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家庭理財規劃案例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閑置資金投資 資金科學配置 理財產品 產品分類
一、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日益完善,我國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逐步提高,家庭理財意識越來越強,居民用于股票、基金、保險等非消費支出和借貸支出的投入逐年增長。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更懂得家庭理財的規劃。所謂家庭理財,就是學會合理有效地處置錢財,最大效用地運用自己的花費,以最大限度地滿足日常生活需要。如何更好地運轉家庭的閑置資金,使財富最大化,成為現代家庭日益重視的問題。
二、家庭理財觀念建設及家庭的內部財務
(一)什么是家庭理財
家庭理財,具體來說就是確定階段性的生活目標與投資目標,審視家庭資產分配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根據專家建議和個人學習,根據資產狀況及相關信息,及時調整資產配置與投資結構以有效控制風險,使家庭資產實現收益最大化。家庭理財不是簡單疊加,而是合理配置資產,橫向縱向分散風險。家庭理財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知與行的問題,只要你去做了這件事,即使最微小的收益也是一種收獲。
(二)家庭理財的作用
(1)對抗通貨膨脹。許多人認為理財費腦筋,滿足于只把錢存進銀行,覺得安全還有利息。事實上,這種觀念是錯誤的。通貨膨脹會導致存進銀行的錢的實際購買力下降,就是說當通貨膨脹率高于存款利率,你的錢就無形貶值了。由此,合理的家庭理財可以對抗通貨膨脹帶來的風險。
(2)積累財富,提高生活水平。家庭理財除了對抗通貨膨脹,還能積極地幫助各階層家庭創造財富。理財是通過對家庭已有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讓有限的錢,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讓家庭生活不但有著落,而且能過得更好。
(3)分散風險,應對意外事故。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相比傳統的單一的投資方式,家庭理財規劃一方面通過分散投資以分散總體投入資金的風險;另一方面,在遇到意外事故時可以通過運用保險、規劃出的緊急備用金等來進行應對。
(三)家庭會計的含義
以會計的起源來說,現代會計其實是源自于一開始的家庭會計也或是說家庭簿記。家庭慢慢成為一個經濟生活基本單位之后,家庭中的生產經營、日常消費每一項事項都需要記錄以及核算,于是就產生了家庭會計。在社會經濟活動日益復雜的今天,家庭經濟事項日漸復雜,從理財的角度來說,建立健全的家庭會計賬簿是理好財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
家庭會計核算的對象,是以貨幣反映的家庭經濟活動資金或資金運動,及其由此體現的家庭會計要素以及要素的增減變動情況。家庭中發生的一切經濟活動以及非經濟活動中的若干經濟事項,或經濟活動對家庭其他各項功能活動的滲透及融入,都屬于家庭會計核算涵蓋的內容。大致包括:家庭資產、負債、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會計要素的計量、記錄、確認以及報告;家庭經營、投資、消費這些行為的核算;家庭組建、教育、娛樂、社會交往等等專門費用計算;家庭勞動的費用及成本核算。
(四)家庭簿記的重要性
家庭賬戶信息核算中最主要的工作,是日常收支事項的一一記賬。記賬可以說是家庭理財的第一步,通過這樣的方法弄清楚家庭賺了多少錢,花了多少,維持家庭日常花費需要多少,富余的可以進行消費、投資,由此做到對家庭財務活動以及財務過程的全程控制和管理,為理財提供基礎。
家庭記賬還能夠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當每一項花費都具體列出來時,思考和合理安排支出會讓家庭的財務結構越來越堅實。同時,家庭記賬也起到了一種備忘錄的作用,可以讓我們及時理清該付賬單或是一些人情往來,做到有賬可查,心中有數。
(五)家庭中的資產與負債
家庭記賬是一門科學,需要以科學的方式來進行。第一個是需要分賬戶,可以根據家庭成員、銀行或是現金等進行劃分賬戶,不應該把所有的收支都統計在一起記賬。第二個是分類別,收支需要劃分類別,科學合理,簡單明確。
家庭資產包括實物資產和金融資產,實物資產從其使用期長短和與費用的相關性來說,又可以分為固定資產、低值易耗品和生活物料用品。現金分為家庭共用現金,每個家庭成員持有現金、活期存款、信用卡等。
家庭生活費用項目及構成,體現了家庭消費項目、內容以及家庭生活質量。家庭應對一定會計期間發生的生活費用狀況予以詳細記載,并據此編制生活費用表。計算家庭生活費用的方向,在于得出各會計期間家庭所持有資源通過生活消費的實際消耗的情況。
三、家庭的劃分和風險偏好
(一)家庭生命周期及理財活動
家庭生命周期是指一個家庭由誕生、發展直至死亡的運動過程,它反映了家庭從形成到解體呈循環運動的變化規律。家庭隨著家庭組織者的年齡增長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并隨其壽命終止而消亡。在人生的整個發展過程中,人的需求隨著不同生命階段的進展而變化。(見表1)
(二)家庭風險偏好
此次調研通過問卷調查的反饋信息,將家庭的風險偏好大概劃分為三種類型:保守型、激進型、穩健型。
(1)保守型是集中在兩部分的群體,它表現在一部分是閑置資金較少的家庭,另一部分是50歲以上受訪人群,其中女性的比例比男性比例高。對于保守型的家庭來說,他們的家庭閑置資金和投資資金都不多,風險承受能力相對弱,所以重在資本保值。而年齡段比較高的人群,即將或已經退休,收入大幅度減少,未來收入的增長空間有限。因此,在投資的過程中,資金的安全性尤為重要。保守型中女性的比例比男性比例高,說明女性風險偏好比男性低,女性對損失更敏感,對風險承受能力較弱。
(2)激進型的家庭大部分是年齡段在25~30歲,其中男性比例比女性高。對于此階段的人群來說,他們正值年輕,處于人生的上升階段,可塑性強,經濟負擔較低,但積蓄也比較少,個人消費也比較高。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其賺錢的能力也逐漸增強。總的來說,激進型的家庭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強。激進型中男性比例比女性高,說明男性風險偏好比女性高,男性對獲利更敏感,對風險承受能力較強。
(3)穩健型的家庭是在三種風險偏好中占最大部分的,其中30~50歲年齡段人群偏多。此類人群絕大部分已成家,有子女或老人要撫養,處于這一階段的人群經濟狀況尚可,消費習慣和收入較為穩定。由于該階段人群處于家庭生命周期的成熟階段,風險偏好受家庭整體的財務狀況影響,因此風險承受能力也取決于家庭財務狀況。說明大部分群體趨于穩健的投資策略,風險偏好中立。
四、理財工具的分類與分析
目前,我國現有的理財產品的類型有很多,而如何在這些產品中做出正確的選擇和正確的投放是人們所關心的。首先就需要對這些理財產品有一定的認識,將其特點與利弊進行分析。
(一)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是最基本的理財渠道之一,可劃分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兩類。前者利率較低,但隨時可以存取,而且沒有金額限制。后者的利率較高,但是存款時間固定,未到期前提款,會有利息的損失。存款目的是為了積累資金。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銀行儲蓄是最熟悉也是最常用的理財產品之一了。
存款利息的計算公式:存款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
目前,儲蓄是一項最簡單也最基礎的理財項目,依然是我國中低階層理財投資的主要方式。把儲蓄作為理財項目,相較于其他的理財產品來說收益穩定,風險小,流動性較強,但是收益較小,需要注意因為通貨膨脹導致貨幣貶值引起的收益減少。建議一些風險偏好度不高的家庭使用或者用于組合投資,以靈活運用儲蓄產品。
(二)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投資者一般通過購買股票獲得其收益,而這個收益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收入收益,購買了股票的投資者是作為公司的股東,按照所持有股的數量,在公司盈利分配中獲得股息和紅利。第二部分是資本收益,說的是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的股票價格收益的波動,即通過低買高賣股票,出售的方式,賺取差價。中國家庭中有極大部分人會選擇將閑置資金投入到股票市場中,所以中國有著龐大的股民數量。在2014年年底,根據深交所的數據顯示,中國股市賬戶達到了12.036千萬戶,但是是否每個人都通過股市取得了盈利呢,根據2011年中國投資者的生態調查報告顯示,2011年的投資者只有12%是盈利的。
股票投資是眾多理財方式中,最難以琢磨的。股票具有較高的收益風險較高,所以在股票總投資時,投資者應注意投資組合,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即購買不同的股票組合,當股市出現波動、平滑和損失的時候,就可以有效地降低非系統性風險。因為股票市場十分敏感,波動變化十分快,風險高收入也高。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顯示,年齡段在30歲以下的股票投資者所占比例最多,所占比重為36%,隨著年齡段的增長,投資者數量下降,60歲以上的投資者不超過5%。這就可以說明股票更適合年青、激進型的家庭,穩健型的家庭應適當減少這項高風險的理財產品的投資比例。
(三)債券
債券是一種債券債務關系,它由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許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于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
上市流通的債券主要分布在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金融市場。投資債券能夠獲得固定的利息收益,也能夠在市場交易中賺取差價。普通民眾最常接觸的就是國債,在銀行等金融機構承購,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歸還本金,幾乎沒有風險,被稱為“金邊債券”。
從券種看,政府債券、政策性銀行債和企業債券是市場主要券種,市場余額分別為2.02萬億、2.29萬億和0.69萬億,占全市場比重為34.02%、38.61%和11.70%,三者合計的政府及準政府信用債券市場占比為84.33%。
發行債券時就協商了到期后可以支付本息,它的收益還具有高穩定性、高安全性。急需資本時,你可以在任何時候出售,交易市場的流動性也很強。其收益高于銀行存款,可是存在著一定的風險,當利率上升了,價錢就會下降,并且對于抗衡通貨膨脹的能力很差。投資本金的穩定性取決于發行人的信用問題。通貨膨脹、利率風險都會對獲利有所影響。建議各種風險偏好的家庭可以按一定資金比例選擇投放。
(四)基金
證券投資基金是指在合資企業,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前提下,投資者購買基金產品時,相當于與基金公司簽訂了利益分享、風險共擔條約。投資基金是一種由多數不明確的投資者自愿將不同的出資份額聚集起來,由基金托管人委托職業經理人員經管,所得收益由投資者按出資比例共享的一種金融架構。資金來源于公眾、企業、團體和政府機構。
基金的投資種類可以是股票、債券,也可以是工業和期貨等,在掛牌公司的投資資本不得超過總資金的10%(這是國內的投資限額)。投資種類分散了,它所承擔的投資風險也減少了,所以它是一種介于儲蓄和股票投資的方式。
近年來隨著余額寶的推出,各種“寶”的理財產品也紛紛推出。他們實質都屬于貨幣基金。貨幣基金的投資渠道主要是短期貨幣工具,如銀行隔夜拆借,短期債券票據等短期市場,它與開放式基金有所不同,貨幣基金的安全性較高、流動性較強、收益性較穩定。
組合的基金投資,可以減少投資的總體風險,基金經理利用專業的交易策略工具及投資組合,能夠減少市場風險,獲取風險調整收益。所以基金相對來說風險較小,且有一定收益。建議各種風險偏好的家庭按家庭實際情況酌量購買。
(五)投資性房地產
房地產,也被稱為不動產,主要是指住房和土地兩種屬性。房地產是指土地上的各種房屋建筑。房地產是指地皮及其空間,包括地下設施。房屋和土地的物質、經濟形式是不可分離的,所以稱為房地產。
投資性房地產可以劃分為直接、間接投資。將本錢投入房地產相關的權益或證券市場的行為是間接投資,購買房地產企業公司的股票或債券是直接投資。土地使用權已出租,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已出租的建筑物都是屬于投資性房地產。
房地產投資和普通的商品交易不一樣,不能在短時間內即買即售,其流動性十分低,可變現性低。但是由于土地的稀有以及受周邊環境的影響,房地產投資的正收益也非常可觀。又由于其占用的資金數量大,時間又比較長,并且受市場和政策的影響十分嚴重,所以很可能出現投資失敗造成房屋空置無法處理,導致投資失敗資金壓滯,所以是高風險項目。又鑒于其投資門檻高,較適合家庭閑置資金數額大的家庭考慮投資。
(六)貴金屬
目前來說我國的貴金屬投資品種主要有黃金的現貨,白銀的現貨,倫敦金,天通金,TD,期貨黃金,紙黃金。黃金投資可分為現貨黃金和期貨黃金。現貨是指以當期價格來直接買賣黃金,期貨黃金是指約定一個價格和一個未來的時間,之后將此按約定的價格來交易,因為這需要較準確的預測未來指定時間的價格,一般交由專業機構進行交易。
黃金投資對本金和專業投資知識的要求較高。不同種類的黃金投資入門標準、收益和風險各有特點,投資者可根據各種產品的特征和自身的投資偏好,科學地挑選適合的產品。比如說金條投資,因為其成本大,不利于短期的買賣,比較適合中長期的投資;紙黃金投資,其入門標準較低,適合新手來進行投資買賣;黃金T+D,盡管可獲利潤較大,同時風險也大,適合少數高風險偏好者或具有一定投資經驗的投資者來選擇。
(七)銀行投資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的基本是對潛在的目標客戶群采取研究和分析,面對特定的目標客戶群研發設計且進行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此類投資方式中,銀行所做的僅為接受客戶的資金并授權管理,而投資利益和風險是客戶或客戶和銀行根據兩方的約定承擔的。通過商業銀行或正規的金融機構自己研發設計且發行,把收集到的資金按照產品合同所約投放到相關的金融市場和購買相關金融產品,在取得投資利潤以后,按照合同所約定的分配給投資者的一種理財產品。
這幾年來銀行的理財產品往往承諾能如預期取得收益,這使得很多投資者會把銀行理財產品就是很安全并且具有穩定收益的。因此,銀行的理財產品也慢慢地成為課一種搶手的投資品種,但事實上銀行理財產品還是具有高風險和低風險分類組合的。
基本沒有風險的理財產品,包含有國債和銀行存款,此類為風險水平最低和較低收益的產品,投資人持有一定比例的銀行存款就是為了保持資金適度的流動性,來滿足生活日常需求且抓住時機購買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
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包括有各種貨幣市場基金和偏債型基金,此類產品是投資于同業拆借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兩個市場自身就具有風險較低且收益率低的特征,加上由于基金公司實行的專業化和分散性的投資,使它的風險更加的降低。
風險中等的理財產品主要有三類:外匯結構性存款和信托類理財產品還有結構性理財產品。(這種產品和一些股票指數或者某些股票有關,但銀行有保本條款)
具有高風險理財產品,QDⅡ等理財產品就是這種。因為市場自身具有風險較高的特點,投資人要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才可以對外匯和國外的資本市場有科學的了解,再挑選適合投資的理財產品,而不是造成了損失才后悔莫及。
(八)保險
保險理財是一種新型的保險產品保障功能,目的是管理我們在生活里未知的人身風險,以確達到現我們的人生目標。分成兩種狀況:首先是意外和疾病的防范等風險保障。其次是為了健康人壽而準備的長期儲蓄,此類支出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消費,單純的看起來并沒有保值或增值,事實上已有很好地轉移了風險。最后就是新型保險產品自身具備理財功能。新型保險產品重新確定了責任和風險,在投保人與保險公司間構建了共擔風險機制。新型保險產品,在保障的基礎上,也完成了保險資金的保值與增值,致使保險保障功能延展,同時滿足投保人在取得保障以后對長期儲蓄,甚至為投入到股票債券市場需求的滿足。
保險產品是否合適,要按照自身的需求確認。人生的不同進程,需要面對的風險不一樣,保險需求也不一樣。
收入較低者,是指年收入于社會平均工資水平以下。因為低收入者的財力水平有限,抵抗風險的能力較差,所以迫切需要保險來保障。建議購進短期保障型保險產品,售價較低,倘若風險發生也可以解燃眉之急。
收入一般者,主要指年收入在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左右的收入。大部分抗風險能力較差,挑選保險的關鍵要放在保障型類型上,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風險發生后收入中斷和增加負擔的各種問題。此類收入者也可以適當購進些儲蓄投資型保險,通過保險來強制的存錢。
中高收入者,主要指年收入在社會平均工資幾倍到幾十倍的收入。此類收入者可購進保障型保險和養老保險;若還需增加儲蓄投資,也可以購進各類儲蓄投資型保險。
高收入者,是指年均收入在社會平均工資的幾十倍之上,甚至會更高。雖然個人財產較多,但有大多數都并不穩定,其中有些人還可能出現嚴重的健康透支,所以在挑選保險時,需首先確認有充足的健康保障。
(九)其他理財產品
除了以上提到的投資方式之外,還有許多其他投資渠道,比如信托,P2P網貸等之類,但是不適用于一般家庭。還有藝術收藏品的投資增值,這更多的是取決于家庭的興趣,眼光等等,在此就不再展開描述了。
五、投資理財的產品組合分析和投資比例方案
(一)確定投資原則
家庭投資原則是為了達到投資目標在投資的過程中所需要遵守的基本方針和基本準則,包含有設立投資收益目標,投資對象與投資規模等方面的內容和其采取的投資措施與戰略等。確定投資原則是投資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步。
(1)確定投資目標。確定投資目標之前,需要積極取得投資的有關信息幫助確定目標,設立的目標需要與實際相符,明確可以計量。一般可以用資金量和收益率作為指標。
(2)風險承受能力分析。因為風險總是伴隨著收益的,不存在沒有風險的投資,取得收益往往也是要承擔相應的風險。投資者因承受風險而取得補償,不同投資者對風險的偏好不同,從而按照投資者對風險的偏愛,能夠把投資者分成回避型的,風險中立型和風險偏好型。投資者一定要了解自身對風險的容忍度,才能制定科學的投資政策。
(二)進行投資品種分析
在明確了所有的和投資相關的政策以后,投資者們就要對其做相關的針對性的分析,通過這個過程來篩選出適合投資政策的品種。這樣的分析第一必須要明確投資種類的價格所構成的機制,對價格造成影響的點及相關的作用機制,另外就是得找到那些價格和他的價值有偏離的種類。可以進行投資分析的方法很多,可是大體上來說,可以分成兩大方法:
第一種稱為基本分析。基本分析指的是通過對公司的運營情況,以及整個行業的動態和一般的經濟狀況進行分析,從而來調查出投資品的價值,就是解決了“購買什么”的這個問題。價格是有價值決定的,但價格可能偏離價值,因而他們主要評估投資品的價值是低估還是高估。
第二種稱為技術分析。技術分析的是為了預測投資品,特別是證患鄹襠降漲跌的趨勢,就是解決“何時購買”的這個問題。技術分析偏重對投資品價格分析,并認為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他們往往相信市場價格是有規律的,因而他們擅長利用過去的價格變動來預測未來價格變動。
(三)構建投資組合
構建投資的組合可以說是投資過程當中的第三個步驟,是指定下具體的投資品種以及投入不同的投資工具和投資的資金比重。在設計投資組合的時候,一定要按照以下的方法原則來做:就是在風險是一定的情況之下,保證投資組合收益可以達到最大;在收益是確保一定的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要保證組合風險盡量是最小的。
投資組合包括三方面內容:投資工具組合,投資時間組合,投資比例組合。
投資組合設計也稱分散投資,就是把資金投入到不完全相關的投資方式上。什么是投資方式的不相關,就是指的一種投資其收益和另外一種投資的收益并無任何關系,或者起碼關系不密切。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當某一種投資遭到了損失的時候,并不會影響到其他的投資,并且還有可能會通過其他的投資來填補相關的損失,所以投資組合之間最好應該是完全不相關的抑或應該是負相關的。負相關的意思就是說當其中的一種投資收益率增加而另一種則減少,抑或者是說一種投資收益率減少而同時另一種則增加。即“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以分散風險,所以應該注重投資的多元化。另外,投資的多元化是建立在投資數額較大的前提下的,小額投資不能盲目應用這一原則。
(四)調整投資組合
市場是多變的,那么當時間變化以后,投資者也可能會改變自己的投資目的,因此可能使得當前所持有的組合不一定再是最佳的組合。為此,投資者需要調整現有組合,賣掉舊的投資品種而購買一些新的投資品種,以形成新的組合。調整投資組合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可能一些原本沒有什么吸引力的投資產品現在變得有吸引力了,或原來有吸引力的相反變得沒有吸引力了,那么投資者就會想在原本的基礎上去添加一些新的以及刪減掉一些舊的投資品。這一項決策主要是取決于投資交易的成本和調整組合之后投資的業績和前景是否改善。
(五)投資策略
投資策略是指投資者確立了自己的投資目標之后,在進行投資的時候所用的一些確切的操作方法,一般有以下這幾種:
(1)投資三分法。所謂的投資三分法就是將自己本身所持有的所有資產分成三份,第一份用來保持投資收益的穩定,投資一些風險相對來說比較小的品種,像債券,優先股等等;第二個份是用來投資風險較大而且收益高些的品種;第三部分則通過以現金的形式來保存,這一部分是用來作為備用金使用的。這三個部分合理配比,能夠達到相對應的投資目標。投資三分法同時考慮到了投資的安全性,收益性以及流動性,是一種比較具備參考性的投資組合以及投資技巧。
(2)固定比例投資法。這一個策略指的是在投資操作過程中不斷地去保持投資品種的比例不要變化。例如,投資者把投資分成了股票以及債券這兩個部分,而且在投資操作過程當中想辦法讓股票的總投資額度和債券的總投資額度維持在一個固定的比例當中。當股價上漲使得股票的整個總投資比例上漲的時候,賣出一定比例范圍的股票的同時也買進一定數額的債券,讓股票以及債券能夠回到之前定下來的比例水平中;相反來說,當股價下降時,賣出債券而買入股票來維持比例的平衡。這個方法的關鍵因素是懂得如何確定合理分配的比例。固定比例投資法的優點在于通過相對比較簡單的方法來讓投資者用投資的原則來約束自己的投資行為,讓投資的過程變得簡單而可行,與此同時維持著資金在手,非常適合需要一定流動資金的家庭采納這種辦法。
(3)固定金額投資法。固定金額投資法并不是去一直想辦法來維持投資品種的比例不改變,應該是維持投資的總額度不變化,比如說基金經理對自己所有的股票金額設定一個基數,通過買賣股票保持固定的投資總額。再在某一固定總投資金額的基礎上設定出適當的正負波動的比例來進行操作。
(六)三種家庭的投資比例方案分析
(1)保守型家庭。風險承受能力:。保守型的家庭在整個社會中占絕大部分,是社會的中流砥柱。他們的家庭從事的職業種類廣泛,收入相對較低,抵御風險的能力也較差。適合保守型家庭理財的方式主要以儲蓄存款、國債、基金理財、基金定投為主。閑置資金較少的家庭投資資金不多,所以重在資本保值,風險承受能力相對弱。在保險這方面來說,保守型的家庭需要重點考慮定期保障型保險,健康保險,醫療保險,以及儲蓄保險這些險種,一般保費是占到了整個家庭收入的3%~15%。
(2)穩健型家庭。風險承受能力:。穩健型的家庭大部分是收入較高的外資合資企業的高級職員和高收入的業務員等等,也有很大一部分的文體工作者和高級知識分子等等。這一階層的家庭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比較優越,生活水平較高。穩健型家庭適合的家庭理財方式主要以國債、股票型基金、債券型股票、保險、理財產品為主,對多數理財產品各方面都略有涉及。保險方面,這類家庭的收入較高而且保險購買能力也較強,主要考慮養老保險,終身壽險,健康壽險,醫療壽險,意外傷害險等。家庭的總保費通常是家庭總收入的10%~15%。
(3)激進型家庭。風險承受能力:。激進型家庭大部分是家里經商,或者是演藝界體育界明星等,然而這部分的人人數并不多,可是一般都有著很高的收入,并且有著很強的經濟實力以及比較強的抵御風險能力。雖然這部分家庭能夠很好地應付將來,但是實際上,他們也面臨著較大的財務波動,需要通過保險等方式來轉移風險,相對來說較為適合激進型家庭的理財方式一般以基金、股票、保險、貴金屬為主。保險方面,應該考慮定期保障性保險,意外傷害險,健康保險和終生壽險等,保費支出是年收入的20%以上。
六、總結
(一)研究總結
本次調研首先從理財觀念的建設和普及開始,讓家庭理財的觀念深入民心,讓人們對家庭理財有一個客觀全面的了解并進一步剖析細分自己家庭所屬的投資理財階段和風險收益偏好,然后對現行的投資工具進行介紹,針對不同的家庭給出投資理財產品的組合建議,再更深一層地結合具體化的案例分析來對家庭閑置資金進行實操性的分配投放,最后總結展望。
小組走訪了多個城市開展面對各個層次家庭的問卷調研,針對受訪人群的總體情況,對不同家庭結合家庭所在的生命周期進行劃分,咨詢了銀行投資理財方面的專業人士的意見,按適用人群搭配以不同的理財工具和理財產品組合,從而合理的規避風險,實現家庭閑置資金投資最優化。
(二)研究展望
一是深化家庭理財觀念,讓理財走進平常百姓家。二是讓人們全面地了解自身家庭的資產結構,從而結合家庭的風險偏好、家庭成員所處生命周期和家庭閑置資金的規模去選擇合適的理財工具。三是讓人們通過理財產品的組合方案,達到資產增值的目的的同時,合理規避風險。
(作者單位為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課題項目:本文系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家庭理財產品調研――家庭閑置資金投資方案設計(2013CX008)》。]
參考文獻
[1] 何貴兵.風險偏好預測中的性別差異和框架效應[J]. 2002:17-20.
[2] 林芳正.家庭理財管理系統[D].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2010:2-3.
[3] 朱麗娟.新手理財系列:新手學炒股票與基金[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77-78.
[4] 潘文宇.普通家庭如何投資理財[J].西部財會,2007(5):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