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急診科護士職業疲乏與預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西藏昌都撤地設市,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追求高品質生活和良好社會服務意識不斷增強,尤其是對醫療服務質量高度關注。醫院急診科是搶救急危重癥病人及參與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重要場所,急診科護士長期承擔著“急、難、險、重”工作任務,既要承擔各項急救護理措施高效、準確執行,又要耐心疏導患者及其家屬情緒,避免誤會甚至沖突。急診科護士長期處在強度大、壓力大、風險大工作環境中,容易出現急躁、厭煩、焦慮、失眠等職業疲勞癥表現。為有效疏導急診科護士身心健康,探索預防和干預職業疲勞癥,現就急診科護士職業疲勞癥產生因素、預防和干預措施談談個人見解。急診科是醫院的重要部門,也是全日開放的“生命通道”是一個患者病情重突發事件多、工作量大、醫患糾紛多、風險高的科室,護士常處于高度緊張狀態,極易產生心理緊張、焦慮、厭惡工作、缺乏自信,使工作能力和工作績效的下降,從而增加醫療風險的概率。
1造成職業疲勞的因素
1.1軀體疲勞:
急診科護士身背重大責任,有著不同于病房護士的工作性質,工作量大,負荷重,頻繁值夜班,導致生物鐘絮亂和內分泌失調、會經常出現疲勞感、免疫力下降以及失眠、易怒、健忘,大部分已婚護士下班之余還要擔負著照顧家庭和孩子重任,在家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另外我科一線護士不但擔負病房搶救治療,還需參與院外出診,由于昌都市路況差、行駛距離遠,護士出診時存在不同程度的暈車現象,這一系列因素,導致生理機制下降,護士產生各種軀體上的疾病,如頭痛、肌肉酸痛、胃腸不適。
1.2心理疲勞:
導致心理疲勞的因素有以下幾點:(1)職業上的壓力:急診科是全天候對外開放的窗口,是緊急救治危重病人的主要場所,大多數患者來自于農牧區,漢族護士在語言溝通協調上障礙,導致病情延誤、詢問病情含糊不清,這樣家屬的情緒波動大,如果不能很好的溝通,易致沖突的發生,甚至護士遭受暴力事件不在少數。因環境因素和生活習慣的不同,牧區來就診的患者,據統計60%以上患有肺結核、乙肝等轉染病,急診護士身處醫院第一線,且與病人接觸時間長,感染的機會也就增加。高強度的工作和高水準的要求是造成心理疲勞的高發因素。(2)人際關系的壓力:包括社會壓力:隨著急救醫學和搶救儀器的更新及社會上護理人員的需求增加,需要護士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能夠應付各種突發事件的發生,做到臨危不亂、胸有成竹,搶救時有章可循,與同事之間關系是否融洽,能否有默契,關系到搶救率的提高與否。家庭生活的影響:急診工作是一種具有特殊性的工作,通常要求全科人員通訊務必24小時通暢,以便應急,這就使在下班休息時間也處于待命狀態。如果家庭成員的不理解,還可能產生矛盾。醫療糾紛:急診科是開放性環境,工作無法預料,護理人員的不足和牧民文化水平低,護理工作難以滿足病人或者病人家屬的要求,易出現過激行為,在疾病處理上與患者及家屬意見不合,辛勤勞動后得不到理解和認可,久而久之易導致心理不平衡、產生心理障礙。
1.3地理環境和工作環境:
西藏昌都地處海拔3280米,急診科護士承擔著超負荷的工作量,造成護士身心勞累;急診科屬于24小時開放,流動人員頻繁、電話鈴聲、儀器報警聲、救護車急促的鳴笛聲、家屬的悲傷情緒、血腥味等長期在這樣環境下,易致護士不知不覺中對工作環境產生厭惡感
1.4進修機會少和勞動價值得不到社會尊重:
全院護士緊缺進修學習機會少導致護士對護理工作積極性不高,辛勤勞動后得不到理解和認可,自身價值得不到體現。
2職業疲勞的預防和干預措施
2.1外環境的改善:
保證工作環境干凈舒適,增加通風裝置,使室內空氣新鮮、流通。加強科室之間互相協作和團隊意識,漢族同志不斷加強藏語的學習,便于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建立良好的同事關系,創造一個舒適、和諧的工作環境。
2.2加強心理建設,保持情緒穩定:
護士輪班制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應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合理安排,自我調節生物鐘的紊亂,保證充足的睡眠,學會在緊張繁重的工作壓力下如何調節情緒的方法。培養廣泛的興趣和多樣化的生活情趣,鼓勵護士參加自己喜愛的文體活動豐富業余生活,用積極向上、樂觀健康的心態對待工作,在沖突發生時學會換位思考,多為對方著想,培養善于理解、勇于負責的態度,用積極向上、樂觀健康的心態對待工作。
2.3提高業務應對能力,增加搶救成功率,增強護士自信心:
在搶救過程中,能力的提升是舒緩壓力、維持心理健康防止職業疲乏的有效途徑,護士在工作環境中加強業務訓練,做到臨危不亂、胸有成竹。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增強,才能更好地完成搶救工作。
2.4合理的安排工作、提高工作待遇:
全社會應形成尊重和重視護士的良好風氣,急診一線的護士實行政策上的傾斜,改善工作條件提高待遇、以調動急診護士的工作積極性,讓護士能夠充分地發揮其職能。
2.5加強繼續教育:
積極主動的參加單位或社會上組織的一些學術活動,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和技能,認識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工作能力水平。管理者多安排進修、學習的機會,使護士能夠適應現代社會對護理工作的更高要求。提高自身職業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總之,急診科是體現醫院綜合水平的窗口,急診科護理工作質量是醫院綜合質量的體現,急診科護士職業疲勞狀況直接關系到護理質量的好壞。及時找出急診科護士職業疲勞的原因,作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對于提高急救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有著深遠意義。
作者:蘇小萍 蘇小燕 單位: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