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緊急情況應對方案和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山區高速公路;應急管理;交通流;節點
對于我國的一些偏遠山區來說,山區高速公路的建設是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山區高速公路除了具備普通高速公路的特點外,還有地形地貌復雜、橋梁隧道較多、公路彎道較多、上下坡較多、雨霧天氣較多、地質現象和自然災害較多等自身特點。正因為這些山區高速公路獨有的特點,我們必須加強應對山區高速公路中發生緊急情況時的應對措施,對山區高速公路的交通流實施有效控制。本文從山區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控制、正線控制、遠端分流控制、優先通行權控制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可以對今后山區高速公路應急管理交通流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促進我國山區高速公路的發展。
一、出入口方面的控制
出入口控制是最常用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方法,當發生了重大的交通事故或者自然災害比較嚴重時,出入口控制可以有效控制公路交通的情況,效果明顯,具體實施工作也比較簡單,是交通流控制中最易操作的一種。出入口控制的操作方式是對進入高速公路的車輛進行限制,保證高速公路上的行駛車輛控制在高速公路交通容量的范圍之內,它的基本理論是最優控制理論,計算出最優的入口車流量,進一步控制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容量,同時,使特定高速公里的交通流量情況各種情況下的變量浮動維持在可控范圍內[1]。山區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方面的控制具體操作流程比較容易,只需把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費站關閉就行,但是通過這一簡單的操作,卻可以完成對高速公路交通流的有效控制,從而完成對高速公路上各種突況的控制,加強高速公路交通流的穩定性,有效減少交通擁擠情況和交通事故的發生。
二、正線控制
正線控制就是指在高速公路的正線上,對交通流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合理的調整,使正線上的交通流達到穩定、分布均勻的效果。該種控制方式主要有五種,包括控制左側超車道、控制行車道、控制右側應急車道、單幅雙通、間接放行這5種通道控制方式,進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高速公路交通流,使交通需求和高速公路通道的交通能力維持在最佳的平衡點,達到高速公路交通順利運行的目的,保證山區高速公路交通的安全[2]。
第一,控制左側超車道,該種控制方式是在高速公路上發生突發事故或緊急情況導致左側超車道交通無法正常運行,或者中央隔離帶的相關工作占用了左側超車道這兩種情況下,我們要對左側超車道實施有效的控制,保證行車道和右側應急車道能夠正常運行。第二,行車道的有效控制,這種控制方式發生在由于高速公路上發生突發事故或緊急情況的狀況下,或者由于隔離帶的相關工作而導致行車道的無法正常運行,比如綠化工作、護欄維修工作等,同時,也與控制左側超車道一同進行,只保留應急車道的正常通行。第三,控制右側應急車道,該種情況一般發生在由于高速公路上發生突發事故或緊急情況的狀況下,或者由于隔離帶的相關工作而導致行車道的無法正常運行,比如綠化工作、護欄維修工作等,采取對右側應急車道的有效控制,在該種控制方式下,左側應急車道和行車道均可正常運行。第四,單幅雙通,這種控制方式是指由于高速公路上發生突發事故或緊急情況,或者相關作業的實施,使高速公路的單向交通停止,這時,應該采用另一條交通道路單幅雙通的方式,及時處理突發的交通變化,在這種交通方式控制下由于一條交通道路上承受了雙倍的交通容量,所以管理的難度比較大。第五,間斷放行的控制方式,該種控制方式是指在由于發生了突況而占用車道的緊急情況下,對道路左右兩邊的車輛進行間斷控制,保持車輛有秩序的進行通行活動,該種控制方式使交通流的方向發生了變化,必須進行謹慎的交通管理。由于高速公路上發生突發事故或緊急情況,一條交通線路中斷,另一條交通線路不能滿通需要,我們可以采用這種方式,分不同時間段對來自兩個方向的車輛進行放行工作。
三、遠端分流控制
當山區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或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或發生緊急情況時,很可能會導致高速公路交通出現道路擁擠的情況,相關部門應該在途徑事故路段的遠端點進行分流控制作業,應設立臨時的分流點,相關人員組織來往的車輛繞道行駛,防止更多的車輛進入事發車道,造成交通擁擠的情況加重。通過遠端分流控制方式,可以有效緩解事發路段的交通擁擠情況,減小高速公路的交通壓力,保證交通運輸的順利進行[3]。但是,遠端分流控制的方法存在一些缺點,比如大量的人力投入、大量的車輛投入,遠端控制點的x擇是否合理,交通的組織管理工作是否恰當。
山區高速公路的分流計劃設計應該充分考慮到影響公路交通的具體情況和公路交通網路的條件,我們應該采用引導分流和強制分流相結合的計劃方案,預先考慮好應急的分流措施。同時,當我們制定了分流方案后,不能只是按照已定的方案實施工作,應該結合具體高速公路的交通情況,即使對方案中不足的地方進行調整,結合來往車輛的車型、運輸特點、運行標準、地理地貌、交通網路實際條件等方面,選擇分流的車型,比如貨車分流、客車分流、客貨混合分流等方式,進行方案的調整設計。
山區高速公路在遠端分流控制時的分流節點的選擇一定要合理,要科學的進行分流節點的選擇,要按照上游疏導、從遠到近、地區之間相互協調的原則,設置引導方便、分流、控制合理的三級節點。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第一,誘導點應選擇在應急區域影響區的路網的關鍵節點處,積極引導交通,盡全力分割過境交通,充分發揮自身柔性,有效控制交通流的情況。第二,分流點應設置在應急區域的交叉口,發揮被動引導交通的作用。第三,在應急區域的互通入口處設置控制點,比如和地方普通公路連接的互通路口,起到強制引導交通的作用。
四、優先通行權的管理
在山區高速公路發生突發交通事故或緊急交通情況時可以采用優先通行權的管理控制方式來進行交通管控。上文中我們提到,為了保證山區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我們就可以采用對來往車輛車型控制的方法進行交通疏導,對進入相關交通路段的容易造成交通擁堵的車型車輛進行控制,等到高速公路交通恢復正常后,再放入該車輛正常通行,其中,要讓警用、急救、搶險、客運等車輛優先通過。使用優先通行權的管理控制方法優點是目標清晰,保證應急車輛的順利通行,缺點是工作投入的人員數量比較多,管理工作比較困難,以及相應的宣傳、解釋工作繁瑣。
五、正線交通流控制節點的選擇問題
正線交通流控制節點的選擇問題是山區高速公路應急交通控制流有效管理的重要方面,合理選擇隧道交通、長大縱坡、彎道、橋梁等交通路段的控制節點,對山區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下面,我們就隧道交通控制節點的選擇、長大縱坡控制節點的選擇、彎道交通控制節點的選擇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隧道交通控制節點的選擇
山區高速公路的隧道是高速公路事故最容易發生的區域,是車輛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最危險的路段,很多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都是在隧道中發生的,因此,對于山區高速公路隧道的交通安全存在的問題比整體道路交通的安全問題更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同時,隧道的相關交通安全措施的實施也更加困難、更加復雜。在對隧道進行交通流的控制時,應該在隧道周圍一些位置對交通流進行引導,隧道內與隧道洞口外都應有相應的設置隧道交通控制節點,同時,重要節點的位置應該設置在隧道入口外視線范圍較廣的平坦道路上。
(二)長大縱坡交通控制節點的選擇
我國山區的地勢情況比較復雜,道路的坡度落差非常大,地形波動較大,山區高速公路常位于高原、重丘、山嶺地區之中,通常我們采用的方法都是連續升坡或者連續降坡展現的方式緩解地勢的落差,在很多山區高速公路的建設中,我們都使用了連續長下坡的方式,這種方式比較符合現行的標準制度,但是,在該路段發生的交通事故較多、事故造成的損失嚴重、特大交通事故頻發,很多山區的長大縱坡被司機稱為“死亡之坡”、“魔鬼坡”等,該路段的管理也是山區高速公路管理中的黑點之一。因此,當這些路段發生緊急交通事故或者突況時,合理、有效的交通流控制方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設計方案時,要充分考慮司機的視野范圍和視覺特點,對該路段進行交通流的控制時,控制節點一定要選擇在山坡坡頂,在行車方向的上坡坡頂的位置上進行交通控制。
(三)彎道交通控制節點的選擇
我國山區的高速公路彎道處的圓曲線半徑比較小,這種情況導致車輛在轉彎處通過時控制不當發生撞擊護欄的情況,嚴重的可能導致發車等事故,而在實際該路段的交通情況中,交通事故也比較多,交通事故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由于交通管理的需要,在對該路段進行交通控制時,交通控制節點的選擇必須在車輛進入彎道前通過的平直路段,以便司機能夠更好的發現交通控制點的位置,減少由于交通控制方式不當引起的交通事故,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人民財產的損失。
由于橋梁、高邊坡等特殊的結構框架所產生的安全隱患,我們應該采用高速公路交通控制流減小它的影響,交通控制節點的選擇只與道路的線形有關,這就是說,橋梁、高邊坡等結構的交通流控制,由該路段的長大縱坡、彎道等方面來決定,其本身并不影響節點的選擇。
六、結論
通過本文的論述得知,我國的山區高速公路管理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影響山區高速公路運行的各種安全隱患也比較多,我們必須實行一套行之有效的山區高速公路安全保障系統,從更多的角度、方面出發,加強山區高速公路的安全運行,及時預防事故、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提高山區高速公路對社會的經濟效益和價值,保障當地經濟的健康發展,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高速公路的運行車輛也越來越多,我們必須重視高速公路交通的安全問題,山區高速公路由于其特殊性,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多,為了能夠更好的管理山區高速公路的交通問題,我們應對自然災害、道路交通事故等方面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做好山^高速公路緊急突況時的交通流管理,我們要進行反復確認,選擇出核實的交通流控制方法,根據我國山區高速公路的實際情況,發現山區高速公路安全保障系統中的缺點,并加以修改,對交通流控制方法進行充分的分析和討論,保障地區的平穩發展,進一步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龍聲,方勇,郭忠印.山區高速公路運行環境復雜路段行車安全預警系統[J].公路工程,2014,(05):54-58
[2]高巖,董憲元,田飛.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現狀分析及管理對策[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5,(10):110-115.
1 堅持一個原則
在執法協作工作中要堅持“各司其職、小案獨立、大案協作、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原則。
2 把握二個范圍
行政違法。執法把握在動物、動物產品經營、加工、運輸、儲存、銷售等范圍內。由動物衛生監督管理部門實施行政處理(罰)。
刑事違法。對在查處動物衛生監方面違法行為時,對確有觸犯刑法的,由公安部門實施刑事處理。
3 牢記三項執法內容
圍繞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監管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以及重大活動和節假日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等開展的聯合執法行動;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交辦的涉及動物源性食品安全需要聯合執法的工作任務;兩部門根據工作需要,申請開展聯合執法的事項。
4 側重四個環節
養殖環節。重點是養殖業動物衛生防疫條件、檔案記錄情況、病死或死因不明動物尸體無害化處理;使用或添加激素類藥品或其他禁用藥品、人用藥品;動物強制免疫及免疫標識佩戴情況等。 4.2 屠宰環節。無證屠宰、私屠濫宰,不執行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屠宰、出售。染疫或疑似染疫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
檢疫監督環節。違法加工、經營病死畜禽及其產品,經營、倉儲、銷售、運輸等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動物及動物產品。 4.4 獸藥經營環節。無證經營、經營假劣獸藥或非法藥品。 5.建立五項制度 5.1 聯合執法啟動制度
常規啟動機制。建立節假日、雙休日巡查以及投訴舉報、應急事件快速處理制度。需要開展全市性的、重大的聯合執法以及上級要求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時,經兩部門會商后組織實施。
專項啟動機制。涉及兩部門單一專業執法力量難以糾正、制止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時,兩部門協商后實施聯合行動。
突發啟動機制。遇到突發事件或其他緊急事項需要開展食品安全聯合執法行動時,兩部門立即、盡快組織實施。
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原則上每季度召開一次,由兩部門輪流召集。遇特殊情況,經任何一家成員單位提議可視情召開。聯席會議主要內容是通報食品安全事件處置情況,分析研判事態發展趨勢,共同研究事件處置中需要協調解決的重大問題;制定聯合執法計劃和行動方案,確定打擊重點;共同分析危害食品藥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的動向、特點、規律,研究應對策略等。
健全信息通報制度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交流涉及各監管環節的法律法規、政策、食品安全標準規范。采用一般信息通報、典型案件通報、重大事項(緊急情況)通報等三種通報方式。實行一般信息月通報,典型案件限時通報,重大緊急情報“零時差”通報機制。
聯合執法案件移送制度公安部門在執法過程中,發現涉嫌動物源性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不構成犯罪時,要及時移交動物衛生監督部門做出行政處罰。動物衛生監督部門在案件查處中認為當事人涉嫌構成犯罪的,應立即通報公安部門,公安機關應當及時依法采取相應措施。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總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轉載須注名來源必要時可在現場立即辦理案件移交手續。對兩部門移交的案件,對方應立即派人到場。現場檢查初步認定有違法行為,需要立案的,自受理之日起3日內做出立案或不立案決定。決定立案的,應在現場或后續案件調查按各自職能分工進行。決定不立案的,應書面告知移送案件部門。對于決定立案的案件,移送機關應當自接到立案通知書之日起3日內將涉案物品以及與案件有關的其他材料移交對方,并辦理交接手續并依法作出處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兩部門在查辦案件過程中,應當妥善保存案件的相關證據。對易腐爛、變質、滅失等不宜或者不易保管的涉案物品,應當采取必要措施固定證據;對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涉案物品,應當送請有關部門或者機構依法進行檢驗、鑒定,并出具檢驗報告或者鑒定結論。對于兩部門移送的案件,對方應將查處情況通報移送的機關。雙方均有督辦權,告知權,知情權。對推諉、不作為行為,對方有權向有關部門反饋。
案件處置制度:
發現動物性食品安全事件或接到動物性食品安全事件報告,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公安機關應立即派員趕赴現場,核查相關信息,按以下要求處置:經調查核實,食品安全事件屬本部門職能管轄范圍的,應及時依法封存(或登記保存)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件的食品及其原料、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用具,控制事態蔓延。對于依法不屬于自己職權范圍內的舉報,應當及時移交主管機關,并告知舉報人;經調查核實,食品安全事件涉嫌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的,應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同時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或者減輕食品安全事件危害。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食品安全事件案件,對經偵查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移送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查處;經調查核實,食品安全事件屬于其他部門或多個部門職能管轄范圍的,立即通報有關監管部門,協助配合有關部門的處置。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一2017年5月我院142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入選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診斷標準「0,將支氣管哮喘、肺膿腫、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咽喉疾病等患者排除。按照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n=71),對照組男37例,女34例,患者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65. 2士4. 8 )歲;病程7個月一21年,平均病程(13. 6士3. 5 )年。觀察組男36例,女35例,個月一21年,平均病程未出現差異((P>0. 05)
1. 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患者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65. 2士4. 8 )歲;病程7(13. 6士3. 5)年。在基礎資料的統計處理方面,兩組間具有對比性。詳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嚴格遵照醫囑對患者進行相應的生活指導和幫助。嚴密觀察和監測其病情變化觀察組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包括如下幾方面:(1)健康知識宣教指導:將患者定期組織到一起,邀請具有專業知識和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的醫護人員進行健康宣教,增強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和認知,明確疾病的常見誘因,并對各種突況的應對方法熟練掌握。對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解答,給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尊重和愛護,提高其配合意識和治療依從性。
(2)心理護理指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因為病程長、反復發作等病情特點的影響,治療期間易出現煩躁、悲觀、壓抑等不良情緒,甚至存在自暴自棄的想法,負面情緒比較嚴重,護士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制定個性化心理護理方案,盡可能減輕患者負面情緒,介紹康復效果良好的病例,使患者可以樹立勇敢對待疾病的治療的信念;叮囑患者家屬給予患者家庭的關懷和溫暖,盡可能滿足其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合理需求,促使患者可以積極配合完成各項治療,提高治療效果和治愈率。
(3)用藥護理指導:要求患者必須嚴格遵醫囑按照時間和劑量用藥,切不可在治療過程中私自增加或減少藥物劑量甚至停藥,介紹常用藥的常見不良反應,并教會患者預防措施,對患者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進行密切觀察,及時反饋給主治醫生,以便對給藥方案進行相應的調整。(4)飲食護理指導:根據患者的身體需求和病情需求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禁止生冷、辛辣等刺激性比較強的食物,禁止吸煙飲酒和濃茶、濃咖啡,要求患者盡可能不要熬夜,保持規律休息和睡眠;幫助患者關注天氣變化等生活事宜,防止受涼和感冒,盡可能不要到公共場所活動,出門時佩戴口罩等保護措施。(5)運動護理指導:鑒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身體素質不佳,疾病發作時容易萎靡不振;叮囑急性發作期患者保持絕對臥床休息;病情緩解后可適當下床進行有氧運動,加強身體訓練,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延長運動時間和增加運動量;禁止全天進行鍛煉,必須勞逸結合;護士需協助非危重患者進行御寒及呼吸肌康復鍛煉,進一步提高心肺功能。
1. 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疾病知識知曉情況,主要包括健康飲食、吸煙危害、慢性支氣管炎疾病相關知識及并發癥相關知識等。
1. 4統計學分析
運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22. 0統計分析所有相關數據,疾病知識知曉情況以(%)加以描述,了檢驗組間統計對比,如果PGO. 05,則說明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慢性支氣管炎疾病知識、并發癥知識及吸煙危害知識、健康飲食知識知曉率與對照組比較,組間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PGO. 05),數據見下表。
3討論
漫性支氣管炎屬于反復發作的一種呼吸系統慢性疾病,其主要是因為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出現慢性炎癥而導致的,老年人群最為常見。由于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有限,對病情的發展、并發癥情況等也未給予高度重視,部分患者長期吸煙酗酒的錯誤生活習慣,再加上環境、氣候等變化,導致該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發病初期患者主要以喘息和劇烈咳嗽為主要癥狀,若治療不及時,還會導致肺氣腫、肺心病等其他病癥,從而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構成較大威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家庭和社會的壓力。
[關鍵詞] 公關 旅游危機 旅游企業 危機管理
一、相關概念及內涵
1.公關
公關也就是公關關系,是一個社會組織運用各種傳播手段,使自己和公眾相互了解、相互適應的一種活動和職能。一個組織通過努力,通過有效的傳播,將自己的宗旨、政策、行動告訴公眾,同時也通過傳播將公眾的意思、建議讓組織了解,使組織和公眾相互了解對方,這樣才能達到對方相互了解和適應,組織才能得到公眾的支持,營造一個有利于自己生存的、發展的最佳環境。
2.旅游危機
旅游危機是指那些對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信心產生消極影響,對旅游業正常運轉帶來沖擊的各種非預期的事件。這些事件可能以無限多樣的形式在不同時間不斷發生,包括自然災害,也包括將對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產生影響的人為災難,甚至包括諸如經濟蕭條、匯率的劇烈波動等經濟因素及技術產生的消極結果。
3.危機管理
危機管理是針對組織自身情況和外部環境,分析預測可能發生的危機,然后制定出針對措施,一旦發生危機就能有條不紊的將危機化解,重新恢復信譽和市場的一整套機制。具有預警、防范、化解的功能。旅游企業危機是指旅游企業經營管理所處的一種特殊狀態,阻礙其人、財、物正常運作。在此狀態下,旅游企業市場份額下降、核心員工流失等不利征兆出現,從而可能被其他企業所取代、兼并甚至被淘汰。
旅游企業的危機管理就是為避免和減輕各種非預期性事件可能給旅游企業所帶來的嚴重威脅和可能的損失,通過危機分析、危機預警和危機控制達到恢復旅游經營環境,恢復旅游消費信心的管理活動。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危機事件會嚴重影響其正常運作,因此必須立即妥善處理,也就是要進行及時的公關危機管理。
二、旅游企業危機的表現形式
1.旅游企業內部危機
(1)產品質量危機。主要是由于旅游企業產品或服務難以滿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者或潛在旅游者獲得這些質量差的信息后會減少對此類旅游企業的需求,從而使企業陷入危機。
(2)信譽危機。旅游企業的信譽是在長期的服務中其產品和服務給旅游者和潛在旅游者帶來的整體形象和評價。當企業提供的產品質量、性能、服務差,與旅游者的旅游目標相距很大,或者特別是某些旅游企業的一些不規范行為給旅游者造成損害,都會給旅游企業造成信譽危機。
(3)財務危機。由于相關合作的旅游企業中止契約(或者由于信息不對稱,企業經營者對內部員工的監督不完備)或者由于投資決策的失誤和國家利率、匯率的調整,財務危機都有可能發生。
2.旅游企業外部危機
(1)契約危機。由于信息不對稱,再加上缺乏強有力的懲罰機制,契約就難以完全執行,處于同一產業鏈上的高度關聯的各旅游企業之間就會產生機會主義行為。當某個企業違背契約的凈收益大于執行契約的凈收益加違約的成本時,就會中止或不執行契約,使原先的合作企業面臨危機。
(2)宏觀經濟形勢危機。這主要是由于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或出臺給各旅游企業帶來直接或間接的危機。如匯率的調整可能引起旅游企業的財務危機,加入WTO使國內旅游企業面臨外資沖擊危機、國家利率上調使旅游需求下降的危機、取消長假帶來的危機等等。
(3)突發事故危機。引起此類危機的原因首先主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如地震、水災、火災、流行疫病等原因引起的使整個旅游業面臨蕭條;再次是各種人為的事故、災難如恐怖事件、戰爭、交通事故、人身傷害等。
三、旅游危機管理的公關對策
危機事件發生、發生時間及可能造成的影響都是無法預測的,為了將危機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維持旅游者和旅游業的信心,重建安全的旅游地形象從而獲得可持續的旅游發展,目的地急需采取有效的旅游業危機管理的公關措施,制訂旅游危機管理戰略。基于危機的三個階段:前危機階段(明顯的跡象表明危機可能爆發)、真正的危機階段和后危機階段(即一直到接待國旅游業完全復蘇的這段時期)。本文將這三個階段進一步細化為六個階段,分別對各個階段提出相關的公關對策,為危機管理方案的改善提供借鑒。
1.危機前階段
(1)預防階段。首先要看一看到底可能會發生什么危機?做一些準備,防患于未然,是危機管理的最主要部分,預防與控制是成本最低、最簡便的方法。目的地應事先制定一個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可操作性強的公關方案。具體內容包括:
①設立旅游危機基金。危機期間目的地要進行緊急救助活動,危機過后還要進行額外的促銷、溝通活動來重振旅游經濟,這些都需要相應的資金。因此,旅游企業應提前設置危機基金,并預先規定危機基金的使用許可,不需再經過漫長的機構決策程序,從而快速靈活地應對緊急情況。
②建立危機預警系統。危機預警系統將一切可能導致危機的因素一一列出,確立危機在何種條件下可能發生的指標體系,實施重點監控。針對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組織模擬演習,迅速提高運用有關防范和處理安全事故的方法和技巧,也可籍此研究出最佳處理方案。預警系統的主要職能是就危機的發生及后果做出預告和警告并制定預案,其建立不能僅僅依靠政府機關或者某個單位,而應當有學術單位和民間機構參加,以確保信息來源的多元化和客觀性。
③建立安全保障系統。分析所有可以采用的并會對旅游業造成影響的安全措施和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內外管理危機的經驗教訓,構建旅游安全保障體系。通過采取盡可能隱蔽且不妨礙旅游者到來的方式,提供一個安全的旅游環境。應對包括航空交通、地面交通、賓館飯店、餐館、購物區和所有旅游景點在內的整個“旅游鏈”進行評估,確保所有旅游者可能到達的地方的安全性。
(2)準備階段。準備階段是指危機發生之前已有跡象表明危機的發生不可避免,或者是突發性危機事件剛剛爆發,還沒有來得及對旅游業造成影響的階段。這一階段所要做的工作有:
①緊急成立危機管理指揮小組,召開新聞會議,組織專業人員對危機的性質、持續的時間及其將對旅游業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
②對旅游者處理危機的能力和目的地可用于抗擊危機事件的資源進行評估,以便進行分配。
③識別潛在的威脅或災難,根據潛在災難的定義和分類及其出現的可能性,在各個管理層面和階段上安排要實施的任務和活動的先后次序,各行動步驟間必須相互連接,避免浪費、重疊和相互矛盾。
2.危機發生階段
(1)緊急狀態
①重視溝通。旅游企業設立新聞及溝通處,任命危機問題的發言人,與媒體進行交往,與旅游者進行溝通,讓外界了解實情。
②幫助受害者。在危機發生時應展現旅游業人性化的一面,迅速采取措施對受害者進行救助,對已經與旅行社簽訂合同但尚未入境的游客,勸其取消行程或調整游期。
(2)危機期短期恢復階段
①注重資料的收集。一方面隨時更新有關旅游目的地的入境旅游者的數據以評估每一階段危機影響的范圍及其規模,另一方面要收集以往危機的相關數據為制定可能的解決方案提供借鑒。
②采取措施減輕災難造成的損失。增加促銷預算,直接與旅游貿易伙伴溝通,突出安全信息,降低價格,刺激消費量增加,在安全的前提下組織周邊地區的旅游者。
3.危機后管理
危機結束至旅游業完全復蘇這段時期,稱為“后危機”階段。當事情結束以后,做總結,重新建立新的形象,這一階段要做的工作是恢復旅游者和旅游企業的信心,重振旅游業;同時要對危機管理的公關戰略的效用進行評估,將戰略更新、提高。
(1)修訂危機戰略。修訂旅游危機管理戰略計劃的目的是增強未來的安全性。應對危機的戰略和重振旅游業的計劃的有效性是相對的,應根據其實施的效果和形勢的變化定期地對危機戰略計劃進行回顧和總結,對安全程序進行評估,同時關注新的信息和組織的變化,加強與其他受危機影響的國家間的合作,相互借鑒危機管理措施有效性方面的相關知識和經驗,在此基礎上,對戰略計劃進行持續的、實時的更新。尤其是危機過后要就戰略實施情況進行報告,以便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2)長期恢復期
①加強形象建設。危機后目的地的重振需要從來自旅游者的親身體驗和依賴于媒體的宣傳這兩個方面著手,尤其要加強溝通和信息交流。增加溝通方面額外的預算和人力資源配備,加強與媒體的溝通,促使新聞界回到目的地并向他們展示已取得的成果,將新聞報道轉向反映旅游活動的常態方面的內容。其次要加強與其他組織的合作,如航空公司、飯店協會、旅游商等,及時向他們通告目的地的有關行動。
②開展靈活的促銷。加強各部門與組織在營銷方面的協作,針對極具潛力的細分市場展開促銷,一是瞄準有經驗且有特殊興趣的旅游者,因為這部分旅游者需求彈性較小,不會被危機事件嚇跑;二是將注意力轉向離目的地最近的客源市場,因為這些旅游者相對更熟悉目的地的情況;三是加強對國內市場的促銷,彌補危機后重振進程中國際旅游需求的下降;四是邀請旅游經營商和旅游商進行實地考察以了解目的地為重振旅游業所采取的具體措施,組織大型活動和會議以創造與旅游貿易伙伴和國際社會進行溝通的機會,表達對新老客戶的重視,維系合作關系,同時也展示自己的實力。
四、結語
面對我國旅游企業的危機管理現狀,我國旅游業者不僅要有競爭意識,更要有危機意識。只有企業管理人員把危機、風險管理的概念與內容融入到日常的職責和行動中去,才能在企業或自身工作面臨危機時從容應對,贏得生存的空間和機會。旅游企業借鑒危機管理理論,應用公關手段,可以從靜態對策、動態對策兩方面入手應對危機,加強危機管理,化危機為轉機。
參考文獻:
[1]楊興柱陸林:旅游危機管理初步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4,(6)
[2]尹貽梅陸玉麒鄧祖濤:旅游危機管理:構建目的地層面的動態框架[J].旅游科學,2005
[3]侯國林:旅游危機:類型、影響機制與管理模式[J].南開管理評論, 2005, 8
[4]杜宗斌:我國旅游企業的危機管理問題探討[J].企業經濟,2005,(2)
[5]江東權:試論我國旅游企業的危機意識和風險管理[J].經濟師,2004,(9)
[6]谷慧敏:旅游危機管理研究[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5
[關鍵詞]優質護理;胃腸鏡;麻醉
[中圖分類號] R322.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8(a)-0177-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ic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nesthesia for painless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8 patients who accepted anesthesia for painless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in the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3 to October 2015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with 34 cases in each group.In observation group,the patients were given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34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effectiveness of nursing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and the pre-and post-nursing depression,anxiety and recovery time before and after were observed,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94.12% and 73.53%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High quality nursing;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Anesthesia
隨著醫學的發展和診斷技術的改進,無痛胃腸鏡逐漸被醫學界所認可并取得良好效果。無痛胃腸鏡可緩解患者診治過程中的不適和緊張,然而部分患者仍因對無痛胃腸鏡檢查缺乏了解而出現恐懼、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故采取一定的護理措施十分必要[1]。本研究將我院行無痛胃腸鏡診療的34例患者給予優質護理,護理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9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行無痛胃腸鏡診療的68例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齡7~76歲,平均(53.16±7.84)歲;病程2~25年,平均(11.37±4.53)年。對照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齡10~73歲,平均(54.25±6.72)歲;病程3~22年,平均(10.91±3.88)年。入選標準:均表現出消化道不適癥,需行消化道內鏡診斷;無麻醉過敏史;無重度阻塞性呼吸功能障礙及嚴重心、肺、腎、血管疾病;無惡性腫瘤、乙肝等;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具有麻醉禁忌證;有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無法獨立簽署知情同意書;完全性腸梗阻;全身極度衰弱。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即健康教育、監測生命體征、防治并發癥等;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具體如下。
1.2.1麻醉前護理 了解患者病史,排除妊娠婦女、心臟病或肝炎等麻醉禁忌證者,詢問患者是否對物過敏,評估身體狀況。告知患者及其家屬麻醉時間、方法、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等,正確解答患者疑問,清點并檢查麻醉儀器和藥物,對麻醉中的緊急情況制定應對方案。
1.2.2心理護理 積極與患者溝通,告知患者所進行的是無痛胃腸鏡麻醉,患者不會有疼痛感。安慰并鼓勵嚴重抑郁、焦慮者,幫助患者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態度親和、語言親切地與患者交流,幫助患者建立成功診療的信心,促使患者主動配合診療。
1.2.3住院環境和緊急情況護理 診療室溫濕度適宜,制定緊急事件應對方案,預先準備好吸痰器、氣管插管、搶救藥物等物品。
1.2.4呼吸道護理 診療過程中對患者持續低流量供氧,于患者意識清醒時放置“咬口”并固定,防止檢查時發生“咬口”脫出等情況。診療時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出現呼吸暫停或舌后墜等情況,可將患者頭部向后仰以保持呼吸道暢通,定期清除口腔內分泌物以免患者誤吸。
1.2.5輸液護理 開放與固定右上肢淺靜脈留置針通路,檢查藥物包裝情況及有效期,輸液時為患者保暖。分類管理藥品注射器并標記清楚,防止發生藥物配伍禁忌反應。
1.2.6麻醉后護理 診療結束后,護理人員送患者回病房,嚴密觀測患者心率、脈搏、呼吸、血壓的變化,觀察清醒后口唇和面部顏色、體溫、意識狀態等,仔細詢問患者感受,早期發現患者術后心動過緩或低血壓等情況,門診患者清醒后需再觀察0.5 h,確認無不良反應后,應在家屬陪同下離開。
1.2.7教育指導 診療結束2.5 h內需親屬陪護,切勿進行重體力勞動,切勿駕駛機械工具或高空作業,麻醉1.5 h后可進食少量水果汁或清水。
1.3觀察指標
護理后,比較兩組護理效果,并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兩組抑郁、焦慮情況,分值越高,說明抑郁、焦慮越嚴重,并比較兩組不良反應和護理滿意度。
1.4療效評定
當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安靜合作、無體動、表情平靜、術后無疼痛時為優;當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疼痛輕微、表情稍微痛苦、體動輕微,但仍可配合檢查,且沒有追加異丙酚時為良;當檢查過程中患者劇烈疼痛而無法忍受、表情痛苦、體動劇烈、無法配合檢查,需追加異丙酚時為差。總優良=(優+良)例數/總例數×100%。護理滿意度:當患者麻醉清醒后無明顯不良反應,恢復良好時為非常滿意;當患者清醒后偶有低血壓、嘔吐或惡心等癥狀,采取對應措施后可明顯控制為滿意;當麻醉后患者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時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驗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療效的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的總優良率分別為94.12%、73.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142,P
2.2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抑郁、焦慮情況及蘇醒時間的比較
護理后,兩組患者各項評分均下降(P
2.3兩組患者滿意度的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601,P
2.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比較
觀察組共出現不良反應6例,對照組共出現不良反應15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胃腸道疾病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致病因素包括如下。①飲食不規律:吃飯速度過慢、長期食用過硬或粗糙食物均會嚴重損傷胃腸道和食道,引起消化不良[2];②酗酒:機體長期在酒精的刺激下會誘發肝硬化、肝炎等疾病,出現腹痛、惡心等癥狀;③吸煙:煙草中的尼古丁可損傷胃黏膜,故吸煙患者的胃潰瘍經治療后,傷口難以愈合[3];④不良情緒:若人們長期處于憤怒、精神緊張等狀態,不僅會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發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4]。目前,胃腸道疾病的檢查方法為胃腸鏡檢查,它是一種常用的消化內鏡檢查方法,可直接觀察胃腸黏膜,并于內鏡下診治[5]。然而,傳統的胃腸鏡檢查時間長,患者會明顯感到不適和疼痛,且檢查前需清潔腸道或禁食,在診治過程中胃鏡進入體內后會導致局部刺激而出現疼痛、惡心等癥狀,使患者從根本上抵觸胃腸鏡診療,影響治療依從性,致使無法及時發現病變,延誤治療時機[6-7]。無痛胃腸鏡是在應用鎮痛藥物和麻醉使患者基本不會感覺疼痛的情況下進行的胃腸鏡診療,比傳統的胃腸鏡檢查時間短,分辨率和清晰度均較高,可迅速準確地判斷病變,增加胃腸鏡診療的安全性[8-10]。然而,大部分患者對該技術不了解,擔心物會損傷身體,從而出現恐慌、焦慮等消極心理情緒[11]。
本研究探討分析優質護理在無痛胃腸鏡麻醉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優質護理可消除患者負面情緒,促使患者配合診療,有效避免患者不良心理狀態和應激反應所致的低血壓等情況,從而降低并發癥發生概率,確保順利進行無痛胃腸鏡診療過程,利于患者快速康復[12-13];優質護理還可反映護士的服務技能和知識水平,又能防止出現手術失誤,減少護患矛盾和醫療糾紛,提高護理滿意度[15]。觀察組、對照組的總優良率分別為94.12%、73.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護理后觀察組的SDS評分為(42.96±3.77)分,SAS評分為(45.66±5.29)分,蘇醒時間為(2.27±0.89)min,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總滿意度為91.18%,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65%,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可有效改善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縮短蘇醒時間,可提高患者對護理和治療的滿意度,減少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羅淑君.優質護理在無痛胃腸鏡麻醉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5):40-42.
[2]黃雪梅,黃明宜,陸春彩,等.流程化護理在無痛胃腸鏡檢查術中的應用[J].右江醫學,2015,43(2):216-218.
[3]吳愛嬋,劉鳳婷,朱淑興.全程護理干預對無痛胃鏡聯合腸鏡檢查患者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5):1252-1254.
[4]Xiao Q,Yang Y,Zhou Y,et parison of nasopharyngeal airway device and nasal oxygen tube in obese patients undergoing intravenous anesthesia for gastroscopy:a prospective and randomized study[J].Gastroenterol Res Prac,2016, 2016:2641257.
[5]杜小舟,劉春雷,牟為民,等.56例無痛胃腸鏡檢查配合及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3,34(14):2839-2840.
[6]Jiang Z,Wu X,Liu Y,et al.Reflux-preventing face mask designed fo painless gastroscopy[J].J Clin Anesth,2012,24(5):432.
[7]薛萍,賈萍,王龍.臨床護理路徑在結腸鏡檢查病人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9):1379-1380.
[8]袁昌瓊,王文菊,劉雯.老年無痛胃腸鏡檢查120例規范化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0):53-54.
[9]Zhao YJ,Liu S,Mao QX,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mifentanil and sulfentanyl in painless gastroscopic examination:a prospective study[J].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15,25(2):e57-e60.
[10]王晶,劉芳,慕亞琦.門診無痛胃腸鏡檢查患者的觀察及護理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0):1164-1166.
[11]張琳,黃慶娟,廖愛華,等.無痛胃腸鏡診療術護理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4):113-114.
[12]彭艷妮,彭文力.護理干預在無痛胃腸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20):45-46.
[13]阮冬華,徐峻,劉素萍.心理護理干預在無痛胃腸鏡檢查190例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24(20):107-109.
對于水電工程施工而言,水閘施工工藝不僅會影響水利水電項目的施工質量與工程進度,并且也會影響水利水電引水、防洪、泄洪與分流等功能的正常發揮,對確保人民生活安居樂業有重要作用。此外,水利水電為可再生性能源,因此,對水利水電項目加強建設將有助于能源開發與利用,也可緩解我國的能源緊張狀況,同時對降低環境破壞與污染,及實現水電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具有重要影響,而其中水閘施工工藝技術起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2水閘施工的具體工藝技術措施
2.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施工前,需重點考察水閘位置,且對周圍的具體地貌地形展開進一步研究和分析,從而選出優勢地形,如此不僅可以節約成本,同時也可以使水資源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然后對水閘結構品質和建筑方式展開綜合性考察,以最終確保水閘施工的質量。在進行圖紙會審時,需針對施工工藝質量指標的有關問題實施分析和把握,對不利于施工管理的那些因素進行找出并整改,以減少安全隱患。
2.2水閘施工開挖工藝
由于水閘施工技術難度較大,再加上斷面大、工期長等特點,因此,在土石方挖掘過程中,其最關鍵環節是做好斷的挖掘工作。開挖時要確保開挖深度滿足要求,并保證水閘在根基處的穩固性,且避免由于挖掘斷面較大而浪費混凝土,并且還要避免由于挖掘斷面較小導致水閘強度受到影響。因此,需嚴格依據設計要求來開展工程開挖,從而確保水閘施工工程質量的提高。
2.3水閘施工混凝土澆筑工藝
水閘工程對混凝土的需求量很大,因此,若要確保混凝土的質量穩定性,必須對水閘施工中所應用施工工藝進行抽樣查驗,從而使混凝土品質得到保證。同時,砂石與石子配比的要求也必須符合設計需求,對于偷工減料等問題要堅決抵制。此外,混凝土的搗實嚴密性也需得到保證,從而有效防止混凝土開裂等現象的出現,并防止為水閘工程埋下隱患,并且利用先進施工工藝做好水閘養護工作,進而使水閘工程安全得到保證。
2.4水閘施工金屬結構施工工藝
若僅僅只應用混凝土,則水閘結構其整體性拉力的產生無法得到保證,因此,在水閘施工中,金屬結構的施工操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際施工時,必須以相應標準與施工工藝作為依據來開展金屬結構的施工,并通過與相關規范和標準相結合以使得水閘工程質量得到保障,并且鋼筋型號與性能也需嚴格依據相關設計需要來采購,并嚴格依據施工圖來審查鋼筋的數量與疏密度,這對于確保施工材料質量十分重要。裝設水閘門槽的預埋件時需結合合理工藝展開施工,并注意在焊接時對變形狀況的觀測,僅有如此方可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以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狀況。
2.5水閘施工導流施工工藝
在對水利水電進行施工時,需確保施工場地的干燥,利用圍堰等方式來維護基坑,通過預定泄水建筑結構把水向下游流泄。施工時,施工導流工藝主要包括兩種方式,即為全段圍堰與分段圍堰。在開展水閘工程施工建設時,其導流施工至關重要,該環節施工需嚴格依據相應擋潮標準實施建造。大多水閘導流均是利用對束窄灘地進行圍堰修建的方式來設計水閘的導流方案,方案中要掌握和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工程地質氣象等因素,同時制定出基坑排水與攔洪渡汛的相應措施。此外,需注意的是,導流施工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僅有利用對方案實施詳細的技術與經濟比較,做好模型實驗,再反復論證,從而最終才能定案。
2.6水閘施工截流工藝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時,截流為其中一項關鍵性項目,但該項目有一定風險,因此,需對其進行周密計劃與充分準備,以保證其具有充分的拋投強度。在我國的水利工程發展歷程中,利用土石與柳枝等材料實現截流的經驗已經非常豐富,同時也存在許多種截流拋投形式,例如立堵、平堵和平立堵等,在截流上需要對傳統的經驗展開周密設計,并利用現場試驗與模型試驗等進行論證,如此方可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
3水閘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分析
在水閘施工過程中,其前期準備工作必須要認真細致、可靠扎實,以確保開工后水閘施工可以依施工進度正常開展,對相關施工工藝方案及后期工程管理和驗收審查等工作,均應當作好周密準備,特別是對施工圖紙,需最大限度消除可能發生的質量狀況。其次,需明確規定施工時的相關責任,以確保水閘施工的質量管理可以責任及人。這具體體現于落實水閘項目施工總負責人責任制,以及落實工程施工人員責任和相關施工單位小組的職責,以保障由項目施工最高領導至一線工作人員責任能夠得到明確,進而確保施工質量安全可靠。再者,需不斷提高水閘工程施工人員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并提高其對于安全責任意識和質量管理理念的認識,進而減少人為因素造成施工過程質量隱患的發生。實際施工時,要確保施工人員始終秉承工程質量為先的認識,并且加設施工現場的安全警示和質量警醒標語,以促使施工人員能夠時刻保障對施工質量的高度認識。另外,還需加強對施工人員應急和技術能力的培訓,當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盡可能將損失降到最小。最后,要不斷完善施工質量管理制度和認真落實工程質量控制措施。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可由技術上、物資供給和施工過程等方面來展開。規范施工隊伍,并對專業工種加強技能培訓,同時建立起相應考核體制,做好施工過程的配合和協調管理工作,且要不斷加強施工人員和設計人員間的溝通。此外,也要做好物資準備與現場堆放以及施工設備管理的科學合理安排,這均會對水閘施工質量起到重要作用。在管理監督方面,需要形成各個施工部門和各個施工環節間同理配合,形成質量控制管理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從而嚴格落實施工質量控制體系。
4結束語
關鍵詞 監理;作業技術準備;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U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34-0033-02
0 引言
施工過程體現在一系列的作業活動中,作業活動的效果將直接影響到施工過程的施工質量。監理工程師要對施工過程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監督、控制與檢查。就整個施工過程而言,可按事前、事中、事后進行控制。特別是在事前,從施工準備階段入手,對原材料嚴加控制,對關鍵的環節控制到位,對作業環境控制,對施工機械監管,施工人員資質審核,這些措施從技術上、安全上、管理上幫助承包單位高標準的完成工程任務。
1 作業技術準備狀態的質量控制措施
1.1 作業技術交底的控制
作業技術交底是對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的具體化,技術交底要緊緊圍繞和具體施工有關的操作者、機械設備、使用的材料、構配件、工藝、工法、施工環境、具體管理措施等方面進行。關鍵部位,或技術難度大、施工復雜的檢驗批,分項工程施工前,承包單位的技術交底書(作業指導書)要報監理工程師。經監理工程師審查后,如技術交底書不能保證作業活動的質量要求,承包單位要進行修改補充。沒有做好技術交底的工序或分項工程,不得進入正式實施。
1.2 進場材料構配件的質量控制
1)凡運到施工現場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構配件,經監理工程師審查并確認其質量合格后,方準進場。凡是沒有產品出廠合格證明及檢驗不合格者,不得進場;2)進口材料的檢查、驗收、應會同國家商檢部門進行。如在檢驗中發現質量問題或數量不符合規定要求時,應取得供貨方及商檢人員簽署的商務記錄,在規定的索賠期內進行索賠;3)材料構配件存放條件的控制。質量合格的材料、構配件進場后,到其使用或安裝時通常都要經過一定的時間間隔。在此時間內,如果對材料等的存放、保管不良,可能導致質量狀況的惡化,如損傷、變質、損壞,甚至不能使用。因此,監理工程師對承包單位在材料、半成品、構配件的存放、保管條件及時間也應實行監控。對于按要求存放的材料,監理工程師在存入后每隔一定時間(例如1個月)可檢查一次,隨時掌握它們的存放質量情況。此外,在材料、器材等使用前,也應經監理工程師對其質量再次檢查確認后,方可允許使用;經檢查質量不符合要求者(例如水泥存放時間超過規定期限或受潮結塊、強度等級降低),則不準使用,或降低等級使用。
1.3 作業環境狀態的控制
所謂作業環境條件主要是指諸如:水、電或動力供應、施工照明、安全防護設備、施工場地空間條件河通道,以及交通運輸和道路條件等。這些條件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施工能否順利進行,以及施工質量。例如,施工照明不良,會給要求精密度高的施工操作造成困難,施工質量不易保證;交通運輸道路不暢,干擾、延誤多,可能造成運輸時間加長,運送的混凝土中拌和料質量發生變化(如水灰比、塌落度變化);路面條件差,可能加重所運混凝土拌合料的離析,水泥漿流失等等。所以,監理工程師應事先檢查承包單位對施工作業環境條件方面的有關準備工作是否已做好安排和準備妥當;當確認其準備可靠、有效后,方準許其進行施工。監理工程師應檢查施工承包單位,對于未來的施工期間,自然環境條件可能出現對施工作業質量的不利影響時,是否事先已有充分的認識并已做好充足的準備和采取了有效措施與對策保證工程質量。例如,對嚴寒季節的防凍;夏季的防高溫;高低下水位情況下基坑施工的排水或細砂地基防止流砂;施工現場的防洪與排水;風浪對水上打樁或沉箱施工質量影響的防范等。又如,深基礎施工中主體建筑物完成后是否可能出現不正常的沉降,影響建筑的綜合質量;以及現場因素對工程質量與安全的影響(例如,鄰近有易爆、有毒氣體等危險源;或鄰近高層、超高層建筑,深基礎施工質量及安全保證難度大等),有無應對方案及有針對性的保證質量及安全的措施等。
1.4 進場施工機械設備性能及工作狀態的控制
監理工程師要做好現場控制工作。不斷檢查并監督承包單位,只有狀態良好,性能滿足施工需要的機械設備才允許進入現場作業。機械設備進場前監理工程師應審查作業機械的使用、保養記錄、檢查其工作狀況;重要的工程機械,如:大馬力推土機、大型鑿巖設備、路基碾壓設備等,應在現場實際復驗(如開動、行走等),以保證投入作業的機械設備狀態良好。監理工程師還應經常了解施工作業中機械設備的工作狀況,防止帶病運行。發現問題,指令承包單位及時修理,以保持良好的作業狀態。對于現場使用的塔吊及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設備,進入現場后施工前,必須經當地勞動安全部門鑒定,符合要求并辦好相關手續后方允許承包單位投入使用。
1.5 施工現場勞動組織及作業人員上崗資格的控制
勞動組織涉及到從事作業活動的操作者及管理者,以及相應的各種制度。1)操作人員:從事作業活動的操作者數量必須滿足作業活動的需要,相應工種配置能保證作業有序持續進行,不能因人員數量及工種配置不合理而造成停頓;2)管理人員到位:作業活動的直接負責人(包括技術負責人),專職質檢人員,安全員,與作業活動有關的測量人員、材料員、試驗員必須在崗;3)相關制度要健全:如管理層及作業層各類人員的崗位職責:作業活動現場的安全、消防規定;作業活動中環保規定;試驗室及現場試驗檢測的有關規定;緊急情況的應急處理規定等。同時要有相應措施及手段以保證制度、規定的落實和執行。從事特殊作業的人員(如電焊工、電工、起重工、架子工、爆破工),必須持證上崗。對此監理工程師要進行檢查與核實。
2 結論
總之,建筑工程監理不僅強調事中的監督,事后的檢查,更重要的是作業技術準備狀態的質量控制,對每一道工序都事先分析在施工中可能發生的質量問題和隱患,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工序施工之前就將產生質量問題的可能性降低為零。
參考文獻
[1]錢國文.高層建筑施工的控制要點建設監理,2007(4).
1.1編制目的
規范軋鋼系統事故災難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建立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快捷的應急工作機制,及時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匯編》等有關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為本預案的編制依據。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軋鋼廠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煤氣中毒、火災爆炸,起重、機械傷害,高空墜落、觸電傷害等事故災難的應對工作。
(1)、符合分級響應條件的事故(見5.1分級響應)
(2)、北鋼集團認為需要處置的事故
1.4工作方針、原則
(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以人為本,保障員工的人身安全和身體健康,預防和減少軋鋼生產過程中的事故,加強企業員工的安全防護,充分發揮救援力量和員工參與的基礎作用。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并營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軋鋼廠安全生產委員會負責指導、協調軋鋼廠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名生產區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3)、條塊結合,屬地為主。軋鋼生產安全事故現場應急處置的領導和指揮以各生產區為主,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及時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廠級相關部門配合、指導、協助做好相關工作,發生事故的生產區是事故應急救援的第一響應者。
(4)、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采用先進的應急救援裝備和技術,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充分發揮職能科室專業的作用,確保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5)、支持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做好軋鋼生產過程中事故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開展培訓教育,組織應急演練,做到常備不懈,進行廣泛宣傳,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做好物資和技術儲備工作。
2、軋鋼廠危險性分析
2.1概況
(1)、軋鋼廠位于遼寧省市平山區北臺鎮,東距市面上區16kg,西距遼陽市區55kg,廠區分布在細河兩側,正式組建于1997年,廠下設生產安全科、設備科、技術科、人力資源科、企管科、綜合辦公室(五科一室)及棒線帶生產區、二高線生產區、三四高線生產區、1780生產區,現有員工3000余人,隸屬于鋼鐵(集團)有限公。
(2)、軋鋼廠現有主體設施:年產60萬噸棒材生產線,年產350萬噸線材生產線,年產100萬噸的850帶鋼生產線和年產400萬噸1780帶鋼生產線,主要原材料是連鑄鋼坯,產品有不同規格的螺紋鋼、熱軋圓盤條、熱軋鋼帶等。周邊單位主要有:棒線帶生產區南側為煉鋼廠(一區),北側為燃氣廠、電廠和制氧廠,東側臨近廠房存在煤氣管道及電纜橋架等;二高線、1780生產區南側為煉鋼廠(二區),北側是焦化廠化產作業區,西側為焦化廠,廠區四周存在煤氣管道、水封、電纜橋架等危險源;三四高線生產區西側臨近煉鐵廠。
2.2軋鋼廠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軋鋼廠是以生產1780、850帶鋼、熱軋盤條、光面和螺紋鋼筋為主的大型軋鋼廠,生產過程連續,設備眾多,基本上實現了網絡自動化控制及遠端信號傳輸系統,有現代化冶金機械設備和新型建筑,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操作失誤、設備缺陷或自然災害等,存在機械傷害、煤氣中毒和窒息、火災、爆炸、灼燙、起重傷害、高處附落等嚴重事故的潛在危險,易造成重大的人身傷亡事故和設備損失。根據生產過程及設備狀況,確定以下危險場所(設備)為軋鋼廠危險源。
(1)、加熱爐及煤氣管道、閥門等區域
風險分析:存在煤氣泄漏、著火、爆炸、中毒、窒息、灼燙等事故風險。危險等級為:A級
(2)、液壓站、站、油品庫、氧氣、乙炔存放等區域
風險分析:存在火災、爆炸等事故風險。危險等級:A級。
(3)、軋線機械傳動、移動等區域
風險分析:存在擠傷、碰傷、絞傷、砸傷、灼燙等事故風險。危險等級:B級。
(4)、起重設備及吊、夾具等區域
風險分析:存在起重作業傷害、機械傷害、高空墜落等事故風險。危險等級:C級。
(5)、電氣高、低壓室,電纜夾層及現場電源箱、配電箱等區域。
風險分析:存在觸電、電弧灼傷等事故風險。危險等級:C級。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1)、軋鋼廠應急預案包括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作業區級應急預案包括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班組應急預案僅涉及現場處置方案。
(2)、工作原則是:在鋼鐵(集團)公司統一領導下,軋鋼廠生產安全科負責統一指導、協調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各生產區成立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對突發性事故進行現場處置。
3.2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
(1)、協調指揮機構及職責
總指揮:廠長
副總指揮:生產廠長、設備廠長、技術廠長、黨委書記
成員:生產安全科、設備科、技術科、辦公室、調度室、生產區
指揮部設在生產調度室
職責:負責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保證實效性,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物資,組織落實應急救援演練,檢查督促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發生事故時,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向上級匯報,必要時向相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等,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教訓。
總指揮:負責組織指揮全廠的應急救援工作。
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現場指揮工作。
生產安全科和調度室:會同生產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的組織調度工作,組織搶險搶修隊搶險救災,以最快速度恢復生產,并負責對內/外聯系工作;安保人員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會同生產區清查現場人數,及時掌握人員傷亡情況,報上級主管部門,負責組織事故現場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人員,并組織維持現場秩序等工作,同時,跟蹤、續報事故救援進展情況。
設備科、技術科:負責工程搶險、搶修和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組織專業救援隊伍,搶修損壞設備,迅速恢復使用,同時負責事故損失數據統計上報工作.另外,負責保障廠內通信網絡的暢通。
辦公室:負責救援工作的車輛、資金等后勤保障工作。
生產區:負責組織建立本屬區域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織制定專項應急預案及修訂工作,健全事故應急各項制度,物資準備和現場應急處置指揮。
3.3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及職責
(1)、通訊聯絡隊:負責對外/內聯系通訊任務。由安全生產科、調度室、生產區人員組成。
(2)、治安隊:負責現場治安、交通管制、警戒、指導員工疏散等任務。由生產安全科、生產區人員組成。
(3)、消防隊:負責現場滅火任務。由北鋼消防隊和廠內義務消防隊組成。
(4)、搶險搶修隊:負責事故現場搶險搶修任務。由職能科室和生產區人員組成。
(5)、醫療救護隊:負責搶救受傷、中毒人員等任務。由北鋼職工醫院及生產區人員組成。
(6)、物資供應隊:負責搶救傷員的必須供應物品和搶險物資的供應及運輸。由職能科室和生產區人員組成。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與報告
建立危險源檔案,報送安全環保部備案,研究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住處制訂應對方案及預防措施。
4.2預警行動
4.2.1報警裝置建立完善技術監控手段,保證生產安全穩定運行,同時要制定可靠的人工監控方式,定期檢查確認,及時發現和解決出現的問題和隱患。
(1)自動報警裝置
可燃氣體在線監測儀(可燃氣體泄漏后,報警網絡分別在廠崗位值班室聲光報警)、火災監測報警器、傳感器、泵(閥)氣動件、警報鈴(燈)、其他裝置
(2)人工報警
當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相關人員可通過內線電話直接向總調度室及作業區辦公室報警。另外若具備手動報警按鈕,可通過按鈕報警。
4.2.2事故報告程序
(一)、調度室作為生產指揮協調單位,當事故發生后應盡一切可能,立即組織人員搶救傷員和國家財產,防止事故發展和擴大,使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二)、發生重傷以上事故,作業區要認真保護現場,在未獲得有關部門批準之前,不準任何人人為清理和破壞。
(三)、傷亡事故發生后,首先發現者必須立即向調度室報告,調度室根據實際情況向有關領導報告。
具體上報程序:
①、輕傷事故:
發現者或作業區—調度室—安全科管片安全員—安全科長——公司安全環保部事故科
②、2人以上輕傷事故:
發現者或作業區—調度室—生產廠長及安全科長(如因設備原因通知設備廠長及設備科長)——廠長—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安全科負責通知公司安全環保部事故科)
③、重傷事故
發現者或作業區—調度室——廠長——生產廠長及安全科長(如因設備原因通知設備廠長)—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安全科負責通知安環部部長——公司安全環保部事故科)
④、死亡事故
發現者或作業區—調度室——廠長——生產廠長及安全科長、生產科長——設備廠長及設備科長—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安全科負責通知——安環部部長及公司安全環保部事故科)
⑤、2人以上死亡事故或群死群傷事故
發現者或作業區—調度室—公司總調度室——廠長——生產廠長及安全科長、生產科長——設備廠長及設備科長—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安全科負責通知——安環部部長及公司安全環保部事故科)—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
⑥、火災、爆炸、煤氣泄漏事故(不可預見且無法處理)
發現者或作業區—調度室—消防隊或燃氣廠煤氣救護站—職工醫院——公司總調度室——安環部部長及公司安全環保部事故科——廠長——生產廠長及安全科長、生產科長——設備廠長及設備科長—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四)、安保科在接到報告后,應迅速準確無誤逐級履行”口頭報告”和“書面報告”。在上報公司安全環保部的同時,應在40分鐘內趕赴現場。
(五)、在逐級上報的過程中,所有上報單位和人員,必須講清事故的發生時間、地點、傷亡人員姓名、年齡、工種及傷害程度,并初步報告事故的簡要過程和原因。
5、應急響應
5.1分級響應
根據公司事故分級標準,結合軋鋼廠生產特點、事故情況和公司控制事故的能力,在緊急情況下,應急行動分為三級:
(1)Ⅰ級響應。包括一般安全生產事故及能影響企業安全生產類別的事故。包括極小范圍的危險物資泄露,可能發生小型火災初期。現場人員要履行他們的職責,廠及作業區的應急能力可以處置。
(2)Ⅱ級響應(現場應急)。公司的應急能力可以處置的生產安全事故(影響范圍基本處于廠內),主要部位需要關閉,要立即采取行動以保護現場人員和阻止事態進一步擴散。現場人員應履行他們的職責,廠應急預案全面啟動。
(3)Ⅲ級響應(全體應急)。包括特別重大、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已超出公司事故應急處置能力的向周邊擴散(影響范圍超出廠界),事故可能影響周邊企業。公司生產區需全部關閉,需采取立即行動保護和撤離現場人員,需要取得外部支援,請求政府啟動應急預案處置的生產安全事故。
5.2.1初期響應
緊急情況發生時,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的人員根據事故情況確定的應急響應級別啟動應急程序,如通知有關人員到位、調配救援所需的應急資源(包括應急隊伍和物資、裝備等)等。
應急行動隊伍及時進入事故現場,積極快速開展人員救助、工程搶險、人群疏散等有關的應急救援工作。
(1)事故發生應采取的處理措施。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時,將采取相應應急處理救援措施:。
①問清報告人姓名、單位部門和聯系電話。
②問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原因、主要毒物、事故性質、對救援的要求,同時做好電話記錄。
③按應急救援程序,派出救援隊伍。
④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⑤保持與救援隊伍聯系,視事故發展狀況,必要時排出增援隊伍。
(2)危險區的劃定和隔離:
各救援隊伍進入事故現場,選擇有利地形(地點)設置現場救援指揮部或救援、急救醫療點。
(3)事故現場檢測與評估:
應快速鑒定危險源的性質及危害程度,測定出事故的危害區域,提供有關數據。。
(4)應急救援人員的防護監護:
救援人員在救援行動中,應配戴好防護裝置,并隨時注意事故的發展變化,做好自身防護,執行救援任務時,應以2~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互相照應,帶好通訊工具,隨時保持通訊聯系。。
(5)危險區域人員的緊急疏散與撤離
①在組織和指導員工做好個人防護后,再撤離危險區域。
②組織員工撤離危險區域時,應選擇安全的撤離路線,避免橫穿危險區域。
③員工要互救互助進行撤離。
當事態得到有效控制后,進入應急恢復階段;當事態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時,進入擴大應急響應。
5.2.2擴大應急響應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或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事故響應級別需要提高時,應積極快速開展人員救助、工程搶險、人群疏散等有關的應急救援工作,并向政府部門及外援機構請求援助。
(1)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
應盡快地開通通訊網絡,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險程度,制定救援方案,組織指揮救援行動。
(2)異常情況下搶險人員的撤離條件、方法
搶險人員撤離的優先順序是周圍群眾與員工工作人員中的非關鍵人員應急關鍵人員之外的所有人員全部撤離。
(3)事故擴大后的應急措施
①對現場潛在的危害進行實時監測和評估,避免二次事故發生。
②人員安全疏散。
③現場交通管制。
④現場治安秩序維護。(4)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①對傷員按輕、中、重簡易分類,急救措施上按照先重后輕的治療原則,在急救順序上應優先處理能夠獲得最大醫療效果的傷病員。
②注意保護傷員眼睛。
③對救治后的傷員實行一人一卡。
④合理調用救護車輛。
⑤合理選送醫院。
5.3現場緊急處置
軋鋼系統安全生產事故按照可能造成的后果分為:煤氣火災、爆炸事故,煤氣中毒事故,機械傷害事故,電氣觸電、電弧灼傷事故,高空墜落事故等,針對事故的特點,應急救援隊應參照下列處置要點開展工作。
5.3.1煤氣火災、爆炸事故處置要點
發生煤氣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時要注意:及時切斷所有通向事故現場的能源供應,包括煤氣、電源等,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惡化。
5.3.2煤氣中毒事故處置要點
(1)、迅速查找泄漏點,切斷氣源,防止有毒氣體繼續外泄。
(2)、迅速向上級相關部門報告。
(3)、設置警戒線,向周邊員工發出警報。
5.3.3機械傷害事故處置要點
(1)、迅速停止設備運行。
(2)、設置警戒線。
(3)、不得隨意移動受傷人員,造成二次骨傷。
5.3.4電氣觸電、電弧灼傷事故處置要點
(1)、在保證救援人員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切斷電源,防止發生次生傷害。
(2)、對受傷人員采取特殊的救護措施。
5.4應急結束
事故應急救援結束程序:
(1)如屬于本廠自救,當安全生產事故得到控制,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導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隱患得到消除,傷亡人員全部救出或轉移、設備設施處于正常或受控狀態。事故現場已經恢復后,由總指揮宣布應急救援工作結束。
(2)如需公司啟動應急,則由上級部門,對事故現場及周邊某某范圍區域進行某某濃度監測。當監測結果表明,空氣中的某濃度在正常標準范圍時,由上級相關部門宣布事故危險全面解除。
5.5后期處置
后期處置包括現場清理、人員清點和撤離、善后處理和事故調查等。應急結束后,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組織人員進行應急預案評審,總結預案中存在的不足,重新修訂應急預案,進入新的應急準備階段。
5.5.1現場保護與現場洗消
緊急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的警戒及現場保護工作由生產安全科保衛人員匯同生產區保衛人員負責進行。
(1)事故發生后,在對事故處理期間,由生產區指定人員對各入口實行警戒封鎖,禁止非搶險人員進入。
(2)事故處理完畢,人員撤離后,事故發生崗位實行警戒,未經搶險指揮部批準,所有人員禁止進入事故現場。
(3)事故現場的拍照、錄像應經過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的批準。未經批準,禁止任何人對事故現場進行拍照錄像。
5.5.2事故調查處理
應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等規定來調查和分析事故。
5.5.3恢復生產:生產安全科、設備科、技術科對機械設備、工藝流程和廠房通道等進行全面檢查并進行修復。在確認各方面條件具備后,制定生產恢復計劃和方案,盡快恢復生產。
1、公司防汛工作組織機構以文件形式通知公司各有關單位,
公司各單位同時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并上報公司防汛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2、各單位防汛工作領導小組應根據上級文件規定和機構改革人動情況及時作出相應調整并上報。
3、防汛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和指揮本單位的防汛工作,并負責向上級防汛辦公室匯報有關情況。
4、防汛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編制本單位的防汛抗災現場應急處置方案,汛前至少組織一次演習,以檢驗預案的執行力。
5、防汛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和布置本單位防汛工作,并對本單位的防汛工作提出要求。對于突發的汛情、災情,防汛工作領導小組應立即召集臨時會議,提出應對汛情、災情的緊急處理方案并迅速實施。
6、防汛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汛前本單位防汛準備工作的全面檢查,并將檢查發現問題形成書面材料上報并落實整改。
7、防汛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及時傳達上級轉發的天氣信息,及時了解河道來水及天氣變化情況。提前準備,做好預防工作。
8、防汛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本單位防汛物資的管理,負責上報防汛物資需求計劃;汛期結束后負責組織防汛物資的清理。
9、當救災現場發生可能威脅人身和設備安全的情況時,現場指揮的防汛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并及時向上級領導小組匯報。
防汛辦公室工作制度
1、防汛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汛前工作安排、防汛設施檢查、防汛物資管理、汛災情統計上報、防汛工作總結、地方氣象及汛情通報、組織通信聯絡、防汛車輛調配等相關工作。防汛辦公室設在生產技術計劃科。
2、在公司防汛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認真學習并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有關防汛工作的方針、政策、法令、法規。
3、在汛前更新防汛工作手冊,包括本單位防汛人員名單和聯系方式、防汛值班室地點和電話、防汛物資儲備情況、防汛車輛準備情況、防汛應急預案準備等。
4、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的要求,組織對公司各單位汛前、汛后防汛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落實整改,限期完成。
5、協助公司防汛領導小組做好上級有關單位的防汛檢查的迎檢工作。
6、參加公司防汛領導小組組織的各種防汛工作會議,落實安排防汛工作。
防汛崗位責任制
1、公司防汛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全公司防汛工作。
2、防汛辦公室負責全公司防汛工作的日常工作。
3、各單位負責本單位的防汛工作:
電力調度中心負責調度、通信系統的防汛工作。
運檢中心負責全公司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的防汛工作。
供電所、電力客戶中心負責所轄10千伏及以下配電線路及設備防汛工作。
4、各科室負責對分管范圍內的防汛工作進行管理、指導:
營銷農電科負責督促、檢查供電所(電力客戶中心)、重要用戶防汛工作,配備保安電源。
辦公室負責辦公場所、車輛的防汛工作。
黨群工作科負責防汛期間的新聞報道工作。
財務資產科負責防汛資金的準備和支付。
人力資源科負責防汛人員的培訓。
安全監察科負責防汛安全監督。
行政事務科負責防汛期間后勤保障工作。
生產技術計劃科負責發變電站、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的防汛工作。
防汛工作獎懲辦法
1、防汛工作完成情況將納入各科(室)、單位領導干部任期政績考核和員工績效考核范疇。
2、獎勵辦法:每年汛期結束后,各科(室)、單位應認真進行總結評比。將防汛工作中成績突出、作風嚴謹的集體和個人以書面材料上報公司防汛辦,經公司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后給予一定的精神與物質獎勵;對汛期發現重大缺陷、排除重大險情以及在搶險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各單位應及時向公司報告,公司防汛辦審核并報防汛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后給予重獎。
3、懲處辦法:
①對上級防汛工作文件及會議精神貫徹遲緩、執行不力的單位將在全公司范圍內通報批評。
②防汛工作上報內容錯誤,未造成損失的;汛期防汛值班人員執行紀律不嚴、值班室電話不通、關閉手機,未造成損失的;挪用防汛物資、車輛,未造成損失的;除對有關單位通報批評外,對相關人員將按有關規定給予通報批評、扣發獎金、待崗培訓、降職降薪處理。
③汛期或災情發生時行動遲緩、組織混亂、不聽指揮的單位和個人,有第⑵條規定中行為,且造成重大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的,將按照《防洪法》及國家有關法規給予一定的行政處分,直至報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防汛文件管理制度
1、各單位防汛辦公室應加強防汛文件的管理,并設專人負責管理上級防汛文件,不得造成損壞或遺失。
2、文件管理人員應及時將公司、地方防汛指揮機關下達的防汛文件傳達到每一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
3、公司防汛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應及時閱示防汛文件,組織領導小組成員學習文件精神,并簽署明確意見交防汛辦公室轉發到各二級單位。
4、各二級單位收到公司及地方防汛文件后,應認真學習并貫徹執行,及時反饋執行情況。
防汛物資(車輛)管理制度
1、各級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在布置當年防汛準備工作時,應同時下達防汛物資計劃。防汛物資計劃由防汛搶險責任單位負責編制,防汛辦公室審核,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審批。
2、防汛物資包括發、輸、變、配電設備備品備件、車輛及維修備件、排澇設備備品備件、通訊設施備品備件等。
3、防汛物資由各單位上報,防汛辦公室審核,經主管領導簽字、公司防汛領導小組審批后,由防汛辦公室負責采購。各單位集中造冊保管,存放防汛物資的倉庫應有防潮防淹措施。公司防汛車輛以及各單位搶修車輛要求車況良好,定人管理,定人駕駛,定點存放。
4、防汛一般物資的領用由防汛搶險責任單位開具領料單,經防汛辦公室審核;重要物資領用須經防汛領導小組組長批準;緊急情況下可先領用,但事后必須補辦相關手續。嚴禁擅自將防汛物資挪作他用。
5、防汛物資、車輛管理部門在汛期應執行二十四小時值班制度,值班室電話、相關人員名單和聯系方式須報防汛辦公室備案。負責防汛物資管理、車輛管理、防汛車輛駕駛的人員必須24小時開通手機。
6、防汛搶險責任單位在正常情況下,經辦理必要手續后,可領取一些常用防汛物資備用。
7、汛期結束后,防汛工作領導小組應組織防汛物資進行清理,未使用的可視情況轉為正常生產用品。
防汛值班制度
1、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為汛期值班階段(特殊情況按上級要求執行),汛期值班實行二十四小時交接班制。公司防汛值班機關防汛值班人員負責,值班室工作日設在生產技術計劃科,休息日及夜間值班設在調度值班室,節假日按照應急值班安排值班。
2、各單位在汛期應設專用防汛值班室,值班室應有各相關部門的值班電話,應有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及各值班搶險隊伍人員名單、聯系方式(包括辦公室電話、宅電及手機號碼);防汛領導小組成員及防汛辦公室人員必須24小時開通手機,確保汛期通信聯絡暢通。
3、各單位領導及防汛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應參加汛期值班,節假日和有重要供電任務期間應由主要領導值班。
4、各單位應建立汛期值班工作記錄,按值交接,防止工作出現漏洞。堅持汛期值班交接制度。汛期值班人員應遵守值班紀律,不得遲到早退,嚴禁擅離崗位。
5、值班人員在崗期間應了解河道來水和天氣變化情況,負責檢查本單位各相關人員到崗情況,做好相關記錄。
6、如遇緊急汛情,值班人員應立即向本單位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做出匯報,同時通知防汛搶險隊伍、器材和物資待命。
7、各單位防汛值班室地點及電話號碼每年應向公司防汛辦公室書面報告一次,公司還應向地方防汛指揮機關報告。發生變動也應及時匯報調整。
8、防汛值班電話任何人不得無故占用,要保持通訊暢通。
9、汛期公司值班人員每天要與各生產單位聯系,了解各單位在防汛期間工作情況。
汛后總結報告制度
1、每年汛期結束后,各單位防汛辦公室(值班室)應將本單位本年度防汛工作情況以書面形式向公司防汛辦公室匯報。
2、報告的主要內容:
①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工作開展情況;
②防汛設施檢查維護情況;
③汛情處理情況;
④汛期值班情況;
⑤防汛物資、車輛使用情況;
⑥災情評估及災后恢復情況;
⑦汛期表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
3、總結報告應以實事求是為前提,內容全面、語言精煉,經驗教訓總結深刻到位。
汛期通信管理制度
1、各單位必須重視汛期通訊安全問題,積極落實有關工作部署,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好防汛通信保障各項工作。
2、通訊網絡應安全可靠運行,在遭遇突發事件時應立即響應,保證以最短的時間到達搶修現場恢復設備的正常運行和通信暢通。
3、全公司各級防汛領導小組成員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遇重大事故應及時向公司領導匯報,應急小組應服從公司領導的統一部署。
4、防汛領導小組、防汛辦公室、防洪搶險隊等成員在汛期不得隨意更換通信工具號碼,因故確需更換的應報防汛辦公室備案后方可更換。
汛期巡檢、聯系、通報、匯報制度
1、各單位防汛工作領導小組應明確分工。汛期應對各項分管工作和設備組織巡視檢查(正常15天為一周期),必要時進行特巡和夜巡,危險部位要派專人24小時看守。
2、各單位防汛辦公室應詳細記錄巡檢情況和采取的措施,每周五下午向公司防汛辦公室匯報一次本單位防汛工作情況。
3、遇到突發災情時,防汛辦公室應立即向本單位防汛領導小組、公司防汛主管部門匯報,同時按照防汛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采取相應措施。
4、汛期巡檢各生產單位領導要親自帶班,認真負責,親臨第一線指揮防汛工作。
5、巡檢人員要忠于職守,盡職盡責,保證巡檢質量,確保設備安全渡汛。
6、巡檢中如發現異常隱患,應立即向本單位領導匯報,由單位向公司防汛辦公室匯報。如情況緊急也可以越級直接向公司防汛辦公室匯報。
7、匯報時雙方人員要互相記錄對方姓名
、時間、險情內容,完整記錄下來后,向對方復誦一遍。
8、公司防汛辦公室值班人員接到險情報告后,根據具體情況向縣防汛指揮部及廣元電業局有關部門匯報。
汛期災情和損失統計與報告制度
1、發生災情時各單位防汛辦公室(值班室)應立即向本單位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公司防汛辦公室、地方保險公司報告。
2、汛期災情報告正常情況下應采用書面形式,特殊情況時可先電話、傳真,事后書面補報。
3、發生災情后,公司各級防汛領導小組應各司其職,迅速而有序的調配人員、物資和車輛進行救災;災情穩定后,應及時組織對災情損失的評估,形成書面材料向相關科室匯報。
4、各單位在發生下列情況時,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向公司防汛領導小組主要領導及其辦公室匯報。
①發生重大汛災情致使10kV線路較大面積倒桿、35kV系統較大范圍停電、110kV及以上系統跳閘或可能導致上述情況者:一小時內報告簡要受災情況;兩小時內報告處置情況,并在災情處置結束前每兩小時匯報一次;隨時匯報災情現場發生的新情況;災情處置結束后48小時內書面報告受損情況。
②防汛期間發生110kV及以上系統設備重大異常、系統跳閘等情況者:一小時內報告簡要情況;二小時內報告具體原因及其處置情況;處置結束后24小時進行書面匯報。
5、公司防汛辦公室將受災、損失匯總后,報廣元電業局防汛辦公室或縣防汛總指揮部。
6、各單位上報的數據要準確、迅速,不得虛報、瞞報、偽造、篡改。
汛前檢查與消缺管理制度
1、防汛工作檢查應在每年五月前進行。
2、檢查范圍主要包括:所轄發、輸、變、配電設施;防汛用電設備及設施;供電所管理的供電線路及相應電氣設備;生產辦公用房、職工生活區房屋排澇設施及防滲漏措施。
3、檢查項目主要包括:發、變電設備修試情況;發、變電站防洪水倒灌措施到位情況,發、變電站強制排水設施的運行情況以及擋水設施情況,發電站引水渠道、堤壩有無垮塌、滑坡情況;線路設備防倒桿、倒塔及防基礎沖刷、塌方措施。
4、檢查工作由防汛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生產、安監、營銷農電、辦公室及后勤等部門人員參加。
5、檢查中發現的各類缺陷、問題應形成書面材料,經防汛工作辦公室及領導小組審核后,落實至相關主管部門進行整改,或根據需要向地方政府匯報。防汛工作辦公室負責協助、監督相關單位于五月下旬將缺陷整改到位,并向防汛領導小組及上級主管部門匯報整改情況。
6、防汛檢查工作應布置及時、責任明確、檢查全面,發現的各類問題、缺陷應及時整改,做到閉環。
7、巡視檢查人員發現隱患后,應立即做好記錄并向本單位防汛領導小組報告。由基層單位向公司防汛辦公室報告,公司防汛辦公室值班人員接到報告后,作好記錄并組織有關單位進行處理。
8、如汛情太大本公司已無法解決,則應立即向本縣防汛指揮部及廣元電業局報告,請求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