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子電工實訓小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筆者在技工院校電子類專業電子電工實訓中,實踐應用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即“四階段七步教學法”,實訓效果比較好。下面對其詳細介紹和說明,供一線老師交流與借鑒。
一、“四階段七步教學法”的內容
“四階段七步教學法”是在“四步教學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謂“四步教學法”指的是,將教學過程分解成引入階段、講授示范階段、模仿咨詢階段和評價總結階段。而“四階段七步教學法”是將“四步教學法”中的四個階段進行了細化,具體為師生準備、教師演示、教師示范、學生模仿、教師咨詢、師生評價、師生總結。下面以技工院校電子電工實訓教材中的“PLC控制三相異步電動機正反轉實訓”為例,說明“四階段七步教學法”的實施環節與操作要領。
二、“四階段七步教學法”實施過程
1.師生準備
教師的準備:準備有關的參考資料;實訓中需要使用的儀器設備,如熔斷器、轉換開關、接觸器等;PLC設備調試準備;已經安裝好的示教板;可供學生觀摩的其他視頻資料等。學生的準備:實訓前對理論知識進行預習,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準備必要的實訓工具,比如剝線器、老虎鉗、萬用表等;紙和筆等工具,方便實訓記錄,方便實訓課后進行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
2.教師演示
教師演示是在已經安裝好的示教板上進行,教師向學生演示操作步驟與方法,讓學生對實訓項目有一個感性認識,使得實訓更有針對性。在演示過程中,老師還可以提出一些簡單問題,讓學生思考與回答,目的在于掌握學生理論知識預習情況。比如該實訓項目中可以提出的問題有:安裝電路過程中,用到了什么元器件,功能有哪些,在安裝過程別要注意什么問題等。
3.教師示范
教師示范指的是教師先進行操作,向學生展示完成實訓任務的各個環節,提醒學生在操作的各個環節要注意哪些事項。該實訓項目中,教師示范的內容包括:電路元器件的安裝,在安裝過程中,老師要提醒學生安裝注意事項,比如熔斷器安裝是上進下出的等;接線示范,接線的同時,老師應該提醒學生接線注意事項,扣按線時一定要嚴格按照線路圖完成;檢測的示范,老師在示范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確定示范形式。對于初學者示范時,老師應該對難點處進行反復示范,直到學生弄清楚為止。對于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學生示范時,示范的重點是學生容易弄錯的環節以及注意事項。
4.學生模仿
學生模仿指的是學生根據老師示范進行實際操作。學生模仿是本教學法的中心環節,占實訓課比例比較大。在學生模仿階段,學生是主體,老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導性,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以完成教學任務。
5.教師咨詢
學生模仿階段中,學生是主體,而老師是咨詢者角色。也就是說,在學生模仿階段,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提到的難點要及時解答。跟蹤學生操作過程,看到學生操作失誤或者不足的地方,要及時指正,使學生最終能夠掌握操作技能。
6.師生評價
實訓之前,建立評價標準,完成實訓任務后,師生就可以根據學生的作品進行質量評價,評價方式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老師總評。評價時要指出實訓過程中的優點和缺點,使學生吸取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7.師生總結總結在實訓過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課后撰寫總結報告,了解本次實訓成績與不足,遇到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等。當然,老師也應該在每堂實訓課后進行總結,實訓有沒達到預期目標,影響因素有哪些等。教師通過總結,有助于教師在后續實訓課中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實訓項目,提高教師組織實訓課的能力。
三、小結
具體實施“四階段七步教學法”時,并不一定要按部就班全部執行,而是應該根據實訓課的內容以及學情適當簡化,使實訓課堂“活”起來。在具體實施“四階段七步教學法”時,也可以應用其他教學手段,比如小組討論法和現學現練法等。另外,在“四階段七步教學法”實施過程中,要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整個實訓課過程中,學生行為應該占主體地位,是主角,教師只是引導者與咨詢者,是配角。
參考文獻:
Abstract: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xperiment is 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course of learning basic skills as well as basic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heory and methods. Electrics and electronics experiment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Teachers should be guided by innovation education for achieving the effect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n experiment teaching.
關鍵詞: 電工電子;創新教育;創新能力
Key words: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innovation in education;creative ability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19-0278-02
0 引言
電工電子課程是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程,同時又是獨立設課的實踐課程,且覆蓋專業廣,學生人數多。由于電工電子與計算機技術在各個領域里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使得電工電子知識越發重要,而實驗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學生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型思維方面,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電工電子教學目的和任務是使學生獲得電工電子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功技能,為以后學習該課程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礎。如何使學生獲得這些理論,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呢?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知識的傳授,采用的是灌輸的方法,注重前人已有的成果,忽略能力的培養,忽略創新性思維。學生通過死記硬背,機械的接受現有的知識,學習過程中沒有興趣,沒有樂趣,更談不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電子系統的復雜化的趨勢,電工電子技術實驗課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很大改變。這就要求我們更新傳統教學觀念,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電工電子實驗教學恰恰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施展創新能力的平臺。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本文從以下方面作探討。
1 結合平時的生活,啟發學生的創新動機
電工電子是和我們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一門學科,電工電子知識和規律涉及生活中的許多方面,因此教學不能僅局限于課堂,我們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的基礎知識分析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實際問題。例如要求同學們設計一個聲光控制電路,要求使用方便并且節約電能。對于這樣一個實際的問題,學生非常感興趣,積極討論,主動思考,最后能很好地提出設計方案。課堂中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節能理念,考慮對照明燈的選擇,實現使用方便和節能的最佳組合。再例如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制作一些喜歡的電子小產品,比如收音機,對講機等,在生活中可以直接拿來使用。通過趣味制作學生興趣倍增,便于同學之間交流學習、相互探討。在制作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相應的電路原理。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體會到電工電子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重要性,激發了學習的動機,啟發了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創新的動機。
2 實現理實一體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電工電子這門課具有豐富的實驗,又有很多課程設計和實訓活動。能培養人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但是現在大部分學校的實驗、實踐活動流于形式,在上完理論后按照教師制定的步驟操作一遍,記錄幾個數據,寫一份象征性的實驗報告,即可完成。而理論課卻又比較枯燥,教師在講具體電路時沒有實物可看,沒有現象可以觀察,學生更提不起興趣來。這樣,電工電子課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培養創新能力就被忽略掉了。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有必要實行實踐與理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通過理論指導實踐,通過實踐導出理論。實現理實一體化必須要將多媒體設備引入實驗室,使得教師可以一邊講理論知識,學生一邊進行具體的操作。理實一體化教學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會講專業理論,還要熟練掌握實驗和實踐操作。
3 進行模塊化教學,提升創新意識
電工電子學科各個知識點之間有著很多的聯系,學生可以運用關系去記憶、去運用。可以培養學生自學意識和創新意識。這樣教學模塊必須進行系統化的知識總結,而且這樣的總結方法可以通過學生自主完成,模塊教學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可以強化實訓教學和專業技能。電工電子采用模塊教學,便于學生加深對技能的掌握和知識點的理解,學生的綜合能力、整體素質可以得到全面提高。這也是培養學生適應生產需要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可以根據實踐項目的需求,自主選擇模塊,構建可供開展個性化研究和探索的實踐平臺。同時,必須做到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實驗平臺等方面向學生充分開放。學生的興趣實驗、學科競賽都可以在實驗室進行。比如在介紹觸發器時,先介紹基本RS觸發器,學生掌握以后再自學JK觸發器、D觸發器和T觸發器。找到他們之間的聯系和差異,學生也就會容易理解和掌握。并且培養了良好的自學習慣,而且也為后面的創新意識做鋪墊。
4 改變傳統教學方式,軟硬結合、虛實結合
傳統的電工電子實驗課是直接用元器件進行實驗,這樣需要準備的器件比較多,而且受元器件和測量儀表的局限很多實驗在實驗室做不起來。我們可以在實驗室配備計算機,安裝相關的軟件,提供豐富的元器件庫,多種儀器儀表和完善分析功能。即提提供一個虛擬的電工電子實驗工作臺,進行仿真實驗。省去了用實際元器件安裝調試電路的過程,既經濟又高效。在仿真實驗過程中元器件的參數可以隨時更改,極大的提高了效率,節省了開支。學生在準備動手做實驗之前可以先進行仿真實驗,驗證自己的設計正確與否,設計能否實現,然后再進行相關的硬件實驗。避免了盲目的硬件實驗的開支。而且軟件可以提供許多實驗室沒有的元器件及測量儀表,極大的方便了學生。
5 減少基礎性驗證性試驗,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驗
基礎驗證性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但是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所以,在實驗中可以給電路故意設定故障,學生不僅要完成理論驗證,還要動手測試故障電路,找出故障原因,這樣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實驗積極性,另外可以提前讓學生設計一些自己感興趣的電路帶到實驗課上一起做。綜合性實驗項目是教師在充分考慮實驗內容的探索性和可行性之后,選出一些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項目供學生選擇,學生獨立查閱文獻、擬定實驗方案、選擇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步驟、實施實驗方案、記錄實驗結果,完成實驗報告的書寫。綜合性實驗是對理論知識的鞏固和總結,著重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獨立設計能力。
6 提供學生競賽機會,激發創新能力
電工電子競賽有助于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改革,可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協作精神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且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競賽應該考慮到教學的基本內容和新技術應用的趨勢,突出學用結合,學是基礎,用是根本。并且有相應的獎勵政策。通過競賽能夠測試學生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實際的設計能力、獨立的工作能力。在競賽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樹立學生自信心,為今后的實驗教學提供幫助。
7 小結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對學生的能力培養非常重要,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不斷的對教學進行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摒棄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加運用各種方式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不斷提高電工電子的實驗教學質量。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且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凌永航.淺析電工電子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08).
關鍵字:職業技能競賽;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8.056
本文著錄格式:[1]袁曉曦.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引導的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J].軟件,2013,34(8):149
0 引言
職業技能競賽是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結合生產和經營工作實際開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重點的、有組織的群眾性競賽活動。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活動是促進全國技能人才成長的有效手段。近年來,我國各省市、行業、企業廣泛開展了各類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對促進技能水平的提高、技能人才的評選和職業技能的認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職業技能競賽主要是廣為或目標任務為要求,綜合體現職業崗位對理論素養和操作技能的要求。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的,在專業體系結構內安排了而合適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參與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對職業院校專業技能活動是一個非常有益的補充,如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引導設置教學活動,能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在選拔過程帶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其中來,最后形成良好的以職業技能為目標的學習氛圍。
1 計算機類專業職業技能競賽的發展趨勢
1.1 計算機類專業教學的特色
計算機類專業教學的特色主要體現在:理論知識多,實踐操作難,發展速度快。
計算機類專業需要培養理論基礎知識的寬口徑人才,體現在重視數字邏輯、數據結構、算法設計、電子電工、計算機體系結構和軟件開發等方面的理論基礎和廣泛的專業技術基礎,注重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另外也注重全面性、多樣性的特色方向,體現最新技術發展動向。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實驗實訓,課程設計比重大;注重自主性實踐設計環節,上機實踐貫穿于基礎學習中,通過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將實驗實訓與科研融入教學過程。
1.2 職業技能競賽與職業教育
發展職業教育,一個重要的指向性就是充分發揮行業指導的作用,培養的人才的目標要以就業為基本導向。服務行業發展需求,是職業教育的辦學宗旨;依靠行業指導,以就業為導向,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職業技能競賽能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的發展緊密結合,根據行業的實際操作技能設置比賽項目,由各相關行業把關,行業企業積極參與,為各種比賽提供專家、行業技術規范,提供相應的設備。以技能競賽為紐帶,為行業企業深入參與職業教育的建設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促進產教結合、校企一體深入發展。職業技能競賽緊密聯系行業企業生產實際,通過競賽促進職業院校的實習實訓設備越來越與生產實際對接,解決了教育與生產實際相脫離的問題。
在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做到和企業真正對接的不多。通過競賽,職業院校可以考察一下與行業的結合度,從而調整辦學思路,更新專業設置,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相應改革,從而解決職業教育面向行業,服務區域經濟和為社會發展服務的需求。
1.3 計算機類專業職業技能競賽的發展趨勢
計算機類專業技能競賽的發展趨勢是怎樣以及院校應對的策略一直是職業技能競賽以及參與院校關注的焦點問題。對于計算機類專業技能競賽來說,從項目設計來看都體現著行業標準和企業需求,對參與者來說要求開看重職業綜合技能;從舉辦的目標來看旨在推動高職院校教學改革。
計算機類專業職業技能競賽今后的發展趨勢,一是要拓展科技領域,重視鞏固傳統技術和項目賽事,積極探索向新興技術拓展,項目設計上要突出軟件設計、網絡發展和跨行業發展、知識產權的保護等,參與對象上要注重拓展企業所處行業,不斷提高活動社會參與面。二是要深化活動內涵,積極引導企業大力開展青年職工技能培訓、等活動。三是要營造社會氛圍,通過舉辦各級各類技能競賽活動,大力選樹各類計算機技能人才典型,在全社會營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尊重勞動的良好氛圍。四是要促進團隊建設,把開展技能競賽活動與加強團隊成員的合作自身建設結合起來,不僅選出技能型人才,也要選出有技能、能合作、會創業的團隊。
2 計算機類專業的教學改革
以職業技能競賽推動教學改革,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教改的成果有反過來用來提升競賽成績,充實科技創新活動的內涵。通過技能競賽促進教學改革,構建新的、與技能競賽相一致的計算機類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新的、能有效提高技能實戰水平的的教學模式;最后實現技能競賽比賽成績、技能人才培養的雙突破。結合當前技能競賽的要求和標準,可以研究出適合計算機類專業發展的改革方向、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評價標準、教學方法,并為計算機類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而教師通過自身參與職業技能競賽、輔導學生參與職業技能競賽,了解專業教學與企業需求的關系,熟悉本專業職業崗位的技能要求和相關標準,促進轉變觀念,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同時,通過自身參與技能訓練,不斷提高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從而促進“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
在職業技能競賽的整個實施過程中,還應實時組織學生進行知識和技能訓練,而考核和評價則需要由競賽組委會抽取的高等院校、行業企業專家根據最新技術、材料和企業規范進行評價改變以往教學評價手段與方法,并得到更合理的考核結果,優化教學評價體系。
3 小結
我們應以計算機類專業技能競賽為契機,促進專業建設、課程體系構建、教學模式研究的融合,各方面相互影響,融為一體。針對技能競賽,針對學生實際,構建與企業和社會零距離對接技能課程體系,探索適應高職計算機類專業學生特點的課程體系。針對技能提高,科學實施與學科體系和技能體系相一致的"理實一體化"、項目教學法、模塊教學法、主題教學法等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通過職業技能競賽引領專業教學的發展方向,為專業建設目標提供相應保障。
參考文獻
[1] 何福貴,張梅.職業技能競賽促進實訓教學的研究[J]. 中國電力教育. 2011(10)
[2] 劉焰.國家級職業技能競賽對職業教育的影響力探討[J]. 教育與職業.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