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藥理學理論范文

藥理學理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藥理學理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藥理學理論

第1篇:藥理學理論范文

[關鍵詞] PBL教學; 大群體; 醫學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 R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12-002-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PBL reform in large group pharmacology lecture in pharmaceutic students.Methods LBL and PBL+LBL teaching were developed in 4-year-program Pharmaceutic students of 2006, 2007 respectively. Test and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evaluate effect. Results Compared with 2006(LBL),the test scores of 2007 pharmaceutic students were higher obviously;the questionnaires showed the professionalism,communication skills,practical skills,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of 2007 students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PBL teaching.Conclusion PBL reform in large group may help to improve the ability and skills of students.

[Key words] PBL teaching; large group;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基金項目:本課題由黑龍江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09-2011)及黑龍江省博士后科研啟動資助金項目(LRB06-285)資助。

作者簡介:龔冬梅(1973-),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心血管藥理學和電生理學。

藥理學是醫藥學專業的必修課,素以內容繁多、枯燥無味、不好記憶著稱。我國醫藥學生主體仍以高中畢業直接升入大學的本科生為主,學生普遍缺乏對醫藥學的感性認識。傳統藥理學一直是大班額講授式教學(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學生被動接受教學內容,缺乏主動性。而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使醫藥學專業人才需要掌握的信息量遠遠超過有限醫學教育時間內所能傳授的知識,以教師為核心的講授模式已經不適應科技進步速度[1-2]。時代要求醫藥學生必須成為具有強大自學能力的“終身學習者”。而國際通行的醫學生培養金標準“GMER”還要求學生具有更多的解決問題、創造和交流能力[2]。因此對藥理學理論教學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國際流行教學模式,1969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學首創。其核心理念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 [1-4]。國外多所大學已證實該法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經典PBL一般在小群體進行,在大群體理論教學中進行PBL的研究很少[5]。因我國醫藥本科學生較多,師資、教學軟硬件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在大群體本科生中實行經典的PBL小組討論教學實際操作難度很大。但是將PBL核心理念融于大群體理論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卻是可行的。

1 方法

1.1 實驗分組 以哈爾濱醫科大學2006級、2007級本科四年制藥學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2006級實施LBL教學,2007級實施PBL +LBL教學。PBL+LBL:根據每節課內容設置4-8個問題,課前2-3天將問題和多媒體演示稿轉給學生;教學開始先讓學生快速瀏覽本節課學習內容,重點熟悉知識主干,隨后由教師明確關鍵點和重點,根據預設問題,通過群體回答、個別提問以及學生互助等方式來學習理論內容。LBL:以傳統講授為主。

1.2 教學效果評價 客觀考試和調查問卷。客觀考試卷符合齊同可比原則,題型、題量、難度、重點、覆蓋面和考試時間均處于同一水平。調查問卷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實效反饋,采用5級Likert量表法將GMER要求歸納為7個領域進行由高到低的評分。

2 結果

2.1 PBL對藥學專業學生理論成績的影響 2006級及2007級藥學學生在入學成績、人數、性別比例、學習的接受度和自主性及其他專業學習成績等方面均沒有顯著差別。結果見表1。

表1 藥學學生藥理學成績統計

**P

2.2 PBL對藥學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影響 根據國際醫學教育組織(IIME)于1999年制定的“醫學教育全球基本要求”(GMER)進行問卷設計[6],從職業價值、醫學基礎知識、交流技能、臨床技能、群體健康和衛生系統、信息管理和批判性思維7個領域考察藥學學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質。問卷在2007級藥學專業進行,共發放調查問卷101份,回收有效問卷81份,回收率80.2%。結果見表2。

表2 PBL+LBL教學法對藥學專業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影響(n = 81)

3 討論 通過上述研究發現,在大群體藥理學教學中實施“PBL+LBL”教學法改革不僅可以明顯提高學生考試成績,而且明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GMER素質和能力。

實施“PBL+LBL”教學法的2007級藥學生考試成績明顯優于傳統LBL教學組2006級,優秀率顯著增加,而不及格率明顯降低,顯示PBL能明顯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全面性和牢固度。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學生GMER能力和素質明顯提高,通過設疑-求解-解惑-復習過程,不僅促使學生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助于養成批判性思維,循證醫學能力也明顯增強,而通過網絡等現代化手段獲取答案促使學生獲取信息能力明顯提升,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最終促使學生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和習慣,因而能更好的應對藥學專業飛速發展對從業人員職業素質的更高要求。

在大群體中實施PBL教法,也遇到不少挑戰,如學生人數較多課堂上給學生設問-解決問題的時間較少、討論和互動時間也較少等。這是在大群體中進行PBL的固有局限性。但PBL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要不斷實踐這一理念,使之深入人心,未來終將有成。

參考文獻

[1] 聶宏光,蔡際群,魏敏杰等.PBL教學模式在藥理學教學中的實踐[J].醫學教育,2005,(6):56-57.

[2] 蔡際群,聶宏光,于曉松等.藥理學PBL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2:4-5.

[3] 穆景強.PBL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現狀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04,12(3):170-174.

[4] Juha Nieminen,Pekka Sauri,Kirsti Lonka.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p functioning and study success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J].Medical Education,2006,40:64-71.

第2篇:藥理學理論范文

關鍵詞:科研思維;實驗教學;教學改革;意見與建議

1藥理實驗教學中培養科研思維的重要性

培養科研思維是藥理學實驗教學的重要任務和主要內容。(1)培養科研思維是藥理學實驗教學的內容之一,是學生未來學習和從事研究的重要基礎;(2)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即培養科學研究精神,以科學的態度對待藥理學的理論學習和實驗操作,用科學的方法和邏輯進行研究,并將它運用于實踐;(3)藥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科研思維的培養是一個將抽象的概念、判斷、推理變成思維的形式,再進行分析、分類、比較、綜合最終得出結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僅運用到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更訓練到學生的思維方式、邏輯思維能力,考驗著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方方面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4)藥理實驗教學培養科研思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總之,藥理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藥理實驗教學應積極加強科研思維的培養。

2藥理實驗教學改革的成果

藥理實驗教學是一項相對復雜的工作,涉及基礎醫學、動物學、統計學等多個學科,實踐性較強,不僅考驗教師的理論知識教學能力,更對教師的理論運用于實踐教學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藥理實驗教學的改革大致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并獲得了許多可喜的成果。(1)第一階段的改革:1978年以前。1978年以前的藥理實驗教學主要以單科教學為主,比較孤立,沒有和其他學科融合教學,實驗主要以記紋鼓等簡單記錄儀器和幻燈片放映為主要手段,類型單一,沒有統一完備的教材,主要以授課教師自己編寫的講義為主,條件十分艱苦;(2)第二階段:1978~1998年,全國范圍內掀起的課改浪潮,藥理實驗教學不再單一的進行,開始和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等相關學科融合,有的甚至還融入了心理學課程,藥理實驗的教學內容得到了豐富和補充,同時,開始設立專門的實驗室、實驗教學人員,使用統一的教材,進行統一授課,實驗的儀器設備和經費開支有較大的提高;(3)第三階段:1999年至今。這一時期,素質教育作為普遍的教育理念被提出來,藥理實驗學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進行探索和革新,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實驗室的投資規模大大增加,使實驗條件大為改善;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技術被引入教學,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提高了教學效率;實驗教材的編寫更加完善;成立了不少實驗室教學的示范基地,帶動全國范圍內實驗教學改革的發展進程。

3藥理實驗教學改革中科研思維培養不足的原因

經過三個階段的探索和改革,藥理實驗教學改革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但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其中教學中不重視科研思維的培養是較為突出的問題,究其原因如下:(1)沒有形成培養科研思維的良好教學氛圍。傳統的應試教學對很多學校、教師的影響非常深刻,許多學校依然沒有形成培養學生科研思維的良好氛圍,從教多年的教師依然存在舊式教育觀念,沒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忽視了學生自主創新意識的培養和科研思維的訓練。(2)實驗教學課程缺乏創新。科研思維的培養是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和激勵的,并加以反復多次的訓練使學生經過啟發獲得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研究體系,然而現在很多從事藥理實驗教學的教師還存在把課程當任務完成,按步驟把實驗走一遍,很少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引導,未能認真對待學生提出的假設、推理和發散性提問,不利于學生探索能力的發展。(3)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脫節。科研思維的培養是需要貫穿于理論到實踐整個過程中的,體現在思維方法、研究方式、研究內容等的培養和訓練的過程中,必須來源于理論基礎知識又相應實踐到實驗教學中去,而很多藥理學的教師還存在機械的讓學生復制實驗步驟不進行深刻的理論解析,或是將大量時間用于理論知識的加固,沒有留足充分觀察、記錄、推理結論、攥寫報告等的時間,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沒能有效結合,大大降低了實驗教學質量。(4)實驗設備的更新和投入不足。藥理學實驗的教學大部分需要進行體內、體外實驗,需要具備基礎實驗場地、設備和動物資源,也就意味著需要充足的實驗經費支撐。目前我國欠發達地區教育系統內的實驗設備尚落后于發達地區,擁有完備設備的教學型實驗室還較少,教學經費有限,未能充分服務于教學一線需求。(5)教學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教師和教輔人員是藥理實驗教學的主導,對實驗教學質量有直接影響。信息時代的大環境下,素質教育應滲透于藥理實驗教學的方方面面,但很多教學人員的教學觀念、方式方法等尚未跟上時代的步伐。總之,藥理實驗教學的改革開始的比較早,但過程比較緩慢,科研思維培養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面臨很多困境和不足。

4藥理實驗教學改革中提高科研思維的意見與建議

科研思維的培養是新時代課程改革對教師和學生的共同要求,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增強學生的科研能力是現代藥理實驗教學重要任務、教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1)藥理學實驗中心應培養科研的良好氛圍。創新是二十一世紀的時代精神,也是我國的基本發展戰略,倡導全民創新的今天,藥理學科研領域也應緊跟時代步伐。作為藥理學實驗教學的基本工作,藥理學實驗中心應該加強科研精神的宣傳、教育,培養科研思維、創新思維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同時,加大藥理學實驗設備和先進教學手段的引入和改良,保證經費投入,使先進的儀器設備能真正服務于高校的師生,提升其科研的興趣和能力。同時,保障儀器設備的高使用率,共享教學科研資源。(2)藥理學實驗教師應加大藥理學實驗教學的課程改革探索。科研思維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任重而道遠,教師應正視藥理實驗教學的現狀、聽取學生的意見、研讀新課改的要求和時代精神,認真上好每一堂課,鼓勵學生將藥理學理論學習、實驗設計和結果分析變成常態學習的形式,尊重學生的合理想象和發散性思維,引導學生確立適合于自己的獨立思考方法和研究路徑,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并培養科研思維。(3)藥理學實驗教學工作者應積極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藥理實驗教學的改革和科研思維的培養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新時代的藥理學實驗教學工作者應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法和實驗技術,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利用現有教學設備,豐富教學內容,加強師生間的溝通互動。只有教師的自身綜合素質提高了,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的未來醫藥學工作者才能成為現實。藥理實驗教學中對學生科研思維的培養無法一蹴而就,也不能單靠個體來完成,必須結合社會、學校、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長期堅持和共同努力。

5結語

藥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具有重要意義,文章進行了簡要分析,同時梳理了藥理實驗教學三次改革的成果以及科研思維培養面臨的困境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意見與建議,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作者:羅 敏 納 鑫 張 玲 周軼平 單位:昆明醫科大學藥學院暨云南省天然藥物藥理重點實驗室

參考文獻

[1]馬騰飛,王允,李梅,馬行,夏安周,谷淑玲.在藥理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科研思維能力的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23):77-78.

[2]黃正華.淺談藥理實驗教學改革與學生技能培養[J].中國實用醫藥,2009.4(17):268-270.

[3]李娜.淺析藥理學實驗教學改革[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育,2016.14(7):20-21.

第3篇:藥理學理論范文

 

藏醫有自己系統而完整的理論,在這些理論中,三因素理論(又稱三因學說)是它的核心內容之一。藏醫學認為,隆、赤巴、培根(藏語譯音)這三種因素,是構成人體并進行生命活動的物質及其能量的基礎。其中隆是主導人體全身機能活動的一種動力,具有“氣”的性質;赤巴是主導人體熱能的一種因素,具有“火”的性質;培根與人體水液的物質保持密切聯系,具有“水”和“土”的性質。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三因素在人體內保持著協調和平衡,因而它是生理性的;一旦三因素中的任何一個因素或幾個因素由于某種原因而出現過于亢盛或衰微的情況時,則出現隆的病態、赤巴的病態、培根的病態,它們又變成了病理性的東西,治療上就需要對三者進行調整,使其恢復到原來的協調狀態達到健康的水平。依據三因素不同的生理機能和存在的部位,各自又有五種不同的隆、赤巴和培根。它們互相依存、互相制約,既具有各自不同的具體屬性,又具有共同的特性。

 

藏族醫藥學理論是解釋人體和疾病同體外所顯示的癥狀的一種信息學,不是表述物質機體和器官功能如何形成的理論。比如只能將下泄隆理解為司理大小便和精血的排泄與控制、司理胎兒分娩等方面的機體運動共同現象,實際上不存在下泄隆這種器官或組織。

 

一、藏醫理論的信息學性質

 

我們將與藏族醫藥理論相關的癥象稱之為表象信息,將實體與癥象間的關系稱之為表象關系,故藏醫理論可認為是統率表象信息和表象關系的一個巨大信息系統。藏族醫藥學理論與客觀存在間是否有矛盾,主要取決于其理論統攝的信息與實體間關系是否可信。

 

對統攝信息的形成從發生學說,從內成因和外成因。內成因是指對疾病診斷醫療實踐中得到的經驗進行 分析 研究而形成的理論。它是從醫療實踐范疇中產生的,故稱之為內成因理論。《四部醫典·論述部》中云:“隆盛癥象干黑喜溫暖,身顫腹脹大便滯。”又云“隆衰癥象力衰言微身不適,神志不清又生培根增盛狀。”以三因盛衰實像為例,隆盛癥狀與其所屬的肌膚干黑的兩種癥狀相吻合的診治,就是用信息學說的診治。它是醫療實踐過程中產生的,故稱之謂內成因理論。所稱其為內成因理論因它是對醫療實踐過程中產生的信息進行了分析和歸納的基礎上形成的,故容易解釋醫療實踐中出現的所有 問題。例如,在醫療實踐時,對胸部滿悶、神志不安、亂語、頭暈、連連噓氣的病狀,按傳統藏醫理論,認為是隆癥心風病,對治藥物應是八味沉香丸、仲孜八味沉香丸、五味石榴散。醫療實踐中按傳統的觀點認為神志不安是隆的性相中輕和動的成分亢盛,胸部滿悶、心悸過猛、亂語等癥候是隆即風入侵入心和命脈,其對治法則應使其服用息隆即息風的八味沉香丸等能取得良好效果。當代西醫 治療 理論中,無隆即風入侵心和治療息隆即息風的說法,但按藏醫理論對隆癥心風病治療中施以息隆即息風的治法,定能取得良好療效。按邏輯學所說存在都是合理的思想,它符合客觀物質存在的 規律。總之很明顯藏醫理論與現代西醫學在治療時嚴謹以據癥候的理論其落腳點是一致的。

 

與內成因并存的外成因也是藏族醫藥學組成的主要部分。藏醫的生理學、診斷學和藥理學中都吸取和發展了外成因理論,更多的吸取和發展了五大種理論,使其與藏醫學的基本理論緊密結合。由于藏醫學中吸取和發展了這些理論,一方面藏醫學在醫療實踐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得到解決,另一方面藏醫中采用了這個理論的基本思想,觀察了人體、疾病與外界環境間的關系,并總結了經驗,內成因與外成因理論渾然連為一體。

 

二、藏醫學診療理論是醫療實踐與古代哲學相結合的結晶

 

用三因學和五大種學收集和總結了對人體和疾病癥候觀察中所得的經驗知識,創立了具有藏族特色的醫療學體系。這個體系主要對人體與外界間復雜關系和制約情況進行觀察,堅持人體與外界環境是統一體的思想。藏醫的統一體思想在世界醫學中是特色突出的醫學之一。

 

三、因學不僅堅持與總體相關的人體生理學和病理學中機體器官組織的功能運動和病變間的統一體的思想,還堅持機體與外界環境間動態平衡的思想。按三因學的思想,認為人體生命運動和質量主要取決于人體器官間、器官組織與人生活的外界環境間的關系能否動態平衡。如心臟功能發揮狀況。不僅取決于心與肺、心與肝、心與腎等器官間關系的質量,甚至還取決心與外界社會環境、氣候、空氣等。醫典中指出造成心臟病(心風病)原因是悲痛、思慮過度、生氣發怒、聞聽不悅之言、驚恐等,一個人想要健康正常生活,主要不僅取決于此人的所有機體器官和組織、功能的發揮狀況,還取決于此人的身體、思想、生活起居、社會環境等。《四部醫典·論述部》中說:“時季五官(器官)起居味與性,劣反盛時皆為致病源,正常之時無病健康因。”特別是指明三因(蓄積、發作)的因素時說:“春季之時輕揚并粗性,環境飲食起居皆相類,雖聚隆漸不起發,夏時雨風生寒將發病,秋季潤膩溫得平息。”從這個論述中可以得知三因蓄積、發作、平息與外界環境的緊密關系。將藏族醫藥學中關于情(人)器(外界物質環境)世間平衡(生態平衡)和整體統一的思想與當代創建的生物心理學醫學模式相對比,可以發現很多共同處。1948年發表的世界衛生組織章程的前言中說:身體健康是指人體所處的 自然 界、心理和社會等都處于和諧狀態。它將人身所處的自然界、心理和社會等之間的關系以章程的形式確定下來。生物醫學或稱之為結構醫學的論點趨向越來越走向光明,故顯而易見藏醫學的整體思想的應用價值。

第4篇:藥理學理論范文

關鍵詞: 現代藥學; 化學; 生物學; 基礎教育

加強基礎教育,改變過去“基礎教育為專業教育服務”;的傳統觀念,確立基礎教育為提高學生全面素質服務的指導思想,把數學、計算機、外語作為學生終生受用的基本功來抓。更新并深化現代藥學的理論基礎,加強具有分子水平內容的現代生命科學知識的教學。目前,許多學校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有益而又卓有成效的探索。

1 根據培養目標和學科發展的需要,改革課程設置化學基礎課是藥學專業本專科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業學習和發展的基石。但是,沿用至今的,按照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設置課程的教學體系乃是前蘇聯化學教育體制的產物。傳統的課程設置造成教學內容交叉重疊,幾門課程對某些章節的歸屬問題爭論不休,以至尚未出版的新一輪規劃教材仍未解決這一“積重難返”;的問題。然而,國內一些重點大學的化學和生物專業早已改革了這種課程體系,他們將無機—分析或無機—物化—分析—有機融合為一門課程,定名為“大學化學”;或“化學原理”;或“現代化學基礎”;等,并出版了多套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較好地解決了教學內容重復的問題。

作為藥學專業的化學基礎課,應該緊緊圍繞藥學教育的培養目標,根據專業學習的需要和學科發展的趨勢以及化學課程在藥學教育中的作用設置課程;打破按照化學二級學科界定課程的傳統觀念,將學科相關性強的無機化學、分析化學 (容量分析部分)和物理化學重組為一門課程開設, 課程擬名為“基礎化學”;,理論課講授約140學時。這樣設置課程不僅避免了3門課程間部分內容的交叉重疊,而且使無機化學原理與分析化學方法,以及無機化學知識與物理化學知識的關聯性更加密切、更為突出,從而使化學基礎課程的設置更加科學、合理、經濟,更有利于培養學員綜合思維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第二軍醫大學已對藥學專業化學基礎課教學進行了改革,并取得了初步的教改成果,這一改革的成果值得借鑒。

2 藥學基礎實行從單一的化學模式轉向以化學和生命科學相結合的模式在藥學的基礎學科中,一方面加強生命科學的有關內容;另一方面強調化學與生命科學的融合作為藥學的基礎,以分子生物學、分子藥理學和藥物分子設計作為藥學基礎之核心內容。為此,中國藥科大學在“基地班”;開設了一系列生命科學相關課程, 如生物學、藥學的生物化學基礎、分子生物學、現代生化藥學、細胞生物學等。分子生物學當今在新藥設計、研究、生產、質量控制及藥物作用機理研究應用中已經取得迅猛發展,其本身又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校在醫藥院校中率先為本科生開設分子生物學實驗,目前開設的范圍已擴大到其他相關專業。現代生化藥學是研究與藥學科學相關的生物化學理論、原理與技術及其在新藥發現、藥物研究、藥品生產、藥物質量控制及臨床應用的綜合性基礎學科,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將在掌握化學與生命科學相結合的現代藥學研究模式方面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第5篇:藥理學理論范文

1.1基于性質的藥物設計

基于性質的藥物設計針對藥物或先導物結構進行藥物性質設計與優化,以改善藥物或先導物的吸收、分布、代謝、毒副作用為目的。在藥物化學理論教學中,藥物設計案例隨處可見,諸如軟藥設計、硬藥設計、孿藥設計、生物電子等排等,在先導化合物的優化中得到廣泛應用。藥物分子通過簡單的設計或改造,可以改善其某些物理化學性質或不良效應,提高藥物的選擇性、穩定性、溶解性、作用時間、生物利用度、增強藥效與降低毒副作用等。例如由乙酰水楊酸與對乙酰氨基酚拼合而成貝諾酯,不僅可以解決水楊酸對胃的酸性刺激,而且因協同作用而增強的藥效。再如治療前列腺疾病的已烯雌酚會產生雌激素副作用,將其設計成已烯雌酚二磷酸酯,因前列腺腫瘤組織中磷酸酯酶含量高于正常組織,可以在癌組織中酶解出高濃度的已烯雌酚,從而增強了對前列腺腫瘤組織的選擇性。

1.2基于配體的藥物設計

基于配體的藥物設計是根據現有藥物分子結構,分析結構與生物活性的之間量變關系,據此設計新的化合物以提高其的生物活性。定量構效關系研究在基于配體的藥物設計中應用最為廣泛,可分為二維、三維定量構效關系研究方法。定量構效關系研究可以追溯到1868年提出的Crum-Brown[10-11]方程,該方程認為化合物生理活性可用化學結構的函數式表示,但是并未建立明確的數學模型。直到1964年Hansch提出線性自由能模型,使得構效關系研究進入定量研究階段。20世紀80年代,三維定量構效關系研究方法的出現使得構效關系研究更為直觀,也大大提高了藥物設計的效率。例如環丙沙星的發現就是基于系列喹諾酮類藥物的Hansch方程,方程顯示喹林羧酸的1位取代基的最佳長度是0.417nm,因此1位取代基為環丙基(0.414nm)比乙基(0.411nm)的生物活性更優,結果表明環丙沙星的抗菌效果優于諾氟沙星。

1.3基于受體的藥物設計

基于受體的藥物設計是指基于X射線衍射、核磁共振或同源建模等提供的受體三維結構信息,篩選或設計能夠與其發生相互作用并能調節其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大量與疾病相關的基因被發現,且越來越多藥物受體的三維結構被測定,盡管有些具有重要藥理作用藥物靶點地三維結構還未測定,但可以通過同源模建或從頭計算方法獲得相關信息,為創新藥物設計奠定了基礎。基于受體的藥物設計包括如下步驟:(1)確定藥物作用的是受體分子;(2)確定受體分子的三維結構以及結合位點;(3)基于受體與結合位點信息,設計或篩選小分子化合物,并模擬出最佳復合物的結構模型;(4)合成模擬得到的最佳化合物,進行活性測試;(5)重復上述過程直到滿意為止。在藥物化學的理論教學中,卡托普利是基于受體藥物設計的典型案例。對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的結構分析發現,該酶中有一個鋅離子,對受體與配體的結合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受體分子的精氨酸殘基帶有陽離子,可與帶負電荷的基團形成離子鍵。卡托普利的巰基與羧基能夠很好的滿足與受體結合的要求,具有良好的酶抑制活性,因此卡托普利也是第一個上市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

1.4基于機理的藥物設計

基于機理的藥物設計是指基于疾病發生的全過程,根據藥物靶點的結構、功能與藥物的作用方式以及產生生理活性的機理,通過抑制某些與疾病相關的生理、生化過程以阻斷疾病的發生,從而達到疾病治療的目的。基于機理的藥物設計技術建立對介導疾病病理生理過程的蛋白質分子結構和功能認識的基礎之上。在過去,對藥物作用機理的認識往往滯后于藥物的發現,而現在藥物研發的重心已經轉到了探尋分子機理并據此設計藥物上。基于機理的藥物設計是藥物設計發展的重要方向,相比基于結構的藥物設計更為合理。例如在精神病藥物的開發中,經典的多巴胺受體(DA2)拮抗劑容易產生錐體外系副作用,而5-HT2受體與情緒、抑郁等密切相關,當其拮抗時可使黑質-紋狀體通路的多巴胺釋放,使多巴胺神經節調節運動的功能恢復。基于該機理設計的利培酮可同時拮抗5-HT2和多巴胺DA2受體,具有很好的抗精神病作用而錐體外系的副作用很小。

2展望

第6篇:藥理學理論范文

學生實驗技能熟練與否,關系到學生能否順利進行實驗,以及能否獲得理想的實驗結果。在以往的實驗教學中,涉及小白鼠實驗時,學生心里或多或少對小白鼠有恐懼感,經常感到無從下手。為了讓學生克服恐懼心理,更好地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我們把原有的4h的錄像實驗課改為觀看錄像和實際動手操作相結合的“小白鼠基本實驗技能訓練”。第一部分仍然是錄像,錄像時長70min,主要涉及藥理學實驗常用的實驗動物的基本操作,如大鼠、小鼠、豚鼠、家兔、犬的捉拿,給藥,處死等。錄像結束后,每位同學可以領取三只小鼠,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基本的訓練,練習如何捉拿小鼠、給小鼠灌胃、腹腔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靜脈注射等。最后處死小鼠,解剖觀察是否將碳末阿拉伯膠灌入小鼠胃中。通過這樣的訓練,大多數同學都可以掌握小白鼠的基本實驗操作,為以后的各項實驗打下良好的基礎。

2合理安排實驗內容和授課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校的藥理實驗課在三年級開設,學生的課表上只有“機能實驗”的字樣,并不標注具體課程。學生來上實驗課,根本不知道是何內容,更無法提前預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只是為了做實驗而做實驗,不清楚實驗目的,導致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不高。如果清楚地在課表上標注本周實驗課的內容,學生可以提前預習相關知識,有利于理解和分析實驗過程中的各種現象。將雙盲實驗的思想引入藥理學實驗,老師和學生都不知道藥瓶中具體的藥物,教師只是幫助學生復習有關的理論知識。學生根據理論知識,利用實驗室的器材等,設計相關實驗,然后根據實驗的結果,分辨藥瓶中具體的藥物。教師進行相關總結,最后由實驗師揭示結果。每組的學生知識背景不同,思維不同,所設計的實驗也有差異,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開拓學生的思維。由于學生和老師都不知道具體的藥物,這樣就可以減少無意識的暗示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學生更不可能憑空編造實驗結果。實驗項目“傳出神經系統藥物對兔血壓的影響”是驗證性實驗,主要驗證了傳出神經系統藥物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對血壓的影響。我們把雙盲法引入這個驗證性實驗。上課一開始,老師會出示3種藥物,標注為A,B,C藥,并且告訴學生這是傳出神經系統藥物中的3種激動劑,請大家根據實驗室提供的儀器和動物對這3種藥物進行區分。給學生提供的動物是家兔,主要儀器是壓力換能器及BL-420實驗系統,可進行血壓測定。學生可以制定自己的實驗方案,最后根據實驗結果,明確給出ABC各是什么藥物。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都不知道ABC具體是何種藥物,只有實驗室老師清楚。實驗課完成后,由實驗室的老師揭示謎底,同學也可判斷自己的實驗結果是否正確。如果與老師給出的答案相符合,說明這些同學認真預習了相關的理論知識,并且深刻理解了這些藥物的作用;如果與老師給出的結果不符合,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要善于引導學生分析問題[3],分析究竟是因為理論知識沒有掌握,還是實驗過程出現了問題,從而影響了對結果的判定。在藥物鎮痛實驗中,三種藥物分別是0.7%醋酸、強痛定、生理鹽水。醋酸腹腔注射可以引起小鼠腹痛,小鼠出現“扭體反應”,強痛定有鎮痛作用,生理鹽水沒有鎮痛作用。老師引領同學復習相關的理論知識,然后請同學根據已提供的實驗條件,辨別這三種藥物具體是什么。在實驗過程中,有的同學通過聞氣味很快就找出醋酸。有的同學則是把三個藥物分別給小鼠腹腔注射后,觀察引起扭體反應的則為醋酸。找到醋酸后,再進一步區分生理鹽水和強痛定。給小鼠皮下注射強痛定和生理鹽水,強痛定可以減輕疼痛,15min內小鼠扭體次數少。通過這樣的實驗方式,學生的興趣大大提高,最后結果符合標準答案的同學,歡呼雀躍,非常興奮,而實驗失敗的同學,在教師的幫助下,分析失敗原因,可以再進行一次驗證實驗。

3開放實驗室,增加學生自由學習的機會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索精神,學校設立了“大學生創新項目”,每年都有20-30個項目獲得資助,資助金額在2000元左右,其中不少項目與藥理學相關。這時,我們提供給學生相應的實驗場所和實驗條件,學生可以自行完成項目,整個過程都由學生自己選題、實驗、結題匯報。教師只在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給予幫助,指導學生完成相應的課題。除此之外,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學生有機會真正接觸科學研究工作,協助教師進行科研工作,甚至獨立完成某些簡單的實驗操作,既鍛煉了動手能力,也能夠潛移默化地感受科研的意義,培養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興趣。教師可以節約時間,更快捷方便地進行科研工作,提高效率。

4完善考核手段,建立實驗課程考查評價體系

第7篇:藥理學理論范文

關鍵詞:心理需要理論;學生需要心理;教學目標;教學策略

一、理論文獻綜述

(一)勒溫的動力學的需要理論。

德國心理學家勒溫(K.Lewin)認為,當個體與環境之間的平衡狀態遭到破壞時,就會喚起人的需要,即引個人全身的程度不同的緊張.這種張力會引起人的行為,使人恢復到平衡狀態。需要滿足后,緊張便得以解除。

(二)默里的人格學的需要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默里認為:人格是個人需要與環境限制之間相互作用的產物。需要則是腦區內的某種具有生化性質的力量。需要可以區分為潛在的和外顯的兩類。需要還可以區分為內發性的和反應性的兩類。個人需要與壓力相結合,決定一個人的行為,需要和壓力的相互作用,構成一個動力系統。需要是傾向性的因素,壓力是促進性的因素。

(三)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人有5種基本需要,分別是:(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3)歸屬和愛的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實現的需要。人的基本需要具有層次性。在通常情況下,以上5種需要按順序依次排列,形成需要的層次結構。生理需要是最低層次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越是高級需要,在個體的發展中出現得越遲.越能體現人類的特征和人的價值。

自我實現是馬斯洛心理學的一個中心概念。作為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指一個人希望自己的潛能得以發揮,希望干適合于他干的事情.希望成為他能夠成為的人。馬斯洛將自我實現視為人性的本質。他認為任何生命都生來具有實現其潛能的傾向,人更是如此。自我實現就是使自己身心各方面的潛能獲得充分發展的過程和結果。但在現實生活中真正達到這一人生最高境界的人是少數。然而自我實現并非普通人所不可企及,運動員、工匠,乃至家庭主婦都有可能獲得自我實現的體驗。

二、我國學生的心理需要

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心理學界對需要進行了理論研究與調查研究。在一項對大學生心理需要的調查中發現,面對學習、就業等壓力,一些大學生竟在其宿舍里養起狗、貓、兔、龜及金魚等寵物,他們竟與動物“同居”。心理專家提醒,盡管飼養寵物可以放松心情,但學生切忌沉迷于寵物,以免導致孤僻的性格。大學生在宿舍里養寵物,是他們這個年齡段敏感的特征體現。老師和家長應該密切關注他們的心理需求,尋找適當的時機同他們好好交流,以免學生一味將寵物當成精神寄托、逃避現實,而導致孤僻的性格,學生的心理需要對其生活學習等方面所產生的巨大影響由此可見。

實際上,學生的心理需要是多方面的,有表現的心理需要,有好奇的心理需要,有得到認同和贊美的心理需要,被理解與關懷的心理需要,友誼情感的心理需要,渴望取得成功和體驗成功后的愉悅的心理需要。心理學家分析,每個孩子都有下列四種心理需要:(1)父母的愛護和關懷;(2)被接受、被尊重;(3)得到別人的贊賞;(4)在家里有地位。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需要是人對某種目標的渴求或欲望,是人積極性的源泉。孩子的心靈是一個沒有雜質的凈地,沒有謊言,沒有欺騙,一切都直來直去,他們的行為都是基于想滿足自己某種單純需要所致,如果父母、老師或朋友對他們的行為缺乏敏銳觸覺,則可能引起不良的行為問題。作為教師一定要通過激發、利用和滿足學生相應的心理需要,才能很好地實現多元教學目標。

三、根據學生需要心理調整教學策略、實現教學目標

(一)利用學生好表現和好奇的心理需要,實現理解、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的教學目標。

好表現和好奇的心理幾乎人人都有,中小學生的更為強烈。教師可以通過多設計一些適當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去思考、回答,提供一些合適的習題、實驗,讓各類學生去解答、操作,多組織一些有意義、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去參與,即通過多提供一些讓學生表現、展示自我的平臺、機會,并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友愛、寬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處于無拘無束,心情舒暢和振奮的心理狀態中,充分地、深刻地、創造性地展開思維活動,主動地討論、回答問題,積極地動手練習、操作,從而充分滿足各不同認知層次的學生好表現的心理需要。教師還可以把所要傳授的知識變成一系列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讓學生去探究解決,在學生滿足好奇心的同時獲得知識并體驗知識的獲得過程。

學生在滿足這兩種心理需要的過程中,以不斷地思考、回答、討論、動手練習和操作等方式,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發揮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很自然地實現了理解、掌握知識的教學目標,并且由于不斷地實現由知識到能力的內化,使思維、交流、動手、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較好的發展。

(二)利用體驗成功后愉悅的心理需要,實現培養自信、發展能力的教學目標。

人在取得成功時,總伴隨著一種愉悅甚至是興奮的心理感受,這是一種令人渴求的、美好的心理感受。學生在回答出一個提問、做對一次板演、做好一次實驗、解答出一道“難”題、完成好一個體藝方面的技術動作和取得好的考試、競賽成績時,都有程度不一的這種心理感受。能發揮自己的優勢、特長,展示自己的才華,體現自己的價值,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認可與贊美,體驗成功后的愉悅,是學生積極參加學習活動的重要動機和激勵之一。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這種需要還是一種生長性的心理需要,當學生體驗一個或一方面成功后的愉悅的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后,他將產生新的、更強烈的這種心理需要,新的需要將激勵學生去不斷取得新的成功。顯然,學生在不斷滿足這種心理需要的過程中,他的學習自信心將不斷增強,他的思維、表達、動手、創新等能力將隨之發展提高。教師不但要創設機會和環境讓學生滿足這種心理需要,更要通過對學生取得的成功與取得成功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所閃現的思想、情感、智慧的火花的充分肯定和贊美,加深學生對這種美好心理的體驗,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這種心理需要,增強學生取得學習成功的自信心。

(三)利用渴望認同和贊美的心理需要,實現陶冶品德情操的教學目標。

學生的言行舉止、能力水平、優勢長處等各方面都希望得到同學與老師的認同和贊美,因而,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正確的認同標準和藝術的認同方式去規范學生的言行,使他們知道哪些不可為,哪些可為,該怎樣為;利用賞識和贊美去喚醒學生崇真尚美向善的潛意識,去激發學生胸懷天下愛國憂民,去激勵學生誠實守信謙虛自律,去鼓勵學生自信堅毅、開拓進取、追求卓越。

(四)激發學生成就一番大業的強烈愿望,實現“不教”的教學目標。

“教”是為了“不教”,“不教”是教學的最高目標和最佳境界。“不教”有幾個重要的前提,一是學生必須志存高遠,有成就一番大業的強烈愿望;二是學生有堅毅、執著、自信等優良的個性品質;三是學生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要實現“不教”之最高教學目標,就是讓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標深植于學生的內心,讓學生把成就一番大業變成一種持久的強烈的心理愿望,并使他們懂得目前的學習與其愿望的實現是密不可分的,從而把學習轉化為他內心的一種深層次的需要,把成就一番大業的強烈愿望轉化為他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學生優良的個性品質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將逐漸養成,學習能力也將自然提高。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有的學生總是渴望著某些老師來上課,或一旦開展某些活動時就興奮不已。分析其原因,是由于這些老師能讓學生好表現、好奇、渴望成功和體驗成功后的愉悅等方面的心理需要得到滿足。這樣的老師往往能通過科學的設問提問、平和親切的教態、精練的講授、恰到好處的賞識和提供給學生足夠的展示平臺與營造的良好教學氛圍,把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他們上課學生不但全神貫注地聽,積極地思考、回答、討論和動手練習、操作,而且心情特別輕松而又興奮,思維異常活躍敏捷,還不時或有閃光的思想、精彩的結論、獨特的解答出現,或有創新思維、新穎的問題冒出,或有真情實感的流露。思想、情感、知識、智慧等信息在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不斷地交流,“教”與“學”步入了一種真正的良性互動,師生均處在一種興奮、愉悅的體驗甚至是享受的感覺之中,課后學生總覺得意猶未盡,余興未了,思考、討論等學習活動常常延伸至課后。這樣的教學真正挖掘了學生的潛智、潛能,發展了學生的潛質,實現了掌握知識、發展能力、陶冶情操等多維教學目標。

然而,滿足學生相應的心理需要,不是迎合學生的心理需要,要引導學生把愛慕虛榮、回避失敗等消極的心理需要轉化為積極的心理需要,把好表現等低層次的心理需要轉化為高層次的心理需要,把固有的心理需要轉化為精神追求,內化為思想、個性、心理等方面的良好素質。總之,教師從掌握、激發特別是利用并滿足學生相應的心理需要出發,適當調整教學策略,對全面、順利地實現教學目標確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郭永玉:《關于需要的心理學研究綜述》,載《高等函授學報》1995年第6期。

【2】查普林等:《心理學的體系和理論》,林方譯.商務印書館j983年版。

【3】葉奕乾、孔克勤:《個性心理學》,華東師大出版社1993年版。.

第8篇:藥理學理論范文

1清肺膠囊的成分

本品為復方制劑,主要的藥物成分包括:黃岑提取物、連翹、浙貝母、百部、前胡、苦杏仁、魚腥草、甘草以及蘆根。

其中,本方中黃琴苦寒,入心、肺、膽、大腸經。為方中君藥。浙貝母苦寒,清熱化痰。研究表明,浙貝母的鎮咳、祛痰和松弛氣管平滑肌、抗炎和逆轉細菌耐藥等作用是其治療呼吸系疾病的作用機理。連翹苦涼。入心、肝、膽經。連翹揮發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白色念珠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連翹對結核桿菌也有抑制作用。

魚腥草辛寒,清熱解毒。魚腥草具有廣泛地抗菌、抗病毒作用,其抗菌、抗病毒等活性物質是揮發油,主要成分為癸酞乙醛、月桂醛等。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的作用。百部甘苦,微溫。入肺經。溫潤肺氣,止咳。蘆根甘,寒。歸肺、胃經。用于肺熱咳嗽,肺癰吐膿。

前胡具有降氣化痰,解痙、抗炎、抗過敏、抗潰瘍,抗血小板凝集,抗心率失常等臨床作用。起到這些藥理作用的主要是前胡內的各種類型的香豆素類化合物,此外還含有揮發油、色原酮、黃酮、聚炔、木脂素、簡單苯丙素衍生物等。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止咳祛痰、清熱解毒,緩急定痛、調和諸藥等功效。

2清肺膠囊的藥學提取工藝

中藥提取方法的恰當與否對中藥制劑的療效、穩定性等有較大影響。提取的目的是盡量的提出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最低限度的浸出無效或是有害物質,減少病患的服用量,增加制劑的穩定性,提高療效。

2.1清肺膠囊的藥學水提工藝

甘草、苦杏仁,蘆根中止咳平喘祛痰主要化學成分是甘草酸,甘草次酸,它們均為三菇類化合物,在植物中多以鉀鈣鹽形式存在,可溶于水。苦杏仁普易溶于熱水,天冬酞胺溶于水,因此用水提。國內中藥廠現有提取裝置主要有超臨界、超聲、微波提取設備、罐式提取設備、連續逆流提取機組。結合大生產實際,選擇連續逆流提取機組進行處方水提工藝的研究。連續逆流提取設備的工作原理是逆流提取液從低濃度級儲液槽流向高濃度級儲液槽,從而利用濃度差使得提取更加快捷、完全。

取9份0.1倍處方量的甘草、苦杏仁、蘆根及揮發油提取后的藥渣裝入五個提取罐中,將提取罐中前一提取罐的提取液作為后一提取罐提取的母液,循環操作十三次。該提取過程是一個動態連續的提取過程,收集各單元的提取液,合并濾過,調整體積,取樣測定,備用。

2.2清肺膠囊的藥學醇提工藝

結合大生產實際,本文選擇連續逆流提取機組及回流提取對進行處方醇提工藝的研究。

其中,回流提取描述如下:取浙貝母、百部、前胡0.1倍處方量,置于圓底燒瓶中,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70%乙醇8倍量,回流2.5h;第2次加70%乙醇8倍量,回流2.5h。濾過,調整體積至2000mL,取樣測定。

動態逆流提取法如下描述:取浙貝母、百部、前胡0.1倍處方量9份,平均裝入五個提取罐中;在提取罐中加入70%乙醇進行提取,每次10倍量,每次20min,循環提取13次。將提取罐中前一提取罐的提取液作為后一提取罐提取的母液。該提取過程是一個動態連續的提取過程,我們收集5個單元的提取液,合并濾過,調整溶液體積,取樣測定,備用。

2.3清肺膠囊的藥學揮發油提取工藝

處方中連翹、魚腥草中的揮發油為藥理活性成分之一,揮發油是植物體內的次生代謝物,由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簡單化合物組成,具有芳香氣味,在常溫下可揮發。在中藥制劑的研制和生產中,提取和保留揮發油成分是保障藥物療效的重要步驟之一。常用的揮發油提取方法有水蒸氣蒸餾法、壓榨法、溶劑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固相微提取法等。

考慮到工業生產的可行性,本文挑選水蒸氣蒸餾法對處方中連翹,魚腥草進行提取的研究。按處方量稱取魚腥草、連翹藥材一份,置揮發油提取器中,按照中國藥典揮發油提取法進行提取,油水分離后得魚腥草、連翹揮發油。提取五小時之內揮發油量迅速上升,五小時到七小時油量減緩增長,七小時以后油量變化不大。

3清肺膠囊的藥學成型工藝

3.1揮發油的藥學包合工藝

處方中連翹、魚腥草中的揮發油為藥理活性成分之一,而揮發油不穩定易揮發,在制備成中成藥中極易損失,若將揮發油直接藥用,容易氧化變質,且容易揮散,研究用-環糊精對連翹、魚腥草揮發油進行包合的工藝以提高藥材揮發油在制劑過程中的穩定性,保證療效。常用的揮發油包合工藝有飽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冷凍干燥法。根據實際生產的要求,在此選用飽和水溶液法進行研究。

3.2濃縮、干燥的藥學工藝考察

除雜工藝:試驗結果表明,本品收膏率為10.8%左右,每次服用量為89袋。為盡量保留有效成分,本品對藥液進行了濃縮、干燥工藝考察。按上述工藝操作后,濃縮至相對密度為相對密度1.15-1.20(50℃測),浸膏均分兩份,加入糊精后,分別進行常壓干燥和減壓干燥;結果減壓干燥較疏松易粉碎。

3.3輔料及用量的選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進一步擴大患者的范圍,盡量使用一些低糖或無糖產品。糊精作為輔料,其溶解性較好,在生產、貯存、運輸過程中,能有效防止吸潮、變質。制劑在研制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其口感,我們添加了適量的甜菊素作為矯味劑,以利于患者的服用。我們取以上浸膏,分別加入0.5倍,1倍,1.5倍,2倍于浸膏量的糊精,用80%乙醇進行制粒,以成品率為指標進行考察。

此外,本文通過-CD包合技術可以改變藥物的理化性質,增加中藥揮發性成分的穩定性,提高藥物的溶解度,降低藥物的刺激性等,為中藥新劑型的開發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也采用飽和水溶液法進行包合,能較好地保存連翹和魚腥草中揮發性成分,操作簡單,設備要求不高,對大生產有著積極意義。考察了成型輔料的用量及甜菊素的用量,確定了清肺顆粒的成型工藝,保證了制劑工藝基本合理、可靠。

4清肺膠囊的藥學質量測定

由于藥品的質量與病患的用藥安全密切相關,必須制定藥品的質量標準來控制藥品的質量,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質量標準的要求:對主要有效成分進行檢識;檢測專屬性強,快速,簡便,重現性好;.制劑含量測定,應選擇君藥、貴重藥、毒藥制定含量測定方法。本品為復方制劑,黃答是方中君藥,黃琴普是黃琴中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如降壓、鎮靜、保肝、利膽、抗菌、消炎等,并針對方中藥味和劑型特點,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黃答普的含量測定進行了研究,經過一系列的方法學考察試驗證明,本文方法確實可行。

第9篇:藥理學理論范文

關鍵詞:臨床藥學藥學監護醫院藥學

臨床藥學是醫藥結合、探討藥物臨床應用規律、實施合理用藥的一門藥學分支學科。它主要通過藥師進人臨床,運用藥學專業知識,協助醫師提出個體化給藥方案,并監測患者的整個用藥過程,從而提高藥物治療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藥物的臨床療效。傳統的醫院工作模式使藥學專業人員的職能停留在藥品采購、供應等技術含量較低的事務性工作上,忽略了藥學工作的技術內涵,“以藥養醫”、“重醫輕藥”的陳舊觀念使醫院領導對醫院藥學重視不夠,藥師獲得繼續教育機會不多,在知識結構和層次上尚有欠缺,不能適應開展臨床藥學工作的要求,這為臨床藥學在醫院的發展造成了一定困難。

隨著我國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發展和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廣大群眾對藥品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的呼聲將日益高漲,如何讓患者享有價格合理、質量優良的醫療服務,是醫療體制改革的目標之一。藥師要積極參與藥物經濟學研究,利用醫院豐富的臨床數據,運用最低費用分析、效益分析、效果分析、生命質量分析等多種方法,分析藥物治療模式對整個醫療系統及社會成本和效益的影響,在相同療效的情況下,選擇最經濟的給藥方案,優化衛生資源的利用,積極制定和推薦各種疾病藥物治療的最佳方案,扭轉醫師處方無法監督的局面,促進合理經濟用藥。

世紀年代以來,發達國家醫院藥學實踐已開始由“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轉變為“以保證患者藥物治療的安全、有效、經濟、合理為核心”的即“以患者為中心’的模式,此模式在國內被廣泛稱為藥學監護。美國的大部分醫院都有一批各專業的臨床藥師,直接參與臨床用藥,參加查房會診及疑難患者藥物治療方案的討論。但他們并不直接從事常規血藥濃度的監測,由檢驗科來承擔。這樣,臨床藥師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藥物的選擇、合理使用和監測結果的分析上。美國臨床藥學經過多年的發展,藥學服務深人人心,工作水平也達到很高水準,臨床藥師在臨床用藥中的決策指導地位,已得到了充分肯定,據一份調查顯示,臨床藥師在住院病房參與治療工作中,藥師提出的用藥方案和建議以上被采納或經過修改后被采納,藥師面向患者參與治療,發揮了良好的醫療效果。由于臨床藥師全天候面向患者進行監護,不但發揮了良好的醫療效果,也使患者在病房的花費大大降低。[]

我國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要求三級以上醫院必須開展臨床藥學,且許多省、市有關部門所定的《綜合醫院分級評審標準》也都對此做出相應的規定,然而無論是治療藥物監測、藥品不良反應

監測或藥學情報功的開展還都十分不完全。目前,我國的藥物治療監測品種與美國幾乎沒有差異,凡是治療窗狹窄,血藥濃度與臨床反應關系明確的藥物國內都可以做。然而的品種,各醫院實際監測還十分有限。

國家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的《貫徹落實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中已明確指出,未來醫院藥學的重點是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學工作,并將逐步建立起臨床藥師制度在醫藥衛生體制三大改革的推進和深化過程中,“以藥養醫”的現象將會漸漸被消除在醫療機構自制制劑不斷萎縮、門診藥房剝離等“醫藥分業,措施的影響下,醫院藥劑科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擺脫傳統的輔助科室局面,向直接服務于患者、涉足臨床區域的主流科室發展,就必須努力實現從單一供應型向科技服務型的轉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在线欧美日韩中文 | 91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看片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欧美成人一级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色一欲一性一乱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久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 能看毛片的网址 |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 a男人的天堂久久a毛片 | 香港经典毛片a免费观看 | 亚洲性在线 | 国产护士一级毛片高清 | 亚洲久草视频 | 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 九九精彩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www | 国内精品影院久久久久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免费完整 | 久久成人视| 欧美成人高清手机在线视频 | 成年人视频免费网站 | 国产浮力第一页草草影院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久福利 |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 中文字幕一级毛片视频 | 8888奇米四色在线 | 日本一级特黄a大片 | 男人天堂欧美 | 欧美成年 |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 欧美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中日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