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村莊規劃設計任務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四校四導師”活動簡介
2016年,活動延續“4+4+4”模式,即由4所核心院校、4所知名院校、4所基礎院校組成,邀請4家中國建筑與裝飾設計50強知名企業,共同探索實用的教學方法。另外,匈牙利佩奇大學的加入,為實驗教學課題更好地與國外師生交流開拓了視野。選題以建筑與人居環境“美麗鄉村設計”為主線,各責任導師出題成立課題庫,最后以考察方便為原則,確立了4個備選課題:新寧莨山莨笏街景區濱水文化商業古街環境設計、安吉劍山村濕地公園改造、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南天門鄉郭家莊村鄉村設計、重慶市九龍坡區金鳳鎮九鳳村一社魏家民宿。課題組規定每次匯報的內容、設計的深度、參考資料等。3月份在河北承德進行首次開題匯報,4月份在四川美術學院進行中期一次匯報,5月份在中南大學進行中期二次匯報,6月份在中央美術學院進行結題答辯。所有活動時間都安排在周六、周日,師生可以利用休息時間進行交流與學習。各校在交流中發現問題、尋找差距,總結教學理念和方法。整個活動在中國設計教育界引起了強烈反響,成為設計界人才培養的風向標。
二、畢業設計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畢業設計是在教學過程的結束階段進行的總結性教學環節。通過畢業設計,學生可以綜合運用所學的各種理論知識和設計技巧,進行全面、系統、嚴格的能力及創新設計的練習。而藝術設計門類下的環境設計,是一門較為復雜的交叉學科,涉及的學科包括建筑學、城市規劃學、景觀設計學、人機工程學、環境心理學、設計美學、社會學、史學、考古學、宗教學、環境生態學、環境行為學等。因此在畢業設計階段,上述的范圍都會有所涉及,學生面對龐雜的知識體系往往會顧此失彼,設計成果不理想。首先,畢業設計選題假設。大多數的院校基本是教師假定題目,給出設計任務書,學生依據任務書做設計。由于選題是虛擬的,所以學生不能現場調研踏查,不了解實際的環境條件,同時對各種限制或不利條件缺乏分析,這會導致在解決具體設計問題時提不出確切的方案。其次,教學模式陳舊。畢業設計課程基本是延續傳統的教學方法,由一名教師輔導多名學生,學生獨立進行設計,教師集中輔導?,F在可以借助網絡優勢,學生通過微信圖片與教師形成不間斷的溝通。但是由于大多數院校把畢業設計安排在大四下學期,學生面臨就業壓力,投入畢業設計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對設計過程不夠重視,更注重設計成果。學生缺乏對具體事物的操作能力,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欠缺,創新性不足,導致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最后,畢業設計與實踐不接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是實踐性較強,要通過實踐來消化理論知識,并與實際工程接軌。反之,在實踐知識的全面掌握下,能夠促進設計理念的提升與創新。我國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參與工程實踐的機會相對較少,即使是利用假期到公司實習,也很少能夠接觸從設計到施工的完整流程。所以學生不知道自己在學校所學知識有哪些欠缺之處,也不清楚自己的專業定位和未來發展方向。
三、畢業設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應用
第一,選題要合理。畢業設計選題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圍內完成教學任務,既不能難度過高,因為學生開展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沒有達到一定高度,也不能過于簡單,這樣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專業能力得不到發揮。因此,讓學生明白畢業設計的目的和意義,同時探索設計的社會價值,就是選題的宗旨。2016年“四校四導師”的實驗課題以幾個美麗鄉村為設計選題,使各校教師和學生能夠主動把握國家發展動向,面對農村出現的各種新問題,如大量農民進城務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兒童,農村空心化現象嚴重;農村環境污染;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問題等。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設計應彰顯各鄉村的特色,并按照鄉村的自然稟賦、歷史傳統和未來發展的要求,發揮自身優勢,挖掘深度底蘊,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汁原味的鄉村文化和鄉土特色。選題復雜程度較高,涵蓋了產業經濟、生態環境、人居環境、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對藝術類本科畢業生無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戰。如何處理鄉村與城市的關系是關鍵問題,鄉村不是城市的復制品,更不能一成不變地延續舊的設計形式和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鐵率先垂范,應邀為河北承德興隆縣郭家莊進行整體規劃設計,為全體學生打開設計思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第二,加強現場調研工作。實地調研是設計人員收集第一手資料的過程。到現場調研,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各種限制條件,利用分析數據,可以使畢業設計在充足的理論支撐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新性。調研內容包含繪制設計范圍的現狀地形圖;查詢設計范圍內必須受保護的古建筑、有年代記憶的水井等;聽取當地政府和百姓對設計項目功能和使用的意見和要求;了解周圍地形、地貌及新老建筑物的關系;了解當地的建材情況,污水、雨水排放情況,以及現有綠化種植情況等。同時,還要了解當地的歷史、周邊環境、村莊的入口、道路、主要人群等。所有參加課題的師生都到現場進行了實地踏查,包括在農村進行街訪、在居民家面對面訪問、與當地政府和規劃部門座談等。對政府相關部門的政策和法規的認真解讀,是設計項目能夠落地的前提和基礎。第三,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5條明確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在進行畢業設計時,學生從開題、構思,再到深入設計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對于基礎知識和設計技能的考驗,同時還要面對行業標準和技術要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及基本技能的提升,這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如在實驗課題中出現的對鄉村建設的理解產生偏頗、對建筑技術的了解較少、對設計規范和建筑使用功能的知識缺乏足夠的重視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完善。實驗課題中佩奇大學的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與結果展示,更加說明了學生自主研究能力的重要性。第四,實踐教學環節的融入。工學結合的藝術設計教學模式早在包豪斯學院就已經確立了。作為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包豪斯奠定的教學思想對現代設計有著重要影響。學院第一任校長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在當時就提出,應建立藝術家、工業企業家、技術人員的合作關系,而不是分隔的關系。同時,他還提倡在新的學校中加強學生和企業之間的聯系,使學生的作業成為企業的項目和產品。如今,距格羅皮烏斯提出教學理念已相隔近百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設計教學在世界各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就我國的情況來講,由于一部分院校在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教學設施不完善、辦學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就開始增設藝術設計專業,導致了專業課程的教學基本停留在理論教學層面,而實踐教學與學生的操作技能都相對薄弱。如今這個問題已得到廣泛的重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改革已在各校紛紛試用?!八男K膶煛睂嵺`教學最大的特色就是知名設計企業和實踐導師的加盟與教學指導。外聘實踐導師到校參與畢業設計的輔導,能夠縮短學校教育與企業需求的距離,客觀地評價教學活動的成果,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培養學生盡快適應社會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第五,加強院校間的合作與交流?!八男K膶煛闭n題打破了院校間、校企間的教學壁壘,實現了多所高校聯合教學。學生可以接觸到不同院校的教學理念和文化氛圍;教師可以發現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總結經驗,縮短差距,從而有助于提高本校的教學水平?!八男K膶煛睂嶒炚n題為師生提供了交流、互動、提升的平臺,通過擴展知識的深度、廣度和高度,讓學生成為有造詣的人。同時,實驗課題也為其他高校的設計教學和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
作者:于冬波 郭鑫 張享東 單位:吉林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玉倉.環境藝術設計教育淺議[J].美術教育研究,2013(13).
[2]李麗穎,李海濤.“美麗中國”從鄉村起步[N].農民日報,2013-3-16(1).