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傳統工藝展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9月底,對于鐘表媒體和愛表人來說,又是一場精神和物質的盛筵,由十三家高級制表品牌攜手打造的“鐘表與奇跡——首屆亞洲高級鐘表展”于9月25日至28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上演。
亞洲購買力吸引
這場有點像縮小版“日內瓦高級鐘表沙龍”的表展專為亞洲地區數以萬計的鐘表收藏家與愛好者精心設計準備,在四天時間內迎來了1.6萬來自亞洲地區的媒體、零售商和消費者。時至今日,亞洲地區已然成為瑞士鐘表的首要出口市場,去年除了大陸的16億瑞士法郎,香港的41億瑞士法郎,東南亞的24億瑞士法郎的出口額之外,前往國外旅行的亞洲游客的購買力也在不斷攀升,不容小覷。這樣強大的購買力足夠吸引品牌將這樣一場高規格的展覽送到亞洲人的家門口。
雖然早在2004年,歷峰集團曾在北京舉辦過一場同樣名為“鐘表與奇跡”的展覽,但將這次表展稱為“首次”,足見此次展覽的開創精神和不同意義。相對僅有幾個品牌進入中國的2004年,如今歷峰集團的大多數品牌在中國已經獲得很好的發展并勢頭正猛,在這一時間舉辦一場旨在展現傳統制表工藝的展覽,對于集團來說自然意義重大。
注重工藝和歷史文化展示
有人稱歷峰集團此次是直接把日內瓦高級鐘表沙龍復制到擁有巨大市場潛力的中國,但相對有些封閉的日內瓦鐘表沙龍,“鐘表與奇跡”面向公眾和更多的媒體開放。因此也將重心更多放在品牌歷史文化的宣傳以及工藝展示上。表展上專門為工藝師們提供了一塊展示區域。制表師、雕刻師、琺瑯彩繪師以及寶石鑲嵌師,在此完整演繹高超的技藝與學識,這讓參觀者有機會一窺源于高級制表世界的專業技術。
作為本屆展會的另一大亮點,“鐘表與奇跡”更精心策劃了一場追溯時計的最初誕生到當展的原創展覽——“征服時間”。如同時空隧道的空間里,一幅幅圖片和實物將人們帶入鐘表的歷史。
但略為遺憾的是,本次展覽的工藝展示區及“征服時間”展覽并未做好足夠的宣傳,由于展區入口較小,很多人并沒有注意到,公眾參與度不高。
傳統工藝和復雜機芯的比拼
當然,除了經典表款的展示外,新品仍然是這次鐘表展上的重要角色。占據展館最核心位置的卡地亞向媒體詳解ID2的技術特點,并舉行了盛大的Tank MC會,表現出在這兩個方向上研發的巨大決心;江詩丹頓7款重量級表款可謂此次表展力度最大;萬國的小王子表款將童話故事的浪漫美好注入精湛的制表技藝;萬寶龍此次從高復雜到常規款式都讓人眼前一亮,可以想見這一有實力的公司進入中價位市場將會帶來新的創意;名士1830復古表款和新的月相表也表現出這個在展會中上價格最親民的品牌未來的發展前景。
從新品的趨勢來看,高級復雜功能的熱點已經從陀飛輪轉到聲音上,當陀飛輪技術被越來越多品牌掌握,專業買家已經將興趣點轉向三問表,而這也成為更能代表品牌技術實力的領域。此次愛彼推出了首款橢圓形三問表,將三問做在表盤面;江詩丹頓推出超薄長動力三問,噪音低且均勻;在日內瓦鐘表沙龍上推出,但很多人這次才得以見到其真容的朗格大自鳴表,可稱得上如今最為復雜的表款之一。
另一方面,傳統工藝和藝術在此次表展為了更大的施展空間。積家將琺瑯和立體內飾結合,江詩丹頓藝術大師系列再出新品,卡地亞將其他領域的傳統工藝運用于表盤,梵克雅寶的詩意復雜表款則再次把人們帶入浪漫夢幻的空間。將好賣的款式藝術化,做成藝術化熱賣新款成為各品牌的共識。
本屆表展還有一個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珠寶表的大熱。除了此前就擅長于珠寶表的伯爵、卡地亞將日內瓦新款鑲了鉆之外,你會發現一些之前印象中以炫酷設計或高復雜機芯著稱的品牌也開始重磅推出bling bling的珠寶表了,而且男款毫不遜色于女款。這無疑是在迎合亞洲人的口味。
經銷商感情復雜
“鐘表與奇跡”開幕式上,13家品牌全球首席執行官無一缺席,這一超豪華陣容足以看出從歷峰集團到各個品牌對于中國以及亞洲市場的重視程度。當然,種種重視和迎合并沒有白費。據說表展這幾天,很多平時單日銷售額只有4-5萬瑞士法郎的店面單日銷售額已經超1000萬瑞士法郎。各品牌也會迎接這次銷售高峰做足了準備,早早將重頭表款送到店里,于是我們接二連三的聽到某個價值數百萬或某個壓箱底的表款被賣出。接受采訪時,朗格、羅杰杜彼品牌高層紛紛用“年輕的”“充滿活力的”“熱情的”等詞匯來形容中國市場和買家。雖然主辦方至今并沒有明確表示表展是否會每年延續,但看看這些誘人的數字和大家溢于言表的喜悅,就足以讓我們對明年充滿期待。
相對于主辦方的歡欣鼓舞,另一個群體對于此次表展的感情則較為復雜,那就是中國內地的經銷商。雖然有機會和品牌做更多的了解和接觸,但面對極有可能流失的客戶,經銷商在帶領VIP客戶觀展這件事上還是極為謹慎。這些就像捏在手里最后一批救命稻草一樣的客戶,很難說不會在看過展之后就地解決“毒癮”,這明擺著把客戶送到別家店消費的事對中國經銷商來說絕對不合算。
對于已經去過今年SIHH的媒體來說,因為很多新款已經在SIHH上做了,此次表展略為缺乏新意。《Chronos手表》發行人、主編丁之向就認為,重復一遍SIHH,不如少講點產品,多講點文化,因為經銷商在SIHH上已定過貨,這個展覽的目標群應該是買家和媒體,買家以產品講解為主,媒體則應以講故事為主,這也將作為“鐘表與奇跡”展今后更為重要的一個話題。
第二部分:
復雜機芯比拼
對于頂級制表品牌來說,復雜表款越來越成為其比拼的陣地。為了讓大眾對于高復雜機芯和表款有更多的了解,各品牌紛紛以富于創意的形式向人們展示其結構和運作。萬寶龍將此次的重頭戲——維萊爾1858系列外置框架陀飛輪追針計時腕表,以真人與影像互動的形式展現,當真人與影像中的制表師合作將一個個零件組裝成完整腕表,并呈現于觀眾面前,大家在會心一笑之余更對這款表充滿期待;江詩丹頓則以一場“時光之聲 傳承之音”展覽來表現在報時鐘表領域的精湛工藝,隨著燈光的明暗,不同時期的問表分別發出悅耳的聲音,此次新品超薄長動力三問更作為展覽的壓軸,令人印象深刻;朗格展廳,巨大的GRAND COMPLICATION腕表模型,人們除了能從表盤清楚看到各功能顯示外,更可在其表背展示腕表機芯運作的動畫。
1 萬寶龍維萊爾1858系列外置框架陀飛輪追針計時腕表
高級精密腕表中采用的陀飛輪機械原理可以稱得上是計時器最為復雜的功能,獨創精確的整體時間測算系統與分段的計時功能,并搭配設計巧妙的獨立秒針。這也充分顯現了萬寶龍維萊爾制表工坊不斷挑戰自由計時功能的能力。
2 江詩丹頓1731超薄長動力三問腕表
這款精致的腕表不僅配備了復雜的報時裝置,同時也突破了技術難關,制造出目前市場上最薄的三問機芯及最薄的三問腕表,機芯厚度僅為 毫米,而搭載該機芯的腕表厚度僅為 毫米。
3 名士克里頓系列1892飛行陀飛輪腕表
名士專門為此次表展推出,首次的克里頓系列陀飛輪腕表,僅限量發售30枚,這款搭載特制手動上鏈機械機芯的腕表由一枚飛行陀飛輪調速,工藝復雜而走時精準。
5 朗格 GRAND COMPLICATION 腕表
集合多項復雜功能,再次展現薩克森制表大師征服制表領域更高峰的能耐。擁有900多個零件,7大功能:可作大自鳴和小自鳴的鳴響裝置、三問報時裝置、附積分盤和1/5 跳秒的雙追針計時碼表,以及附月相顯示的萬年歷等,如此復雜的功能,一位制表師一年只能做一只。
6 伯爵Emperador帝王枕形超薄三問限量腕表
實際上超薄本身也是高復雜機芯的體現,在超薄機芯很好的心臟上加上其他復雜功能更體現出品牌的技術實力,此款三問表并非常規的圓形,枕形對于三問表的制作難度提出了更大挑戰。
7 積家深藍雙翼立體陀飛輪腕表
Dual-Wing雙翼設計理念讓積家的制表大師創造出首枚可精準調校的陀飛輪。2點鐘位置鑲飾美鉆的按鈕可以讓陀飛輪下的小秒針歸零,完成飛返計時功能。飛返計時功能的特點是不停止調校機構的運作,小秒針回歸至零點,便立刻重新運作,從而使腕表保持最大精準度。
8 愛彼千禧系列三問報時腕表
全新千禧系列三問報時腕表延續了愛彼腕表的一個復雜系列,以其由頭尾對立的雙游絲,而非單擺輪游絲組成的非典型的構造進一步被區分開來,突破性的技術進步增強了額定的準確性,長期穩定性和防震性。
9 羅杰杜彼Excalibur Quatuor DLC涂層鈦合金腕表
是世界上首款配備四個擺輪游絲的腕表,堪稱對地心引力的至高挑戰。繼今年春季首次推出玫瑰金與硅質表款之后,此次展覽首次推出全新的黑色DLC涂層鈦合金表款。
10 卡地亞浮動式陀飛輪三問腕表
此款是卡地亞打造的第一款三問表,腕表配備了“慣性和摩擦力調節裝置”,雖然非常精密復雜,運轉時卻無聲無息。當耳朵陶醉于動人旋律的同時,眼睛則能欣賞到這兩種極端復雜裝置的縱情舞動。
第三部分:
創意帶來點睛之筆
腕表并非冷冰冰的計時工具,若論精準,電子設備完全可以做到分秒不差。但傳統制表工藝所帶來的機械美感和人文氣息足以讓人沉迷其中,富有創意的表款更給人帶來無窮樂趣。當品牌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在細節上下功夫是必須的。在方寸間的表盤如何吸引人的目光,將傳統制表技藝用新的形式和概念體現出來,各家都在挖空心思研究。
2 Richard Mille全新RM52-01納米陶瓷顱骨陀飛輪
RM 52-01骷髏陀飛輪腕表是 Richard Mille(理查德?米勒)的又一新作,同時這也證實了該品牌的創作自由性。繼RM 052的腳步,它是在2012年推出的第二件骷髏作品收集,并設有Richard Mille的品牌來象征的骷髏圖案:一個反傳統的做法,專注于創新和發展。
4 梵克雅寶詩意復雜系列風箏腕表
梵克雅寶詩意復雜功能系列揉合驚人創意及奇幻魅力,透過世家的機械腕表杰作,以多重手法演繹時間的詩篇,娓娓道出一系列引人入勝的夢幻故事。此款風箏詩意復雜腕表專為此次表展推出,以風箏的飛翔細訴時間的流逝。
5 萬國葡萄牙手動上鏈八日動力儲備腕表
葡萄牙系列的最新成員,腕表上滿鏈可持續走時192小時(8天),至于還剩多長時間才需佩戴者旋轉表冠為腕表上鏈,可以透過透明藍寶石玻璃表底,在位于腕表背面的動力儲備顯示上讀出,這種巧妙的設計使表盤保持了簡潔、明朗、純粹的風格。
第四部分:
傳統工藝新生
相對于有眾多新品的日內瓦鐘表沙龍,“鐘表與奇跡”將很大份量放在了工藝的展示上,突顯傳統制表工藝,也正是這個展覽的重要目的。除了展覽上單獨開辟了區域供各品牌工藝師展示外,從江詩丹頓到朗格、萬寶龍、伯爵,都請來制表師,在現場呈現琺瑯、珠寶鑲嵌、金雕等傳統技藝。這些純手工的傳統技藝帶來獨一無二之作,不可復制的精美作品讓腕表的奢侈品屬性更加突顯。
1 江詩丹頓藝術大師系列
江詩丹頓這一系列的第二套腕表,靈感源自荷蘭藝術家莫里茨?科內利斯?埃舍 的畫作,巧妙融合江詩丹頓的多種傳統制表工藝:雕刻、琺瑯彩繪、寶石鑲嵌、機刻雕花,以及黃金和珍珠母貝的最新鑲嵌細工技術。
3 積家陀飛輪琺瑯大師系列腕表
實至名歸的高級制表佳作,其雕刻、微縮琺瑯彩繪、鑲嵌以及鐘表復雜功能體現了積家高超的手工技藝。琺瑯圖案選取的仙鶴代表著吉祥高潔之意,更顯腕表設計韻味十足。
4 卡地亞 D’ART系列雄獅裝飾腕表
這一系列獨創腕表通過恢復或重塑罕見甚至已遭遺忘的古老工藝,令其發揚光大。巧妙運用秸稈的金澤,制表大師憑借耐心細致的工作和十分罕見的工藝實現了豐富的色彩調配,為圖案增添立體感并營造對比效果,從而實現強烈的視覺沖擊。
第五部分:
珠寶鑲嵌的出神入化
珠寶表在這次展覽上受到極大重視,而且男款毫不遜色于女款。卡地亞、梵克雅寶、江詩丹頓、積家都有不凡之作,愛彼、朗格、羅杰杜彼的新品也表現出在珠寶表上精耕細作的決心。從此次展覽可以看出,既作為飾物又作為鐘表的珠寶表的設計和工藝已經達到非常高的高度,完全可稱為藝術品。鐘表文化學者白映澤認為,未來高級珠寶腕表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不是有鉆石和彩寶點綴就可以,而是要把腕表和珠寶以及傳統技藝做到最好的合二為一。
1 羅杰杜彼Velvet Jewwllery-Passhionate Diva名伶腕表
這是一款展現了最出色的珠寶制作傳統的手工打造時計,并搭載了由手工精修完成的172各零件所組成的RD821機芯,是品牌今年邁向高級珠寶表的重要一步。兩顆0.52克拉,量身進行長角階梯切割的紅寶石成為畫龍點睛之筆。
2 伯爵璀璨華裳高級珠寶手鐲表
Piaget伯爵是少數仍然掌握“巴黎網飾工藝”的品牌,這種高級珠寶制作技術旨在使表鏈完全配合手腕弧度,縮減寶石之間的空隙。工匠以一條金質絲線將各種素材編織成表鏈,普通款式耗時最少400小時,部分款式甚至需要長達1,000小時織造。
3 愛彼高級珠寶表
愛彼自主設計、研發并制造完成的當代腕表杰作,結合所有品牌傳承的內部工藝,是各類工匠、設計師、珠寶師、鑲嵌師和雕刻師,以及表廠制造機械機芯的制表師緊密合作的結晶,其中鏈帶的制造過程尤為漫長而仔細。
4 Rechard mille RM 26-01大熊貓陀飛輪腕表
首度于此次鐘表展面世的2013年新款,限量發行15枚且以18K白金雕刻而成的大熊貓為特色,鉆石及黑色藍寶石鑲嵌,本表款將中國國寶出色地與陀飛輪機芯融為一體,背景為一片竹林,襯有黃K金雕刻及手繪而成的竹葉與樹皮。
5 名士靈霓系列靜夜表
作為女性柔美氣質的獨特象征,月亮以月相盈虧的方式在表盤寬大的視窗內完美展現。而由深藍色珍珠貝母制成的表盤則巧妙化作蒼穹,手繪或手工鉚接而成的時標星羅密布。內填鑲嵌而成的鉆石在這茫茫星海中相映成趣,如同大浪拍岸般延綿至表圈。
6 積家約會系列星空腕表
18K白金表殼迂回婉轉地呈現腕表的美與魅。腕表如星空般閃亮,璀璨鉆石從表殼部分延伸至表冠與表圈,最后盛放在數字時標組成的花冠上。表盤傾情展現罕見工藝之美,同時并不影響時間與功能的清晰顯示。
7 梵克雅寶Pavot Mystérieux高級珠寶腕表
靈感源于梵克雅寶最為摯愛的主題之一——大自然,特別是自1950年代已在世家典藏珠寶中初現身影的罌粟花。此全新高級珠寶腕表以匠心獨運的罌粟花圖案為主角,飾以玫瑰金鑄造的璀璨葉片,花下的蝴蝶結鑲嵌圓鉆及枕形美鉆,造型別具動感。
8 卡地亞獵豹裝飾腕表
揚州漆器是我國傳統工藝美術中的一朵奇葩,地域文化風格獨特,自成一個流派,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在科學技術發展迅猛,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涌現的今天,揚州漆藝如何在傳承與創新中尋找新的閃光點,使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本文從多個方面對揚州漆藝文化進行了調查和分析。
【關鍵詞】
傳統漆藝;揚州漆器;“現代性”;漆藝教育與發展的關系
揚州漆器作為我國傳統工藝美術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國工藝美術歷史上有著毋庸置疑的地位,特別是自明代以后自成一個派別,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以及深厚的文化積淀。本文通過對揚州傳統漆器的傳承與創新在現代生活中的研究應用尋找結合點,從而達到:
1、繼承和發揚揚州傳統漆藝;
2、豐富漆器產品的文化內涵;
3、滿足當今社會的審美需求;
4、實現傳統工藝的現代價值;
5、從教育的角度實施專業人才培養。
漆器在我國古代曾是人們生活中實用、裝飾、室內陳設的重要器具,但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新材料、新技術不斷涌現、人們生活空間日趨多元化的現代社會,傳統漆藝由于種種局限性已經不能作為生活的主題,無法真正融入現代人的生活,揚州傳統漆器生產也面臨著傳承與創新的新局面。
1 漆藝的特性
“漆藝”包括了漆和藝兩個方面的內容。
“漆”是漆藝的前提,漆有很多品種,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天然漆與合成漆。天然漆又稱生漆,俗稱“大漆”、“土漆”、“國漆”,天然漆中的“漆”是指從漆樹上割下來的漆液,經過加工精制而成透明漆、推光漆等。合成漆又分為合成大漆(腰果漆)、化學合成漆。腰果漆是腰果殼液經甲醛類酚醛縮合反應,并加入二甲苯等溶劑濃縮后加入干燥劑形成的合成大漆。化學漆主要有聚氨酯樹脂漆、硝基漆、自動噴漆等。
無論是大漆、腰果漆、化學合成漆都是一種涂料,使用時必須要依附于某一種胎體,如木、竹、藤、陶、皮、金屬等。也有脫胎漆器,所謂“脫胎”,也就是布胎(或紙胎)。即用布(或紙)的張力和漆的黏性層層相疊成胎。除了有胎骨,漆有時也會和其他裝飾性輔料相結合,比如螺鈿、金、銀等。
漆藝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藝”,漆藝的“藝”包括工藝和藝術兩部分。在古代,工藝主要指營造建物的手工之藝,專職從事漆藝做工的人稱“漆工”。到了近現代,工藝則泛指生產過程中對原材料、半成品進行加工、裝配或處理,使其成為合格產品的方式與過程,含有技術經驗與制作過程等意義。
2 揚州漆藝的發展歷程
據史書記載,揚州漆器早在兩千三百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有一定的生產規模和較高的工藝水平。隋唐時期,揚州漆器格外精致,金屬鑲嵌工藝奢華璀璨。到了漢代,漆器被廣泛運用與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明清兩代是揚州漆器的全盛時期,成為全國漆器的制作中心。明代揚州著名的漆器工藝品種有:剔紅(雕漆)、百寶鑲嵌、螺鈿鑲嵌等,八寶灰、波羅漆、刻漆、堆漆、戧金等工藝。清代揚州漆器進入空前繁榮時期,出現了一批著名的漆藝名師,如盧映之、王國琛、盧葵生、夏漆工等人,為揚州漆器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漆器大師盧映之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恢復了至宋徽宗時就已失傳達數百年的漆砂硯制作工藝。盧葵生(盧映之之孫),不僅繼承了其祖父的精湛技藝,還把揚州的雕漆螺鈿鑲嵌、百寶鑲嵌以及漆砂硯等工藝技法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對后世我國髹漆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盧映之、盧葵生在漆器藝術上的造詣是揚州漆器文化史上的驕傲。清乾隆年間,揚州還出現了以生產漆器命名的街巷,如“螺鈿巷、”“大描金巷”、“小描金巷”。從原料銷售、生產制作到經營銷售,形成了一套以漆器為產業的街坊,兩淮鹽政還設有專門的漆作,大量承制宮廷器皿、家具和建筑裝修工程。漆器產量和品種均達到歷史最高峰。
以后,揚州漆器業漸趨蕭條,點螺、漆砂硯、檀梨螺鈿硬嵌等名貴漆器失傳。同治至光緒年間漆器生產稍有回升,主要漆器產品有雕漆、螺鈿、周制、刻漆、勾刀等,品種有小件柬盒、花盆、插牌、文房用具等,淺刻帽筒、筆筒、硯盒,深刻掛屏,常以揚州八怪書畫為題材,灑螺屑鋪地或用水色暈染,熏煙做舊,產品基本內銷。
解放后揚州漆器逐步發展。1953年文化部和中國美術家協會負責籌組全國民間美術工藝品展覽,向當時揚州的梁福盛、梁德福、錢仲純、孫鑄臣等各原作坊買得淺刻、平磨螺鈿盤盒和骨石鑲嵌、雕漆、雕漆嵌玉漆器屏風、漆柜以及其他工藝美術品,送江蘇省首屆民間美術工藝品展覽會、華東民間工藝品觀摩會,全國民間美術工藝品展覽會展出,從此揚州漆器工藝又重放異彩。
3 揚州傳統漆藝的表現形式
傳統的揚州漆器,是在精致髹漆的基礎上,選用翡翠、瑪瑙、珊瑚、碧玉、白玉、象牙、紫檀、云母、夜光螺以及金銀等名貴材料裝飾而成。漆器紋飾大量摹刻“揚州八怪”等名人書畫,更提高了揚州漆器的藝術欣賞價值。現代揚州漆器制作工藝點螺、雕漆、雕漆嵌玉、刻漆、平磨螺鈿、彩繪、骨石鑲嵌、楠木雕漆砂硯、磨漆畫、漆器家具十大門類。品種齊全、技藝精湛、絢麗多彩、格調清新,極富東方神韻。
4 揚州漆藝的現代市場調查
揚州漆藝發展至今,如何進一步煥發藝術生命力,關鍵的因素是品牌內涵的創新,其中包括揚州現代漆藝的繼承和創新;揚州現代漆藝的價值重構;揚州現代漆藝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等等。揚州漆器已經是老字號,老字號意味著老產品、老面孔、老客戶、老模式,意味著與現代人的審美和生活需求有了距離,也意味著我們必須依賴于老字號品牌的內涵,創新揚州漆藝的新形式、新文化、新結構。
揚州已經成為聯合國宜居城市,基本定位是以旅游文化發展為主導,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揚州的傳統工藝就有了一個新的發展平臺,那就是“旅游商品”。漆藝相關企業要對揚州漆藝旅游產品的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相應的對策,調整產品結構,把古老的技藝運用到現代旅游大市場。同時揚州現代漆藝還可與室內裝飾、環境藝術華麗相遇,讓傳統的揚州現代漆藝在旅游開發、環藝設計、空間設計中發揮更好的藝術存在價值。
在2012年第47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上,揚州漆器廠精心挑選了24件套作品參評展會設立的創新設計大獎,其中很多產品采用了新技術,比如數碼噴繪與傳統漆藝結合的新型漆畫為國內首創,與傳統漆畫相比,藝術形式更為細膩逼真。新型漆畫將主要面向家裝和酒店行業室內裝飾市場。這既是一個接受市場檢驗的過程,更是一次將傳統漆藝生存空間不斷延伸的有效探索。與其他工藝相比,漆器制作的工序繁多,制作復雜,這也是漆藝難以創新發展、批量生產的瓶頸。利用現代技術突破傳統工藝難題,是揚州漆器產業化延伸和新市場空間開拓的新方向。另有漆藝印章禮品、生肖系列、星座系列、婚慶產品以及壽宴產品等系列產品,全面的將傳統工藝向新領域拓寬嘗試。更開發出了漆器紫砂茶壺,以描金工藝仿制故宮乾隆期的紫砂茶壺,目標面向高檔的收藏品市場和拍賣市場。
5 揚州現代漆藝非物質文化空間的思考
一個民族在發展過程中,如果無意間遺棄了本民族最為寶貴的傳統,并被外來文化所逐漸同化,那將是可怕的文化流失。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行業問題,而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民族問題。中國歷史是工藝美術為佐證的歷史,“沒有傳統文化的民族將會是一個無根的民族”。由此可見,現代的漆藝家和漆藝工作者們肩負的責任之重大。
在2007年——從河姆渡走來第二屆國際現代漆藝展暨學術研討會上,展出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的精致漆藝作品,在參展作品類別中,中國現代漆藝作品多為漆畫和漆裝飾品,重在觀賞性(或是說裝飾性作用)。而韓國和日本的現代漆藝則多為生活用和文化用品漆器,重在實用性。兩者之間的巨大差別不得不讓我們對中國現代漆藝進行思考:中國現代漆藝的困境以及導致的原因是什么?中國現代漆藝產品的文化空間在哪里?
站在產業的角度,漆藝的發展要與“現代社會”、“現代生活”、“現代人的思想”、“現代人的審美”相結合,發現具有現代性的漆藝內涵。“傳承與借鑒”能在喧囂中感受歷史的寧靜,而“現代與創新”能在律動中跟隨時代的激情。雖然科學的發展衍生了很多新興的現代材料,對中國的漆器制造產業不利,使得實用漆器在國內市場很受沖擊。但是只要找到物質與文化的結合點,讓藝術與科學產生共鳴,產品便有了市場。我們還可以學習韓國、日本的漆藝運作市場,雖然日本、韓國的經濟相對發達,但漆器(尤其是實用性漆器)在當今的日本、很過卻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和發展。它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與之相關的一切文化生活中,尤其在日本的飲食文化中漆碗、漆筷、漆奩、漆臺、漆酒壺、漆酒杯、漆圍盒等,茶道中的茶桶、茶托、甜點盒子等,都是髹漆之作。我們發展漆藝就是要挖掘中國文化,利用民族特色、中國元素、文化內涵開拓市場,體現人文美、意境美、形式美、技藝美,把漆文化的“寄情于物,以物寓意”以及“超以象外、得其寰中”的創作精髓融匯到現代漆藝創新之中。
6 揚州現代漆藝的教育與發展
揚州漆器從業者的整體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對于揚州現代漆藝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因此,藝術院校的漆藝教育是提高揚州漆藝技術水平與藝術品位的重要環節,這關系到揚州漆藝后備力量的整體素質,只有擁有一支文化素養和藝術素質兼具的隊伍,才能保證揚州漆藝創新發展的源動力。
自1974年福建工藝美術學校最先開設漆藝專業以來,全國許多高校陸續展開了漆藝教學,開始逐漸普及漆藝教育,并相繼培養了許多后備人才,為這支隊伍增添了新生力量,同時也為中國現代漆藝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例如:南京藝術學院的漆藝專業、黑龍江哈爾濱師范大學的漆藝教育,都以每年招收本科漆藝學生十幾人不等,碩士研究生一至三人不等,以挖掘學生獨立的創造性潛能作為教學核心,重視教學質量,注重學生在漆藝材料、特性、形式等方面的創造性研究。
喬十光曾說:“漆藝,已突破了漆器、漆工的含義,是一門既有鮮明的界定性,又與其他學科密切相關的綜合藝術形式,是一門具有廣闊開發前景的藝術門類。”換言之,漆藝就是以漆為主要媒材進行的藝術設計和藝術創作。它與陶藝、纖維藝術、金屬藝術、油畫、水墨畫等藝術形式有著融合、相互借鑒、相互滲透的共通性。漆藝的結構是寬泛的,我們的思維應該是寬泛的,我們的教學更應該是寬泛的,在傳統漆藝教學模式局限于平面漆畫創作單一的基礎上,我們應該廣泛研究各類材質、各種工藝,并與現代生活的各種習慣習俗相結合,對傳統漆器進行技術改造,以獲得教育為根本的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并重。在這一方面,南京藝術學院漆器專業進行了大膽、合理的創新實踐,漆藝實踐環境非與金屬、紡織、陶瓷、玻璃等工藝的實踐環境結合成為一個大實習工坊,既相對獨立,有互相融通,同時把實踐與展示、校內于校外相結合,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時刻感受到各類工藝之間的互補性,從而達到博采眾長的目的。
蔡克振曾說:“漆藝作品關鍵在藝術質量,質量的關鍵在設計,設計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關鍵在教育”。所以,教育的方式直接導致結果。因此,中國高等院校的漆藝教育的核心應該放在挖掘學生獨立的創造性潛能,提倡作品的原創性以及對于漆藝各類材質性能研究開發的創新性上。
中國現代漆藝教育在逐步健全,其中漆藝文化展覽逐年增加,由中國漆藝委員會舉辦的“廣州漆畫展”、“廈門漆畫展”、“揚州漆器文化節”、“全國美展——漆畫展”等對中國現代漆藝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相信,有一個保護傳統文化的良好機制,有新一代漆藝人的不斷努力,有中國傳統文化的肥沃土壤,揚州漆藝一定會重放異彩。
【參考文獻】
[1]喬十光[M].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5
[2]周劍石.《日本當代的漆藝發展基礎的研究》,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6月
[3]葛培,吳可人.《當代漆藝的文化教育》,中國教師高等教育,2007年11月
[4]江崖.《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高校漆藝工作室教育模式探討》,中國美術學院學報,2010年7月
2 使你的精神大振的展示! 夏季風鈴、小船、魚竿展
3 這白云演奏! 休閑樂器展
4 你想不想成為工學博士或工程師! 愛迪生科學發明展覽會
5 老少咸宜的快樂地! 暑期假日展售會
6 栩栩如生的昆蟲-----大自然的奧秘! 昆蟲世界展
7 每天妥善保養,是使您肌膚安全度過炎炎夏日的要訣! 夏季肌膚美容品展
8 炎炎夏日,保護你美麗的肌膚是最重要的! 夏季自然健康美護膚品展
9 重溫故鄉的詩意與風情! 夏季兜風汽車展示會
10 度過身心愉快的每一天! 夏季健康食品系列展
11 燃燒的心,讓你清涼一夏! 沖浪游艇大會
12 流行歌曲大集合! 音樂演奏會
13 星星們也向你閃耀光芒! 七夕文具展
14 都市生活中不可缺波少的小用品! 家用器具特展
15 影像盡收眼底! 單眼照相機與交換鏡頭展售會
16 兒童天地! 玩具大展
17 為吉祥的日子增添一分華麗的美感! 新娘服飾展
18 新的生活即將開始! 新娘服飾展
19 表示對父親的敬意,送給父親一份好禮! 父親節禮品展售會
20 夏天更要注意食品的新鮮! 全國農海產大展
21 引人注目的流行裝扮,令人眼睛一亮! 夏季眼鏡系列展
22 沐浴后披上浴袍,享受輕涼的夏天! 浴衣休閑服特展
23 珍珠是女性的瑰寶,六月的象征! 六月珍珠飾品展
24 與天空相映成趣,在陽光下展露多彩多姿的色彩! 傘的特展
25 發思古之幽:情------魅力十足的歷代藝品! 進口藝術展
26 巧妙地使用可節約能源! 夏季電器大展
27 超前款式的追求,新穎面料的基礎,適中價格的優勢,精良工藝的保證! 夏季服裝大展
28 超低的價格,你就可以輕易買到自已夢寐以求的衣服! 夏季服裝大展
29 綠?藍?初夏的你是什么顏色! 夏季服裝大展
30 光鮮生活帶給您無比的信心! 夏季服裝大展
31 只要稍作改變,就能增添您無比的魅力! 夏季服裝大展
32 襯托夏季肌膚的明亮光彩! 珠寶首飾夏季展
33 為生活添加色彩------舒適的住家設計! 高級家具、家飾特賣會
34 摸摸看、選選看,仔細地選擇,好好利用年終獎金! 樂器、音響世界展
35 健康、舒適又節約! 今夏冷氣特選拍賣會
36 讓腳底享受徐徐涼風.夏天里即使上街也要表現得雍容華貴! 紳士淑女涼鞋大拍賣
37 安心坐下來吃一碗飯吧!既然便宜以好吃! 秋季食品特賣
38 你是今日音響的專家! 音響器材展
39 吸收春陽! 秋冬蘇格蘭呢展
40 辛苦了!保護您的眼睛! 特選眼鏡展與治療
41 熱情、澄凈的色彩,顯現秋天的神秘------十月寶石! 蛋白石美展
42 辦公室用品集! 文具、辦公用品特展
43 散發傳統美! 工藝產品展
44 餐具應有盡有! 餐具.用品大特價
45 改變一下秋天的妝扮,讓室內煥然一新! 室內裝璜藝術展
46 可穿、可吃、可玩,這是國人的智慧結晶! 創造生活藝術展
47 格調高雅,物美價廉!不喝酒的紳士也請光臨指教! 世界各式酒類展覽
48 你可曾想起爺爺! 古典食品大展
49 神秘的深藍色------九月寶石! 藍寶石戒指展示會
50 月色柔和的涼爽仲秋! 中秋茶具展
51 從古老到新潮! 錄音帶百年回顧展
52 種類齊全,受人歡迎,充滿古典風味! 古典服特展
53 手工制品展示會! 手工藝品展示會
54 等不及秋季來臨,請先籌備新婚家具! 秋季大拍賣
55 名牌皮箱廉價出售! 秋季大拍賣
56 行動派的商人絕不會錯過的機會! 商用文具展
57 幸福的人,幸福的家,是迎接新生活的開始! 新婚家具展
58 購買者盧制作者愛心的凝聚! 日常生活畫展
59 全套24小時嬰兒服務! 全套嬰兒用品大拍賣
60 感覺極佳的接觸,提供您娛樂、疲倦、消遣的工具! 健康器材、美容器材展覽會
61 魅力十足的皮革! 大皮革展覽會
62 摸摸看,用用看,美國人最了解! 美式家具展覽會
63 也想讓朋友看一看! 禮服大展
64 散發生活的芬芳,與心靈相結合! 中國傳統工藝展
65 集合各地民俗工藝品,讓您大飽眼福! 民俗工藝品大展
66 自然成長的中國木才,色澤美麗,紋路細致,散發高雅的氣息! 桐木制衣櫥大展
67 歡迎到童話世界,重溫幼時美麗夢幻! 童話世界大展
68 何謂青春、熱情?熱情的音樂正在燃燒! 秋季音響新產品展
69 淺藍、清茶色的世界! 名牌餐具展
70 傳統風格令人回味無窮! 老店貸物展售會
71 伸縮自如的組合家具! 組合家具展示會
72 夏季麻紗,成熟的告白! 麻服裝展示會
73 晶瑩剔透,玻璃名器! 玻璃美展
74 各地名產總匯! 名產展銷會
75 電鈴、電話、呼叫器應俱全! 呼叫器緊急大特賣
76 初夏最令人愉快的就是鰹魚的美味來啦! 鰹魚專柜大特賣
77 送給母親的獻禮! 母親節禮品展
78 快快樂樂出門! 兒童服裝大展
79 展現世界石頭美麗的風貌! 石頭美展
80 提早享受秋天的氣息! 時髦服裝展
81 種類豐富,具歐州風情的產品! 歐州商品展
82 由南到北貴家具總匯! 全國名貴家具展
83 一千一百多件精致作品,讓照相機展現歷史真實的風貌! 照相機歷史回顧展
84 還是自己親手做的最令人滿意! 手工自制家具展
85 自制組合式家具! 手工自制家具展
86 讓你的智慧不輸老師! 玩具博覽會
87 安排休閑假日,輕松悠閑的過一星期! 春假大出擊
88 新鮮味美的海鮮,是購物的最佳選擇! 春季海產品交易會
89 活潑可愛的種子,青春的象征! 種子節交易會
90 不論你能力如何,它都能讓你所向披靡! 高爾夫球具展
91 快樂地出門,帶回快樂的成果! 高爾夫球具展 共2頁,當前第1頁1
92 好機會不要錯過!開張值得信賴的購買單! 高爾夫球具展
93 好的釣具,讓您更得心應手! 釣具大拍賣廣告
94 受人歡迎,有堂堂男子漢大丈夫胸襟的節日! 五朋玩偶特展廣告
95 兒童節的腳步近了!穿上旅行服,活潑可愛! 兒童玩具展銷廣告
96 母親和嬰兒最快樂的一天,將成為日后最美好的回憶! 24小時嬰兒商品展
97 今年新樂器登場! 鋼琴、電子琴系列展銷
走進《漢聲》在北京的編輯部,墻上、天花板上、地板上、辦公桌上、門梁上、陽臺上,四處都有傳統圖案樣式。《漢聲》內在的豐富從表面溢出來。許多人來這里都會在《漢聲》圖書館看一會兒書,像是進入一個寶庫尋覓自己感興趣的寶藏。用《漢聲》的話說,他們將要記錄的對象分為5種10類56項,并命名為傳統中華民間文化基因庫,這些對象還需要具備四個條件:一個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是活生生的,一個是傳統的,并且必須是民間的。
黃永松先生常年奔走于鄉野間,他的辦公室也擺放著許多民間特色工藝品,記者身臨其境,所感受到的時空都被拉長拉廣了。邊打坐邊喝功夫茶,黃永松先生接受了本刊專訪。
黃永松的圖書館
《漢聲》雜志出版了200多本有關傳統文化的書。當記者問黃永松,您編了那么多書,您喜歡的書有哪些時,他說要給我看看,他有他的圖書館。《漢聲》的圖書館在二層,黃永松的辦公室在一層,記者知道黃老師認真,忙說不用,一會兒采訪完了再自己去樓上看。黃永松說,不用,就在你面前。
黃永松拿出隨身攜帶的挎包,掏出里面的兩本紅色封皮的小書。小書就像加強版的麻將子,跳在了桌面上。
記者拿起其中一本,原來是《道德經》。
“我平常基本上會把道家的《道德經》、儒家的《論語》、佛家的《金剛經》放在包里。這三本對我來說最重要,我走到哪里看到哪里。坐車的時候或者休息的時候,我都會看。這就是我自己的很豐富的圖書館。三個小書,不見得要大,不見得要多,是你自己要有所選擇。”他說。
“是不是到了一定厚度的時候,真的會覺得有那一兩本書足矣。”記者問到。
他笑著說:“是的,以少勝多。有時候多了反而成為負擔,把你壓垮了,你要知道它的核心精神是什么,你要追求的是什么。”
“我做《漢聲》40多年了,這三本書是核心,它們也會延伸出很多內容。”他說。
“那反復看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反復看,這個時候的理解跟我下回的理解會不一樣,所以好的東西會涵蓋無數的智慧在里面,會給你無限的想象力。這次我得到這個啟發,下次我得到那個啟發。”
黃永松的編書密碼
黃永松善于用文字與圖像表達他所理解的民間傳統文化,他說文化的表達就像水果一樣,像桔子像香蕉一樣,需要有皮有內容有核,需要有味道,需要有形成的過程。
他說:“在人類文明史上,我們是先有圖像,才從圖像里頭,提煉出文化,提煉出文字,文字像哲學一樣,是核心的符號代表。文字比圖高明,比圖更加精煉,它用一個符號,就可以把一個情節、一種感受、一個意思呈現出來。”
“中國文字是全世界最好的,因為它的形聲會意。西方文字是易學難精,中國文字是難學易精,我們是入門比較難,入門之后靈活變換就很深奧了。比如成語,朝三暮四,濫竽充數,如果西方人來學的話,他們會說,朝和三、暮和四什么關系,完全搞不懂。”他說。
關于圖與文的關系,黃永松說:“圖文圖文,兩件事其實是一件事,是有目的的。表達,首先是WHAT,這是什么;然后是WHY,為什么要有這個;有了這個,如何畫出來,如何寫出來,最后是HOW,這三個W就是人類探知的三個基本。文字可以達到,單圖也可以達到。以前沒有文字的時候就是壁畫,幾萬年前的壁畫,像是狩獵圖,也都是有這三個原因。后來有了文字就更簡單了,可以用文字說明一件事,比如,狩獵或者歸來。”
《漢聲》里最常見的是用圖片去表達手工藝的過程。黃永松說:“如果用文字,會寫很長,怎么用刀,怎么使力,傾斜度到哪一邊,如果有照片,可能兩三張就解決,假設再附帶一點點說明,這是工具、這是材料,圖文相輔相成表現實用功能。”
在《漢聲》的書里會看到很多圖片對情景的展現,這跟黃永松年輕時曾跟著電影導演參與過影像拍攝有關,他很早就將電影拍攝的手法運用到書的制作當中。他說:“在情景、意境的表現上,圖片具備很強的功能。比如,悲哀在哪里,眼淚都要掉下來了,拍照時就要會找一個角度去說明,光線通過他滴下來的眼淚l出了燦爛的光芒,這樣意境就出來了。這是單張照片的功能。我們敘述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還有起承轉合。比如講述一個火災現場,第一張照片可能要表現發生了大事情,匆匆忙忙跑過來,我們其實只要拍到人們跑過來,甚至只要拍到幾只腳踩踩踏踏過來;第二張一拉開,前面是個火災場面,下面加上人在跑,接著表現火勢,有煙,也有些人在搶救,再后來可能是警察來了,救護車來了,這些是圖像編排的問題。有的時候,還可以利用中國美學中的散點透視,可以把我剛剛講的這些細節通通在一張圖上展現。”
《漢聲》常年辦展,曾策劃過藍印花布展、惠山泥人展等傳統手工藝展覽,關于展覽,黃永松說:“布展的人或者制作的人需要替大家把物的美亮出來,不然你看衣服成形之前就一塊布嘛,對一般蕓蕓眾生來說很快理解它喜愛它還挺遙遠,那中間的設計者需要把它的優良品質露出來。優良品質有兩種:一種是它的質地,另一種是它帶來的感受、它的韻味。”《漢聲》的書也常常會配合主題,在封面的設計與書的形式上,表現出主題所呈現出的味道。
黃永松的經典故事
自1977年開始,黃永松在臺灣和大陸民間,向老人學習編結技法,向求證,將中國這種有數千年歷史的民間編結藝術總結歸納成14種基本結、14種變化結,并將其命名為“中國結”。1981年,《中國結》系列叢書出版。從此“中國結”的名字由臺灣傳回祖國大陸,再傳遍全世界華人區。
據黃永松回憶,1949年民國政府帶來了大批的外省人,有很多精英,豐富了鄭成功時期的閩南、客家文化。在探究民間文化的過程中,他們開始聯系各省同鄉會,這也變成了他們來大陸以前的積淀。那時候想要更知道一點祖國這邊的事跡,只有到香港。到香港有兩個地方可以探究,一個是香港三聯書店,可以買到很多資料,另一個是裕華國貨館,那里有煙臺梨、東北三寶,地理課本上談到的什么特產都有。
“我特別喜歡買兩個東西帶回去,一個是山西杏花村的竹葉青,因為我老爸愛喝;我喜歡工藝,特別鐘情藍印花布。”他說。
多年來,最令他感動的事情是在浙江的一個小山村,他在那里找到了失傳近千年的中國傳統印染技術夾纈。采訪順利結束,可是由于制作夾纈“工藝復雜、生意不好”,作坊主人想要關閉夾纈,黃永松不忍,當即決定訂購一千條,以保證作坊可以“再做一年”。記錄夾纈工藝的雜志出版后,千條夾纈被讀者搶購一空,現在夾纈還在持續生產,這種即將失傳的民間工藝保留了下來。可惜,似乎只有夾纈及少量的傳統工藝是幸運的。
同時,巴黎家居裝飾博覽會醒目的標識及圖示也給觀展帶來了極大的便捷,館內面積達13.5萬平方米,各館之間串聯并合,要在各館行走,合理的布局和服務還是非常重要的,商業休息室、咖啡廳及雜志書籍點均勻分布,并穿插安排有不同主題的微型展覽,譬如綠色主題展、法國藝術講習班論壇趨勢展、四大潮流趨勢展等,不僅提供了休憩及調控觀展節奏的服務,而且強化了展覽的整體概念,完善并強調了全館在革新、傳統融合、環保等理念上的倡導及身體力行的踐履。同時,你可以在全館的多家展臺上參與、分享周年慶的歡樂,譬如英國品牌Se的五周年慶、RALPH LAUREN HOME為成立三十周年慶而展出的從它成立之初設計的包括亞麻制品在內的整套家居用品系列,梳理著其設計發展的脈絡,另有像成立了百年之久的BERNARDAUD舉行隆重的150周年慶典,這些既是肯定,更是推動家居產業發展的催化劑,未來路充滿無限,卻亦任重而道遠。
從小的細節來看,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媒體區展商提供的資料。每當我步入媒體區,即會被媒體資料架所吸引,上面放置有備大展商提供的媒體新聞資料,其精美的平面設計、包裝及攝影極為標新立異,或是再生紙裝訂包裝,或是制作成明信卡片,或是附上精美材料樣板,都讓翻閱的全球媒體們愛不釋手,吸引著我們按圖索驥,去感興趣的展館參觀。這種對宣傳心態的揣摩和迎合,張揚又帶有設計感的資料呈現,打破了既有的廣而告之的宣傳模式,新奇討喜且富有成效,其營銷策略和包裝技巧讓人耳目一新,也讓我們對他們的商貿營銷策略充滿好奇與期待。
當然,我也發現,部分展館中的很多參展設計師是在本國設計師機構的組織下參展的,比如英國BEDG支持英國的先鋒設計,意大利的ICE、日本的MSYJAPAN、捷克的CZECH SELECTION都為本國的設計師提供組織服務。它們通過設計機構的引領整合了當地的設計品牌,帶動了本國的品牌輸出,從全球化競爭的角度而言,整體輸入確實比單打獨斗更占盡先機。
革新與傳承
革新與傳承的理念貫穿于本年度的各館之間,特別是在1號館、7號館表現得尤為顯著。它彰顯出對設計師在傳承與革新過程中把握“過去與未來”之間的度的考量。革新是創意設計的前行動力,傳承是對設計傳統的回溯,是基礎亦是本源。每年,大批設計作品面世,它們或是科技革新,在技術參數上較往常有了新的發展;或是風格潮流的更迭、改良,在造型和主題部分徹底或是部分顛覆,帶來不同的觀感。l號館的“ethnic chic MIC”民族風情館,MIC是“Maison des Internationaux Createurs”的縮寫,意喻著國際創意專業人士商店,為全球富有創造性的專業人士提供了一個促進革新、傳承稀有技藝的平臺。由于本館的205家參展商中有56%來自非法國的海外國家,使得那些來自歐洲及其他國家的設計師們能根植于自身的歷史及工業傳統,融入多樣化的室內設計觀點。有趣的是,泰國品牌SARAN、PREMPRACHA、SRINLIM,LALIBRAIRIE DE和L’INSTITUT DU MONDEARABE在闊別六年后重返了該展館。每年一月份舉辦,至今年已舉辦了十屆的MAISON&OBJET e diteurs位處7號館,它主要展出墻紙、繪畫、織錦、地毯等展品。這些參展商都是一些具有非常專業及革新意識的企業。它們在“過去與未來”的主題探討上富有成效,在傳統紡織工藝的基礎上,不斷革新。像IANSANDERSON就從1930年代的紡織品中重新獲得了靈感,而西班牙傳統品牌COORDONNE則表達了設計師對環球之旅的呼喚。當然,無論如何革新,手工制作也是奢華品牌的一大標簽。在這其中,IY89年創辦的隸屬于STEFANO RICCI的ANTICO SETIFICIO FIORENTINO無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在佛羅倫薩的生產手工作坊,保留了傳統的編織工藝,雖然只能提供少量的稀有產品,卻帶來博物館股的歷史氛圍。同樣如此看重手工工藝的還有一些東方品牌,譬如印度傳統品牌JULAHA帶來非常美麗的印度圖紋,還有富有東方特色的墻紙品牌MISHAHANDMADE WALLPAPER也同樣聚焦于傳統工藝的沿襲。
在紡織面料及墻紙領域,材質的科技創新迎合了廣闊的市場需求,也為潮流革新帶來了更多可變因子。譬如防火性成為紡織行業一項新的技術指標。LILY LATIFI不僅進行戶外紡織工藝的實驗,還因為紡織物耐火性的技術攻關,讓其成為酒店行業的新寵。而DESIGNERS GUILD是第一家以奢華的天鵝絨作為織物,卻又能滿足防火需求的品牌。反觀墻紙領域,3D技術的運用讓COLE&SON、FARROW AND BALL、ELIYIS等墻紙品牌在視覺上更富有沖擊。
手工定制的魅力
定制設計的奢華感似乎總是與手工制作緊密連接。本年度4號館即是為手工與藝術量身打造的展館,提倡以手工的專業打造,呈現材質的獨特與奢華感。而它又是與室內、建筑設計的奢華標準以及家居氛圍的營造環環相扣的。同時,隨著歐洲舊城改造的興起,奢華住宅漸生,“再造利用”也成為手工家具設計的趨勢所在。手工定制的魅力,已不僅僅是時尚行業的專有名詞,它所耗費的手工勞動力、著手開始對具有豐富歷史的家具及文物的保護舉措,對奢華家居趨勢的重新定義,都將成為未來家具發展的亮點。
4號館的Craft,I’espace me tiers d’art藝術與手工藝展,有180位手工者和設計師參展,在他們的專業打造下,木頭、玻璃、金屬、紙、泥土等材料皆可轉變成兼具功能及審美性的精美裝飾品,充滿著內在的詩意。若這些手工技藝能涉入高檔的室內設計,且能符合室內設計及建筑設計師對奢華標準之材料運用的考量,將使它們具有更為廣闊的市場需求。像JMCBRONZE的青銅作品和Marie Barthes的橡膠設計即是將手工技藝運用于奢華室內設計的典范。而4號館的References為風格裝飾展,館內營造出濃濃的懷鄉氛圍。由于大多數歐洲國家開始著手保護專業技藝及具有豐富歷史的家具和文物,該館“趨向于從古典主義中尋找新的嘗試”,既參考了過去的體驗,又融入今日嶄新的認知;CERAMICHEDAL PRA和SERIP品牌即是采用了經典的歐洲工作坊間式運作,它們在手工工藝的繼承上,呈現出明晰的定制性。
隨著舊城改造及奢華住宅潮流的興起,5A館的Charme魅力裝飾展旨在指出“再造利用”趨勢對手工家具設計的重要性,ANDREW MARTIN、JONATHAN ADLER等品牌即在身體力行地踐行著這項準則;當然,這其間也不乏一些為維持傳統優雅的品牌,它們對抗著短暫的流行與潮流,反應出另一種品格。
手工定制魅力還可通過觀察小組成員Elizabeth Leriche在4號館入口布展的“Atelier d’Art de France Trends Forum”法國藝術講習班論壇趨勢展窺其一斑,它呈現了最卓越的手工設計范例,并借由此構筑了一個優雅且獨特的空間。紙質的冰箱及寵物籠、手工編織的毛線帽、繪制的餐具器皿圖紋以及蜻蜓造型的玻璃裝飾,還有那以鐵絲編織的墻上擺件,既有源自三只小豬的童話故事,亦有龍蝦之珍饈美肴呼之欲出,讓參觀者感受到手工制作的奇妙。
跨界與融合
跨界并不是一個新名詞,卻為家居業態提供了多方位的發展可能,本年度多元融合的合作模式即是這個理念為此作出的一大貢獻。時尚與家居的融合,藝術家與設計品牌的聯袂合作,多品牌聯合的商貿運作等,皆衍生于此。7號館及8號館在跨界與融合方面尤為突出。有趣的是,兩館之間還存在著品牌的轉換,之前以與設計師合作取勝而聞名的BACCARAT,因在傳統與設計間和諧運作的努力,今年從8號館的Now!design a vlvre再次回歸至7號館的Scenes d’interleur,預示著品牌定位的轉變帶來的變化。
時尚與家居的融合,將呈現出何種瑰麗的景象?7號館的Scenes d’interleur為室內裝飾展,館內匯聚了MISSONI HOME、FENDI CASA、KENZO MAISON、ETROHOME COLLECTION、SIEGER、RICKOWENS、PACO RABANE for LABODESIGN、YASTIK by Rifat OZBEK、DANIEL HECHTER、ARMANI CASA byFORMIA等一眾時尚家居品牌。據聞,今年有很多時尚界的設計師,像Rosita Missoni將會親自推動家居品牌這線的設計及發展,以加強品牌的創意設計。
全球最大的制造商、傳統技藝的繼承者都在室內裝飾展的展館展出,他們不滿足于已有技藝的成就,對技藝的革新、最新時尚流行趨勢的靈感來源都保持著新鮮的熱情。Chantal Thomass與陶瓷制造商ROMETTI合作,生產的產品在造型構成上既有條狀、弓形、編織及花邊等,極富想象力。日本時尚設計師Hanae Mori與DAUM跨界合作,呈現出最新的玻璃制品。同時,我們也注意到藝術家們也加入了室內設計領域,譬如石料品牌TESTI與俄羅斯藝術家Alexey Morozov的合作,實屬讓人驚奇。另外還有REFLEJOS DE MI TIERRA融入阿根廷的手工技藝,BOCA DO LOBO的家具裝飾折射出葡萄牙的歷史,都帶來極為不同的文化融合。8號館的Now!design a vivre為前沿生活設計展,從上一屆巴黎家居博覽會開始,Now! design a vlvre展館就在挖掘法國多品牌聯合設計的巨大魅力。本展館展商以“360度生活方式”為主題概念,即將生活藝術與技術及功能革新、創造及情感革新融合在一起。作為法國本土設計,法國生產與法國設計是質量與創意的保證。最知名的法國品牌LIGNE ROSET、CINNA、SENTOU和TOLIX都在向外輸送著法國設計的創新力。而本屆由Roger Pradier帶領的燈具品牌ARTUCE旗下的SOUVIGNET和PERROUIN分別延請設計師Pagnon&PelhaItre和Jean Marc Gady操刀設計,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這種聯合設計的模式也對家具零售業的融資和“強強聯手”提供了新的參考。同樣地,日本的JAPANCREATIVE品牌也如是,它不僅有本國最古老的技藝,還融入了很多國際設計師的創作,像Jasper Morrison、Inga Setupe和Pauline Delcour,實現了全球與當地的“glocal”設計的結合,也為國際化融合和抑制衰退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綠色環保
提及綠色環保,即是對人居生活的深層追問。綠色主題的評選及表彰,延續了巴黎家居裝飾博覽會2010年來的傳統,它集中對當期展商中符合綠色標準的作品及個人予以肯定。同時,環保的生活理念融入至人們的生活,無論是2號館的家紡用品展抑或是6號館的香氖區域,在材質運用、包裝設計等諸多方面都圍繞著綠色主題,將環保細化至家居裝飾用品及氛圍營造的配件。
4號館展出的綠色主題“The green lineintinerary”,源于2010年,旨在呼吁參展商在設計過程中兼顧可持續發展。“Fil Vert”的評判標準包括了節約資源(材料、運輸和能源消耗)、生態責任(100%可回收利用的產品)、生態設計(創新和創造性的方法)和生態通信(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方法)。本年度法國當地的產品,像Y’a pas le feu au lac設計的三個小的可移動的鏡子、Editeur d’idees設計的刺猾牙簽盒、Muuto用可循環利用的望料瓶設計的托盤、Pinch以香蕉纖維制作的燈具、LOVI以明信片制作的樹造型以及Ooobject的環保衣架都贏得了評委的青睞。同樣地,像Dana Esteline通過陶瓷制作幫助婦女取得獨立、Annabel Kern雇傭殘疾人制作毛絨玩具、LlotLlov為手工人士創造就業機會等對社會倫理規范做出影響和貢獻的也一并予以了表彰和肯定。
關鍵詞:主題;產品特色;可復制
1 鄉村景觀旅游開發價值
鄉村景觀泛指城市景觀以外的景觀空間,包括城市郊區及廣大農村。從狹義上指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性景觀。鄉村景觀因其生產性形成了獨特的景觀格局,其以成片農田為基質,大小不同的村落和湖泊為景觀斑塊,道路、河流、防護林構成其生態廊道,形成錯落有致、散布狀的景觀生態格局。長期的鄉村居民生活及生產方式形成了這種獨特的景觀肌理。農田是農民的工作場所,而農宅則是他們生活的場所,為勞作方便圍繞農宅設置大片的農田,形成“田繞宅”的景觀肌理。這與“宅落宅”的城市肌理形成鮮明的對比。鄉村景觀不僅有獨特的景觀格局,而且還包含當地的文化和生活。不同的地方文化形成不同的風土人情及,這也構成了農村人文景觀中的一大特色,為形成獨特的地方鄉村旅游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中國農業景觀現狀及所面臨的問題
2.1 不斷激增的城郊旅游需求
我國當前的旅游現狀是一線城市已具有成熟的度假經濟,二、三線城市旅游需求則是爆發性增長。旅游需求正在向城郊混合地帶發展,近年來一、二線城郊地帶已不斷在開發鄉村旅游項目,1天左右的休閑度假項目吸引大量市民前去游玩。
2.2 相關國家扶持與限制政策
“十二五”期間政府推出一系列惠農措施、開發資助等扶持政策,加之新近“美麗中國”的提出,鄉村景觀旅游成為增加農民收入、擴大農業產業鏈的有效途徑。為推進穩健的旅游市場發展,同時保護耕地及生態環境。政府出臺了相關的法規及文件。通過研究國土資源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的相關政策,總結出目前國家對鄉村景觀旅游開發的主導政策,主要分為限制、禁止、支持及發展4個方向。限制性項目有大型游樂設施、主題公園(影視城)、仿古城項目及低密度、大套型住宅項目。禁止性項目有別墅類房地產開發項目和高爾夫球場項目。支持性項目有特色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莊、酒莊、農業主題樂園、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花木苗圃科研基地等旅游項目。
2.3 當前鄉村景觀開發所存在問題
2.3.1 農村可建設用地稀少。農村可建設用地占全國耕地面積的2%~5%,而非建設用地則占到90%。因此,在有限的用地范圍內建設關鍵性的項目就顯得尤為重要。
2.3.2 重新開發土地常破壞原有的鄉村肌理。企業開發土地時,常常拿取整塊大面積的土地,散落的住宅用地常被忽略。集中式的用地形態破壞了農村村落自然地聚落形態;同時也給后期開發帶來困難。拆遷使得大量農民遷出,原來的鄉村生活氣息也隨之消失。
2.3.3 農村勞力嚴重流失。村民外出打工,農村勞力主要依靠婦女與老人。農產品加工尚不能形成完善的產業鏈,也就不能吸引農村勞力返鄉。
2.3.4 鄉村景觀旅游開發同構化嚴重。當前,鄉村旅游開發的產品中大多數缺乏有效的戰略規劃,產品特色不明確,沒有清晰的主題特色,導致產品模式容易被復制。
3 國內外開發實例
3.1 國外案例
庫肯霍夫公園位于阿姆斯特丹近郊的小鎮利瑟,是世界上最大的郁金香公園。公園內核為核心區,所有活動圍繞核心區展開,為花田區,種植大量的郁金香。核心區內分為固定項目和臨時項目。固定項目:郁金香展,主題庭院展,公園藝術展,花車游行盛典,騎行花海中,泛舟花田田間,兒童樂園。臨時項目:名人之旅,花帽展覽,傳統工藝展,室內花卉展。為招攬旅客,每年郁金香展示的主題都會變化,由不同的參展商根據公園要求種植郁金香。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不僅拉動了郁金香的整個產業鏈,而且帶動了地方經濟。
3.2 國內案例
紫海香堤藝術莊園位于位于北京密云縣古北口鎮,在小地塊內精心打造創意文化概念,以愛情、浪漫為線索打造愛之墻,星座愛情柱,許愿池,奇跡鐘,密宮,老桑樹的回憶,百草園等主題項目,吸引市民、情侶、學生、戀人等客戶群體,并與影樓簽訂合約。產業方面著力開發香草全產業鏈,包括香包、香袋、精油、香水等制品。其因為有鮮明的主題包裝和特色苗圃的加工產業鏈而在國內風靡一時。
4 農業景觀新模式探討
從以上國內外案例中分析得出,以景觀帶動產業發展的形式正在日益擴大。新型的開發模式應是一種聯動效應,由旅游開發為主導,帶動周邊農業與地產兩大產業板塊的發展。其將生態農業、旅游業和產業集群有機地集合起來,是集科研、生產、銷售、文化旅游為一體的特色開發模式。其可以被稱之為是“鄉村綜合體”,主要包括鄉村旅游、有機農業、苗木基地、田園小鎮4大板塊,其中有機農業和苗木基地可結合當地種植產業特色打造特色旅游產品。田園小鎮板塊則是將原有農村生活原真體現的關鍵所在。鄉村旅游板塊中重點開發旅游項目,將農家樂、農事體驗、拓展運動、垂釣、婚慶莊園及花坊、田園集市、會所和餐廳等目前已有的成功旅游項目放入其中進行打造,并在已有的基礎上對這些項目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升,與本色農業景觀相結合。因此,想要突顯產品特色并在旅游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擁有主題鮮明的產品包裝勢在必行。
根據農產品特色、地理區位、環境的不同,可將鄉村旅游發展的主題類型分為3大類。第1類苗木觀光型,以苗圃植栽美景為主要的景觀吸引力,同時,著力發展苗圃銷售整套的產業鏈條。第2類主題游樂型,以趣味性的農業景觀為主,增加童趣、歡樂、愛情等主題特色,打造游樂型農業觀光園。第3類以高端度假與特色農產品開發為主的鄉村旅游開發,依托特色農產品打造整體加工鏈。同時,開發中高端休閑度假產品。因為有了主題及分類,業態可以是復合的,多種類別的。同時也因為主題的明確,也就自然地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區,減少了可復制性。
(收稿:2013-01-15)
參考文獻:
[1]盛永利 楊小蘭 趙永忠著.誰的地產被旅游照亮—中國旅游地產十大模式分析.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11
[2]王云才著. 景觀生態規劃原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3]盛永利 黎筱筱 楊小蘭 李關平著.TOLD模式旅游導向型土地綜合開發.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協會的主要宗旨是致力于促進美中的科技交流,促進中國旅美學人和科技工作者的事業發展,為美中科技、文化和教育交流起了良好的橋梁作用,分布在全美30多個州的分會擔負著地區會員各類活動的組織與協調工作。協會分會及專業學會組織舉辦各種教育。科技和商務研討會來促進美中科技人員以及企業家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同時也組織兩國專業代表團進行互訪,以促進雙方更密切的合作。
今年3月,李百煉博士當選為新一屆主席。他是美國北卡州立大學主管國際事務的副校長,同時也是北卡州立大學環境資源學院的教授。他長期從事林木遺傳育種和生物技術專業領域的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及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工作,是國際上這一領域頗有知名度的專家。他主持了十余項來自美國農業部、能源部。生物工程基金會、國立科學基金會等機構和部門的研究和開發項目。由于其杰出的學術成就,他被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芬蘭。智利等國家的學術研究機構聘為客座教授或專家,日前又被中國教育部特聘為“長江學者”。李百煉博士不僅在學術上成就斐然,而且長久以來為促進中美之間的文化和科技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做出不懈努力。
協會執行委員會的其他成員,也是一批雄心勃勃、富有朝氣的專業人員。他們對協會未來的發展立下了新的目標并制定了長遠的發展規劃。協會最近在華盛頓舉辦了主題為“科技前沿與企業和事業發展”的2006年科學技術和商務大會。協會還將于2007年3月23和24日在耶魯大學舉辦其第十五屆年會,會議的主題是“將知識和創新帶向全球市場”。美中商業論壇2007年將積極推動美中的科技屆、中美企業界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加速知識和創新的產業化過程以及企業的全球化過程。
協會的主要區域性活動由各分會負責。以下是其中幾個較有代表性的分會活動情況。
北卡分會
北卡分會是協會中最活躍和最具影響力的分會之一,設在全美享有盛名的高科技及高等學府區――北卡州三角區科技園。自2000年成立以來,分會迅速發展壯大,目前擁有會員數百名。會員絕大部分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專業背景涵蓋了廣泛的領域,包括信息技術、制藥、生物工程、環境科學、工程學、農業,自然資源及企業管理等。許多會員任職于本地的知名高等學府如杜克大學、北卡大學和北卡州立大學,以及舉世聞名的商業巨擎如GSK(格蘭素)、IBM、思科、北方電訊、朗迅科技和GE等。
近年來,分會的活動吸引了不少會員的踴躍參與,連周邊一些城市的華人也驅車幾個小時趕來參加北卡分會的活動。為了給會員提供方便,分會最近在美國南部第二大城市的夏洛托市建立了分部。分會曾組織和參與各種專業活動,如舉辦“中美沙塵暴研討會”、“中國古代傳統工藝展覽”,接待中國來訪的政府及學術代表團等。
近年來,分會憑借自身優勢,積極拓展與中國的交流與合作。自去年以來,分會與在杜克大學培訓的中國中青年官員舉行定期圓桌會議;在教育部“春暉計劃”資助下,先后組織赴江蘇環保訪問團、赴上海和浙江的生物技術與制藥訪問團回國進行訪問交流和合作分會還與中國其他科技和專業組織建立聯系或協議。隨著中國在全球的政治經濟地位不斷增強,國內的公司、研究機構、高等學府以及政府部門對人才的渴求和學術交流的意愿日益提高。分會將秉承其一貫的宗旨,繼續為中美的學術交流提供平臺,為中美科研、經濟等方面的合作牽線搭橋。
華盛頓分會
華盛頓分會也是協會中最活躍的分會之一,會員主要分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馬里蘭州和北佛吉尼亞州,1993年12月11日舉行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年會。
分會近年來主要參與發起和組織“中美高級網絡技術研討會”。首屆“中美高級網絡技術研討會”1999年1月15日在華盛頓召開,并確定了合作機制及該年會每年在中美易地舉行;第二屆“中美高級網絡技術研討會”2000年5月26至28日在北京召開,《美中高速網互連備忘錄》在會議上簽署,中國旅美科技協會作為見證人在備忘錄簽字;第三屆“中美高級網絡技術研討會”2001年3月12至15日在馬里蘭州召開;第四屆“中美高級網絡技術研討會”2002年8月21至23日在上海舉行,美國1EEAF基金會在會上宣布向中國捐獻622Mbps和10Gbps兩條數據光纖線路;第五屆年會正在積極籌備中。
分會還從2000年起開始召開“美中商務與科技論壇”系列。第二屆“美中商務與科技論壇”2001年12月12至14日在華盛頓里根世界貿易中心舉行,中國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等發來賀電。第三屆“美中商務與科技論壇”2002年12月6至8日在華盛頓召開,會議邀請到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陳竺、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副主任李主其、美國勞工部副部長莫天成、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張晟曼等。
分會還積極倡導民間的文化交流和美中友好的草根性活動。作為主要發起社團之一,從1999年開始每年組織“華盛頓中國文化節“,以弘揚華夏文化、促進族裔團結、增進美中友好。
除參加和協助總會的活動外,分會還定期組織各種新技術、學術前沿和法律、財務等講座來促進會員之間的專業信息交流、豐富會員的知識,組織如春節聯歡、中秋晚會等活動來加強會員之間的聯絡,加深會員與中國的聯系;組織代表團到中國考察,鼓勵和協助會員參與中國的科技與經貿交流和合作。
康涅狄格州分會
康涅狄格州分會自1991年成立以來歷屆會長包括原橋港大學教授翁心龍博士和耶魯大學醫學院副研究員潘星華博士等的帶領下,開展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為分會成員之間的交流和中美之間的文化和科技交流,提供了有效的平臺。
2005年以來,分會派出強大陣容參加了分別在加州和華盛頓召開的中國旅美科技協會全美年會,先后接待過安徽工業大學代表團、中山大學代表團和江蘇省外事辦訪美人員等先后協助其它華人社團共同舉辦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等的講座和春節晚會;2005年11月初與康州華社理事溫紅媚博士(現任分會常務副會長)主導的團隊共同舉辦首屆“中美經貿論壇”;為會員們提供了無數個有關職位招聘、會議或講座消息等等的信息,為會員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有效渠道。
目前,分會正在總會和其它分會及耶魯大學學生學者聯合會和康州華社的支持和協助下,加緊籌辦2007年“中美經貿論壇”(耶魯)暨中國旅美科技協會全美年會。
得州分會
得州分會是得克薩斯州最大的非盈利性的華人工程師和科學家協會,現有會員近400人。協會致力于推動會員間的學術和職業發展以及與國內的科技合作。
應分會與得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共同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病毒研究所首席病毒專家洪濤教授今年7月6日到達拉斯進行學術訪問。洪濤院士是著名國際病毒學家,中國病毒與超微形態學研究的創始人之一。他此次旅美,主要是與在芝加哥大學進行為期半年的學術合作與交流。在分會醫學分會主席。西南醫學中心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前任會長邵新立博士陪同下,洪院士參觀訪問了得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
洪院士與該中心著名分子生物學教授、霍華德―休斯研究所研究員陳志堅進行了交流,并參觀了他的實驗室。陳志堅教授是剛剛獲選成為休斯研究所研究員的華人學者,該研究所是全美生物醫學的最佳研究機構,以充足研究經費與嚴格篩選機制聞名。西南醫學中心的另一位獲獎華人學者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