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下采礦崗位高危粉塵職業危害及控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地下礦山開采過程中,部分工作崗位作業人員處于高危粉塵(矽塵)聚集場所,職業性塵肺發病率較高。通過對馬鋼集團4家地下礦山進行調查,明確了地下礦山易接觸高危粉塵的崗位,并對接塵崗位的職業危害風險暴露進行分析。提出了粉塵職業危害關鍵控制措施,并指出了礦山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難點。
關鍵詞:地下礦山;高危粉塵;職業暴露;職業衛生管理
國家衛健委公告2018年各類職業病新病例中,職業性塵肺病占比82.85%,當前粉塵職業危害依然嚴重[1]。地下采礦作業過程會產生大量粉塵,且這類粉塵的游離二氧化硅含量較高,屬于高危粉塵(矽塵),人體長期吸入,可能會引發矽肺病[2],矽塵是地下礦山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之一。本文通過礦山現場調查分析,總結出地下采礦接觸高危粉塵的崗位,并針對接塵崗位的職業危害風險暴露進行分析,提出關鍵控制措施與防護要點,分析礦山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難點。
1關鍵崗位調查
1.1調查對象及調查內容
本次選取馬鋼集團所屬4家地下礦山進行調查分析,各礦山的基本概況見表1。使用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現場調查表對職業衛生管理情況進行調查,委托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作業場所粉塵進行檢測。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接塵崗位、設備密閉情況、接塵崗位的自動化水平和操作方式、接塵崗位的粉塵接觸濃度情況及職業衛生管理情況。
1.2調查結果
1.2.1粉塵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崗位4座地下礦山井下采礦作業粉塵職業病危害的關鍵控制崗位調查結果見表
1.2.2職業衛生管理情況根據調查結果,4家礦山企業均設置了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備了專職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職業衛生管理制度也基本得到了落實。但由于行業特點,礦山企業部分作業工序需要勞務外包,普遍存在職業衛生監督管理不到位,導致勞務外包單位的職業健康監護難以落實,以及存在職業衛生檔案不完善的情況。
2關鍵崗位危害分析及應對措施
2.1關鍵崗位粉塵危害暴露原因分析
勞動人員接觸高危超標粉塵,屬于職業高風險暴露。根據各礦山企業的設備密閉情況、接塵崗位的自動化水平和操作方式、接塵崗位的粉塵接觸濃度情況以及勞動者直接暴露在高危粉塵的概率和方式,總結各崗位引起高風險的主要原因見表3。
(1)鑿巖臺車司機。針對鑿巖臺車司機崗位接觸的粉塵,首先是采用濕式作業,其次是建立合理的機械通風系統,最后是選用帶有駕駛室的鑿巖設備進行綜合防塵,結合粉塵檢測結果,鑿巖臺車司機駕駛室檢測結果低于檢測限值(小于0.3mg/m3)、呼吸性粉塵檢測結果低于檢測限值(小于0.33mg/m3),在合理設置防塵設施及防塵設施正常運行情況下,鑿巖臺車司機接觸粉塵濃度符合職業衛生接觸限值。(2)鑿巖工。針對鑿巖工崗位接觸的粉塵,首先是采用濕式作業,且必須保證濕式鑿巖的水壓;其次加強局部通風,必須合理選用局部通風設備和通風方式,并嚴格按照規范要求設置風筒出口;然后建議采用小組作業制,輪換作業,減少鑿巖的接觸時間;最后加強個體防護。(3)裝載運輸。目前出礦工作面灑水抑塵設備的選擇、灑水量、灑水方式,管道布置均根據現場經驗設置,導致灑水并不能完全達到抑塵效果。針對出礦工作面鏟裝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首先應灑水抑塵,然后盡量選用自帶駕駛室的裝載設備,利用裝載機駕駛室的密閉進行防塵,結合粉塵檢測結果,鏟運機司機崗位的呼吸性粉塵(矽塵)檢測結果為0.43mg/m3,在合理設置防塵設施及防塵設施正常運行情況下,鏟運機司機接觸粉塵濃度符合職業衛生管理要求。(4)破碎巡檢工、皮帶巡檢工。針對破碎巡檢工、皮帶巡檢工崗位接觸的粉塵,應采用巡檢的工作制度,建立合理有效的通風系統;其次設置規范的除塵系統,包括除塵器的選型、管道內空氣流速和控制風速的選擇;最后在巡檢過程中加強個體防護,結合粉塵檢測結果,在合理設置防塵設施及防塵設施正常運行情況下,破碎巡檢工、皮帶巡檢工接觸粉塵濃度可符合職業衛生接觸限值。
2.3職業衛生管理難點
勞務承攬單位的管理是礦山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難點,礦山企業必須重視勞務承攬單位的監督管理,避免職業病的發生。
3結語
根據調查結果發現,地下礦山中屬于高危粉塵職業危害的崗位主要是鑿巖臺車司機、鑿巖工、鏟運機司機以及破碎和皮帶巡檢工,需要根據各崗位的工作特點制定防治措施;同時,礦山企業需要提高對勞務承攬單位的職業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國家衛生健康委.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R].北京:國家衛生健康委,2019.
[2]鐘英華.某國有大型煤礦職業危害因素調查與建立完善礦山職業危害防控體系的建議[J].職業與健康,2012,28(16):1957-1960.
作者:丁智明 余向東 單位: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