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藥劑學的理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獨立學院 體育文化節 必要性 對策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認識越來越深刻。1995年6月20日,《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頒布,標志我國的0群眾性體育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自此,“終身體育”“、健康第一”等體育思想為高校體育工作指明了改革方向。對于獨立學院而言,在貫徹《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指導思想的同時,如何結合自身狀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健康體魄,打造健康和諧的校園體育文化,值得獨立學院體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目前來看,大部分獨立學院舉辦的校園體育活動以競技體育為主,弊端較多。與之相反,“校園體育文化節是以校園為空間,以教師、學生參與為主體,以娛樂性、健身性的體育項目為主要內容,運用獨特的表現形式展示師生風貌;力求達到健身、健心的效果,在一定時間內采用分散和集中方法的組織活動?!?/p>
兩相對比,獨立學院開展體育文化節的優越性不言自明。為此,筆者通過實地調查、訪談、查閱文獻,系統分析了傳統運動會的不足以及獨立學院開展體育文化節的必要性及對策。
體育文化節推行的必要性
運動會是學校體育活動的主要部分,它在中國體育發展史上發揮過不曾磨滅的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傳統的學校運動會模式的種種弊端逐漸顯露出來。如果從“健康第一”、“終身體育”以及素質教育的角度重新審視傳統運動會的話,可以發現它在體育理念、組織形式等很多方面都與現代體育理念格格不入。獨立學院的運動會更是如此。每到校運會期間,學生乘機外出游玩,運動場上的人寥寥無幾,甚至有時候觀看的學生還沒有運動員多。據筆者調查,一般獨立學院參加校運會的人數大約占??側藬档?%左右,參與運動會的總人數也僅占總人數的15%上下。總的來說,傳統運動會的弊端有以下幾點。
一、 體育思想落后,偏重田徑。
長期以來,受體育傳統和過去競技體育思維定勢的影響,高校體育活動的指導思想落后,實際操作中偏重于田徑項目。獨立學院雖然是新興事物,但很多學?;顒佣济撎ビ趥鹘y高校。如此,獨立學院的運動會也效仿競技成分較高的運動會模式,生搬硬套競技體育規則。這樣,參加體育比賽的往往只是極少數具有一定天賦的學生,絕大多數同學只能淪為看臺上的觀眾,無法體會體育活動的樂趣。再者,田徑運動相對具有專業化、競技化特點,缺少集體協作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參加校運會的學生越來越少。
二、重視競技體育,缺乏趣味。
大學校運會模式傳統,側重田徑運動會,再加上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家重視競技體育發展,高校校運會也相應地受到競技體育重視競技,講究名次的根深蒂固影響。因此,大多數獨立學院也不自覺的“繼承”了這種高水平比賽模式。這樣一來,校運會重視金牌與錦標,重視競技與名次,唯獨忽視了廣大學生的健康。而且,這種高強度、快節奏的比賽模式也影響了大部分師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此外,相對媒體中播報的同類項目比賽,校運會無疑相形見絀,也因此更難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體育活動本身的娛樂性和休閑性在校運會中無法凸顯,進一步減少了校運會的趣味性與吸引力,甚至使一部分學生反感、排斥運動會。
三、比賽教學脫節,關聯度小。
自教育部提出體育課“三自主”原則之后,大部分獨立學院的田徑課選修率呈降低趨勢,甚至一部分高校直接取消了相關田徑項目。相反,一些趣味性高,時代感強的體育項目受到大多數學生的歡迎,開展的如火如荼。然而,大部分獨立學院開展的校運會卻還是諸如鐵餅、標槍、三級跳等項目。對學生而言,體育教學中沒有深入學習過這些項目,參加校運會時只能吃中學時代的田徑“老本”。獨立學院校運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明顯脫節,無法體現教學效果,甚至有礙體育教學的健康有序發展。
除以上幾點之外,獨立學院開展的傳統校運會還具有其他不足與缺點,比如說與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格格不入,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而且傳統校運會的各項比賽一般都相對的缺乏公平性,比如體育生和一部分特長生與普通學生站在同一競技平臺,比賽結果幾乎可以預測。還有就是傳統校運會體育項目設計不夠合理,“學非所用”、“學非所愛”現象嚴重。而且運動會時間集中,部分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參加多項比賽,難免出現安全隱患。也因此,獨立學院開展體育文化節取代傳統運動會的必要性越來越得到大多數體育工作者的認可與支持。
體育文化節及推行對策
關鍵詞中藥藥劑啟發式實踐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1 啟發式教學方式分析
啟發式教學方法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學生學習情況的規律,從而指引學生積極、主動掌握知識的教學過程。
1.1 回顧啟發
我國中藥藥劑學知識非常豐富,不僅包含基礎知識,而且又會涉及到中藥藥劑學的應用和新型制劑技術的研究,知識既分散、又具有較強的連續性。因此,教師在傳授新知識前,要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內容加以回顧,這樣一來,既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又能和即將傳授的新知識具有很好的適應性,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1.2 問題啟發
在中藥藥劑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適當地在課堂上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及時拓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傳授有關含毒性散劑的制備知識時,可以提出一些和有毒性藥劑有關的問題:一,含毒性藥物制劑都包含什么產品?二,含毒性散劑在制備時為什么要制成倍散?三,毒性藥物散劑制備都有哪些方法?等等。教師根據這些提出的問題,舉一個常見的例子對上述問題進行講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更能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教師能夠長期用此方法講解知識,那么學生會在今后的學習中積極主動地去掌握和學習相關知識。
1.3 動態啟發
傳統中藥藥劑學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是借助平面、靜態的實物照片來講解新知識,此方法將不會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現代中藥藥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選用動態啟發方法,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課本上靜態的實物照片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只有這樣,才能使課本上比較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容易。
1.4 總結啟發
總結啟發法指的是結合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和即將要傳授的新知識內容相緊密結合,從而對知識加以分析、總結,糾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錯誤理解。然而,在現代中藥藥劑學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通過比較來辨別異同的知識,因此,總結啟發的方法對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和學習新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2 對中藥藥劑啟發式教學的諸多認識
2.1 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中職階段和初中階段的學習完全不同,在中職學習階段,教師更多的是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不是和中學階段采用灌輸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因此,在中藥藥劑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事先安排學生在課下預習所要學習的內容,根據教師的要求,邊看書邊思考,同時,教師還應該適當的設計幾個相關的問題,而且要提供一些科學的指導,重點是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與實踐的能力。學生通過教師的正確指導,學生可以熟悉教師的講課內容,重點尋找提出問題的答案,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和教師積極互動,使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融洽,從而教學過程也更加有生機和活力。
2.2 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巨大動力源泉。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是否很高,將直接關系到學生對藥劑學掌握知識的程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生動、形象的動畫、立體實物等,從而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也可以設計一些和所講內容有關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活躍課堂氣氛,從而也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2.3 激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現如今,在中藥藥劑學的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知識和實踐操作都需要學生對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體會和理解。引導學生探究原理內容,對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要給予正確的指導,并不是將所有的知識都講解給學生,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教師通過長期的引導,可以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3 中藥藥劑啟發式教學實踐研究
3.1 從日常生活引入新課題
在課堂上,教師正確的引導,才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實際生活、企業生產中常出現的問題和課本上的知識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新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意義。
3.2 應用圖片幫助學生對抽象概念進行理解
由于中藥藥劑學內容比較多,且大多數都是概念問題,例如:劑型、制劑技術等,學習這些抽象概念時,學生感覺枯燥乏味,而且也不容易記。針對此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利用多媒體技術或者是實物來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和新概念。在講解比較抽象的概念時,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逐漸深入學習和研究,在學生理解基本問題后,進而可以適當提出一些較難問題。當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達到一定程度時,還要提出一些關鍵性問題。讓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3 重點知識進行詳細講解
由于中藥藥劑學內容較多且復雜,因此,大多數學生感覺學習這門課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中藥藥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理清知識脈絡,做到主次分明,抓住教學的重點知識進行深入講解。同時,還要結合教學目標,將比較重點問題講解透徹,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到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從新知識中聯想到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4 結束語
總體來說,一直以來,中藥藥劑學都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啟發式教學法能夠很好的提高教學質量。當前,啟發式教學手段比較廣泛,而且途徑和方法也是多樣化的,主要包含回顧啟發、問題啟發、動態啟發、總結啟發等方法,這些都可以應用到中藥藥劑學的教學過程中。啟發式教學在中藥藥劑學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教師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來講解知識,當前,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發揮著主導作用,這樣一來,可以使沉悶的課堂變得更加活躍、有生氣,從而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內在潛能,更有助于創新意識的培養,滿足當代社會對創新型中藥學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韓立煒,倪健.中藥藥劑學教學中的點滴體會[J].中醫教育,2005(3).
[2]王曉穎.《中藥藥劑學》教學中探討教改關鍵之教師因素[J].海峽藥學,2011(3).
關鍵詞:討論式教學;藥劑學;教學方法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劑型和制劑的制備理論、生產工藝技術及質量控制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其涉及的內容廣,劑型種類多而分散,相關的知識點內容龐雜且難點不同。傳統的藥劑學理論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側重于對基礎知識的傳授,教學內容主要是傳授結論性的知識,缺少知識應用的深化。學生往往會覺得枯燥乏味,失去了對藥劑學的興趣。因此,藥劑學教學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充分地應用多種教學手段與方法,而討論式教學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
討論式教學法是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組織和引導學生圍繞擬定的問題分組討論,教師參與指導,師生共同分析解決問題的啟發式教學模式。通過實踐表明,該教學方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有積極意義。本文對討論式教學在藥劑學課程中的實踐進行了總結,介紹該教學方法的設計方案以及所需注意的問題。
一、分析藥劑學課程特點,設計討論式教學內容
1.藥劑學課程特點
在藥劑學課程中主要可以劃分為三個篇章,分別是藥物制劑基本理論、藥物制劑的傳統劑型及藥物制劑的新技術與新劑型。在傳統基礎劑型部分,主要是講授藥物各種劑型的特點、適用范圍、質量標準等,內容豐富使得重點不易突出;在藥物制劑基本理論部分,主要涉及物理化學知識,如,藥物的溶解理論、流變學理論等,內容抽象而難以讓學生理解;在制劑的新技術與新劑型方面,由于日常生活中接觸的較少且有一些原理尚不清楚,往往使學生更加難以掌握。
2.合理設計討論式教學內容
在整個藥劑學教學過程中,首先仍應以藥劑學教材為基礎。討論式教學應在傳授藥劑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實施。其次,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學習的難點,提高討論式教學的針對性。如一般學生在學習藥物制劑的新劑型時,由于劑型新穎,難以想象與理解。如果針對性地選擇一些文獻資料讓學生自學與討論,可使學生更直接地了解新劑型制備的方法等內容。另外,也可用教師自己的科研成果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新劑型,產生學習的興趣。再次,在進行討論式教學時應以文獻為切入點,向學生提出問題,并在課程中進行討論。最后,學生匯報討論結束后,教師應及時地做出總結歸納,幫助學生梳理思路,以便下次討論式教學更好地進行。
以藥劑學中藥物制劑的設計這一部分內容為例,學生學習各種劑型的特點及基本理論,最終是為了使其具有設計并開發出理想的合理劑型的能力。這部分內容從教材上學生需掌握藥物劑型設計的步驟及注意事項,內容比較分散也比較枯燥乏味。如果通過文獻和問題設計,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合適的制劑,這樣就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藥劑學的熱情。教師可以給定一種藥物,如乙酰水楊酸,讓學生分組查閱文獻確定最終的給藥方式及劑型,并給出選擇該種劑型的原因。這樣藥物制劑的設計就成了學生的學習目標,在查閱文獻資料時,逐步掌握藥物制劑的設計步驟,并大大提高了學生對藥劑學的興趣。
二、討論式教學中所需要注意的問題
1.明確教材在教學中的地位
在討論式教學中需要明確教材的基礎地位。藥劑學教材內容體系完整、系統性強,是教學的主要依據。而文獻等資料具體、直觀,是很好的輔助資料。在討論式教學實施過程中,容易忽略教材,偏離教學主題,所以,教師應根據專業設計及教學目標,合理分配好理論知識的傳授與討論式教學。
2.教師要主導討論過程
在討論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主導討論過程。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較大,有些學生知識面廣,有些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不深入,有些學生不善于言語表達,在討論過程中會出現混亂或冷場的局面。所以,教師需要控制好時間,并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時引導學生用嚴謹的思維以及嚴密的推理論證自己的觀點。
討論式教學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僅給學生創造群體合作學習、鍛煉口才、創造良好心理素質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綜合表達以及展現自我的能力,符合社會培養綜合型藥學人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施莉.研究生課堂討論教學法初探[J].當代教育科學,2008(11).
1.1教學內容的設計不科學根據工學結合的課程設計的標準,藥劑學的實踐活動主要是在從事藥品生產的企業開展的。但是相對于處方和調劑等知識點是為藥師的工作設置的,所以相對的實踐課程應該在醫院或者藥店開展才對,如果把處方和調劑等藥師工作的內容繼續放在藥劑學中進行講解,就會使得教學的內容和目標不符。當下許多進行藥劑學課程教學的教師都是制藥專業出來的,所以對教學中的調劑和處方的內容難以進行詳細的講解。因為課程時間的限制,許多相關的教學內容得不到重點的講解,比如一些藥品的不良反應和重點藥物的管理等,這樣就會使得教學的內容和藥師培養的目標無法關聯,所以就導致了教學的效果不顯著。
1.2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不夠強制藥學專業學生的培養中主要的課程就是藥劑學,其中教學的內容應該更加的貼近實際的工作崗位,要有針對性和實用性。許多的高職高專的制藥學專業藥劑學的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都沒有符合藥師培養的目標,教材的內容比較的偏重于藥物的機制和作用,但是對于藥師在日后實際的生活中所要應用到的藥物制備工藝等方面的內容安排的不夠,相關的實用知識內容十分的缺乏,沒有很好的突出專業性,所以學生無法在學習后可以很好的學以致用,教材的內容和和以后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目標是不相符的,對于實踐性的應用教學是不夠的,而且教材的內容和藥理學的課程存在很多的相同的內容。
1.3專業的學習和實踐分離當下許多的藥劑學的課程都是在教室、實驗室、多媒體來完成,大多數的內容都沒有做到工學的有效結合,和實際生活中的崗位要求的聯系不大,就導致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無法得到運用,這樣對于學生以后走向對應的崗位的指導作用十分的小。
2高職高專藥劑學課程教學內容、方法、考試方式的改革
2.1教學內容的改革
2.1.1隨時補充新的教學內容醫藥的發展是十分的快的,所以為了更好的跟上發展的步伐和市場的需求相結合就需要培養那些專業技術性強的技能型人才。根據高職高專學生的職業培養的目標,在結合不同的醫藥企業的崗位要求和職業技能的要求,合理設置藥劑課程的教學內容,根據醫藥的不斷發展,及時的更新教學的內容。
2.1.2把教學的內容進行整合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可以使教材中的知識結構更加的有條理性,對于藥劑學的眾多的知識點,可以把其分散成許多的不同的板塊進行教學,在對藥劑類型的教學中就可以把基礎理論知識類似的藥劑分成一類進行講解,還可以把藥劑學分成許多不同的板塊進行教學,比如可以把藥劑分成固體和半固體以及液體等類型進行講解。還可以利用流程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找出所學習的內容的主導線,按照不同的工序中的具體的知識點進行逐一的講解,使得學生可以把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從而對知識進行更好的理解。
2.2教學方法的改革
2.2.1加入案例的教學方法由于藥劑學的實踐性比較的強,所以不能的單純靠理論知識的講解來進行教學,如果學生長期的處于這種被動式的學習中,就會都學習產生一定的排斥,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在藥劑學的教學中要適當的引入案例的教學,一般可以從生活中常見的案例入手,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案例教學可以把理論知識和實踐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解析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到無菌技術和滅菌技術的時候就可以利用欣弗事件為案例,讓學生更好的了解滅菌和無菌制劑的不同,鼓勵學生對提出的案例進行討論,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把藥品生產的安全性加入到課堂的講解中,增強學生歲藥品安全的重視,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質,為日后在崗位上的工作養成好的職業素養。
2.2.2加強對實踐的教學,有效的進行工學的結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藥廠進行參觀學習、生產實習,對廠內的儀器和設備等進一步的了解,邀請藥廠資質較老的員工對車間的生產工序,工作的原理和操作的方法等進行講解。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拓展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學習到更多書本上無法學到的知識,使學生可以身臨其境的觀察制藥的整個的操作原理和工序,加大學生對制藥企業的了解,讓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書本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加大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實際的操作能力,還能有效的訓練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更好的適應日后的工作崗位。
2.3考試方式改革在以往傳統的藥劑學的考核中主要就是筆試為主,但是經過長期的觀察發現,這種考核的方式是不合理的,因為許多的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對重點的理論知識進行強行的記憶,這樣學生就無法很好的運用所學的知識,所以為了使理論與實踐更好的結合,可以把考核的方式分為筆試、操作、實習成績三大塊,這種考核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的效率,使學生不再處于被動的知識接受狀態。
3結束語
關鍵詞:中藥藥劑學;教學模式;措施
中圖分分類號:G42
[基金項目]北京中醫藥大學復方中藥制藥研究創新團隊(No.2011-CXTD-13);北京中醫藥大學校級教育科研課題(XJY12041)
《中藥藥劑學》作為中藥專業的主干課程,在中藥學的教育體系中具有獨特的位置,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教學模式的先進性、理論與實踐的緊密銜接性,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因此加強對《中藥藥劑學》教學模式的探索,對培養全方位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和學科發展建設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
1.《中藥藥劑學》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1 無法體現學生在教學體系中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單向性的知識傳授為主,重教輕學,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認知體,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對課堂知識學習和課外知識的拓展沒有足夠的興趣,缺乏逆向思維、大膽假設和挑戰權威的能力,不利于培養學生主動鉆研的習慣。
1.2 各教學環節獨立,缺乏應有的聯系
中藥藥劑學的實踐性較強,教學中必須注意理論與實踐的聯系。傳統《中藥藥劑學》的理論教學單純注重理論知識的教授,與實踐的銜接不夠緊密,實驗教學雖然占據了教學的相當一部分內容,但往往只是被作為理論學習的一種輔助手段,教師只是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內容,不能體現實驗教學在《中藥藥劑學》教學中的地位和重要性[1]。理論教學是實驗教學的基礎和鋪墊,實驗教學是理論教學的目的和延伸,兩者緊密的銜接起來才能使中藥藥劑學的教學取得良好效果。
1.3 教學形式單一
中藥藥劑學和其他很多學科一樣,教學形式單一靜態,課堂上教師根據板書講課,學生聽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少,教師不能及時的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理論知識枯燥,教學形式單一,不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中藥藥劑學》的教學中,應積極大膽的借鑒新的教學改進措施,豐富教學的形式和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提升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現行教學模式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不符合全面推進素質教學的要求,也不符合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需求,教學效果不佳。針對傳統教學模式和方法中的一些問題,探索改進中藥藥劑學教學模式和方法有很大的客觀必要性[2]。
2.《中藥藥劑學》教學模式改進的具體措施
2.1 實行“導學式”課堂教學
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主體的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及“以學定教、先學后教”的新型教學模式,強調教師的角色轉化、學生學習方法及教學方式,深化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進[3],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充分調動學生自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包括預習、聽課及課后拓展三個環節,不能把學生的學習局限于課堂聽課,而應讓學生在課堂聽課前,就對章節的知識點、要點和難點有一個大概的把握,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量,對預習內容提出見解和疑問,并試著去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在學生預習階段,教師也要適當的參與,可以在上課前以郵件的形式對學生提出問題和布置相關話題,讓學生預習時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培養學生積極思考與整合信息的能力。高校教育不同于中小學教育,高校學生擁有更多可以自我支配的時間,學生應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在課前組織分組討論,這樣既增加了同學交流的機會又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各組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不能局限于優劣,標準要寬泛中彰顯個性,適當給予鼓勵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最后給出正確的引導。新的教學模式,也對教師的科研素質提出了一定要求,如精選課程講授內容、指導學生進行文獻調研和科學研究、綜合型習題與開放式問題的設計、把科研的最新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等,教育學生時做好管與放的有效結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
2.2 充分有效的利用多媒體資源
多媒體包含圖像、聲音和動畫,既可以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又可以使原本刻板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能夠使理論與實踐有效緊密的結合在一起[4]。多媒體教學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了課堂聽課效率,同時減輕了教師課前備課的壓力,時間和精力就可以放在如何發揮教師主導地位的關注點上[5]。
另外,多媒體亦可應用于《中藥藥劑學》的實驗教學。傳統的實驗教學中,實驗條件和方法都是預先設定好的,教師按照教材和準備好的試驗樣品進行講解,學生在實驗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生之間也缺乏關于實驗方案和設計的必要溝通和交流,相互之間的協作也略顯不足,使得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難以滿足社會和時代的需求[1]。運用多媒體科學技術,制作一些包括實驗要點、實驗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等內容的課件[6],模擬中藥藥劑學的相關實踐操作,將知識置于模擬的情景中予以講授,并鼓勵學生對模擬情景中的問題進行討論,既加深了學生對實驗理論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充分挖掘多媒體的優勢,提高教學質量,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努力實現教學質量的非線性增長效果,達到培養有素質有能力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的目的[7]。
2.3 合理運用案例教學法
《中藥藥劑學》的課程具有劑型種類多而分散的特點,制備過程中涉及到單元操作,各章節間的理論相對獨立,針對這種相對獨立性,可以對不同劑型的研究和講解適當的采用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是由教師組織、學生參與,對選用或設計的案例開展直接討論,將理論運用于實際的一種啟發式教學方法。中藥藥劑學的案例教學法首要的是選擇劑型案例,選擇教學案例時要注意案例所涉及的理論和技術、教學目的與要求以及授課內容等,所選的案例要有可爭論的余地,同時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8]。
在案例教學工作中,教師的責任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一個課題的討論和研究,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奉獻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投身于創造性的思維之中,教師通過無形的形式來主持課堂討論,引導學生討論的方向,與學生一起創造一個適宜的討論氛圍。學生通過獨立思考,運用所學的中藥藥劑學理論知識對教師所選的案例進行分析。在案例討論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如何發揮,直接影響案例討論的效果。
2.4 構建以學科競賽為契機的大學生能力培養模式
學科競賽是對知識系統整理、深入理解和實踐運用的過程,競賽的結果集中體現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等[9],通過學科競賽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生運用已掌握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科的建設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10]。
學科競賽還是國家高等教育“質量教育重點建設項目”,旨在培養高校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目前面向中醫藥類的學科競賽有很多。在中藥藥劑學的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與中藥藥劑學相關的學科知識競賽,高校自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當前社會的需求、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等設立與中藥藥劑學相關的學科競賽,在賽前舉辦以中藥藥劑學理論、競賽技巧和心理調試等內容的培訓,設立學科競賽的專門管理機構,以中藥藥劑學學科競賽為契機,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形成一套科學的學科競賽管理制度和評價體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結語
通過應用以上《中藥藥劑學》教學模式的改進措施和方法,可以改善學生理論與實踐脫節的不良現象,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有效改善和提高教學的質量。此外,在實施教學模式的改進過程中,要做好實踐教學質量的考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教師成為實踐教學模式改進的真正參與者。
參考文獻
[1]董明敏,諸葛勝軍.案例法實驗教學對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作用的探索[J].寧波大學學報2004
一、更新理念、理清思路,著力對藥劑學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使其符合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定位
我校是2006年升格為本科的教學型高等院校的,高職教育已進行了十幾年,至今仍是我校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的辦學定位是:立足陜西、面向基層、面向農村。故我校高職高專藥劑學課程體系設計的理念是:以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重創新為宗旨,為陜西省及西部地區基層培養具有較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寬廣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動手能力,尤其具備藥學行業基層崗位的實踐能力的技能實用型人才。設計思路是:在理論知識夠用為度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實踐教學,以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為目標。因此,在藥劑學課程體系安排上,我們在開設藥劑學課程之前先開設制劑技術與設備,專門針對藥劑學中會用到的單元操作及單元操作所涉及到的設備作詳細講解,然后開設藥劑學,之后是臨床藥物治療學,主要對制劑的臨床應用作講授,最后開設新藥設計(考查課)。課程體系中的這些課程既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系,有效地實現了課程的先后連貫和課程體系的整體統一,同時也充分體現了我校藥劑學課程體系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思路。該課程體系在近幾輪教學過程中得到應用,已取得較好的成效。
二、改革高職高專藥劑學的教學內容,注重職業技能和知識的實用性
藥劑學是藥學科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其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如何將藥物轉化成在臨床上有良好應用的藥品,在藥物研究及其成果轉化中起到關鍵作用。因此,在安排教學內容時,特別注重職業技能及知識的實用性,理論與實踐教學學時比為1∶1。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本課程的知識,我們對藥劑學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
1.理論教學內容方面的改革。根據我校的辦學定位和用人單位的反饋,高職高專藥劑學理論教學內容的選取是夠用即可,故對藥學大專生教學的總要求為:掌握藥劑學的基本理論,掌握藥物制劑制備技術,了解制藥設備的使用,具備與藥劑有關的基本技能。具體對教學內容的安排是:重點講解藥廠常用劑型如片劑、膠囊劑、混懸劑、乳劑、注射劑、滴眼劑、散劑、顆粒劑、軟膏劑、栓劑等的特點、制備理論與制備方法,同時對溶解理論和表面活性劑等基本理論也要重點講解。對新劑型及其它劑型如氣霧劑、膜劑、丸劑與滴丸劑等劑型的特點與制備方法以及藥劑制備常用輔料、附加劑及溶劑的特點及應用采用一般性講解。而對國內藥廠很少生產的控釋制劑、靶向制劑、經皮吸收制劑以及粉體學、藥用高分子等一帶而過即可。
2.實踐教學內容方面的改革。我校藥劑學實踐教學內容選取原則是:側重職業性、技能性、實用性和適用性,實踐教學內容大致分為四個層次:一是觀察、稱量、測定、經典制劑制備、設備操作等基本實驗技能的訓練(如:實驗課中的驗證性實驗、校內崗前培訓);二是以提出和發現問題、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解釋實驗結果并應用到新的環境中、交流探索結果等為主的實踐教學(如:實驗課中的綜合性實驗、實習單位帶教實習等多種形式);三是以設計實驗、調研并安全實施等為主的探索(如:實驗課中的設計性實驗、帶教實習等多種形式);四是以觀摩、調研、參與制劑生產為主的培訓(如:參觀藥廠、藥廠實踐、藥房實踐等)。通過大量的實驗實訓環節,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成為來之能用的基層藥學人員,并為將來的職業生涯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①理論課:66學時,在第二學年第二學期進行。②實驗課:60學時。在第二學年第二學期相關章節的理論課之后進行,先學理論后做實驗,教、學、做結合,強調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③實訓實習20周左右。在最后一學年的第一學期進行。一般先進行校內崗前培訓,然后到醫院制劑室、藥廠等單位實習。
三、對高職高專藥劑學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改革
眾所周知,教學方法是教學改革的關鍵和切入點。傳統的教學方法是采用講授式,具有條理性強、信息量大的優勢,但存在以教師為中心,重知識傳授,忽視學生學習主動性、參與性的弊端,可作如下改革:
1.改變傳統的“教”與“學”的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授課。改變傳統的“教”與“學”的模式,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途徑就是要讓老師和學生的角色進行互換,讓學生走上講臺扮演老師的角色。其次,采用啟發式講授,這是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所必需的。再次,引導學生自學,這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節省講授時間以突出教學重點,攻克教學難點的需要。最后,采用提問式教學,有針對的進行課堂提問,既可吸引學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歸納提煉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采用新的教學手段――利用網絡資源,運用圖片、動畫及錄像等進行多媒體教學。高職高專藥劑學中制藥原理及制藥機械抽象枯燥,只憑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和簡單的原理圖很難使學生真正理解,采用多媒體教學,運用圖片、動畫以及錄像,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直觀生動的學習內容又可使學生一目了然,降低了學習難度,知識掌握也更扎實。另外,在做信息技術與本學科的整合時,專業課教師需要組建自己的多媒體素材庫。通過網上搜集、日常積累以及采用掃描儀或數碼相機拍攝,采集視頻素材或抓取計算機操作界面等方法,動態演示制劑生產車間的生產、制劑設備的操作和制劑的制備等過程。比如在講解片劑時,壓片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劑設備,用一段錄像動態地演示壓片機的工作情況,不僅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壓片機的內部結構和壓片的過程,而且對于與片劑相關的內容也能得到很好的理解。
四、加強藥劑學實踐教學,積極實施校內實驗室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
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實踐教學。高職院校藥劑學實踐教學要突出藥劑學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包括:①藥物制劑調配、制備和質量評定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培養;②制劑配制和生產常用儀器設備的結構、性能及使用方法能力的培養;③實驗觀察能力,實事求是的作風,以及獨立總結實驗資料能力的培養。為此,可以考慮從以下兩方面著手施行:
1.加強校內實驗室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和實習實訓環境。藥劑實驗室為我校重點實驗室,學校加大了對藥劑實驗室的投入。目前藥劑實驗室的使用面積約1000平方米,分普通制劑室、固體制劑室、大輸液灌裝室、生物藥劑實驗室、制劑檢測室,擁有多種制劑設備和檢測設備,這些實驗設備能夠滿足高職高專藥劑學實驗教學需要。在不斷加大校內實驗室投資力度的同時,加強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探索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加強校企合作。目前,我校先后與制藥企業、省市各藥檢所、多家醫藥公司及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并建立了28個實習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還聯合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高職藥學類專業的學生進行醫藥特有工種職業資格認證培訓和鑒定工作。學生經過參加培訓和考試,考核合格的將取得藥物制劑工、藥物檢驗工等6種職業資格鑒定證書,實現畢業持“雙證”(畢業證+職業資格鑒定證書),畢業即可上崗。這種做法得到了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與肯定。
2.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藥劑學實踐教學。我校高職高專藥劑學實踐教學形式分為校內實訓和校外實習。前者有實驗課、崗前培訓、技能大賽等形式;后者則以藥廠、藥檢所和醫院藥劑科等用人單位為依托,結合學生就業意愿,進行為期5個月左右的實習。這種實踐教學模式,不僅能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適應實際工作。
五、加強高職高專藥劑學專任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摘要】 目的 為初步探討中藥青光安含藥血清對體外培養視網膜神經節細胞(RGCs)的作用機制和為中藥對青光眼的體外療效研究提供一種新的研究方法。方法:不同濃度青光安顆粒劑和益脈康片劑給3月齡SD大鼠灌胃,獲取不同含藥濃度的大鼠血清;建立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純化培養的常壓和高壓模型,并用流式細胞儀(FCM)檢測凋亡細胞百分率;利用流式細胞儀進行細胞凋亡中Bcl-2、Bax等凋亡蛋白的檢查。結果:成功獲取中藥的含藥血清,并將其用于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體外培養;成功分離并培養了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純化培養模型,RGCs的混合培養最長可存活3~6周,RGCs的純化培養可存活時間4~7天;成功對純化培養的細胞進行壓力造模。壓力20mmHg、40mmHg、60mmHg、80mmHg,加壓時間1~4小時均能促進RGCs的凋亡,其凋亡細胞的數目以80mmHg、4小時為最多(P
關鍵詞:視網膜神經節細胞 細胞培養 壓力 細胞調亡 含藥血清
青光眼致盲的最主要原因是視神經的損害以及由此引起的視野損害。研究證明[1~4]其損害的主要靶組織細胞是視網膜神經節細胞,而且青光眼中部分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是通過凋亡的方式死亡的。為進一步探討青光安顆粒劑對青光眼患者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保護機理,我們將利用體外培養的RGCs進行體外實驗,以檢測臨床治療青光眼的藥物療效及進行藥理學研究,進一步從分子生物學角度研究青光安對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保護機制,實驗結果報道如下:
1.青光安含藥血清的制備
1.1 實驗材料 3月齡的SD大鼠,由湖南中醫學院動物實驗中心提供。雌、雄不拘,體重130~150g。
1.2 實驗藥物 青光安顆粒劑(批號020208)由湖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制備;益脈康片劑(批號 國藥準字 Z20010081)由湖南湘雅制藥有限公司生產
1.4 實驗方法 按隨機的方法將48只SD大鼠分成六組,標志每只大鼠,并稱重登記。將以上六組按隨機的方法分成青光安20倍組、青光安10倍組、青光安5倍組、青光安2.5倍組、益脈康5倍組和模型組。按體表面積換算的方法計算出每只大鼠的灌藥量。所有組別的大鼠適應性飼養一天后開始按計算好的劑量灌胃,其中模型組灌同等劑量的生理鹽水。灌藥7天后,開始麻醉處死提取血清。
2.試驗材料和方法
2.1試驗材料 1~3日齡SD大鼠,雌、雄不拘,體重6~8g,母乳喂養。
2.2 神經節細胞體外培養:參照吳永青等的方法分離培養RGCs[5].
2.3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混合培養及純化:
出生1~3天SD乳鼠20只斷頭處死,體視顯微鏡下鈍性分離視網膜,0.125%胰蛋白酶消化20分鐘,用220網無菌鋼網過濾,小牛血清終止消化,1000r/min離心5min,去上清液,加20%DMEM培養液,用吸管反復吹打,制成細胞懸液。計數后加入96孔板和預先植入2×2cm2蓋玻片的培養皿內進行培養和檢測,另一部分進行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以羊抗鼠的IgG純化。計數后進行培養和檢測,并于培養的4h、24h、72h觀察。Nissel小體染色檢查采用緩沖亞甲藍法[6],顯微鏡下觀察并照相。
2.4 視網膜神經節細胞體外高壓培養模型的建立
因設計高壓培養模型需要同時考慮壓力及時間兩個因素,而且每次取材數目有限,故采用裂區設計原理進行設計本實驗。
取1~3天齡SD乳鼠36只,按上述方法制備成純化的RGCS,計數后按每瓶5×105個細胞加入培養瓶,置于37℃,5%CO2孵化箱培養。培養24h后用帶T型三通管的橡皮塞將RGCSS密閉于培養瓶中,按照加壓時間分1h、2h、3h、4h四個組。用打氣球從T型管注入消毒的空氣,從與培養瓶相通得到壓力表讀取壓力值。壓力分別為對照0mmHg、20mmHg、40mmHg、60mmHg、80mmHg等5個亞組。37℃、5%CO2孵箱培養。
2.5 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凋亡及凋亡蛋白Bcl-2、Bax的檢測
利用流式細胞儀對神經節細胞的DNA含量進行檢測,流式細胞儀檢測:首先隨機將32瓶細胞按常壓和高壓分組,高壓組以80mmHg加壓4小時,然后各自分成青光安2.5、5、10、20倍組,益脈康5倍組,模型組,空白組及流式細胞儀上機對照組,其中caspase-3和caspase-8各8組。前六組加入占總培養液15%的含藥血清,37℃下5%CO2孵化箱中培養48h后,收集細胞。前七組PBS漂洗兩次后,70%的酒精4℃下固定4h,在流式細胞儀下檢查。第八組未經固定及染色處理,作為上機時的陰性對照。
2.6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for windows 10.0版醫學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采用方差分析。
3.實驗結果
3.1壓力對純化培養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生長狀況的影響
倒置相差顯微鏡下觀察,壓力低、加壓時間短的細胞生長影響較少,細胞形態無明顯改變;壓力高、加壓時間長的細胞生長影響較大,細胞核膜收縮呈舟狀,細胞變形變小,其生長影響與加壓的大小和加壓時間呈正相關。
3.2壓力對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凋亡的影響
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凋亡檢測由南華大學醫學院流式細胞中心完成。結果顯示:細胞凋亡的百分率隨加壓壓力增大、加壓時間延長遞增。在0mmHg組,1、2、3、4h均無壓力影響,故凋亡百分率結果差異不大,而20mmHg、40mmHg、60mmHg、80mmHg組細胞凋亡百分率隨加壓時間延長而增大。而且20mmHg、40mmHg、60mmHg、80mmHg組的凋亡均高于對照組0mmHg組。在時間和壓力兩方面結果,經方差分析均有顯著性差異。
3.3含藥血清對常壓體外純化培養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Bcl-2表達的影響
青光安20、10、5倍組、益脈康5倍組和青光安2.5倍組Bcl-2均有較強表達,青光安20倍組>青光安10倍組>青光安5倍組>益脈康5倍組>青光安2.5倍組。Bcl-2為抑制凋亡的蛋白,其高表達提示對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有保護作用,其表達率青光安20倍組、青光安10倍組、青光安5倍組、益脈康5倍組、青光安2.5倍組均優于模型組。青光安20倍組和青光安10倍組益脈康5倍組,青光安5倍組和青光安2.5倍組與益脈康5倍組比較無顯著差異。上機對照組為定義Bcl-2表達陰性的指標,其分析無統計學意義。
3.4含藥血清對常壓體外混合培養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Bax表達的影響:
青光安20倍組、青光安10倍組的Bax表達明顯低于其它組,且青光安含藥濃度越低,Bax的表達越強。益脈康5倍組與青光安5倍組的Bax表達接近;青光安2.5倍、模型組之間的Bax表達值接近。Bax是Bcl-2家族中促進凋亡的一種蛋白,與Bcl-2有拮抗作用,凋亡越明顯,其表達越強。在青光安含藥血清組,青光安灌胃劑量越大,青光安血清含藥量越高,其Bax的表達越低。
3.3含藥血清對高壓純化體外培養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Bcl-2表達的影響
青光安20倍組、青光安10倍組Bcl-2的表達明顯高于其它六組(P<0.01)。
3.4含藥血清對高壓體外純化培養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Bax表達的影響
青光安20倍組、青光安10倍組的Bax表達明顯低于其它組(P<0.01),且青光安含藥濃度越低,Bax的表達越強。
4.討論
青光眼的病理改變主要是RGCs及其軸突的變性、萎縮、喪失,最終導致青光眼視功能的永久性損害[7]。RGCs死亡的主要方式是細胞凋亡,這已被Quileyh和Valenzuela等[7~9]證實。青光安顆粒由黃芪、生地、茯苓、車前子、地龍、赤芍、紅花、白術等藥物組成,具有益氣活血利水之功,經臨床驗證,能增強視網膜神經細胞抗缺氧、缺血的能力,延長細胞的壽命,對視網膜和視神經有保護作用。Bcl-2是最早發現的抑制細胞凋亡的蛋白,由Bcl-2基因編碼,它是定位在線粒體膜、核外膜和內質網外膜的整合蛋白,是一種重要的抑制細胞凋亡的基因,現已知道Bcl-2基因產物并不改變細胞增殖的速度,而是通過抵抗多種形式的細胞死亡,延長細胞壽命,導致細胞數目增加。而Bax是Bcl-2家族中最具有促進死亡特征的基因。而Bc1-2與Bax基因表達水平的高低與凋亡調控直接有關,細胞內Bax高表達時,細胞對死亡信號敏感,加速細胞凋亡;當Bcl-2高表達時,Bax-Bax分開,Bcl-2可與Bax形成異源性二聚體,中和了Bax-Bax促進凋亡作用,抑制細胞凋亡[10~11]。本實驗通過血清藥理學和體外高壓純化培養的方法,研究青光安顆粒劑對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保護作用。結果青光安20倍組和青光安10倍組的含藥血清均能抑制RGCs的Bax蛋白的表達,可能青光安含藥血清改變了體外培養RGCs的生存環境,同時Bcl-2的表達增多,通過異源二聚體的形成抑制Bax的轉位及Bax二聚體的形成,從而抑制了Bax的表達。隨著Bax-Bax二聚體的減少,Cyt c和AIF釋放也減少,阻斷了細胞凋亡的信號途徑,從而抑制細胞凋亡。其機制可能是含藥血清改變了體外培養細胞的生存環境,通過抑制氧自由基的產生或起一種抗氧化劑的作用;或通過阻斷Ca2+從內質網中釋放;或通過影響線粒體釋放細胞色素C而產生抗凋亡的作用。而且Bcl-2的高表達可抑制促進細胞凋亡的Bax蛋白的表達。本實驗雖然證實了青光安含藥血清能抑制體外培養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凋亡,對其有保護作用,進一步驗證了青光安顆粒劑對青光眼患者視神經的保護作用,但其抑制凋亡的機制尚待深入探討。而且青光安顆粒劑對小梁網細胞、篩板外基質的保護作用將是我們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Yu Z, Li Y. Establishment of fetal limb bud culture model of mouse Wei Sheng Yan Jiu 2001Jul;30(4):217-8.
2.Wan C, Yang Q, Deng L, Shen W, He C, Qi J. Osteogenic potential of rabbit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 cultured in vitro: a histochemical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y. Chin J Traumatol 2002 Dec;5(6):374-9.
3.Valheim M, Hasvold HJ, Storset AK, Larsen HJ, Press CM. Localisation of CD25+ cells and MHCII+ cells in lymph nodes draining 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 paratuberculosis vaccination granuloma and the presence of a systemic immune response. Res Vet Sci 2002 Aug;73(1):77-85.
4.Honig JF, Merten HA, Schutte R, Grohmann UA, Cassisis A.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frontal sinus development on Goettingen miniature pigs. J Craniofac Surg 2002 May;13(3):418-26.
5.吳永青、葛堅、邱鵬新,等,視網膜神經節細胞體外培養、純化及生物學特性研究[J],中華眼科雜志,1999,35(3):190.
6.凌啟波.實用病理特殊染色和組化技術[M].第一版,廣東教育出版社,1989.148~168.
7.Quigley HA,Nickells RW ,Kerrigan LA et al.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95,36:774.
8.Quigley HA.Aust N-Z Ophthalmol,1995,23:85.
9.Valenzuela EG ,Sharcef S ,Walsh J,et al. Invest Ophthal Vis Sic,1995,36:9~15.
【關鍵詞】 藥劑學 交叉教學法 教學改革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藥劑學已經進入以現代科學技術和理論為指導,對它的理論、工藝技術及應用進行系統研究的階段;各個研究領域越來越系統化、明朗化,逐步形成一系列分支學科,即“工業藥劑學”“生物藥劑學”“藥物動力學”“藥用分子材料學”“物理藥劑學”“臨床藥劑學”等;但對于制藥專業和藥學專業的學生,它的主干專業課——藥劑學的教學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專業水平的優劣,因此根據藥劑學學科的“交叉”特點,采用交叉教學法,融會各分支學科知識特點,使主干課程的教學更豐富,力求充分反應出新世紀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改革,培養具有競爭能力的藥學專業大學生。
1
教學內容設置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和合理應用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學科。既具有相當的理論深度,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隨著分子藥理學、生物藥物分析、細胞藥物化學、藥物分子傳遞學及系統工程學的發展、滲入以及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只注重普通制劑的學習已不能適應醫藥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對新劑型、新技術的掌握勢在必行。因此,我們首先在注重基礎教學的同時,增加這一部分的學時數,對于已經成熟的新劑型、新技術,要求學生重點掌握,這種交叉教學以適應藥學的快速發展,從容應對未來的工作。第二,增加實驗課的學時數,充分體現藥劑學科的實踐性強的特點,通過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三,實行分段教學,使學生的學習由淺入深,同時加強了與相關交叉學科的銜接,增強了學習的系統性。
2
教學改革措施
2. 1
在教學改革中應該樹立全新觀念
人才培養一定要適應社會發展需求;課程設置一定要做到厚基礎、寬專業、增強適應面;教學內容既要抓好共性教育,更要重視個性發展,加強選修課的建設,促進學有余力的學生冒尖;教學方法既要注重知識傳授,更要加強能力和素質培養;教學模式以增強創新意識和能力培養的交叉教學方式。
2. 2
不斷完善教學計劃
針對藥物新劑型與新技術的發展對藥劑學提出的新的挑戰,要求教學中要側重物理藥劑學知識的講授;此外生物技術的發展也對藥劑學提出了挑戰,這些技術要求采用毫微?;蚝廖⒛野蚧蜣D基因細胞的技術等,這些知識的教學要求在交叉教學中不斷完善。
2. 3
教學中采用案例展示的方式組織學生學習、研討和探究,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藥劑學作為綜合性應用學科,可以從各種案例中選擇,如在講解劑型對于藥效的影響時,如果只是依照書本上的幾條來講,不但枯燥,而且學生對劑型的重要性不會有切身的體會,但如果舉例復方丹參滴丸,既可使學生發現采用固體分散體技術能迅速提高療效,又能讓學生體會到中藥在應用中也可作為急救藥品使用。
2. 4
采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將抽象的理論做成直觀、生動、形象的課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注射劑的生產過程在課堂播放,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并由此引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有效的利用多媒體,借助于多媒體承載的大量信息,是提高藥劑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
3
拓寬實驗教學
藥劑學實驗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強化學生基本操作能力,在實踐中應用和領會藥劑學理論知識,并正確地分析實驗結果,培養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的能力。為了體現這一目的,實驗教學應該隨著現代藥劑學的發展和人才需求特征,合理設計實驗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優化實驗教學內容。目前藥劑學實驗的絕大部分是對理論的驗證,缺乏創新性;在實驗方法上基本是機械模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因此在選擇了典型的普通制劑的基礎上,增設了藥物基本理論的驗證實驗,開設新劑型實驗,開拓學生的視野,如脂質體的制備;另外應該增設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實驗,通過實驗,讓學生能充分體會到藥劑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等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在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方面能進行綜合性的思維和應用。
目前我們已經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的設計,使學生在實驗中驗證自己的設想。這樣可促進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激活創新意識,在驗證理論的過程中拓寬思路[13]。
參考文獻
[1]劉大有,張大方,貢濟寧,等.加強中藥重點學科建設 提高辦學和學術水平[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1):9091.
[2]崔 健,陳 新,張英華.中藥化學實驗課的設計性實驗與學生能力培養[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4):117.
【關鍵詞】行業需求 “五步式”教學模式 中藥藥劑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4-0068-03
中醫藥現代化和就業市場迫切需要一批新型中藥人才,高等學校的主要任務是為社會和行業培養合格的中藥人才,中藥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會在中藥企業、醫院藥房、藥事管理部門就業。用人單位反映畢業生普遍存在行業適應期較長、創新能力及事業發展后勁不足等現象。中藥藥劑學是中藥專業的主干課程。中藥藥劑學科具有綜合性與應用性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我國中藥行業的現狀、技術水平與發展趨勢,同時與中藥用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生產的環保性和經濟性等密切相關。因此,中藥藥劑學的教學質量無疑對學校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且其教學質量的好壞與學生畢業后從事藥學工作的能力高低有著密切的關系。
為了培養適應現代制劑行業發展需要和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高校中藥藥劑學的教學水平亟待提高,而教學模式及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學水平的突破點之一。目前,在中藥藥劑學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中藥藥劑學》內容多且繁雜,利用現有的教學方法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高效的教學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教授知識為主,缺乏與學生的互動,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對培養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及創新性的重視度不夠,導致學生出現對知識容易遺忘、學習能力不強等問題。為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引導學生牢固掌握中藥藥劑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操作技能,并能夠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培養出具有創新性的現代藥學人才,急需對中藥藥劑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而改革的關鍵是構建大學教育與行業需求相銜接的教學模式,整合教育與行業的分離,使大學的人才培養方式適應社會的需求,通過學科知識向崗位素養、實踐知識的過渡,實現知識與能力、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鑒于此,我們以行業需求為指導理念,提出“引趣導思設疑導學自主探究評價反饋歸納提升”的五步式教學模式,并將其應用于中藥藥劑學課堂教學活動中,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創新思維和溝通協作的綜合能力,以滿足行業的對人才的需求。
一 “五步式”教學模式的概述
“五步式”教學模式是在現代企業希望學生提高自主學習、創新思維、崗位實踐操作、溝通協作等能力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種以適應行業需求為核心教學理念和突出學生自主學習的新型教學模式,分為“引趣導思設疑導學自主探究評價反饋歸納提升”五個步驟。在實施的過程中,采用情景案例教學法、網絡環境下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Web,WPBL)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及自學能力;采用WPBL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用問題引領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在不斷解決疑難問題的情景中掌握知識與技能;通過同伴主導的小組學習教學法(Peer-Led Team Learning,PLTL)、Seminar教學法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鍛煉語言表達能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通過形成
――――――――――――――――――――――――
* 北京中醫藥大學協同創新建設計劃(編號:2013-XTCX-03)、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藥劑學優秀教學團隊研究成果(編號:XJTD1401-1402-5),通訊作者:倪健
性評價等方式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肯定、補充和反饋,強化教學的重點內容;通過探究式教學法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并提高其學習及實踐能力。
二 “五步式”教學模式的特點
“五步式”教學模式針對中藥藥劑學內容多且繁雜的現象,將多種教學方法融合在“五步式”教學過程中,從而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高效的教學目的。其具有兩個特點:一是結合講授課程內容與特點,以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為主,合理使用多元化教學方法,使學生快速掌握知識與技能;二是在多元化教學方法綜合使用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靈活的學習方法,重點培養學生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自己能夠不斷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效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并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充分貫徹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真正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三 “五步式”教學模式在中藥藥劑學中應用的優勢
與其他中藥藥劑學教學方法相比,實施以行業需求為指導理念的“五步式”教學模式的目的是為了突破“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思維定式,將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轉換成為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新形式,讓學生學會探究、學會交流、學會合作,真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溝通協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社會培養出一批自主性強、競爭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中藥行業優秀畢業生。
四 “五步式”教學模式在中藥藥劑學教學中的實施
五步式教學教學模式將課堂劃分為“引趣導思―設疑導學―自主探究―評價反饋―歸納提升”五個環節,并采用同伴主導的小組學習教學法、網絡環境下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法、Seminar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情景案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等多元化互動的教學方法融匯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第一,引趣導思。指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職業情感與專業興趣。采用情景案例教學等播放視頻展示真實的情境,應用動畫、繪圖、計算機模擬等手段講述制劑制備等動態內容給學生更直觀的感受,比如在中藥提取純化章節學習過程中,將藥廠制藥提取過程以視頻的方式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從而形成深刻的印象;采用WPBL教學法引導學生帶著疑問進入學習狀態,用中藥藥劑學理論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容趣味性、應用性于一體,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如舉例日常生活中大家熟悉的各種片劑,激發學生對片劑學習的興趣。
第二,設疑導學。指以前述的情境授課為基礎,設置具有針對性、趣味性和探究性的問題,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通過WPBL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帶著具體的任務和問題,比如以注射劑不良反應事件為引子,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明確學習的目標要求,有目的地進入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探索引起不良反應的原因及解決辦法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對中藥藥劑學的認知能力,并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
第三,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指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和享有的資源挖掘所有潛能。通過以PLTL教學法、Seminar 教學法等方式完成學習任務,解答中藥藥劑學相關問題從而拓寬構建知識體系,鍛煉膽量,學習語言表達運用知識以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評價反饋。評價反饋是指對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果評價與矯正。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及之后通過形成性評價的方式(評價學生專業素質、實踐能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等),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過程、態度、認知與技能進行充分的肯定、必要的補充和錯誤的矯正,強化教學的重點內容。
第五,歸納提升。是指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學習及實踐能力。最后通過師生共同的歸納總結,使學生抓住教學的主干內容形成比較完整系統的知識結構,并適時提出更高層次的任務與問題。運用探究式教學法,圍繞藥劑內容,創設問題,由學生協作處理,使其可在問題解答的整個過程中完成理論知識的掌握及技能的訓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五 總結
利用傳統的中藥藥劑學教學方法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高效的教學目的;為完成中藥藥劑學繁雜冗長的教學內容,教師容易忽視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現在,在中藥藥劑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引進以中藥行業需求為導向和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理念的“五步式”教學模式,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通過“引趣導思設疑導學自主探究評價反饋歸納提升”五個步驟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并探索解決辦法,讓學生在課堂中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五步式”教學模式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緊密結合,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培養社會
所需要的各種技能,以滿足行業對學生的崗位需求。
參考文獻
[1]王英姿、倪健、任天池.中藥藥劑學課堂教學的幾點體會[J].中醫教育,2006(6):45~47
[2]王英姿、杜守穎、王瑰月.PBL教學模式在專升本中藥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1(14):56~57
[3]馬龍海、范忠寶.以行業需求為導向 構建CPE人才培養課程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10(19):33~35
[4]王英姿、杜守穎、王晴.WPBL教學模式在中藥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園,2014(27):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