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預防妊娠高血壓的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重度 硫酸鎂 低分子肝素 治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evere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treatment by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with magnesium sulfate.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severe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30 patients were in control group and spasmolysis treated with magnesium sulfate,30 patients were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treate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based on control group. The index of whole blood viscosity, coagulation function,hematocrit,plasma D-dimer, platelet aggregation,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index of whole blood viscosity(11.5±0.3/mPas)and hematocrit (0.2±0.1%)in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17.6±0.5/mPas,0.4±0.1%)(t=2.415,2.348,all P
【Key words】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evere Magnesium sulfate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Treatment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以高血壓、水腫、蛋白尿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孕婦和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病理變化是全身小動脈痙攣, 傳統治療重度妊高征以硫酸鎂解痙為主,輔以降壓、鎮靜、合理擴容及利尿,適時終止妊娠。低分子肝素治療重度妊高征的理論基礎是通過抗凝血活酶(AT)而增強其對凝血因子Xa和凝血酶的抑制,因而發揮其抗凝作用。本文用低分子肝素聯合硫酸鎂治療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診治的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60例,按住了方法不同,分為低分子肝素聯合硫酸鎂治療組(觀察組,n=30),年齡21~35(2735±4.5)歲,孕周31~37(35.2±3.0)周,經產婦11例;硫酸鎂治療組(對照組,n=30),年齡22~34(26.9±3.5)歲,孕周32~38(36.1±2.6)周,經產婦12例。診斷依據《婦產科學》(第7版)制訂的標準,2組患者均為單胎,無其他并發癥,未使用對凝血功能有影響的其他藥物,年齡、孕周、孕次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將60例重度妊高征患者隨機分為:硫酸鎂治療組(對照組,n=30),首次給負荷量5 g硫酸鎂迅速滴完,隨即10%葡萄糖500 ml+25%硫酸鎂70ml,以1.5~2.0g/h滴完;低分子肝素聯合硫酸鎂治療組(觀察組,n=30),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IU。2組同時口服拉貝洛爾100mg每日2次。并監測膝腱反射、呼吸和尿量。分別監測治療前和治療后第5天的D-二聚體、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結果,觀察產后出血量。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尿量、尿蛋白、全血比黏度、紅細胞壓積、凝血系列包括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血漿D-二聚體、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出血量。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數據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全血比黏度、紅細胞壓積、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全血比黏度(11.5±0.3/mPa·s)及紅細胞壓積(0.2±0.1%)明顯低于對照組(17.6±0.5/mPa·s, 0.4±0.1%) (t=2.415,2.348,P均
表1
2組治療前后全血比黏度、紅細胞壓積、凝血功能指標比較(x±s)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漿D-二聚體、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水平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D-二聚體(1.97±0.63mg/L)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51.4±14.0%)明顯低于對照組(2.25±0.72mg/L, 62.3±15.2%) (t=2.311,2.344,P均
表2 2組重度妊高征患者水平比較(x±s)
2.3 兩組產后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產后出血量為(3.25±40.2)mL,對照組為(330.2±39.2)mL,2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3 討論
妊高征的基本病理改變為全身小動脈痙攣,中、重妊高征首要的治療是解痙,硫酸鎂是目前治療中、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首選藥物,有預防和控制子癇發作的作用。鎂離子的有效血液濃度為3~7mmol/L,超過于7mmol/L將出現呼吸減慢,膝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尿量減少等鎂中毒癥狀,因此,一旦出現上述改變,立即停藥,并用10%葡萄糖酸鈣10ml靜脈注射以解毒[3]。研究表明, 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往往伴有凝血功能障礙,而抗凝治療在國內外多項研究中都證明能改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母嬰的結局。低分子肝素制劑是肝素解聚而獲得的,其治療重度妊高征的理論基礎是通過抗凝血活酶(AT)而增加其對凝血因子Xa和凝血酶的抑制,因而發揮其抗凝作用。其增強抑制凝血因子Xa的能力,相對高于其延長血漿部分凝血酶原時間的能力。體外試驗表明,應用低分子肝素對血小板計數、部分凝血酶原時間等無影響。因而,減少了由普通肝素帶來的出血等不良反應,增加了低分子肝素在產科領域應用的安全性。。D-二聚體是凝血酶作用于纖維蛋白原產生交聯纖維蛋白,其經纖溶酶降解后產生的一種特異的降解產物,血中含量增加說明機體有血栓形成且有溶解發生,其水平高低反應繼發性纖溶性的強度,可作為體內高凝狀態和繼發性纖溶亢進的分子標志物之一[3,4]。傳統治療重度妊高征以硫酸鎂解痙為主,輔以降壓、鎮靜、合理擴容及利尿,適時終止妊娠[5]。基于上述,筆者通過應用LMWH改善高凝狀態,而無明顯增加出血傾向,糾正慢性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作用來治療妊高征。本研究表明, D-二聚體含量較非孕期增高,而妊高征婦女血漿中增高更明顯[5,6]。本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能降低重度妊高征孕婦血漿中D-二聚體水平,其機制是:低分子肝素通過影響D-二聚體等參與凝血因子生成,降低其活性,改善血液高凝狀態。從而阻斷慢性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進展。
參 考 文 獻
[1]于昕,林延峰.低分子量肝素對妊高征大鼠腎臟病變的保護作用及機制初步探討.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05,21(2):212-213.
[2]徐俠.中西醫結合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臨床研究.實用中醫藥雜志,2006,22(6):340-341.
[3]蘇云.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診治進展.華夏醫學,2005,18(5):880-882.
[4]馮欣,于潔,孫定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藥物治療現狀.中國藥房,2005,16(6):471-473.
[5]侯麗虹.血漿纖維蛋白原測定及D-二聚體監測在妊高征中的意義.臨床醫藥實踐雜志,2002, 11(6):410-411.
[6]顧保羅,單才華,梁友方.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影響.中國基層醫藥, 2004,11(12):1473-1474.
關鍵詞:米索前列醇;縮宮素;妊娠期高血壓;產后出血;產婦;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4.24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6-0321-02
1 前言
女性妊娠期高血壓是一種十分特殊的疾病,在我國發病率為11.2%,可以說是妊娠期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在我國的農村,妊娠期高血壓這一疾病而導致的產婦死亡率占總死亡原因的第2位,在全國范圍內占第3位[1]。并且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并發癥中,最為常見的是產后出血。本文為了探討米索前列醇在預防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產后出血的效果,針對我院的150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進行對比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2 患者臨床資料
150例足月分娩產婦均系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將15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于對照組。治療組75例,產婦年齡在25~30歲之間,其中輕度高血壓50人,中度高血壓20人,重度高血壓5人。對照組75例,產婦年齡在24~32歲之間,其中輕度高血壓46人,中度高血壓25人,重度高血壓4人。
3 方法
3.1 治療方法:患者在入院后均給予鎮靜、解痙等治療。治療組:產婦在分娩后舌下含服400μg米索前列醇來預防產后出血。對照組:產婦在分娩后予以靜脈注射縮宮素20U。
3.2 出血量測量方法:兩組患者的出血量測量均采用容積法。產婦分娩出胎兒,羊水流盡之后,于產婦的臀部下方置一產盤。直至產后2小時后,將產盤內的血液倒入刻度容器,對出血量進行精確的測量。(由于絕大多數產后出血現象發生于分娩后的2小時內,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產婦產后2小時的出血量。)
3.3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1.0軟件對研究所得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并使用t檢驗對平均數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4 結果
對照組中有25例產后出血的患者(出血量大于500ml),治療組有8例中產后出血患者(出血量大于500ml),P>0.05。對照組的第三產程時間為14.26±3.99,產后出血量為328.23±69.9ml,治療組的第三產程時間為6.24±3.01,產后出血量為129.84.±30.21ml(P>0.05)。治療組在使用米索前列醇后的血壓無明顯升高。
5 討論
導致女性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發的主要原因在于孕婦全身的小動脈發生痙攣,從而導致孕婦的血壓升高,蛋白尿以及水腫現象,屬于一種十分嚴重的并發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同時會引發心腦血管意外、心腎功能衰竭以及子癇等疾病,對孕婦以及胎兒的生命安全有著一定的影響,是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胎兒娩出后的24小時之內,產婦的出血量大于500ml,則可以認定為產后出血[2]。由于產婦分娩期是一個十分特殊且容易受影響的階段,任何并發癥的出現都有可能導致產婦的死亡。尤其是產后急性大出血,產后出血所導致的長時間休克,不僅會影響產婦的子宮健康,甚至有可能出現腦死亡或者希恩綜合征。所以,預防產后出血要從增強產婦子宮收縮率,提高止血效率方面著手。在目前的臨床醫學上,縮宮素的使用最為常見,并也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足之處在于,由于每個產婦的身體條件不同,時常發生藥物過敏現象,因此必須要通過靜脈注射才能保證藥效的發揮,手術的操作程序更為復雜。而近些年來,米索前列醇應用的推廣,使預防產后出血的效率大大提高。
米索前列醇屬于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在給予患者米索前列醇舌下口服之后的30分鐘內即可發揮效果,并且米索前列醇還具備前列腺素E1的功效,所以在膠原降解以及宮頸纖維組織的軟化方面有著十分顯著的效果,最終能夠短時間內的收縮子宮平滑肌[4]。
在本文的研究中,15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在入院后均使用硫酸鎂來進行解痙降壓治療,由于鎂離子能夠對子宮平滑肌細胞其作用,并且有拮抗鈣離子抑制子宮收縮的效果,解痙降壓治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子宮的收縮。另外,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子宮收縮力也會受到子宮肌纖維水腫的影響,所以這一類產婦出現產后出血的幾率相較于正常產婦要更大[5]。在臨床上,針對產婦產后出血的預防方面,普遍使用靜脈注射縮宮素這一方法,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足以控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的病情。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米索前列醇預防產后出血的效果。
在本文所研究的15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中,產婦的主要特征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癥。而米索前列醇不僅在收縮子宮方面有著良好的效果,并且還能夠有效擴張血管平滑肌,有著輕微的降壓功效[6],經過本文的研究發現,在治療組的患者中,在服用米索前列醇之后,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相較于用藥前,患者的血壓出現小幅度的下降。這足以說明米索前列醇不僅能夠有效預防產后出血,且不會影響患者的血壓。
總而言之,米索前列醇在預防產后出血方面有著十分良好的效果。它能夠使子宮迅速的收縮,使胎盤分娩,并且閉合子宮血竇,控制陰道的出血量,總的來說,口服米索前列醇是以一種簡單、安全、有效的手段,在臨床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摘 要 目的:探討輕度妊娠高血壓疾病凝血四項及腎功能的臨床表現及價值,為醫院臨床對輕度妊娠高血壓的治療提供參考依據。方法:收治孕晚期妊娠產婦90例,并結合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再隨機分為正常妊娠組和輕度妊娠高血壓組各45例,分析和比較兩組的凝血四項及孕晚期腎功能。結果:經研究,了解到在血漿FIB和FIB含量方面;輕度妊娠高血壓組均比正常妊娠組要高,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輕度妊娠高血壓疾病具有凝血四項異常、腎功能變化等典型特征,臨床需要予以足夠重視,并通過加強測定和及時治療,來提高對輕度妊娠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關鍵詞 輕度妊娠 高血壓 凝血四項 腎功能
妊娠高血壓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嚴重的病癥,好發于妊娠20周及產后2周內,往往伴有血壓升高、水腫、蛋白尿,以及頭痛、頭暈和抽搐昏迷等臨床表現[1]。在當前,妊娠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這也增加了臨床通過早期診斷來對子癇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進行有效預防的難度[2]。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孕晚期妊娠產婦90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具體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孕晚期妊娠產婦90例,并隨機分為正常妊娠組和輕度妊娠高血壓組各45例,其中,輕度妊娠高血壓組產婦年齡均26~34歲,平均(30.8±7.2)歲;分娩期間孕周均36~42周,平均(39.1±3.5)周。正常妊娠組產婦年齡均25~35歲,平均(31.2±6.8)歲;分娩期間孕周均(37~41)周,平均(38.8±4.9)周。全組90例孕晚期妊娠產婦均經相關診斷標準確診,并排除既往高血壓史、糖尿病史和腎功能障礙,以及不配合治療者。
采集標本:在清晨產婦空腹超過6小時的情況下,抽取5.0ml左右的肘靜脈血,并放置在真空管中與0.2ml左右的枸櫞酸鈉抗凝劑進行混勻,在3000rpm條件下離心約10分鐘,待血漿分離完畢后,放置在-25℃溫度下保存。
儀器選用:血凝四項檢測儀器選用由法國STAGO公司生產的全自動血凝分析儀,試劑為該公司提供的配套試劑。腎功能檢測儀器選用日立生產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型號7600。
檢測方法:①凝血四項檢測:取出1.0ml的血漿標本,并用自動血凝儀專用小杯盛放,置于轉盤上,經儀器自動測定后,對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和纖維蛋白原(FIB)進行記錄和分析。②腎功能檢測:取出2.0ml的血漿標本,并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主要對患者的血尿素氮(BUN)及二氧化碳結合力(CO2CP)進行檢測,測定方法選用脲酶-谷氨酸脫氫酶法來進行,完成后做好記錄和分析工作。
觀察指標:①凝血四項指標:PT正常值范圍11~15秒,APTT正常值范圍25.4~38.4秒,FIB正常值范圍2~4g/L,TT正常值范圍16~18秒。②腎功能指標:BUN正常值范圍2.9~7.5mmol/L,CO2CP正常值范圍22~28mmol/L。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和處理,計量材料采用(x±s)形式顯示,組間對比應用t檢驗,以P
結 果
兩組凝血四項的具體情況比較:經檢測,了解到兩組在凝血四項的PT、APTT等指標上,兩組比較差異不存在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在凝血四項的FIB指標上,發現輕度妊娠高血壓組要高于正常妊娠組,P
兩組腎功能的具體情況比較:經檢測,輕度妊娠高血壓組在BUN和CO2CP上分別為(4.3±1.50)mmol/L和(24.80±2.13)mmol/L,而正常妊娠組分別為(4.3±1.42)mmol/L和(25.11±2.30)mmol/L,可見輕度妊娠高血壓組與正常妊娠組的BUN值和CO2CP值均比較接近,經過比較,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討 論
血尿素氮(BUN)、二氧化碳結合力(CO2CP)、肌酐(Cr)、尿酸(UA)是腎臟功能的幾種較為常見的檢測指標[3]。肌酐的濃度由于會受到腎小球濾過率變化的影響而發生改變,在腎小球濾過率較高時,肌酐濃度相應下降,使得臨床檢測腎臟是否受損時,可將Cr值當成判斷指標來進行反映。而在尿酸方面,一般正常人體內的尿酸1200mg左右,并且呈600mg/日的速度生成和排放,使得機體內尿酸能夠維持在正常水平。血尿素氮作為蛋白質代謝后的重要終末產物,在患者出現腎臟功能衰竭期間,往往其排出量會相應減少,使得機體內血尿素氮有所上升,不過對于輕度妊娠高血壓患者來講,由于其腎功能損害尚處于早期階段,因此機體內血尿素氮仍處于正常范圍。本研究僅對腎臟功能的血尿素氮進行比較和分析,發現正常妊娠組與輕度妊娠高血壓組的BUN值分別為(4.3±1.50)mmol/L和(4.3±1.42)mmol/L,CO2CP值分別為(24.80±2.13)mmol/L和(25.11±2.30)mmol/L,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在本組研究中,經過對凝血四項功能指標以及腎功能指標的檢測,了解到輕度妊娠高血壓產婦在FIB、TT等凝血指標上分別為(5.79±0.95)g/L、(14.14±0.87)μg/L,而正常妊娠組分別為(4.51±0.46)g/L和(16.05±0.73)μg/L;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表明,輕度妊娠高血壓疾病具有凝血四項異常、腎功能變化等典型特征,臨床需要予以足夠重視;并通過準確測定和及時治療,提高對輕度妊娠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上官改珍,陳娟,李浩旭.妊娠高血壓患者凝血指標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醫學綜述,2012,25(14):1033-1036.
【關鍵詞】助產士產前教育;初產婦產程;分娩方式;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546-01
本文主要對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7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診治與預防,相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選擇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87例為研究對象,均經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符合全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相關分類標準,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在(25.86±2.97)歲之間;46例孕周40周。采用隨機平行對照法,將這87例患者隨機分成二組進行對比觀察,其中實驗組40例,對照組47例,二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1.2.1治療方法
予以二組患者硝酸甘油、硫酸鎂解痙或者烏拉地爾、酚妥拉明,施以降壓療法。于夜間,予以苯巴比妥鎮靜療法,進行擴容與利尿治療。針對療效不明顯、胎盤功能下降、胎心監護異常等患者而言,予以終止妊娠治療。孕周
1.2.2研究方法
予以患者開放式與參與式管理,向患者闡述研究目的、方法、內容,發揮婦幼保健網絡管理優勢,結合通訊技術,建立熱線電話,篩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因素,將其分為可轉變因素、可預防因素、突發因素、可控制因素,予以健康教育指導、心理疏導、營養支持以及早期康復鍛煉等,構建患者雙向轉診機制,反饋妊娠結局,提升識別能力。
1.3觀察指標
觀察三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高危誘發因素。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資料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
2結果
實驗組重度子癇前期及子癇發生率(4.26%)明顯低于對照組(21.28%),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同時,實驗組精神緊張3例,貧血6例,體重指數>25kg4例;對照組精神緊張12例,貧血17例,體重指數>25kg13例,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結論
據相關報道顯示,于輕度子癇前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母嬰影響不大,本研究中發現實驗組輕度子癇前期發病率較對照組無明顯差異出現,這充分證實了這一結論[1]。在重度子癇前期,基于臟器、胎盤小血管易發痙攣,降低血液灌流量,危害母嬰,本研究中實驗組重度子癇前期及子癇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充分表明重度子癇前期易發疾病。針對重度子癇前期且
綜上所述,予以患者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與控制手段,可顯著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生率,保證母嬰健康。
參考文獻
[1]林建華,樂怡平.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低蛋白血癥的診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04):256-258.
【關鍵詞】 早期護理干預;妊娠高血壓疾病;圍生期;妊娠不良結局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5.079
Influence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erinat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disease WANG Shao-na, WANG Qiu-xing, JIANG Shu-na.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Shantou City Chengha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Shantou 5158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erinat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disease as study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delivery way,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nd high-risk infants birth rates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18 caesarean section cases (41.86%), 25 vaginal delivery cases (58.14%),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d 29 caesarean section cases (67.44%), 14 vaginal delivery cases (32.56%). Both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elivery ways (P
【Key words】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disease; Perinatal; Bad pregnancy outcome
妊娠高血杭膊∥妊娠期特有疾病, 為臨床中引起妊娠不良結局主要疾病之一, 我國發病率為9.4%, 國外報道發病率為7%~12%, 多見于初產婦、羊水過多、多胎妊娠孕婦, 以血壓升高、水腫和蛋白尿為主要臨床表現[1-4]。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易發生胎盤早剝、早產等, 如預防和治療不恰當可導致不良妊娠結局。臨床護理工作在妊娠高血壓疾病中早期干預對降低危險因素、保障妊娠安全至關重要。本文旨在探究早期護理干預在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圍生期中實施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本院住院分娩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 隨機將其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 每組43例。患者診斷均符合《妊娠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 明確診斷為妊娠高血壓疾病;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自愿配合完成本次干預和研究;排除精神異常、理解能力障礙或不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和干預患者。干預組年齡21~43歲, 平均年齡(26.2±5.6)歲;孕周32~39周, 平均孕周(36.3±3.5)周;初產婦38例, 經產婦5例。對照組年齡20~45歲, 平均年齡(25.8±6.4)歲;孕周32~39周, 平均孕周(35.7±3.4)周;初產婦39例, 經產婦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 由患者自主于產前門診進行產前檢查和咨詢, 入院后向患者介紹醫院、病房環境, 根據患者病情指導左側臥位, 并給予解痙、鎮靜、降壓、吸氧等常規治療和護理。干預組患者采取早期護理干預, 具體實施方法如下:①做好產前檢查、孕期宣教:由患者初次產前門診隨訪開始建立妊娠期保健手冊, 對孕婦一般情況、心理狀況進行評估, 根據評估結果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加強健康教育, 提高孕婦孕期、分娩及產褥期相關健康知識, 指導孕婦正確用藥、生活、運動, 告知孕婦妊娠期可能出現相關并發癥及處理方法。提高孕婦保健意識, 重視體重、血壓、胎心, 定期門診產檢, 如發現孕婦血壓≥130/90 mm Hg
(1 mm Hg=0.133 kPa)或出現下肢水腫時, 應督促孕婦充分休息, 減輕精神壓力, 定期檢測血壓、蛋白尿含量及觀察眼底病變情況。指導孕婦正確自行監測胎動, 如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就診, 并適當增加產前檢查次數, 必要時應住院治療。指導孕婦食用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礦物質及維生素食物, 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 減少動物脂肪攝入。合并有雙下肢水腫患者, 應減少食鹽攝入量, 并適當補充鈣磷, 同時按照醫囑給予解痙、降壓藥物。②心理護理:積極與孕婦進行交流, 通過交流和不良情緒評估量表評估患者可能合并緊張、恐幀⒌S塹炔渙夾睦恚 針對孕婦合并不良情緒, 采用音樂療法、休息療法、轉移注意力、鼓勵和安慰等多種方式減輕患者不良或情緒。③預見性護理:對患者產前、產時及產后病情變化進行嚴密觀察, 對潛在發病患者做好重點監護, 積極預防子癇、心腦腎臟器損傷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發生。
1. 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剖宮產、經陰道分娩發生率。②統計并比較兩組患者胎盤早剝、產后出血、眼底出血等妊娠并發癥發生率。③統計并比較兩組早產兒、低體重兒、Apgar評分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剖宮產、經陰道分娩發生率比較 干預組患者剖宮產18例(41.86%), 經陰道分娩25例(58.14%);對照組患者剖宮產29例(67.44%), 經陰道分娩14例(32.56%);兩組患者分娩方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6770, P
2. 2 兩組患者妊娠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干預組妊娠并發癥發生率11.63%顯著低于對照組35.5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3 兩組高危患兒出生率比較 干預組高危兒出生率13.95%顯著低于對照組39.5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病機制尚未明確, 為多種因素引起全身小血管痙攣疾病, 具有起病隱匿、發病迅速、病情兇險等特點, 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為提高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治療效果, 降低不良妊娠結局關鍵[5-9]。臨床研究指出, 引起妊娠高血病疾病患者病情發生、發展危險因素較多, 包括患者不良飲食、不良用藥、不良生活習慣、血壓升高等, 臨床中針對性實施護理和預防措施, 可降低患者相關危險因素, 提高患者妊娠安全[10-13]。另有學者研究指出, 臨床中對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早期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 可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認知度, 提高患者規律產檢依從性, 提高妊娠圍生期保健質量[5]。
本次研究在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中早期實施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 相對未參加孕期保健患者可降低患者剖宮產發生率, 同時降低妊娠期并發癥及高危兒出生率(P
綜上所述, 早期護理干預在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圍生期中實施可降低患者妊娠并發癥及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 具有顯著臨床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欣麗. 38例重度妊娠高血壓病人院前急救護理體會. 護理研究, 2016, 30(9):1146-1147.
[2] 段鮮盟, 池秀平. Peplau人際關系理論對妊娠高血壓的護理臨床效果分析. 昆明醫科大學學報, 2014, 35(7):173-176.
[3] 孫桂君, 劉小麗, 趙磊, 等. 健康教育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因素干預治療中的作用. 中國藥業, 2014, 23(5):56-57.
[4] 趙萍, 陳越華, 蔡燕顏. 系統化健康教育在基層醫院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6, 13(15):60-61.
[5] 姜瑩, 丁輝. 個性化營養指導對孕期健康及妊娠結局的影響效果評價.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6, 27(5):600-602.
[6] 黃獻蘭. 護理干預對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圍產期生活質量的影響.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4(4):231-232.
[7] 韓麗娟. 護理干預對妊娠高血壓疾病圍產期的影響. 醫藥前沿, 2013(31):290-291.
[8] 郭B. 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護理體會. 中國美容醫學雜志, 2012, 21(10):302.
[9] 鐘婕娟. 妊娠高血壓疾病圍產期的護理干預. 中國現代醫生, 2013, 51(20):104-105.
[10] 高淑娟, 李幼娟, 劉儉, 等. 30例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的圍生期護理. 醫藥, 2015(15):81.
[11] 張泳. 妊娠高血壓患者圍產期的護理干預.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5(12):138.
[12] 霍杏嬋. 妊娠高血壓疾病圍生期的護理干預效果.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29):28-29.
[13] 段莉. 護理干預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的影響. 基層醫學論壇, 2010, 14(9):199-200.
[14] 郭艷麗. 早期健康教育對妊娠高血壓患者的影響分析. 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4, 24(3):1692-1693.
【關鍵詞】 孕產婦;妊娠高血壓疾病;護理
1 臨床資料
我院自2011年9月1日至9月30日,共收治妊娠高血壓疾病產婦39例,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26±3.4)。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現高血壓、蛋白尿、水腫,嚴重時可出現抽搐、昏迷、心腎功能衰竭,甚至母嬰死亡的一種疾病。是妊娠期所特有的一種疾病,其發生率約9.4%。按嚴重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重度妊娠高血壓疾病又分先兆子癇和子癇,是孕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強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預防及護理早發現早處理可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的死亡率。2 產前預防
2.1 健全婦幼保健網,加強孕婦健康教育。堅持定期產前檢查,連續觀察妊娠各個階段的胎兒發育和孕婦身體變化情況,及時發現妊娠高血壓疾病。
2.2 指導孕婦保持良好情緒及足夠休息,選擇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不必限鹽,但應避免攝鹽過多。
2.3 孕20周期,常規補充鈣劑有預防妊娠高血壓疾病的作用。
2.4 營養門診應開設個體化菜單,根據孕婦原始體重及體重增加情況,制定個人食譜。如果出現水腫應控制飲水量,每天在100ml以內為宜,并適量控鹽。3 護 理
3.1 產前護理
3.1.1 一般基礎護理 妊娠高血壓疾病的患者必須安置于安靜的病房臥床休息,左側臥位,床鋪要干凈平整,室內保持安靜,避免聲光刺激,各種操作應盡量集中進行,操作要輕柔。嚴密的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胎心、胎動變化,準備好急救物品,注意分娩先兆。
3.1.2 心理護理 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由于病情較重、情緒緊張以及對本病知識的認識不足,更是焦慮萬分,醫護人員應耐心與病人溝通,認真聽其主訴,取的病人及家屬的信任。教會病人自測胎動法,防止胎死宮內。還應關心、體貼、安慰病人,最大限度的減少病人的心理壓力,減輕緊張、焦慮情緒,提高患者的承受能力。與家屬做好溝通工作,讓家屬了解病情,以取得家屬的積極配合,為不得已終止妊娠做好思想準備工作。
3.1.3 用藥護理 由于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擔心產前用藥會造成胎兒發育不正常或畸形,而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等復雜矛盾的負面心理,對此醫護人員應對其進行耐心解釋,包括用藥機制,藥物的作用及藥物的安全性,注意針對性的宣講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對疾病的轉歸、對胎兒的影響,使其消除顧慮,主動配合治療。硫酸鎂是目前治療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首選解痙藥物,要告知病人及家屬硫酸鎂的藥理作用及不良反應,讓患者及家屬知道此藥對宮縮及胎兒無不良影響。用藥過程中應嚴密觀察,防止硫酸鎂中毒,注意膝反射必須存在,呼吸不少于16次/分鐘,尿量不少于25ml/小時。備好拮抗劑:10%葡萄糖酸鈣或10%氯化鈣。硫酸鎂經脈滴注時最快速度不超過2g/小時,用藥時要注意監測血壓,30分鐘一次。
3.1.4 休息與飲食護理 病室保持安靜,無聲光刺激,保證病人休息與睡眠。足夠的臥床休息可以預防妊娠高血壓疾病的惡化,使藥物發揮更好的作用,達到最好的療效,避免誘發子癇。指導患者進易消化并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鐵和鈣的食物。增加新鮮水果和蔬菜的攝入,并做做好出入量的記錄,對全身水腫者應給低鹽飲食。
3.1.5 子癇的護理 ①絕對臥床休息,住單人病房,避免聲光刺激,專人專護,備好急救用品;②禁食、補液、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吸氧;③除去病人衣帶、耳環、假牙,解松衣服,床上加床擋,以免墜床;④嚴密監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遵醫囑給予解痙、降壓、鎮靜藥物,記出入量;⑤做好口腔護理,注意皮膚護理,防止褥瘡發生。
3.2 產室護理 進入產房,隨著宮縮漸頻漸強,產婦會更加恐懼、緊張,并因腹壓逐漸加強,產婦血壓會有所升高,極易發生子癇。因此應加強對產婦的護理,專人專護。醫護人員應給患者更多的關懷和照顧,態度要和藹可親,并耐心的安慰、開導患者,主動照顧其飲食與排泄,消除患者因與家屬分開而產生的孤獨與恐懼感。活躍期應每半小時測血壓、聽胎心一次。進入第二產程,應進行持續胎心監護,給予氧氣吸入,全面檢測:包括胎心、宮縮及產婦的生命體征,盡量縮短產程,避免產婦過度用力。可采取會陰側切或低位產鉗等方法助產,使胎兒盡快娩出。胎兒娩出后應立即給予縮宮素,腹部加壓沙袋,以免腹壓驟降,內臟血管擴張,有效循環血量驟減而引起休克。
【關鍵詞】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 臨床觀察 護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2)1-140-01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高癥),是產科中常見的妊娠并發癥之一,嚴重地威脅著孕產婦和圍生兒的生命安全,妊高癥一般常見于妊娠周期20周后或產褥早期,以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等為主要的臨床表現,重度妊娠高血壓的孕產婦還可出現視力模糊、竭心力衰竭、持續性的上腹痛、頭痛、腎功能衰、凝血功能障礙、抽搐及昏迷等一系列綜合并發癥。本文通過觀察探討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的臨床觀察及護理方法,總結其臨床價值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46例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的孕產婦,年齡在21~39歲,平均年齡27.5歲;初產婦29例,經產婦17例;均為先兆子癇,巨大兒9例,雙胎2例;入院后測量平均血壓為158~179/110~124mmHg,分別進行嚴密觀察、采取積極預防措施,并針對性給予對癥治療及護理干預,觀察其臨床療效、分娩結局及新生兒死亡率,進行統計學分析。
1.2 護理方法
1.2.1 產前護理 (1)產前心理護理:大多數妊高癥的孕產婦為首次患上此妊娠并發癥,因此,往往會由于懼怕此并發癥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從而出現情緒方面的變化,例如:會出現焦慮、擔憂及惶恐不安等,對此,護理人員應及時發現孕產婦的心理變化,耐心、專業、細致地為其講解有關于此病的內容、目前的治療方法及預后良好,寬慰孕產婦保持心情開朗,為其樹立能夠治愈的信心,醫患間加強溝通,增加信任感,鼓勵孕產婦積極配合治療,囑咐一定按時服藥。(2)臨床嚴密觀察:除了常規囑咐患者多注意臥床休息,建議孕產婦采取左側臥位姿勢,保持病房內空氣清新、清潔和溫度適宜,還有定時對孕產婦的血壓、心率、蛋白尿及水腫情況進行測量和觀察,密切監測其胎心與胎動的變化,若發現孕產婦有惡心、頭痛、頭暈及視力模糊等癥狀,應提高警惕,及時報告醫生處理[1]。(3)用藥指導:妊娠期屬于人體的一個特殊生理期,此時不宜使用過多的藥物治療,并且許多藥物為孕期的禁忌用藥,會對胎兒產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此期選用藥物及劑量的控制顯得尤為重要和嚴謹,目前,臨床上,對于治療妊高癥的首選藥物為硫酸鎂,用藥前常規測量孕產婦的體溫,并遵照醫囑嚴格執行其用法及用量,避免藥物滲透到血管外部,引起局部刺激發生疼痛,密切留意孕產婦的尿量及呼吸和膝腱反射情況,對滴速進行準確的調節,注意不宜過快,隨時要根據血壓的變化進行劑量的調整,全程嚴密監測其胎心、胎動,一旦發現有不良反應,及時報告醫生并停止繼續滴注,給予靜推10%葡萄糖酸鈣10mL進行解救。(4)抽搐的護理:若發現孕產婦發生抽搐,應即刻報告醫生并配合進行搶救,以熟練、輕柔的操作進行協助,適當使用床檔,以防孕產婦抽搐時發生摔倒,迅速地將開口器置入抽搐者的口腔內,預防其咬舌,扶患者的頭部向一側,使其呼吸保持暢通,防止由于倒吸呼吸道的黏液或舌后墜使之呼吸道發生堵塞,常規給予鎮靜和解痙劑治療,另外,需要警惕發生抽搐時容易誘發孕產婦早產,及早做好相應準備[2]。
1.3.2 產中護理 嚴重的妊高癥屬于一系列孕期的特殊綜合征,往往在分娩后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因此,常規進行降壓處理后24~48h,孕產婦仍可繼續妊娠,若治療效果不佳,或分娩提早發動時,可提前給予終止妊娠。另外,若經輔助檢查提示胎兒已基本發育成熟,或是孕產婦的血壓無法控制繼續惡化時,可考慮協助盡快分娩,先兆子癇通常適當放寬剖宮產指征,以及時娩出胎兒為主,若產婦堅持陰道分娩,應密切監測其第一產程的呼吸、血壓、胎心、脈搏及尿量等,適當使用鎮靜劑,進入第二產程后,盡量避免產婦由于分娩時用力過猛,容易誘發血壓再次升高,進入第三產程后,主要觀察產婦的產后出血情況,仔細檢查胎盤娩出的完整性,及早做好各種防范措施,產后常規觀察2h,無異常后再送至病房。
1.3.3 產后護理 產后48h內對于妊高癥的產婦仍需對其尿量、呼吸、血壓、胎心、脈搏、出血等情況進行嚴密地監測,預防產后子癇的出現,鼓勵產婦主動排尿,盡量避免由于膀胱過度充盈,影響子宮收縮,若產后血壓仍得不到良好控制,可連續采取硫酸鎂治療1~3天,注意保持產后的會陰清潔,耐心指導產婦進行母乳喂養,一旦發現有異常,應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1.4 統計學方法 本組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組間比較采用均數t檢驗,以P
2 結果
46例孕產婦經治療及針對性護理后的平均血壓從158~179/110~124mmHg降至121~143/74~96mmHg,均能繼續妊娠,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比較存在顯著差異(t=13.4973,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其中陰道分娩8例(15.5%),剖宮產38例(84.5%),胎窘2例(3.4%),足月產32例(74.1%),早產14例(25.9%);新生兒出生體重在2.5kg以上有8例(13.8%),無新生兒死亡案例;孕產婦出現子癇抽搐5例(8.6%),經降壓治療和解痙后基本得以緩解,發生產后出血4例(6.9%),經及時處理后出血得到控制,無1例子宮切除案例,無孕產婦死亡案例。
3 討論
大多數的孕產婦對于孕期的疾病知識往往認識缺乏,因此,對于妊娠期的并發癥往往耽誤治療,對此,護理人員應全面加強孕產婦在產前的相關宣教,講解孕期保健知識,盡量降低孕期并發癥的發生率。重度的妊高癥孕產婦的心理護理在整個護理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由于發生此并發癥的孕產婦往往由于過度的精神緊張或經受不了刺激,會進一步導致血壓不斷升高,甚至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的紊亂,容易產生各種不良的情緒,如焦慮、低落、抑郁和焦慮等心理。臨床實踐證明,孕期出現焦慮、抑郁的情緒會進一步促使人體內的交感神經興奮,引起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嚴重影響了高血壓疾病的相關治療效果,因此,在進行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孕產婦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同時,還需全程進行嚴密觀察、采取積極預防措施,并針對性給予對癥治療及護理干預,慎防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加強對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的孕產婦,進行嚴密觀察、采取積極預防措施,并針對性給予對癥治療及護理干預,能有效避免并發癥及胎窘的發生,對保障母嬰安全和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幫助患者度過危險期及提早痊愈康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摘要]目的:減少產后子癇的發生及保證母嬰健康。方法:總結1998年至2005年本院發生6例產后子癇的臨床資料。結果:本組資料中5例產后子癇的病人剖宮產術后,經過及時治療護理后,母嬰平安出院。1例因搶救無效死亡。結論:提高護士對妊高征臨床護理水平,加強產后子癇的護理及預防措施,對保證母嬰健康存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產后子癇;護理;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產科常見而特有的并發癥,其特征為高血壓、蛋白尿、浮腫。子癇為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最嚴重階段,對母嬰危害極大,一般發生在產前、產時,發生在產后子癇較少。因此,掌握子癇的臨床特點,采取相應護理預防措施,可減少產后子癇的發生。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我院自1998年至2005年發生產后子癇的6例中,年齡最小18歲,最大36歲,初產婦2例,經產婦4例。孕34周~37周,產前都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例如:患者,女、35歲,廣東人。因停經37周,頭痛、眼花2d。剖宮術后6h,抽搐1次入院。平素月經規則,孕期從未作產檢,孕4個月始有胎動,入院前6天,全身浮腫。入院前1d,因頭痛、眼花、血壓高在當地醫院行剖宮產。術后6h出現抽搐1次,而轉入我院查:BP181/110mmHg(1mmHg=0.133kPa)、P84次/min、R20次/min、嗜睡、煩躁。診斷:一是孕產工孕37周剖宮產后。二是重癥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三是產后子癇。入院后經我科解痙、降壓、擴容、利尿等治療護理后,住院13d治愈出院。
1.2方法根據產后子癇的臨床特點,對6例病人進行回顧性分析。
1.3產后子癇發生的原因產后子癇是產后巨大妊娠子宮對下腔靜脈壓力的消除,靜脈血及組織間液回流增加。血容量明顯增加,使心臟負擔加重,血壓升高而加重病情。二是醫務人員對產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病人重視程度不夠,認為終止妊娠后,病因已被解除,不會再出現問題,而放松了對病人觀察及治療。
3護理
3.1首選藥物一般發生產后子癇的產婦,產前都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一旦發生抽搐,應盡快協助醫生控制抽搐,硫酸鎂為首選藥。必要時可用強而有力的鎮靜藥物。
3.2專人護理,防止受傷首先保持呼吸道通暢,立即吸氧。同時在口腔內置開口器,防止咬傷唇舌。使病人取頭低側臥位,以防黏液吸入呼吸道或舌頭阻塞呼吸道。必要時,用吸引器吸出喉部黏液或嘔吐物,以免窒息。在病人昏迷或未完全清醒時,禁止給予一切飲食和口服藥,防止誤入呼吸道而致吸入性肺炎。
3.3減少刺激,以免誘發抽搐患者應置單人暗室,保持絕對安靜,避免聲光刺激,一切治療及護理應在抽搐控制和注射鎮靜劑15min后進行,且動作輕柔和相對集中。
3.4注意藥物毒性反應按醫囑執行藥物治療,并注意觀察藥物治療的毒性反應。目前硫酸鎂是中、重度妊娠高征的首選解痙藥物。鎂離子所抑制運動神經未梢對乙酰膽堿的釋放,阻斷神經和肌肉間的傳導,使骨骼肌松弛,從而預防和控制子癇的發作。故我們護土應知道硫酸鎂用藥方法、毒性反應及注意事項。
3.5昏迷者,注意預防褥瘡每2h~4h翻身及注意水腫受壓部位皮膚有無破損潰爛。
3.6靜脈輸液時,速度不宜過快一般30滴/min~48滴/min,以免引起心衰和肺水腫。
3.7嚴密看護心電監護血壓、脈搏、呼吸、體溫。當置尿管接床邊引流袋、準確記錄24h出入量,必要時記錄每小時尿量。發現尿少、無尿,要及時向醫生報告。詳細書寫護理和交接班紀錄。
4預防措施
4.1加強對高危病房的管理選擇責任心強,業務水平較高的醫護人員、高危產婦并做到人員相對固定。
4.2嚴密觀察生命體征重癥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婦,產后24h~72h之內,仍需測BP、P、R,每4h測1次,為臨床提供可靠依據。
4.3嚴格執行護理常規在治療及護理操作時,手要輕柔且集中,杜絕子癇發生誘因。
4.4嚴格執行醫囑重癥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婦,產后應繼續靜脈點滴硫酸鎂1d~2d。因為產后24h~5d內仍有可能發生子癇。
4.5嚴密觀察陰道流血量因為產后使用了大量硫酸鎂,產后容易發生宮縮乏力,引起產后大出血。
4.6準確記錄出入量并注意用藥后反應。
4.7采用對危重病人進行護理查房檢查護理工作質量,同時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護理水平,保證護理質量。
5總結
產后子癇對母體影響是心衰、腎衰、DIC、腦出血、肺水腫,所以我們應加以重視,對重癥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后的產婦。應嚴密觀察血壓、宮縮、陰道流血情況,防止產后子癇有著重要作用。產后24h~5d內仍有子癇發生的可能,故我們不可放松治療和護理措施,做到預防為主,使中、重度產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產婦病情得到控制,未出現產后子癇及并發癥。
參考文獻:
【摘要】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婦女妊娠時常見的并發癥, 也是孕產期特有疾病, 嚴重地威脅著母嬰健康與安全, 是圍產兒、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對我院2008 年1月~ 2011年12月收住院的300 例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進行臨床分析。其中最小年齡為21 歲, 最大年齡40 歲, 平均年齡25歲。并以子癇前期重度為主。剖宮產 100 例,陰道分娩 200 例, ,剖宮產率為33%。經陰道分娩新生兒輕度窒息6例, 重度窒息3 例, 3%與 1.5%; 剖宮產新生兒輕度窒息與重度窒息各1 例, 發生率各為 1%。各種合并癥子癇前期重度發生率最高, 妊娠期高血壓最低。本文300例妊娠高血壓疾病中發生胎盤早剝 5 例, 心力衰竭1 例, 急性腎功能衰竭 1 例, 產后出血3 例, 均經搶救治療痊愈, 無 1 例孕產婦死亡。本文資料分析表明, 認真監測妊娠高血壓疾病體征與癥狀,加強孕期保健, , 及早發現, 及時處理, 降低并控制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生與發展,提高各級醫院產科質量, 適時終止妊娠, 是降低妊娠高血壓疾病死亡率的關鍵。
【關鍵詞】 妊娠高血壓疾病 圍產保健 死亡率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婦女孕期特有的疾病,也是妊娠時常見的并發癥, 是孕產婦, 圍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地威脅著母嬰安全與健康, 本文總結我院2008 年1月~ 2011年12月住院分娩的300 例妊娠高血壓疾病的臨床資料, 探討干預措施, 進一步降低妊娠高血壓疾病死亡率。
資料與分析
發病情況 我院自2008 年1月~ 2011年12月住院分娩孕產婦總人數為3000人, 妊娠高血壓疾病300 例, 發病率為 10% , 高于全國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病率(9.4% )[1] 。按第六版婦產科學的妊娠高血壓疾病診斷標準分類[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150 例(50% ) , 子癇前期輕度100 例(33% ) , 子癇前期重度50 例(17% ) , 其中子癇14 例。
一般情況 最小年齡 21 歲, 最大年齡40 歲, 平均年齡 25 歲。第一胎 284 例, 二胎以上者 16 例,合并原發性高血壓3例, 重度貧血12 例。病員來源與發病情況 300 例妊娠高血壓疾病中城市居民 242 例(81% ) , 農村居民 58例(29% ) , 城市與農村各類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病情況
收住院分娩的 300 例妊娠高血壓疾病中, 城市242 例, 農村 58 例, 后者以子癇前期重度為主。統計學檢驗城市與農村各類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病情況的差別有極顯著意義(P < 0101)。
城市 242 例妊娠高血壓疾病中未建圍產保健卡進行孕期系統管理者 42例, 占14%; 農村 58 例, 未建卡者 12 例, 占21% , 并以重度妊娠高血壓疾病為主。經統計學處理, 無論城市和農村, 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發生與產前檢查和未進行產前檢查的差別有極顯著性意義(P < 0101)。妊娠周數 在 200 例產前檢查記錄中, 妊娠高血壓疾病最早發生于孕 23 周, 以孕 30 周~ 38周為主。新生兒情況 對300 例妊娠高血壓疾病的新生兒情況進行分析, 陰道分娩200 例, 新生兒輕度窒息 7 例, 占 3.5%; 重度窒息 4 例, 占2%。剖宮產132 例, 新生兒輕度窒息與重度窒息各 1 例, 各占 0.75%。兩種分娩方式對新生兒影響無明顯差異(P >0.105)。圍產兒死亡10 例,8 例經陰道分娩,2 例因前置胎盤行剖宮產術。圍產兒死亡中死胎9 例, 死產1 例, 重度窒息死亡10 例。
合并癥 子癇前期重度并發癥發生率最高, 輕度最低。本文300 例妊娠高血壓疾病中, 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2例 ,胎盤早剝 4 例, 產后出血3 例, 心力衰竭1例,均經搶救治療痊愈。
治療情況 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囑其注意休息, 定期檢查, 采取左側臥位, 部分患者給予安定片口服, 如門診治療效果不佳, 收住院治療。子癇前期輕度、重度患者一律收住院治療。子癇前期輕度口服心痛定等, 25%硫酸鎂 40m l妊娠高血壓疾病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500m l 靜脈點滴; 同時肌注安定, 療效顯著。子癇前期重度在降壓、解痙、鎮靜、合理擴容的基礎上, 給予利尿劑, 防止在短時間內抽搐,降低顱內壓。選擇合理分娩方式適時終止妊娠, 療效良好, 無孕產婦死亡。
討 論
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預防 為預防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生, 應對社會成員尤其育齡婦女進行健康教育, 使其了解妊娠高血壓疾病對母兒的危害和本質, 促進孕產婦自覺從妊娠早期就進行產前檢查。提高對圍產保健的認識,尤其要加強農村孕產婦的教育, 做好自我監護。各級圍產醫務工作者則應以積極負責的態度, 對孕產婦進行尿蛋白,體重、及血壓的定期檢查, 對有好發因素者加強隨診和指導。
妊娠高血壓疾病并發癥的處理 應有高度警惕性,密切監測病情變化, 病情發生突然變化或治療效果不顯著, 立即尋找病變情況及受損臟器,給予相應治療, 降低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適時終止妊娠 終止妊娠是唯一根本治愈妊娠高血壓疾病的方法, 但應全面考慮。應將孕婦的安全放在首位的情況下選擇終止妊娠的時間和方法, 在適當情況下, 也可延長妊娠期, 使胎兒出生后可以存活時結束妊娠,不可因等待胎兒成熟忽略孕婦的安全。終止妊娠的手段因情況不同而選擇不同方法。本文對妊娠32 周以上, 宮頸成熟, 胎兒無胎位異常或窒息, 行靜脈滴注催產素引產;宮頸不成熟, 病情危急, 妊娠< 32 周, 子癇前期重度妊娠32~ 35周,也多行剖宮產結束分娩。
綜上所述, 對妊娠高血壓疾病及早發現, 及時藥物治療, 治療并發癥,正確選擇分娩方式,適時終止妊娠,是降低孕產婦及圍生兒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