用婚檢、孕檢機會開辦婚前學校、孕婦學校,進行健康知識傳播。

(3)制做圖文并茂的健康板面,編寫語言通俗的健教讀本、折頁,利用集會開展健康咨詢,提高群體保健意識和利用保健服務能力。

(4)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大眾傳媒及宣傳單、短信等形式廣泛宣傳保健知識,形成全社會關愛婦女兒童的良好氛圍。

三、實施步驟

(一)召開*縣“降消”項目動員會。2月26日召開全縣動員大會,并對行政管理人員進行培訓;2月27日-2月28日召開鄉鎮動員大會,并對鄉村醫生、保健員進行培訓。

(二)開展孕產婦摸底調查。2月29日—3月2日開展孕產婦摸底調查工作,詳細填寫孕產婦登記表。

(三)發放救助卡。3月3日—3月5日完成貧困孕產婦救助對象申請、確定、復核、審批、下發救助卡等工作。

(四)圍產期保健。救助卡下發后,由各村村醫、婦女主任督促未進行系統化管理的孕產婦到鄉鎮衛生院免費建立孕產婦保健卡冊,對所有孕產婦實行系統化管理。在管理中,進行高危妊娠的篩查,嚴格執行逐級轉診制度并專案管理,促進孕產婦住院分娩。

(五)困難孕產婦救助。制定《*縣降消項目貧困孕產婦醫療救助資金補助辦法》,從20*年3月8日開始,按辦法規定對貧困孕產婦住院分娩實行醫療救助。

(六)專業人員培訓。項目實施后,分期分批對技術師資、縣鄉產科、婦幼人員開展培訓。

四、措施要求

(一)健全組織。成立*縣項目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根據部門職責和分工,落實項目任務,加強對項目實施的監督管理和技術指導,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第5篇:高危孕產婦管理方案范文

一、基本情況

(一)全縣七鄉三鎮共衛生院10個,70個行政村衛生室,70名村醫(其中有女村醫12人,,男村醫58人);各衛生院設有防保科,各有一名分管領導和一名婦幼專干,負責本轄區內的婦幼保健工作。

(二)縣婦幼保健院是全縣婦幼保健工作的技術指導中心,在職職工31人,其中業務人員27人,(大專22人,中專5人)財務后勤人員4人。中級職稱9人,初級職稱21人,年內無退休人員,年末在職人數為31人。院內設有兒保科、婦保科、統計科、基層指導科、婚姻保健科、醫技科、藥劑科、財務后勤、院辦公室等職能科室,全院全年出勤率為100%,派出縣駐鄉專家5人。一年來,全縣婦幼專干人員基本穩定。團結協作,積極努力的開展婦幼保健工作。

二、全縣婦幼保健工作開展情況

1、加強管理,規范業務

(1)根據年初衛生部、省衛生廳等各級領導、項目專家對我縣“降消”項目工作及婦幼衛生工作的檢查督導意見和全縣的“降消”項目專題工作會議相關要求,加強對全縣各項婦幼衛生工作規范管理,在做好常規婦幼保健業務管理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各項婦幼保健工作規范和制度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加強全縣婦幼衛生業務管理工作。

(2)加強對鄉、村的婦幼保健業務指導,責任到人。縣保健院抽出近20個產兒科人員分片包干到7鄉3鎮,加強業務指導。從**年5月份起,每月按各鄉衛生院定時、定點的工作安排,在院內醫生十分緊張的情況,堅持每月到各鄉協助村級婦幼保健服務工作。全年共下鄉協助、指導工作111人次,共784天。縣、鄉婦幼保健工作人員共同完成孕產婦產前檢查1073人次,兒童健康檢查7262人次。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村級婦幼保健服務工作的開展。

(3)根據考察學習到的經驗,借鑒人家的先進做法結合工作實際,重新編制了全縣婦幼衛生信息統計表、卡、冊,對全縣婦幼衛生基礎數據進行月報管理,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了婦幼衛生數據檔案。

2、落實措施、加大項目業務技術指導和培訓力度

(1)以鄉為單位,集中各鄉村醫和農家衛生員進行縣、鄉、村婦幼保健管理操作規范、“降消”項目的運作程序和新的婦幼衛生信息月報表應用進行全面培訓;全年共辦培訓班15期,培訓村醫及農家衛生員2094人次,通過不斷的加深培訓,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村醫及農家衛生員對婦幼保健工作的理解和認識。明確了村級婦幼保健的工作任務和職責;幫助鄉衛生院明確和理順了每月鄉對村婦幼保健工作的指導、督查管理機制。基本理順了縣、鄉、村婦幼衛生三級網的工作規范和操作規程。

(2)每月協助鄉衛生院定時、定點進村衛生室培訓和協助工作,對鄉婦幼人員和村醫進行實地面對面、手把手的孕產婦保健、高危孕產婦篩查及高危管理,兒童保健、健康咨詢、健康體檢等婦幼保健技術培訓,使村醫和農家衛生員的婦幼保健服務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年共進村衛生室指導協助工作111人次,指導村醫和農家衛生員1255人次。通過邊指導邊培訓,進一步促進和提高了鄉婦幼保健人員的業務技術服務能力和對村婦幼保健工作的指導能力。

3、加大“降消”項目和“新農合”政策宣傳和婦幼保健知識健康教育。縣、鄉、村婦幼保健工作人員在進行孕產婦保健、產前檢查的同時,向孕產婦及其家庭和家屬充分宣傳“降消”項目和“新農合”中國家對貧困孕產婦住院分娩的優惠政策、限價住院分娩、貧困救助、住院分娩的好處等。全年共集中培訓、宣傳“降消”項目和“新農合”政策宣傳和婦幼保健知識19批次,共有1925人接受培訓;對多少2268個孕婦家庭發放“降消”項目和“新農合”政策宣傳;全縣共發放“降消”項目和“新農合”政策婦幼保健知識健康教育宣傳處方30248張,約有60000多人接受了健康教育。在全縣衛生工作會議和婦幼衛生工作例會上政府分管領導、衛生局領導、縣婦幼保健院相關科室又進一步安排強調了“降消”項目工作,重新對“降消”項目的運作程序進行全面培訓。

4、**年全縣各項婦幼保健工作指標完成情況:

(1)孕產婦死亡率:**年全縣共有孕產婦總數1672人,活產數有1672人,有孕產婦死亡2例,孕產婦死亡率為119.62/10萬。與上年相比下降了159.71個十萬分點(**年孕產婦死亡率為279.33/10萬);按上級下達的指標要求(150/10萬),控制在要求指標以內。

(2)孕產婦保健:**年共有孕產婦1672人,共進行孕產婦產前檢查1073人,孕產婦保健覆蓋率為64.17%,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8.51個百分點(**年孕產婦保健覆蓋率為55.66%);系統管理327人,系統管理率為19.56%,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97個百分點(**年孕產婦管理率為14.59%)

(3)高危孕產婦篩查和高危住院分娩:**年共篩查出高危孕產婦116人,篩查率為6.94%,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個2.48百分點(**年高危孕產婦篩查率為4.46%)。高危管理116人,高危管理率為100%。高危產婦住院分娩96人。高危產婦住院分娩率為82.76%,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12個百分點(**年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96.88%)。

(4)住院分娩率:**年全縣共有孕產婦總數1672人,活產數有1672人,其中:住院分娩837人,住院分娩率為50.03%,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0.52個百分點(**年住院分娩率為29.54%),按上級下達的指標要求(40%),完成指標要求。

(5)新法接生:**年共有107人,新法接生率為64.47%,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7.95個百分點(**年新法接生率為36.52%)。

(6)兒童保健:**年共有0——6歲兒童10664人,5歲以下兒童7558人,3歲以下兒童4853人,年內共進行7歲以下兒童健康體檢7262人,兒童保健覆蓋率為68.1%;系統管理966人,系統管理率為19.91%;篩查出高危和體弱兒童219人,體弱兒管理率為100%。

(7)嬰兒死亡率:**年全縣共有嬰兒死亡37人,死亡率為:22.13‰;與上年相比下降了6.5個千分點(**年嬰兒死亡率為28.63‰);按上級下達的指標要求(25‰),控制在指標要求內。

(8)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年全縣共有5歲以下兒童死亡43人,死亡率為25.72‰。與上年相比下降了9.89個千分點(**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35.61‰)。

(9)新生兒破傷風監測:年內無新生兒破傷風發生,新生兒破傷風發生率為0‰;無出生缺陷兒。

(10)母乳喂養實查人數為1329人,母乳喂養1319人,母乳喂養率99.25%,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0.16個百分點(**年母乳喂養率為99.09%)。

(11)**年度出生死亡漏報調查:按照兩個死亡監測方案的相關,對全縣三分之一的鄉、三分之一的村進行本年度的出生死亡漏報調查,全縣共抽查了葉枝、白濟訊、維登三個鄉,抽查了三個鄉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共10個村,三個鄉共上報活產數534人,漏報調查后實際有出生數569人,漏報35人(**鎮5人、**鄉19人、**鄉11人),漏報率為6.15%;上報死亡人數17人,漏報調查后實際死亡18人,漏報1人,漏報率為5.56%;上報孕產婦死亡數2人,漏報調查后實際死亡2人,無孕產婦死亡漏報。從上述漏報調查中可以看出,全縣的鄉村婦幼保健工作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特別是在孕產婦、出生、死亡等情況方面,還存在很多漏洞甚至是空白點,如何加強對村級婦幼保健服務,加強孕情況跟蹤,盡量或減少漏報,是我們下一年度工作中應著重加強的重點。

(12)、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

**縣**年的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按省、州(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的相關要求,制定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防治艾滋病相關成員單位領導為成員的《**年**縣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并按“實施方案”要求因地制宜的緊緊圍繞所有孕婦、產婦及婚前保健人群等目標人群,開展了如下工作:

①健康教育工作

利用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咨詢活動。配合“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艾滋病日”等節日,開展圍繞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各種宣傳活動。大力宣傳“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知識,發放各種宣傳冊、畫報、宣傳單等資料,通過縣、鄉各助產服務單位分放到婚前保健人群和孕產婦手中,向孕產婦傳遞艾滋病母嬰傳播知識和信息。

②提供自愿咨詢與檢測服務

縣婦幼保健院為婚前保健的男女雙方免費提供有關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咨詢,傳遞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信息;進行危險行為評估;介紹并建議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在充分告知和保密的原則下,填寫《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知情同意書》后提供檢測服務。對檢驗結果為陰性或陽性者均要進行檢測后咨詢,進行有效的避孕指導。

以縣醫院為主,對所有孕產婦提供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前咨詢,咨詢內容包括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危害,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相關信息;幫助評估危險行為;解釋檢測的意義和利弊及等待結果時的預防措施;介紹并建議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在充分告知和保密的原則下,填寫《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知情同意書》,免費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

為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結果為陽性孕產婦提供檢測后咨詢;為其提供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相關信息,幫助其分析感染狀況,由本人及其家屬知情選擇妊娠結局,填寫《選擇妊娠結局知情同意書》。并為決定終止妊娠的陽性孕產婦提供服務,給予有效的避孕指導。對選擇繼續妊娠者,加強孕期保健,動員其住院分娩。

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婦的配偶接受相關的咨詢和檢測。

**年共完成孕期hiv抗體檢測313人,產時hiv抗體檢測510人,hiv陽性孕婦3例,2例在檢測后咨詢,自愿終止妊娠,另一例從縣疾控中心轉介到縣保健院。

**年共收到上級分發下來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試劑、藥品17種191件,發放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試劑、藥品17種191件,均按要求及時發放到各鄉鎮衛生院。

三、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困難

㈠各級黨委政府對“降消”項目工作的領導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特別是鄉黨委政府是鄉村級衛生工作的直接領導管理部門,應將轄區內的“降消”項目工作與一切“惠農、惠民”政策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抓共管,切實加大宣傳、發動全鄉孕產婦住院分娩,確保母嬰安全,努力降低兩個死亡率。

㈡三級婦幼保健網的網底極度薄弱,由于缺乏村級婦幼保健女村醫,導致使居住在農村的孕產婦保健服務難以開展,甚至是無開展.這是導致我縣的孕產婦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難以控制的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

㈢縣、鄉、村對孕產婦住院分娩的宣傳、發動工作力度不夠深入,個別鄉鎮還存在孕產婦宣傳發動的盲點和空白點。是導致孕產婦漏報、住院分娩空白的重要原因。

㈣社區健康教育活動力度亟待加強,目前社區的健康教育還不夠深入,宣傳面還不夠廣泛;應廣泛發動社區群眾,多部門協作,積極開展社區衛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全面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的開展,發動和引導社區居民樹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規劃的實施,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和方式,提高社區居民的自我保健能為和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識,逐步提高社區居民利用健康保健技術服務的能力。以此促進社區各項衛生服務工作(包括醫療服務、疾病預防、婦幼保健等)的全面開展。

㈤從全縣婦幼衛生工作考核中可以看出,考核的結果普遍上升,但是離上級要求的工作指標相差還甚遠,需要不懈的努力,不斷加強工作力度,使全縣婦幼衛生工作得以長足發展。

㈥鄉衛生院對村醫的管理力度,村醫對婦幼保健工作的責任心有待進一步加強,通過近半年來加強了對鄉、村級婦幼保健的指導督促檢查工作力度,村醫對婦幼衛生信息臺帳的規范有所提高,但出生死亡漏報問題仍然十分突出,這說明村醫對轄區內孕產婦信息的掌握不透,問題還是在村級,有個別村醫甚至將婦幼衛生信息統計臺帳丟失。嚴重影響到全縣婦幼衛生信息統計工作的完整性。

㈦各鄉鎮衛生院需要進一步提高對婦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明確鄉本級對婦幼衛生工作的職責任務,加強婦幼衛生工作管理力度。應本著全面服務于本轄區所有服務對象的原則,認真研究,如何提高本轄區婦幼保健技術服務的對策,逐步提高本鄉的婦幼保健技術服務能力,為切實保障本轄區婦女、兒童,這一社會弱勢人群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積極主動、認真負責的優質服務。

㈧婚前醫學檢查工作局面難以打開。新婚姻登記條例出臺后,強制婚檢被取消,婚前人群hiv檢測工作難度較大。

五、下一年度工作計劃

㈠進一步加大縣、鄉、村各級政府對全縣“降消”項目和婦幼衛生工作的領導與管理,加大政府責任目標的執行力度,將孕產婦住院分娩宣傳發動工作融入“三農、惠農”工作中,切實提高住院分娩率;

㈡加強縣、鄉、村三級防保網的建設,加強對鄉村婦幼保健人員培訓,強化對基層的監督和管理,不斷拓展工作內容和范圍,不斷提高基層的婦幼保健服務能力;全面開展婦幼保健技術服務,加強兩個系統管理,繼續做好孕產婦住院分娩宣傳發動工作,努力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兩個死亡率。

㈢繼續加強鄉、村兩級婦幼人員的培訓,進一步加大婦幼保健網絡建設力度,建立健全婦幼保健網底職能,提高農村婦幼保健技術的服務能力。

㈣加大健康保健知識的宣傳力度,增強全民健康意識,提高人民群眾的自我保健意識和利用健康保健服務的能力,加強婦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努力降低婦女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病率。

㈤加大《母嬰保健法》的執法力度,開展婚前保健和產前診斷技術服務,加強做好pmtct(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積極做好三級預防措施,提高婚前健康檢查率,降低出生缺陷兒的發生率,規范《出生醫學證明》的管理和發放。

㈥對全縣托幼機構進行衛生保健管理,有計劃的對幼兒進行健康檢查,發現疾病及時矯治,治療效果評價分析,加強兒童“四病”的防治、宣傳,提倡母乳喂養。

第6篇:高危孕產婦管理方案范文

【關鍵詞】孕產婦;死亡率;死因;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087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5-2479-02孕產婦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國家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指標[1],它可以直接反映當地醫療衛生水平。研究分析孕產婦死亡率探討影響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因素,提出干預措施,是婦幼保健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對朝陽市2003――2012年39例孕產婦的死亡情況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朝陽市2003――2012年朝陽市5縣2區上報的孕產婦死亡監測季報表、孕產婦死亡個案報卡圍產保健評審組專家評審資料。

1.2方法通過全市三級婦幼保健網每季度上統計上報的活產數,對每例死亡孕產婦在7d內進行現場調查,并填寫《孕產婦死亡報告卡》。各縣、市(區)每年召開專家評審會,對所有的死亡病例進行技術評審,明確診斷,根據死亡原因和影響因素提出對策。根據《朝陽市孕產婦死亡監測方案》的要求,由縣(區)婦幼保健人員將鄉村上報的表、卡等進行整理,上報市婦幼保健院,市婦幼保健院進行審核分析,并對所上報內容進行質量控質,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2結果

2.1孕產婦死亡率2003――2012年朝陽市活產數為285942,孕產婦死亡39例,孕產婦平均死亡率為13.64/10萬。

2.2孕產婦死亡時的年齡情況年齡

2.3孕產婦的文化程度初中文化35例,大學文化2例,文盲2例。

2.4孕產婦死亡地點鄉級醫院3例,縣級醫院16例,省市級醫院20例。

2.5孕產婦死因順位羊水栓塞8例,占21%,妊娠合并心臟病7例,占18%,妊娠合并高血壓疾病6例,占15%,肺栓塞5例,占13%,子宮出血5例,13%,產后出血2例,占5%,麻醉意外、子宮破裂、重癥肺炎、妊娠合并脂肪肝、妊娠合并甲亢、妊娠合并慢阻肺各1例,各占3%。

3討論

3.1孕產婦死亡原因朝陽市2003――2012年孕產婦死因中產科原因依舊是主要原因。39例死亡中8例為羊水栓塞,占21%,這與國內多方報道的孕產婦首位死因為產科出血有所不同[2-3],提示應該對誘發羊水栓塞的高危因素引起高度重視,并應積極尋找預防、減少羊水栓塞發生的有效辦法和措施。39例死亡中間接產科原因的有23例,間接產科死因構成增多,說明現階段孕產婦死因多元化和復雜化,提醒我們在不斷規范孕期保健服務、提高產科技能的同時,還要增加對相關疾病的認識程度,需要多學科的協同合作,減少因妊娠合并內外科疾病等間接產科原因導致的孕產婦死亡。

3.2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對策及措施應提高各級政府對此項工作的認識,加大宣傳力度,完善保健網絡的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加強對各級相關醫務人員的技能培訓,以提高產科醫療技術水平;加強高危孕產婦篩查、監護、追蹤、分級管理和分級入院,把握特殊時期的孕產婦管理;加強產科能力建設,多學科參與孕產婦救治工作,保證孕產婦搶救綠色通道的通暢[4],定期派送市級婦產科專家到縣(市)蹲點,進行產科理論講授和現場指導;對鄉鎮級助產人員重點培訓正常產科處理、異常產程識別及轉診技能,同里強化鄉鎮級對高危妊娠的識別與追蹤管理也至關重要;認真組織縣、市二級孕產婦死亡評審等。

3.3孕產婦自身保健意識有待提高孕產婦死亡與孕期保健有著密切的關系,30%-40%的孕產婦,尤其是農村孕產婦沒有很好的得到系統的孕期保健,因此我們應加大宣傳力度,讓每個孕產婦都主動接受系統的保健服務,增強保健意識,也是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熊慶,吳敏.婦女保健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404.

[2]賴憶,賴微,劉平.宜賓縣2003――2007年孕產婦死因分析及干預措施[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7):973-974.

第7篇:高危孕產婦管理方案范文

一是提升孕產及婦女保健服務功能,做好圍產期保健工作,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的死亡率,做好婦女經、孕、產、哺乳、更年期的衛生保健。積極拓展業務范圍,提升服務水平。

二是鞏固發展兒童保健各項業務工作,重點是開展高危兒篩查,早期干預,加強和完善營養不良、貧血、佝僂病等疾病防治、托幼機構管理,開展早期教育、兒童中醫保健等新業務。

三是加強兒童殘疾防治,將兒童心理行為發育問題時期篩查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現視力、聽力、肢體、智力以及自閉癥五類殘疾的時期篩查。加強腦殘兒童康復治療,建立規范化的治療方案,建立功能為治療的中心點、激發兒童興趣和參與意識、綜合治療、全面發展、提倡個體化訓練、強調認知功能的早期開發。

四是加強孕前型管理,充分利用冬季手術月活動,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提高長效避孕率,遏制違法生育的發生。

二、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強化縣級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選派業務骨干到上級業務部門進修學習,充分利用好援疆專家專業技術指導、專題講座等方式帶教培養我縣婦幼計生技術骨干力量,提高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規范服務。同時建立完善的隊伍建設和績效評價機制、人才培養制度,定期開展專項技術培訓考核,有效提高婦幼計生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加強管理,提升婦女兒童、計劃生育各項工作

實施好婦女兒童健康、計生服務等工作,進一步加強項目經費的管理,扎實做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發放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專項補助項目按照項目資金既要嚴格管理,又要快捷服務的要求,讓項目資金及時發放到位;按照國家婚前保健規范要求,扎實做好婚檢工作,更加注重婚檢質量,提高疾病的檢出率;讓我縣農村住院分娩補助項目真正惠及廣大群眾。扎實實施宮頸、乳腺兩癌篩查項目、計生服務、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項目、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新生兒聽力篩查項目等項目工作;

四、強化婦幼健康服務工作,保障婦女、兒童生命安全

緊緊圍繞“母嬰安全” 這條主線,抓好兩個系統管理率、降低兩個死亡率。以高危孕產婦、高危兒童篩查和管理為重點,做好高危孕產婦、高危兒童的隨訪轉診和動態管理,做到應管盡管,管到、管好和管住,有效轉診、及時救治、降低死亡率。充分利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平臺,實行縣、鄉、村三級上下聯動,密切配合,認真履行職責,做好孕產婦和兒童的健康管理,保障婦幼生命安全。

五、提前謀劃,認真學習,積極準備開展等級評審工作。根據自治區《二級婦幼保健機構等級評審標準》的要求,認真學習條款,詳細分解任務,積極準備開展機構等級評審工作。

 

第8篇:高危孕產婦管理方案范文

【關鍵詞】孕產婦;死亡率;原因分析;對策

孕產婦死亡率的高低是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衛生院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反映母嬰安全工程落實情況的一個指標。為了解莊河市孕產婦死亡原因及其變化趨勢,本文對2000-2008年孕產婦死亡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為找出有效地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合理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1資料與方法

資料來源于莊河地區200-2008年間的孕產婦婦死亡報告卡、社會調查、報表及評審資料。對孕產婦死亡的有關資料及孕產婦保健工作情況報表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孕產婦死亡率2000-2008年莊河市活產數56957人,孕產婦死亡數11例,死亡率19.31/10萬。2000-2008年間孕產婦死亡變化呈波動下降趨勢。見表1

表12000-2008年孕產婦死亡率

2.2孕產婦死亡原因順位見表2

表2孕產婦死亡原因及構成比

2.3死亡孕產婦的分娩地點分布及死亡地點分布。死亡的11例孕產婦中,已分娩7 例,在鄉衛生院分娩5例,占45.46%;在縣級及縣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分娩2例,占18.18%。

在縣級及縣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死亡4例,占36.37%;在鄉(鎮)衛生院死亡的6例,占54.54%。在途中1例,占9.09%。

2.4孕產婦死亡時間分布產前死亡3例,占27.27%;產時死亡1例,占9.09%,產后死亡7例,占63.64%。

2.5死亡孕產婦孕期接受保健服務情況產前未接受產前檢查(其中宮外孕3例)的3例,占27.27%;接受1-4次產前檢查3例,占27.27%;接受5次及5次以上產前檢查5例,占45.46%。

2.6孕產婦死亡評審結果可以避免死亡5例,占45.46%,創造條件可以避免死亡2例,占18.18%,不可避免死亡4例,占36.37%。

3討論

3.1孕產婦死亡率8年間孕產婦死亡率雖有波動但但基本呈下降趨勢,產后死亡7例,占63.64%。這說明婦產科技術及婦產科質量還有待提高。

3.2死因原因11例死亡孕產婦中,72.7%是直接產科原因死亡,與陳麗棠等報道的結果接近(1)。本市孕產婦死因順位是羊水栓塞、產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臟病。分析其原因主要與助產技術人員水平有關及產科不適當干預有關。如羊水栓塞,其原因為催產素應用不合理、暴力按壓子宮、助產人員對羊水栓塞認識不足、搶救治療不得力等。第二位死因產科出血的防治在農村助產技術人員中仍存在很多問題。通過死因分析,我們應加強鄉衛生院產科質量管理,加強助產人員培訓,提高其業務素質及助產技能。從而提高其業務水平以降低產后出血及羊水栓塞的發生率,進而降低孕產婦死亡率。

3.3孕產婦保健情況監測資料顯示,11例死亡孕產婦中,合并內科疾病占死死亡數的18.18%。這說明加強宣教,提高產前保健意識,提高保健質量,加強高危妊娠管理,積極治療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正確處理病理產科,確保孕婦平安分娩是減少孕產婦死亡的有效措施之一。

3.4影響孕產婦死亡相關因素11例孕產婦死亡中,45.46%在鄉鎮衛生院分娩;54.54%在鄉鎮衛生院死亡, 死在途中占9.09%;有63.64%死于產后,這些因素都有直接影響孕產婦的死亡率。

4對策

4.1良好的孕產期保健是保證母嬰安全的關鍵在孕產婦死亡的原因當中,80%以上是可以通過孕產婦保健避免的(2)。加強健康教育和宣傳工作,是提高廣大群眾自我保健意識的有效徑。應利用辦板報、發放宣傳資料、辦新婚學校、孕婦學校等形式,結合醫療門診咨詢,堅持經常性宣教,增強群眾的自我保健意識。

4.2加強縣、鄉醫療機構的產科建設,尤其是鄉鎮衛生院的產科質量通過各種短期培訓和長期進修,盡快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及急救服務能力。加強孕產婦綠色轉診通道建設,確保孕產婦的轉診搶救及時。加強高危妊娠管理,將高危孕婦動員到有條件的醫院住院分娩,確保孕產婦的生命安全(3)。

4.3提高孕產婦保健的系統管理率和服務質量,是減少孕產婦的合并癥,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應加強孕產期服務管理,為孕產婦提供優質安全的跟蹤管理、保健服務,有效提高孕產期保健管理水平,減少孕期母嬰合并癥,以達到母嬰安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麗棠李淑先et al.欽市2000-2007年孕產婦死亡原因分析與對策[J].中國婦幼保健,2009,10(24):325

[2]全國孕產婦死亡監測研究協作組.全國孕產婦死亡監測結果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9,29(8):514

第9篇:高危孕產婦管理方案范文

2009年,在衛生局班子的領導下,和上級部門的要求下,我預防保健股開展了大量工作,堅持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以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為工作重心,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出發點,真抓實干,開拓創新,全面完成了預期的目標任務。現將這一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繼續加強。

堅持“重點疾病、重點防治;重點地區、重點預防;重點人群、重點保護”的原則。著重搞好疾病控制、擴大免疫規劃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工作。

1.疫情報告:全縣15個鄉鎮17個衛生院應報告疫情561旬,實際報告550旬,報告率為98.04%,缺報11旬缺報率為1.96%。1~11月報告法定乙類傳染病10種831例,hiv感染者6例,丙類傳染病8種188例,其它傳染病和其它疾病6種141例。全縣自5月1日至7月31日各疫情報告單位每日實行甲型h1n1流感疫情“零”報告,8月1日至今實行疫情“周”報告。 一是成立應急隊伍,明確任務職責。先后制定下發了《縣甲型h1n1流感應急處置預案(試行)》、《縣甲型h1n1流感病例轉運方案(試行)》、《縣甲型h1n1流感醫療處置預案(修改版)》、《縣甲型h1n1流感防控衛生處置應急預案》。成立了綜合協調組、醫療救治組、疫情處置組,指定到縣人民醫院為甲流感治療定點醫院,120急救中心負責急救轉運,各醫療機構設置了發熱門診,建立了預檢分診制度。

二是嚴格疫情監測和報告制度。加強疫情監測報告,認真做好疫情調查處置工作,加強對學校、托幼機構等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的疫情監測,發現群體性發熱學生及聚集性流感樣病例,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排查處置。繼續認真做好季節性流感的監測工作,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三是強化輿論宣傳,提高防護意識。充分利用電視、印發宣傳單,召開培訓會,在政務信息公開門戶網站上開辟專欄甲流感防治知識和防控策略等形式宣傳甲型h1n1流感等傳染病防控知識。

四是積極開展業務培訓,提高防治水平。多次組織衛生系統臨床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將甲型h1n1流感醫療救治培訓教材下發各醫療衛生單位及民營醫院組織學習,鄉村醫生由各鄉鎮衛生院組織培訓,做到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五是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革除陳規陋俗。全縣從9月起開展為期一月的凈環境、防甲流,講文明、樹新風的環境衛生大整治,重點對學校、醫院、辦公樓、公共場所、背街小巷進行了檢查督促。倡儀市民在婚喪嫁娶時革除陳規陋俗,減少人員聚集。 七是搞好疫苗接種工作,筑牢免疫屏障。第一批5000人份疫苗已對全縣醫務人員、公安民警、出租車司機、長卡司機等高暴露人群進行了接種,第二批5800人份將重點對城區學校教師、高三、初三、小學六年級、幼兒園大班、羈押人員優先進行接種。913人,接種率達96.80%。乙腦群體性接種: 6月16日至30日,在全縣開展了大規模的乙腦群體性接種工作,全縣應種目標兒童26778人,實際接種 24437人,接種率為91.3 %。瘧疾防治:今年1~11月疾控中心涂發熱病人血片鏡檢45人,未檢出瘧疾病人;實行抗復發治療1例治療率100%。

4.地方病防治:一是碘缺乏病防制:今年是我縣消除碘缺乏病考核評估最關鍵的一年,衛生局領導高度重視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多次召集預防保健股和疾控中心相關工作人員研究部署此項工作。因我縣屬貧困縣,經濟文化落后,所以消除碘缺乏病任務艱巨,為了使我縣的各項指標達到合格要求,今年我縣疾控中心分別三次對9個鄉鎮,所轄36個行政村的288戶居民食用碘鹽進行了抽樣檢測,同時配合鹽業辦對全縣鹽業市場的非法銷售進行打擊,并在蓮峰查處非碘鹽6噸。

二是改爐降氟項目工作:根據省、市相關文件精神,今年下達我縣改爐改灶任務數9000套,經研究決定分別在墨翰、務基、馬楠、水竹、碼口五個鄉鎮實施,并且今年時間緊,任務重,為了確保任務圓滿完成分別成立了項目領導組和辦公室、爐灶招標組、技術指導組,制定了永善縣2009年改爐降氟實施方案、技術方案和健康教育方案等相關配套文件,在項目鄉鎮的配合下,改爐降氟各階段的工作均按期進行,并圓滿完成。 6.afp監測:通過按時、主動對哨點醫院(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進行搜索,發現afp病例2例,均已采標本送檢并按時跟蹤隨訪。 8.突發事件處置:積極有效處置了4月2日溪洛渡水電站葛州壩工程局農民工暴發眼病疫情事件,4月中旬雙鳳十九組一集中居住點7人不明原因的神經中毒事件,7月17日洛渡電站施工區二坪民工營地食堂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等6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確保了社會穩定。

二、婦幼衛生工作 (一)組織領導

2009我縣成立了項目領導組、項目辦公室和技術指導組。召開項目領導組和技術指導組會議各四次。制定了《縣2009年降消項目實施方案》,縣衛生局制定了《縣2009年貧困孕產婦救助資金管理辦法》、《縣住院分娩限價措施》,開展了實質性的工作。

(二)貧困孕產婦救助工作 (三)急孕產婦及危急兒童搶救 (四)真做好高危孕產婦篩查,采取措施提高住院分娩率

加大高危孕產婦篩查和管理力度,是降低孕產婦死亡的重要措施之一,對篩查的高危孕婦重點管理,并要求全部住院分娩,2009年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99.85%。為了提高住院分娩率,我縣制定了《縣住院分娩限價措施》,村醫動員一個孕產婦住院分娩給予一定的補助,村干部和婦聯積極宣傳動員,加大貧困孕產婦住院分娩救助,通過采取以上措施,2009年我縣住院分娩率比上年有了較大提高。

(五)各項指標完成情況

2008年2009年比上年

住院分娩率 73.95%82.438.48

新法接生率97.63%97.810.18 系統管理率 94.7%95.080.38

高危孕產婦篩查率16.47%16.43-0.4 0-2歲系統管理率為 76.93%83.396.46 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2.61‰17.64-4.97 三、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情況: 四、加強出生醫學證明管理

為了規范我縣的出生醫學證明的管理。制定下發了《衛生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婦幼保健院負責轄區內《出生醫學證明》的申領、發放、統計、監督指導等具體事務。同時還明確規定了出生醫學證明實行逐級領取與發放、規范運輸和存放管理、建立發放管理制度、定期督查制度等要求。

四、宣傳培訓危急孕產婦急救及系統管理等方面的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村級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

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婦女兒童的衛生知識知曉率。衛生局先后下發有關“降消項目”、“結核病防治、“預防接種”、“艾滋病”、“碘缺乏病”“地氟病防治項目”“出生醫學證明管理”等相關文件,并結合工作實際,充分利用“3.24結核病防治宣傳日”、“4.7世界衛生日”、“6.26國際禁毒日”、“12.1愛滋病防治宣傳日”、5.15碘缺乏病宣傳日等宣傳日,通過張貼醒目標語、面對面宣傳、廣播、電視、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開展宣傳和咨詢活動,努力提高婦女兒童衛生保健知識知曉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 成人午夜毛片在线看 | 久久免费精彩视频 | 午夜在线成人 | 欧美日韩看看2015永久免费 | 久草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国产精品福利视频萌白酱 | 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 亚洲自拍偷拍图 | 亚洲欧美视频一级 | 亚洲黄色在线播放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视频 | 成人久久免费视频 | 成免费网站 |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一级黄片毛片 |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美日韩黄色片 | 欧美一级毛片欧美一级 |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高清 | 亚洲精品99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综合网一区 | 亚洲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美女做爰免费视 | 白浆在线视频 | 日韩a无吗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 亚洲小视频|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黄在线观看观看 | 亚洲视频偷拍自拍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自拍 第一页 | 国产成人香蕉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